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五:魏书生的故事:《自强不息》
魏书生,1950年出生于河北省交河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曾获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现任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
精彩摘录:
我一直建议把教书放在第三位,把育人放在第二位,把自强放在第一位。
要自强不息,就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处理好和社会大环境的关系:
“要处理好和社会的关系,便要多看光明的一面,要实事求是的比较。从索取、从指责的角度看社会环境,容易觉得天昏地暗;从报恩、从适应的角度看,便觉得天高地阔,随时都有发展的空间。”
点滴感悟:
魏书生老师的经历告诉我:凡做大事的人,都有一个博大的胸怀,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与其痛苦地去经历,不如潇洒的去工作,去生活。
精彩摘录:
处理好和本职工作的关系:
人活在世上两件大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做人要紧的是守住平常心,做事就要处理好和本职工作的关系。
第一,人们都盼望到最理想的岗位。人要到理想的岗位,一靠素质,二靠机遇,而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暂时无法实现理想时,就把目前的岗位当做提高自己素质的训练基地。第二,要在主观上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最光辉的职业,把平凡的岗位看作是一个宏大的世界;第三:语文课堂有无穷无尽的学问,语文教学每一个简单的环节都有一百种不同的做法。
点滴感悟:
魏书生老师和钱梦龙老师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的确如此,不过,有几个人能像魏老师这样,“当暂时无法实现理想时,就把目前的岗位当做提高自己素质的训练基地?”。其实,最关键的还是“热爱”,只有你热爱自己的工作,并把它当成事业来做的时候,你才会深入的观察,认真的思考,不断的总结。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会觉得,教学是一种享受。
精彩摘录:
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一不神化,二不鬼化,三要多互助,少互斗。
坚信每位学生心灵深处都有我的助手,我也认定,我是每一位学生的助手。
我提出:凡是老百姓能做的事,普通班委不做;凡是普通班委能做的事情,班长不做;凡是班长能做的事情,我就不做了。
当我把周围的人都看成天使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天天生活在天堂里。
点滴感悟:
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学生观?魏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做孩子的助手,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做。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别人当成天使总比把当成敌人要好的多。曾经听有个校长讲过这样的话:“与人斗,其乐无穷”,现在想起来,还是未达到魏老师这样的境界。有时候,生活在天堂还是地狱,在于自己的一念之差。
精彩摘录:
处理好自己与自己之间的关系:
我觉得人生最难处理的关系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人生最难管理的,实际是自己的心灵世界。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不断解放自我、珍爱自我、超越自我。
精神网罗,全是自己编织的;精神监狱都是自己砌筑的;精神陷阱都是自己挖掘的。一个人不在精神上捆绑自己,那么世界上不会有第二种力量能捆绑住一个人的精神。
我珍爱自己的特长。我的长处只有教书一条,因为少,就更加珍惜,不像人家有二十条长处,丢掉一半,还剩十条。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实现对自我的超越。所谓超越,就是在昨天做得好的基础上,把平常的观点强化得再牢固一些,把平凡的事情做得再好一点儿。
最主要的观念是:一靠民主,二靠科学;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一个人的物质价值=干的活儿—吃的饭,一个人的精神价值=给别人的快乐—给别人的痛苦。
点滴感悟:
要做到解放自我、珍爱自我、超越自我,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解放自我,就是要释放自己,“处天外遥望自己很小,居体内细察心域很宽”,既不要骄傲自满,也不要自卑自弃;珍爱自我,要珍爱自己的每一个年龄阶段所拥有的优势;珍爱自己生存的每一处空间。而所谓的超越,我想,就是昨天比今天好,明天比今天好,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