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 天气:晴
早晨,到校后才知道原来今天上周五的课,课务比较轻松,而且正好一个单元结束,让孩子们整理资料,完成单元练习就可,任务也较少。那么,就利用空余时间给自己充充电吧,前段时间收藏的网络教研与课程发展高级研修活动还没仔细学习,于是,下载了三节课的视频,认真的学习了《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这节课,印象中自己已经看过三位老师不同的演绎:去年年会上的袁老师、去安徽展示的刘特和今天看过的邵老师。三节课,虽然教材一样,但是三位老师都呈现了不同的风格。让我大开眼界!
邵老师的这节课,让我感觉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来教学,在网络的平台上学生经历学习预测、自主选择学习材料、讨论交流、呈现数据、最后完成学习检测,特别是学习检测环节,老师能一目了然的看清学生对整节课的学习情况,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得每个小组巡视也不太可能了解全部学生的学习结果,这块网络真是帮了我们大忙。
实验材料似乎每个老师的创新部分,这节课同样如此,邵老师直接在标杆上放置了直尺,学生在测量影子长短时就能一目了然了。在拓展延伸部分:同在中国,一天中不同地区的气温变化一样吗?让学生带着思考,带着猜测查阅资料去验证,这个问题也是挺意外的。
但是有个感觉,学生的思维似乎不是很活跃。整节课,老师似乎讲的多了些,是不是网络也代替了学生的思维了呢?不过,这些纯属是自己个人意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7 15:54:2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