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拔河问题的合理的解释 [复制链接]

1#

关于拔河问题的合理的解释

关于拔河问题的合理的解释


      前几天在群中有几个老师提出了拔河的问题,如果是甲队获胜,那么比较两队的拉力的大小,答案是这两个力是相等的,因为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但是,即使这样讲,很多学生和部分老师还是不明白,不明白的关键就是"既然相等,为啥还有胜负呢?",这个问题一直折磨着我们,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学生问起这个问题我们也不能给出合理的令人信服的回答,(这个题目可以让学生知道答案,二力相等,但是不宜多讲,甚至不讲)。实际上关于拔河比赛的胜负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过程,有兴趣的老师可以读一下下面的文章,这才是问题的真正的答案。














拔河比赛比的是什么?


有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了如下分析,对于拔河的两个队,甲对乙施加了多大拉力,乙对甲也同时产生一样大小的拉力。可见,双方之间的拉力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对拔河的两队进行受力分析就可以知道,只要所受的拉力小于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就不会被拉动。因此,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就成了胜负的关键。首先,穿上鞋底有凹凸花纹的鞋子,能够增大摩擦因数,使摩擦力增大;还有就是队员的体重越重,对地面的压力越大,摩擦力也会增大。大人和小孩拔河时,大人很容易获胜,关键就是由于大人的体重比小孩大。 


按上述的观点,比赛就可以不举行了。只要测一测每一队的体重和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就可以了。这么激动人心的团队比赛,怎么就和队员的努力没有关系呢?和啦啦队的努力没有关系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拔河比赛的胜负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比赛结果。正因为这样拔河比赛才精彩。 


(一)分析拔河比赛需要考虑的物理因素 


从物理角度分析拔河比赛。我们需要考虑的物体(或对象),应该有甲乙两队的队员、绳子和地面。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人与地面的摩擦、队员的重体重、人手和绳子之间的摩擦、人手握绳子的力、人拔河时的姿势和人手臂腿等肌肉的忍耐力,等。 


(二)拉力是如何产生,如何传递的 


在分析拔河比赛之前应认识清楚拔河时两队之间的拉力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传递的。拉力是由绳子传递的,它是由手与绳子之间有滑动趋势时产生的静摩擦力。手与绳子之间的滑动趋势是由于人的身体要向后移动时产生的。而人的身体要向后移动就必须用脚蹬地,使鞋底与地面产生相对的滑动趋势,于是脚就受到了一个地面施加的静摩擦力。当人处于平衡状态时,绳上的拉力与鞋底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 


另外,拔河比赛往往是多人的集体活动,所以拉力应是每一个队员拉力的合力。 


(三)由于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所以我们运用 “控制变量”的方法,分一下几种情况作分析。 


1当甲乙两队队员手与绳子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以及臂力等均大于队员的鞋底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拔河比赛的胜负才取决于地面对人的摩擦力的大小。即是文章开头所说的情况。 


2、当甲乙两队队员对地的最大静摩擦力基本相同均大于两队之间的拉力时,起决定作用的应是人手和绳子之间的静摩擦力以及队员的忍耐力。人手和绳子之间静摩擦力总小于或等于人手和绳子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它与手握绳子的力有直接关系,即,握绳子的力越大摩擦因数越大,则最大静摩擦力也就越大。这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哪队手握绳子的力大,哪队的手就不容易打滑,哪队就会胜。如果手与绳子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也能满足要求,就要看运动员肌肉的耐力了。哪队的队员能够坚持的时间长哪队就可能取胜。 


3、拔河时队员的站立姿势同样也很重要。拔河时每一位运动员都不能看作质点。当脚与地面不会滑动,在分析人的平衡时可把脚看成转轴(或支点)。此时,绳子作用于手摩擦力的力矩与人重力的力矩大小应相等,否则人将翻倒。因此在拔河时人的姿势应为腿往前伸,重心向后,使绳子尽可能的低,这样在脚与地面的摩擦因数足够(脚不滑动)时,尽可能的增大绳子上的拉力。 


4、对一个队来讲,绳子两侧的运动员要分配均匀,否则会出现摆尾,即左右的蛇形摆动。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会使运动员站立不稳,同时合力减小,即绳上的拉力减小。 


5、从心理角度考虑,队员的心理素质,领队和啦啦队的作用也是很大的。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参与比赛,但是他们的情绪口号会直接影响到队员的情绪和用力的整齐程度。 


6 、从技巧的角度分析,当两队的实力相当时队员用力的技巧也起很大的作用。对于一个队的队员来说,运动员并不是各个方面都是一样的。如:有的运动员体重轻,但是肌肉力量大,有的耐力强有的则是爆发力强,等等。所以拔河时技巧的运用也很重要。比如拔河时有一个队员体重很重,但是臂力不行了(坚持不了下去了)。此时若该队员退出则必败无疑。但若此运动员趴到绳子上把自己的体重贡献给队员,尚有胜利的可能。 


如当对方增大拉力时,要使身体的重心同时突然加速向上少许使人处于短时的超重状态,用来增加人对地面的压力即增大地面对人的最大静摩擦力。于此同时也增加了对对方的拉力,当拉力突然短时大于对方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时,对方就有可能脚下打滑。我们知道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总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在压力相同时),于是一旦对方的脚下打滑,将对方脚受的静摩擦力变成了滑动摩擦力,那么胜利就有可能了。但人的重心不可能一直加速上升,也有减速阶段当然在这一阶段人对地面的压力会减小,同时最大静摩擦力也会减小。所以这个技巧如果使用不好会恰得其反。 这个技巧的使用要求领队以及拉拉队口号要恰到好处。使得队员的重心升降随口号周期变化。 


总之,拔河比赛的胜负与众多因素都有关系,起决定作用的是最薄弱的因素。而技巧、心理因素,等则直接影响着一些因素的发挥。至此回答:拔河比赛比的是什么?答案也就很清楚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2-22 10:56:49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六点分析,厉害厉害!训练拔河很有用!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