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24252627282930 / 3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沿着梦想的足迹前行——紫色鸢尾的2013 [复制链接]

271#

跟岗第九天


——跟大名鼎鼎的刘德武老师面对面


1114日 星期四  天气:晴


非常有幸,在翡翠城分校的两周内,我们与很多的特级有了零距离的接触。今天上午的“聚焦数学课堂”,邀请的专家是我们一直敬仰的刘德武老师。学校提供了三节研讨课:二年级《用乘法口诀求商》、五年级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很年轻的青年教师课堂展示。而后就是刘特级的点评。刘特的指导可以说是:言简意赅,直指要害,发人深省,高度引领。


记录主要观点,让我们数学老师对照自己的课堂思考。


【迁移的力量】


上一节课要有个灵魂,体现老师的思想,是教知识还是教策略、方法、思想?教知识不是唯一目的,也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我们要充分应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学习经验、活动给经验)来体现我们的教学理念。要把理念变成行为,该怎么做呢?譬如,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不应该按照前面得教学那样,都是老师问,学生答,而应该把学习《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经验迁移过来。可以先复习,屏幕上打出《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例题,然后帮助学生梳理经验(方法):第一步:怎样列式?第二步:为什么用除法?第三步:怎样得到商?用的哪句口诀?然后再引出新问题——师引导:这样的方法对我们今天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同样适用,从而再出示新例题。这样,新知识的学习汇报就不是一个个细小的环节而是整体思路,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增强。这样的课,灵魂就是迁移。知识、方法、经验、习惯都可以迁移,迁移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教一步学生走一步的方法过于陈旧。新课标提出“数学思想”,包括了抽象、推理、建模。本课实际上就是抽象出方法,然后进行迁移。


【比迈出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选对方向】


空间图形教学重学生的探究学习。可很多的课堂探究是一种形式,因为老师带着学生探究时,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思维)总给学生暗示,或者总爱代替学生迈出第一步。不民主,也不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就看老师给的材料: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为孩子准备剪刀——这显然暗示学生要割补,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给准备了三组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这显现明摆着让学生要去拼。那这些等于是结论教学,它仅仅是知识,培养不出什么。为什么不换个思路呢?比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可以先不给学生三角形(或者不给学生两个三角形)。先出示平行四边形,我们计算面积时,采用了什么办法?——转化为长方形,即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那三角形的面积是新知识,能否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者长方形呢?你打算如何转化?出示图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等底等高)、长方形、正方形等,让孩子自己观察图形间的联系,那肯定可以逼出两条思路:先合后分、等积变形。其实,教图形的面积计算,不是要教给学生计算公式,这个只要三分钟就能解决了。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然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充分的动手操作,那得到公式的过程就是探究学习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思想和方法。所以要培养学生自主的能力、探究的意识,要放得开手。永远不放开手,学生永远觉得学习困难。所以,得早早给学生放手才行,当然前提是不违背学生学习规律。


 

TOP
272#

在绿意萦绕的日子里


——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跟岗实习总结


11月的北京凉气袭人,引入眼帘的已是冬天的萧飒风景。可是,在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的两个星期里,我们却觉得每天都是充实而快乐的,每天都和翡翠城的师生一样,沉浸在生机盎然的绿意中——


【我的收获】


因为是怀着目标而来,所以,我们就像饥渴的孩子,不断地汲取各方面的经验与营养。


1.翡翠城的文化——深入骨髓


翡翠城就是一个童话城堡,在这里,每个师生都有成长发展的空间,每一个生命都得以精彩绽放。“绿色成长”这个理念已经深深地印入每个师生的血液与骨髓中。我一直想:什么是文化?文化其实就是一种气场,你一到这个环境中,你就能深切地感受到这种气场,而你,也会情不自禁融入其中。翡翠城就有这样一种气场。这里的老师大气智慧,自信优雅,这里的氛围积极上进,团结和谐;这里的孩子呢?真如“绿野仙踪”的四个主人公一样:富有爱心、智慧、勇气,更懂得彼此合作。每一个生活在翡翠城的人,都会被熏陶,然后逐步成为这样的人。这就是学校独特的气质,就是学校的文化啊!


2.翡翠城的教研——扎实有效


在为期两周的日子里,我参加了学校的四次教研活动:语文1次、数学2次、综合1次。翡翠城的教研活动已经成为常态。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研,因为每一次教研都有明确的目标,都有具体落实的对象,都有专家、特级教师面对面的指导。每一个年轻老师在面对特级教师或专家的时候,都不会唯唯诺诺,他们总是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思考,真实地说出自己的困惑。敢于表现自己,敢于质疑问题,正是在这样的碰撞中,思维起了火花。难怪每个到翡翠城的老师都进步那么快,难怪翡翠城的老师在大兴区比赛中总是捧得桂冠!而促成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是翡翠城领头人张校长先进的管理理念——人人重要,合作共荣!


3.翡翠城的家校合作——亮点纷呈


学校通过短短五年的发展,一跃成为大兴区的窗口学校,赢得了较高的认可度和美誉度。这里面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宣传。翡翠城在“家校合作”这块,真是亮点纷呈。“家长讲堂”由家长跟孩子分享自己的经历,丰富了孩子的视野;“家长学堂”由专家跟家长分享育儿经验,改变了家长的理念;“面对面”活动,让家长全面而深入了解学生在校的生活,拉近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家长座谈会”让校长聆听到家长最真切的声音,不断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各级家委会”参与学校、班级的管理、活动,是学校家校合作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当每个家长都愿意用自己的爱心、公益心惠及每一个孩子时,他们已与学校站在了完全一致的立场,这样的教育,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我的思考】


1.做教育,真得需要爱和投入。


来到翡翠城的两周里,看到了真心诚意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而奉献智慧的特级与专家,看到了真心诚意为学校发展而呕心沥血的行政班子,看到了真心诚意为孩子健康成长而兢兢业业的老师……他们,就是凭着对教育的爱与责任来做自己的工作。对他们而言,看到教师们(或学生们)进步了,成长了,就是最大的幸福。我们做校长的,尤其需要这样一种情怀。如果没有一点奉献精神,如果没有责任与投入,那么,你绝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校长,你更不可能带动你的学校发展!


2.办学校,真得要做到“教师视角”与“儿童本位”。


什么是教师视角?说简单点,就是一切为了教师的发展而着想。一个校长需要有开放与包容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够听到最真切的声音;而这些真切的声音,能够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一个校长,必须为教师成长搭建广阔的平台:只要他努力,就能够获得机会。要懂得赏识并放大教师的优势,让每个教师都能够最“最好的自己”;一个校长,还必须关注关注教师的心理,尽可能减少“无谓的折腾”,让他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过得开心、舒心,从而变压力为动力,为学校的发展建功立业。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柴社长说:“一个学校要想获得持续的有生命力的发展,真正成为一所名校,校长要有儿童本位,教师要有儿童视角……”的确,我们成人经常会以自己的生活体会或经验对儿童进行制约,有时候已经成为儿童发展的障碍。所以,学校要做的,是提供支持性和服务性的环境,促进孩子的发展。当校长站在“儿童本位”来思考办学时,才能办一所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当我们的老师站在“儿童视角”时,才会在遇到问题时,不去指责我们的家长和孩子,而是更多地反省我们自身:我们的方法是不是不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呢?其实,教师视角也好,儿童本位也罢,如果用一句话来整合,那就是“人的生长”。一所好学校,必然立足于人的生长。


我的建议】


除了本身需要学习、提升、思考外,除了要提升学校管理层的水平外,有些真需要教育局和镇上提供政策与支持。


1.换一种招聘方式更好。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的招聘制度让我们很羡慕。大兴区的新教师招聘跟我们不一样。教育局不是直接分新教师到学校,而是给学校名额,学校根据名额自主招聘最需要的教师。我觉得这点,真得值得我们张家港学习啊。哪天,我们做到这一点了,学校前进的步伐就会更大了。


2.给学校的副校长与中层提供锻炼的机会。我一直觉得我们现在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无论哪级领导到学校检查或者调研,或者开展教研活动,必须校长接待、陪同、介绍。这样导致的后果是,校长很累,没时间好好地去思考自己该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分管校长、分管教导独当一面的能力得不到提升。而在一个学校里,校长的思考与决策是需要靠副校长及中层去落实的,他们的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学校的工作又怎么能做得精彩呢?


3.加大对师资培训的投入。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每年投入几十万聘请专家到学校指导青年教师的成长。我认为这点太必要了。我们呢?我也仔细进行了分析,虽然我们没有像北京这么好的资源,但是否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呢?我的建议是:(1)向金港镇学习,由镇上出面聘请教研室教研员担任大新镇学校的教研指导员,然后由学校对口联系,定期邀请教研员对学校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2)向南丰镇学习,由镇上出面与我市优秀学校及市外的一些名校结对,定期举行各方面的交流活动,同时聘请名师与我校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结对,从而解决现在学校面临的“缺少名师引领的问题”。(3)确实需要在教师培训一块舍得投资。我们大新镇不能总甘于“不做最后一名”。虽然我们在经济上到不了第一,但我们在教育上未必做不了第一。我觉得我们应该要有赶超的信心与决心。要学习人家大镇的先进理念,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一块给予重奖,这样才能留得住人才。而人才,才是学校得以发展的关键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15 16:39:40编辑过]

TOP
273#

培训日子里夏校每天坚持写反思,每篇都十分深刻,令人敬佩!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274#

是啊,尾巴的反思,深刻、到位!是真的用心在学习,如饥似渴的在汲取!我们虽是一线教师也感动于这样的收获,我有这样的高度么,我有这样的坚持了么,我有这样的用心了么?
尾巴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啊!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275#

    谢谢楼上各位的鼓励,跟大家一起加油!
TOP
276#

设计适合孩子的“探究活动”


——听《放大镜》《运动起来会怎样》有感


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小学  夏敏


一直赞同这样一句话:“蹲下身来观察童眼中的世界,倾听童心中的纯真,感悟童言中的智慧,欣赏童趣中的创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基于儿童立场来设计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


科学课以探究为核心,在探究式教学中,特别强调“实践”、“体验”——即“亲历探究的过程”。在亲历活动中,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对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做”中理解科学,体会科学是怎么回事,通过“做”让学生体会科学的真谛。那么,如何设计适合孩子的“探究活动”呢?我觉得应该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适合孩子年龄特点,二是找到适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能够做到“跳一跳”摘果子。


我们的两堂科学课均是基于这些原则来设计教学,真正在构建“适合孩子的科学课堂”。


1.   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放大镜》一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前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肉眼看小纸条上的字,从“字太小”引出了可以使用放大镜来观察,并且用放大镜看清楚这些并不是随便的几句话,而是跟我们的科学课堂有关的,从而发现问题,为研究问题奠定基础。从而将学生思维引向本课的教学内容,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埋下伏笔。


而《运动起来会怎样》则在教学的一开头,便设计了孩子亲自参与的活动,然后通过孩子的测量数据引起本课研究的话题。孩子兴致盎然。


2.   多种方式设计、改进探究活动


1)根据孩子年龄特点设计探究活动


放大镜,是人们观察物质世界的重要工具。因为学生从三年级科学课开始,就经常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活动,所以很多老师都说这一课太简单,不应该做为六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微小世界单元的第一课,可以引领学生开始对微小世界的探究之旅。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根据学生思维发展、认知水平,老师对教材进行了调整,对原教材中为什么要使用放大镜、放大镜下的新发现粗略的带过,因为这些对于六年级的同学来说难度太低,所以增加了寻找有放大作用的物品和放大镜放大倍数和什么有关的两个探究活动,使六年级的同学能够在自主探究中有所发现,吸引学生不断探究,使学习流程更流畅、自然。


《运动起来会怎样(一)》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单元的第三课,主要涉及了对呼吸系统的认识。《我们的身体》是生命世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对象是我们自己,教材中的每一部分都好比一个个暗箱,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充满着诱惑。基于这一点,开展科学探究,了解人体内部的各种活动和变化,恰恰是四年级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最好展现,他们将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一系列独立与合作的科学探究活动,揭开一个个人体内部系统的秘密,进而感受和体会到人体的精密与和谐之美。


在上一届课堂教学展示的时候,杨翼罡和苏海峰老师上的同题异构就是前面一节课《骨骼、关节和肌肉》,两人采用不同的教法和手段研究了关于人体知识学习的体验和探究模式。在这节课上,老师同样带领学生通过多种体验活动,感受运动与呼吸的关系;在研究吸入和呼出气体的变化这个环节中,通过体验——思辨——假设——求证几个环节,体现了本节课的探究性。通过探究性活动最终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懂得运动和健康之间的关系。而在具体的设计上,杨老师对教材中的活动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处理——一是变同时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为只测量呼吸的次数。教材的三个活动中的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同时测量平静时和运动后呼吸及心跳的次数,在设计时只采用了呼吸次数的测量。根据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要求,要求学生同时测量呼吸和心跳两种数据困难较大,即使两人一组共同完成呼吸和心跳的测量,每人也只能各测一项;其次,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人体呼吸系统及其器官间的协调作用,呼吸的测量已经足以说明运动和呼吸的关系,目标指向非常明确,可以顺其自然地引出本课的重点和核心,而心跳测量的目标指向是认识人体的循环系统及相关功能,因此可以放到第二课时。二是反复呼吸同一袋气体的实验改进。如果按照书本插图的方法来实验,学生往往会使用鼻子呼吸,因为用吸管来呼吸很费劲,很有可能会让学生像做吹气球游戏一样来做这个实验,而没有做到“反复呼吸”同一袋空气。


2)通过有结构的材料来拓展探究活动


 《放大镜》一课,有结构的材料活动中的探究,对于学生掌握本课的科学概念,起着重要作用。这是一个适合中高年级的跨领域的科学探究活动,是围绕人们设计不同的仪器和工具来提高观察能力而展开的一系列探究活动中的一节课。从“想看得清更小的物体,怎么办?”到“身边没有放大镜,那些材料又具有放大作用呢?”,两个紧扣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处,从而开始了本课的第一个探究活动:探究什么要的材料具有放大作用。在这个活动中,老师提供了比较典型的一些材料,像烧瓶和正方体的盒子是一组,装水和不装水的瓶子,黑色和透明的盒子、玻璃弹珠和围棋子,同时提供了一烧杯水和一根滴管做为辅助材料,让学生进行探究,发现一些材料有放大功能,而一些材料不具备,并通过组合,想出更多的方法。第二个主要的探究活动是研究放大镜放大的倍数和什么有关系,准备的两个直径一样大但凸度不一样的两个放大镜片和一个有着不一样直径的放大镜,活动中通过学生对放大镜镜片特点的观察,构建起放大镜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探索放大镜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系,促进学生对观察工具的改进进一步思考和探究。在这两个活动中六年级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被充分调动起来。两个活动的环节紧凑,时间安排较合理,充分遵循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课堂教学层层深入、不断推进。


3)设计孩子“跳一跳”也能完成的探究活动


《运动起来会怎样》一课中,教材中对反复呼吸过的气体,局限于用燃烧来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对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这些名词已经有所了解,在本节课上,教师带领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同时猜想:可能是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加了,通过观察袋子里面有雾气,直接推断出来: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有大量的水蒸气。对于这些方面的研究,学生有很强的探究欲望。教师在组织对氧气含量减少的验证以后,出示了一个检验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验证装置,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二氧化碳的增多。让学生用直观的视觉体验来验证了刚才的猜想,从而收获更多成功的快乐。


3.关注探究过程中的细节


1)关注探究活动的成功率


对于用排水法来收集袋子里的气体,是一项很受学生欢迎的体验活动,也是一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活动。在本节课中,教师只给学生一个集气瓶,仅仅收集“反复呼吸”的一袋气体,而没有让学生更多的准备新鲜空气、呼吸一次的气体。因为呼吸一次的气体让学生用小学科学实验室的仪器是无法检测与辨别出来的。在这里,杨老师进行了大胆的舍弃,我认为这样的做法


对于用火柴棒检验的环节,因为让学生操作,可变因素非常的多,例如火苗大小,竹签粗细,玻片移开的时间、开口的大小、竹签探入瓶子的深度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所以老师将12个小组收集的气体统一放到讲台上进行验证演示,尽可能提高成功概率。也让学生小组之间有更强的竞争意识。


2)关注探究活动与生活的联系。在《放大镜》一课中,老师从生活到科学,从科学到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经验、已有知识作为学习科学的基础。让学生感到科学就在生活中,感到科学有趣,在情感上喜爱科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也为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创设情景。


  

TOP
277#

  






参与 协作 感悟 ——大新中心小学教师参加拓展活动









 20131123 ,大新中心小学36名教师赴昆山巴城水上乐园举行了为期一天的拓展活动训练。此次活动是我校建设美丽教师系列活动中“挑战30活动”的一个延续。  


在夏校长的带领下,首先举行了破冰仪式,36名教师分成两组,之后选举小组队长、制定队名、队徽队训、队歌,开展了热身游戏。破冰仪式结束后两个小组进行了“南水北调”、“鼓舞人心”、“盲人方阵”、“真人CS”四个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团队成员一起参与着、协作着,一起鼓励着、感动着;在活动中相互沟通、相互激励、相互合作;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发挥团队智慧,在完成一个个挑战中发挥团队潜能。  


活动虽然短暂,但我校36位青年教师却在短暂的训练中融洽了彼此的感情、增加了彼此的信任、提高了大家为共同目标而全力以赴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了克服一切困难的自信心!本次活动,每位青年教师都感悟良多、受益匪浅,相信这次拓展活动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发挥巨大的正能量!


 



我们是无敌队。口号:青春无敌,梦想无敌,团结无敌!


        


         队旗队徽制作中——看见我们的队徽了吧?含义是:团结一心
        


         我们两个一组,互相掩护中——
        


         我瞄准~~


         


         瞧我隐藏得多好,嘿嘿~~
        


         人呢?敌人在哪里?我们一起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25 9:03:13编辑过]

TOP
278#

清一色的女兵啊!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279#

特种部队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280#

    拓展项目之——真人CS。老师们在这样的活动中,真能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情。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