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教故事]028科学―为生活扬帆起航 [复制链接]

1#

[科教故事]028科学―为生活扬帆起航

  注意:跟帖请不要暴露作者的相关信息。

更多科学故事请关注2013“我和孩子们”的科学教育故事发布评奖公告: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3&Id=14966


 


 


科学―为生活扬帆起航


——例谈我和孩子们基于蜂窝煤炉的趣味研究


 


我的科学教学观


我喜欢生活,在生活的参与中,我会觉得轻松愉悦而富有成就感!生活的简单和纷繁使我久久陶醉其中,生活是我的港湾,生活是我的追求!些许对生活的几分关注,使我开始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使我开始关注生活的动力源,也试着尝试生活的创造。结合个人善于动手、乐于思考、喜欢在尝试中不断推进,于是开始学着带领孩子一起执着于科学教学的探索。


因为生活,所以我的科学教学就会更多的指向生活,关注学生对生活的探索。努力实现科学课堂的生活化,实用化,趣味化和前瞻性是我努力的方向。我的科学课堂喜欢从生活引入,喜欢孩子们的交流研讨,喜欢看到孩子们参与探究的神情,更喜欢学生带着科学走向生活。


 


我和学生的课外探究


科学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所以科学课的触角就必定要延伸到课外。基于个人的在科技创新上的有益尝试,以及喜欢和孩子们共同参与科学探索。于是就力所能及的开设科技“三小”活动(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以及科技实践活动等项目,结合校少年科学院的建设,又组建校科技协作小组。在教研组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有效发动。基于课堂科学探究的有效深入,努力营造乐于探究的科学氛围。在学方法,明志趣的过程中将活动延伸到课外。


在教师的有效动员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下,科技“三小”活动得到有效开展。学生针对生活中的科学发现和探索,将一个个科学探究的成果用文本的形式展示出来,将一个个有意义的科学模型和科学创意呈现为小制作、小发明。经过师生多年的努力,成果不断涌现,学生参与面较广,参与热情较高,并努力成为学校科学教育的亮点之一!


 


例谈基于蜂窝煤炉的趣味研究


    生活处处是科学,所以科学课外活动的开设内容包容万象。就学生的探索路径来看,探索身边的科学趣事就变得很有必要。另外,科学就在身边,同样意味深长,相信只有学会关注身边,才能体现科学探究的真实价值。基于生活的科技“三小”活动和科技实践活动,正是在这一原则下进行开展。在众多的科学探索活动中,基于蜂窝煤炉的趣味研究是一个基于团队策划,充分挖掘科学内涵,以及实践操作,活动反思等完整的科学活动于一身,收到很好的活动效果,学生乐此不彼!


 


活动策划


对于蜂窝煤炉现代人已经有些陌生,但是在煤气化电气化时代之前,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便携式炉灶。曾经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了极大的便利。作为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蜂窝煤炉,人们总有一种依恋的感觉,我也不例外。经过仔细推敲,我发现它却是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有效素材。


首先,蜂窝煤炉的原理没有太多的复杂原理。主要有空气对流原理、隔热原理和历史原理推敲。而这一些原理正是学生的理解范围。


另外,还可以进行实践操作——使用煤炉的活动,活动后还可以进一步研究探讨等活动。当然,在实践操作时必须注意安全,这是先决条件。仔细想来,活动的实施是可以实现的。


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以对空气对流和隔热材料等进行实际研究,也可以使学生触摸科技的发展史。使用煤炉部分,可以让学生生活技能得到有效锻炼。仔细端详不愧为一个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至于学生的安排仅限于校科技协作小组9人,这个组是我校充盈少年科学院而专门设立的,主要由专职老师负责。学生是从老师所教六年级班级中通过学生填报,教师精选的一部分学生。因此这部分学生对科学感兴趣,而且学科成绩也不错的学生。


时间定为5月中旬到六月中旬一个月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主要是每周2个大课间时间为主。活动前研究主要是利用小课堂的形式对蜂窝煤炉进行课堂探究,如煤炉的尺寸大小,构成结构,以及原理的前期研究等活动。实践研究主要是组织好学生烧煮活动的准备和实施工作,重点做好活动的安全工作。活动后的探讨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成果的呈现,如科技小论文和创新设计等活动。


 


活动实施


2010年5月19日


重点关注关于蜂窝煤炉的科学实践活动的研讨,以及前期准备的汇报。教师对设想进行汇报后,直接进入本次活动的设计和探讨。教师提出初步设计,主要步骤为前期设计准备、蜂窝煤炉探究和蜂窝煤炉的实践操作,交流中学生都进行了发言:


大家提出:


XXX:探究蜂窝煤炉的历史、构造及发明。


X  X:蜂窝煤炉引火的方法。


XXX:使用蜂窝煤炉的具体步骤。


XXX:内部构造和数据。


XXX:关于蜂窝煤炉历史的问题。


XXX:蜂窝煤炉的原理问题。


XXX:为什么要在下面垫上一个旧煤饼?和蜂窝煤炉的优缺点是什么?


XXX、XXX:蜂窝煤炉为什么会被时代淘汰?


最后,大家整理出活动计划框架:

































前期策划


蜂窝煤炉的研究计划


历史性推敲


构造


形状


数据


原理设计


煤饼


空气对流(风和气孔)


隔热材料与隔层


火钳


扇风与引火方法


锅垫


展望与革新


烧煮活动


活动整理


接着,大家又开始交流研讨蜂窝煤炉的历史,主要话题有:


一、原始人的生活与火的发现,以及人类如何实现生吃向熟吃的进步。


二、早期柴火使用延续很久,但是非常绿色。


三、煤的发现使人们能够用煤炭和煤球烧煮食物,但存在污染环境的缺点。


四、人们在进一步使用中完善和改进,逐步形成蜂窝煤炉的结构形状。


五、原先因为没有发现新能源,生活条件有比较差,所以蜂窝煤炉比较实用。现在有了电、煤气等新能源,所以蜂窝煤炉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人们永久的回忆。


2010年5月24日


活动的主题是对蜂窝煤炉进行团队研究,活动前教室布置学生带来2个蜂窝煤炉,还有若干煤饼、火钳、引火材料等。男女各一组,分别探究蜂窝煤炉的主要特点。组内同学利用尺子等测量工具对蜂窝煤炉的内外尺寸,结构形状进行细致的观测。同学有的测量,有的记录,有的绘图,大家做得有板有眼的,可以看出学生很有兴致。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对蜂窝煤炉的内部结构进行探究。为此,大家对蜂窝煤炉进行了拆卸,打开锅架,只见蜂窝煤炉的陶泥外框架和中央陶泥煤饼壁之间,有很多煤渣堆砌。我们还看到这些材料都是热的不良导体。中央陶泥煤饼壁下方是一个通风层(一侧还设有通风口),之间还有数根网状钢筋隔开,用来托举燃烧的煤饼。


接着,大家又对煤饼和火钳进行研究。同学们发现煤饼是圆柱体的,为12孔结构,经过交流大家知道12孔的目的是利用热空气上升原理,来传送新鲜空气,以帮助燃烧和传递热量。火钳是六年级的科学教学内容,基于杠杆的研究,我们又开始挑战设计省力火钳的活动。经过学生的思辨和绘图设计,大家都拿出了各自的方案。但是,经过进一步原理的推敲和使用效果综合考虑,发现大家都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这一活动虽然无果而终,但是学生发现科学史上有很多问题值得后人不断思考和突破。


在意犹未尽的研讨活动中,大家都获益匪浅。


最后,大家又对下一阶段进行的蜂窝煤炉实践操作进行相关布置,包括每组准备1只蒸锅,若干煤饼和引火材料,烧煮食物自主安排。时间安排在下周三下午半天。这一活动的布置,学生的参与热情又一次被调动起来。


2010年5月26日


期盼已久的星期三来了,学生多数将承诺的物品带来了。这些材料是学生早上一到就带来的,我有意对他们的物品进行摸底,看看有没有遗漏。但是正像我想的,引火材料外的助燃材料没有带来。盘算着只有自己动手了,于是中午时分,我带曹哲杰同学一起去了一趟XXX(地名),到木器厂讨来了一些木屑,为了充实食物我还花了8.5元买了一包紫薯,就高兴地回来了。


还好来之前,有学生已经在筹备准备工作。但是,不知是什么原因,学生也许是课务较忙,有几个班级学生迟迟没有到位,直到午睡开始才来。为了争取时间,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分工合作,选地方的选地方,洗菜的洗菜,搬东西的搬东西,不一会儿我们将东西准备好了。


接着所有的同学来以后,我将活动的注意事项做了布置,尤其强调操作的方法和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接着学生立马进行扇煤炉的活动,开始时学生有些没把握,但是在我的的鼓励和适当指导下,学生的活动还是较为顺利地进行着。瞧他们那忙活样,虽然有些稚嫩,不娴熟,但是可以看出学生非常认真努力,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不一会儿两个蜂窝煤炉都较为顺利地点燃了。先点燃的男生组煤炉担任蒸紫薯、土豆和玉米的任务,后来女子组煤炉主要烧煮蛋花贡丸菜汤,这是学生和老师一起琢磨出来的。接着就是焦急地等待,在与学生聊的时候,听说还有几个学生没有吃午餐,可见学生对烧煮活动很是期待。出于学生的好奇和期盼,经常会发现有学生去开开锅盖,大概是饿得慌了!在经过煤饼对孔后,烧煮速度加快。大概等了30分钟,汤锅加入贡丸,接着又加入毛毛菜,后来又把学生准备的蛋液导入锅中。不一会儿,蛋花贡丸菜汤烧煮完成。学生纷纷拿着从学校借来的碗筷,排队拿菜。由于菜汤有限,我自然成为分菜者。原则是平均,但是也考虑到女生优先的原则。呵呵!还美其名曰:这是自然法则。


分到菜后的同学纷纷津津有味地品尝起佳肴,有说有笑的,真开心!吃完菜汤后,很快就下课了,由于考虑到下午的课。于是改变策略,将一个煤炉熄灭,另一个煤炉直接带到科技教室,并承诺学生让一个煤炉自己烧熟紫薯等,等下午放学后,等他们来一起吃。


最后大家将地面卫生搞清后,纷纷高高兴兴地回去上课了。我呢,为了考虑烧煮安全,只能守在煤炉旁。没过多时,香喷喷的紫薯烧好了,于是就等着学生的带来。一放学后,同学们陆续赶来,和老师一起分享大家的劳动果实。


整个烧煮活动,时刻充满着快乐和兴奋,大家都说:“这样的活动要多搞搞!”


2010年6月12日


主要议题是蜂窝煤炉研究活动的后期整理动员工作:


经过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活动,学生的收获一定很多。于是就针对学生的所学所得进行交流,并对学生的整理的难点进行小组剖析。最后,大家一致达成以小论文等形成呈现。研究整理的主题有:研究煤炉历史、煤炉原理、煤炉隔热、煤炉对流和创新煤炉设计等活动。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学生小论文、创新设计不断涌现:































作者姓名


成果名称


科技协作小组


基于蜂窝煤炉的科学实践活动报道


X X


探究蜂窝煤炉的历史(小论文)


XXX


煤炉的历史推敲(小论文)


XXX


探究蜂窝煤炉的防热传导(小论文)


XXX


探究蜂窝煤炉的构造与原理(小论文)


XXX


探索煤饼炉的空气对流奥秘(小论文)


X X


推敲火钳的学问(小论文)


XXX、XXX


煤炉的创意设计(创新设计)



 


活动反思


    看似不经意的蜂窝煤炉,在本次科技实践活动中却得到了圆满成功!由于蜂窝煤炉结构简单,源自百姓人家,所以自然给学生带了更多亲近感和好奇感。经过完整的实践研究,活动的成果超过了活动的预期,学生的兴趣超过了学生的预期。


就学生的科学技能来说,学生在蜂窝煤炉的整个活动中,参与了一次完整的实践活动。师生的活动策划中,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活动筹划,明白活动策划的重要性。师生的探究活动中,涉及到测量、拆卸、组装、推敲、探究和交流等技能要求,学生有效参与就足以说明学生科学技能得到了有效的实践与尝试。师生的实践操作中,经历了完整的煤炉烧煮活动,学生体验到准备食物、点燃煤炉和烧煮食物等过程,由于是学生实践操作,学生好奇心和兴奋感得到了有效激发,学生生活体验和生活技能得到充分挖掘。师生的成果交流中,学生学习了如何进行成果交流等重要技能,既有学生个人的成果探究,又有师生的合作交流,还能体验成果交流的重要性。


就学生的科学情感来说,通过活动学生触摸身边科技的发展史,唤起学生的科学思考,对理解科学本质有独到的好处。调动学生了解过去人们的生活情况,体验和思考古今生活的变迁,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从过去与现在的思考中去憧憬美好的未来。整个活动,自始自终渗透科技协作活动的团队精神的的培养和养成。


就学生的科学知识你来说,学生对活动策划的基本环节、煤炉的测量数据、煤炉的历史、结构原理、设计原理,以及煤炉的操作流程等知识都得到有利的充盈。


纵观整个研究活动,以生活素材为基础,利用科学探究的有效进行,促使学生综合性科学素养的养成。在科学的探究中,使学生走向生活的深处……


分享 转发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2#

一个好的活动载体,既然孩子们感受了科学的魅力,更培养了科学兴趣和志向,最难能可贵是的融合了寓教于乐的活动!


 


这样的活动值得倡导!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3#

深入探究的典型!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4#

好好学习,方便利用!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5#

有意思
<img src="http://wpa.qq.com/pa?p=1:81346673:7" alt=""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TOP
6#

长久的探究,老师和孩子们都能找到更多的乐趣。
TOP
7#

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的影子,学生经历过这样一次活动,会受益匪浅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8#

这一篇故事,还可以让我模仿着去操作,成为我的故事,感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2 12:33:20编辑过]

TOP
9#

这样的活动真的很有意义!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10#

真棒的一次活动。借鉴哦。谢谢详细的活动的计划。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