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金亚军
火柴盒
无关。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只和他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杨君
我认为在教第七、八时可以出现密度一词,无非是物质每立方厘米的重量而已,教材中的密度表格都有了。
是否实心倒不是重点,我认为这里的实心应该是默认条件。
同一种材料和它的密度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密度无非是单位体积下的重量,这里大小、轻重都出现了,难道能说无关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3-19 8:26:16编辑过]
这句话学生很难理解,因为沉与浮单元很多概念都说道轻重、大小有关,连我都感到费解!
所以第一课同种材料的实验结论,我们索性写成:同种材料进行切割和组合,它的沉浮状况不变。
我认为这样就避开了轻重、大小,而且直观,而便于理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3-19 8:44:02编辑过]
无关吧,在小学阶段,其实很多条件都是隐蔽存在的,大家不要太纠结。
有默认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是对的。感觉这个单元是难度大了点。
让学生知道重量一样看体积,体积相同看重量。了解2个变量就差不多了。教材太难了点,有点为难学生
为难老师的是教密度但又不能用密度来教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吧!
不但要考虑实心,其实最关键是物体的密度必须是均匀的。
以前在做下水实验时用白萝卜进行实验,整个萝卜是浮的,切过后大多是浮的,但最后只剩一块接近根冠的部分萝卜,结果沉了。萝卜是实心的,但是还是会出现这一情况。所以后来上课时改用苹果,以免自找麻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3-19 20:25:38编辑过]
科学里的默认条件比较普遍,不然界定条件会很多,就不够简约,
至于实物的实验操作,到概念形成还有一个抽象的过程。
我觉得是不是把这个问题想得复杂了,这是出现在第一课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指向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课文中的几个实验得出沉浮与材料本身有关,与轻重、大小无关。(当然这里指的是轻重、大小同时改变)像楼上说的:“实心”的条件是默认的。否则按照成人的理解,这一课的研究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我也认为是无关的。
分析得很到位!学习了!谢谢!
金老师太谦虚了,我班门弄斧。
王琦峰
这个问题不严谨,原先所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同一种材料切割成碎片,依然保持原有的沉浮状态。
王学芹
同意这观点
密度的概念,其实第一课的时候就有学生能说出了,只不过我们一直在回避。
直到第七课我们再说,大多数学生才恍然大悟。
通过图示的方式,能很好的解释密度的概念,其实第二课中相同体积不同重量的一组材料已经接近密度的实质了。
这个单元的知识点可以迁移到第二单元冷水热水沉浮的解释。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有关吗?
同种材料既有轻重,又有大小,而且是同时改变的,难道能说无关吗!?
如果说是无关,接下来的第二课教学中又说道体积、重量有直接的关系,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我认为这样的表述极不科学,教师费解,学生就不用说了!!!
朱钻飚
的确,需要添加在一般情况下!
胡萝卜头尾沉浮情况就不一样!
默认条件在科学概念中较多的,也是一般都用的,这完全不同于数学学科。
但是,是否有关的话题是值得推敲和批判的,同种材料的体积和重量是同步变化的,难道同步变化就不叫相关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10 18:33:5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