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122232425262728» / 3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沿着梦想的足迹前行——紫色鸢尾的2013 [复制链接]

241#

 最后一句最实在,喜欢最后一句话!
一直努力中……
TOP
242#

以下是引用紫色鸢尾在2013-10-29 21:12:00的发言:

“用一辈子备一节课”


今天开始,再次翻阅《给教师的建议》。故事仍然那么生动,理念仍然那么先进——


“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得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对,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是不是觉得这段话特别熟悉?没错,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这个小故事中举到的一个实例。


怎样“用一辈子备一节课”?


“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


是的,课堂上的“潇洒”来源于日积月累的准备,而阅读是最好的方式。当一年一年过去,当学校教科书的“这一点水”在你的知识海洋里变得越来越小,相信,你离优秀教师的目标便是越来越近了。


有人说,对老师来说,如果当你退休的时候,你的学生舍不得你退休,要想着要听你的课,那么,这就是一位做老师的最大的成功。而这,真得需一辈子来准备吧!


别做那种人:当你退休的时候,你的教育教学水平比你刚上岗的时候还差。


那得怎么做?毫无疑问:阅读。


是的,课堂上的积淀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成就的

TOP
243#

想当年,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们常常口若悬河,现在的我们常常不敢开口,怕说错,怕误人子弟。不知道是不是一种进步!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244#

以下是引用影随心动在2013-10-30 16:39:00的发言:
想当年,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们常常口若悬河,现在的我们常常不敢开口,怕说错,怕误人子弟。不知道是不是一种进步!

我觉得是进步,有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TOP
245#

知识是日积月累的,学无止境啊!
TOP
246#

    下午3点多到了北京,从明天起,开始为期两周的跟岗培训。本次跟岗学校是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相信两周的学习必会有很大收获。期待着!
TOP
247#

跟岗第一天


——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初印象


114日 周一 天气 晴


北京的早晨凉意袭人,但天气晴朗,没有传说中的雾霾。对于为期两周的跟岗,我们的心如同这天气一样,充满了阳光和期待。


8点前,我们来到了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学校校门很大气,围墙上学校的办学理念已是一目了然:绿色成长。走进校园,右手边是大幅的“绿野仙踪”主题图。据学校教导处杨老师介绍:学校对于“孩子发展”的期许就是通过四个人物形象来彰显的——四个人物代表了:善良、聪明、合作、勇敢……。围绕四个人物,学校里还定制了休闲木椅,可以供学生课间休息,也可以放上一些绿色盆景装点校园。了解了这个,对于学校的校训“悦己爱人,智勇双修”就不难理解了。


左转进入学校第一幢教学楼大厅。大厅设计很儿童化,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了学校“人人重要、合作共荣”的管理文化。整个大厅是一个读书乐园:不仅仅在于一进门便可看到的巨幅图片(也是绿野仙踪的图片,包括四个主人公形象)以及“绿色成长”的四个大字;也不在于巨幅的标语:“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享受读书乐趣、沐浴文明书香”……而是在大厅里,你随时可以看到学生参与的痕迹:左边是开放式的阅览区,有新书的介绍,有开放式书架,有休闲的桌椅。学生随时都可以到这个地方进行阅读,品味精神的大餐。两边的柱子上,是关于读书活动的介绍、相关资料,和四个人物相关的系列课程的活动掠影。柱子的布置高度适宜,正是学生可以阅读、参与、分享的尺寸。


其实,“以人为本”的理念还体现在行政办公室的外墙设计上。每个办公室的室牌都跟我们常见的严肃的室牌不同,颜色是绿色的,应该是拼图的形状。每个办公室的门上,都贴出了老师们的照片。校长室也不例外。在校长室外面的版面上,我们看到的不是领导来访的照片,而是学校师生的活动(读书活动等),还有一句让我们看了颇为感动的话“学校好,是因为你好!”校长信箱也在版面上。我觉得这信箱不是摆设,校长室这样充满了人情味,学生一定敢于发表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做学校真正的主人。


上午,正巧是学校的十一五规划课题“通过改善交往状态、提升小学生发展质量的实践研究”结题现场会。对我们来说,第一天就遇到这样高规格的展示活动,真是幸运。


课题结题现场会形式多样——


一是展示了两节课。我是科学老师,听了其中的一节科学课《点亮小灯泡》。在课堂上,我分明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孩子们,今天老师将配合你们来完成这节课的任务”,老师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这位工作第三年的新老师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重视小组合作,重视孩子思维的培养。 我觉得,这是一堂好课;


二是学生的现场表演。包括《绿野仙踪》课本剧(一个班孩子自编的),学生四人组合小组唱(是学生自己作词、作曲、编舞的),校园剧《你很特别》(也是一个班排练的),舞蹈……


三是校长的结题报告。


四是观看成果专题片。


五是专家的点评与质疑。


课题结题会给我的感触是——


1.真实地展示了课题研究的过程。课题做得很实在,实践活动很丰富,成果也很显著。


2.校长的理念很先进。真得在办属于“孩子的学校”,包括课题的出发点、立足点都是围绕学生发展质量的提升。就如学生的现场表演,这些节目不是学校里水平最高的,但学校一把手张文凤校长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有展示的空间”。所以,我认为,学校提出的“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绽放”,不是在喊空话,而是真正地去落实了。


3.专家的点评很到位。专家们都对课题研究作了实事求是的点评,包括取得的成果,还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北京的学校比我们幸福,专家就在身边。我们的课题研究要请个专家好难。常常是糊里糊涂地在进行摸索,有很多的困惑无法解答。


 


一天下来,吸引我的地方还有很多:学校的开放小舞台,长短课程、校本课程,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品牌建设……


我相信,两个星期的跟岗一定会让我学到更多,思考更多……


 

TOP
248#

跟岗学习,虾米校长如此用心,收获必定很多。


我们说,不同的物,入不同人的眼里,就会转化、传达出不同的信息。


虾米校长,从校园布置的一花一景,一物一课,就能揣摩出,该校校长的别具匠心和人文化,感受到他们的育人先进理念,真是可贵至极了。


这应该也是和虾米所处的位置不同吧,所谓站得高,才能看的远,不同的视角,让我也感受一次。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49#

 有这样的学习机会真好啊!可是我们一线教师就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也许地方不同,待遇不同吧!很想学习、听课去解渴,可是学校不会给机会的,怕花钱,怕耽误课,唉!可悲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5 8:04:39编辑过]

TOP
250#

跟岗第二天


——这样的教研活动真好


115  星期三  天气:多云到阴


今天一天,主要是参加了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的教研活动。上午是高年级语文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邀请了市里的特级教师张增甫来校指导;下午是综合教研组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先听取了两堂课(一堂美术课,一堂综合实践课),然后是组内的评课、议课,邀请了区内的特级教师姜利民来校指导。


我特别佩服张文凤校长,她真是一个有思想、有智慧的校长。她把握住了学校发展的关键——师资队伍建设,并且下大力气来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这一点,我从今天来校指导的两位特级教师口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是呀,一位全心全意想着如何来培育教师,如何来发展学校的校长,绝对是一名好校长。


翡翠城请了不少的特级教师来校定期指导,基本上每个教研组都有一个。区内的特级有三位,每周到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市内的专家更多,每月到学校开展教研活动。专家自然是学校出面联系的,可一旦联系好之后,接下来就是由教研组长和这些专家进行进一步的落实:包括活动内容的确定(是集体备课,还是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的主持和活动的组织。这些教研组长都很年轻,却都很自信、很尽职,敢于发表意见。让人心生敬意啊!


先说说语文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在这个组里,有副校长,有市级骨干,教导主任是语文老师,也参加了本次活动。教研组长是位很年轻的女教师(接下来准备结婚),她主持了本次活动。首先是由备课的老师谈自己的设计思路,谈这样设计的理由,谈自己的困惑。然后,组内每个人都会发言,发言就是针对老师的设计谈自己的想法,更主要是谈对课的建议。每个人都敢于说话,都很实事求是,而且不怕说错,不怕在特级面前丢脸。我当时就很感慨,这就是真正的研讨哇!最后听特级教师谈想法。这是我听到的最具操作性的指导。张特先从整体上对这堂课的思路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指出了教师的作用是该让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语文,不仅仅是让孩子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要教给孩子阅读、写作的方法。针对本堂课的内容,对教师的着眼点,教学的抓手等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然后,再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讨论。研讨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开始。张特对每一条目标都进行了修改,不是那种空洞的目标,而是明确、具体,富有针对性,确实是本课应该达到的目标。对具体的每个环节,张特主要围绕“应该怎么设计更符合孩子的特点?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每一个问题应该怎么问?孩子的现状如何,他们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如何针对这些情况来调整教学?如何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提升……”这些问题展开,指导很细、很具体。连我这个不懂语文的人,听了他的指导都觉得,这节语文课,我也会去上了。


下午的综合教研组活动,研讨氛围和上午一样好。这位刚工作三年的美术教师让我特别欣赏,虽然在课的设计上有一点争议,但这位老师很有自己的想法。她上完课后对自己的反思是:讲的时间太长了点,怎样能更简化些,更有实效性些;其次在课的设计上,她认为有点禁锢了孩子的想法。这恰恰也是专家对她的课的评价。我认为,这样善于思考的老师绝对会进步很快。而且,她还说到,自己听骨干教师上过这课,但在本课的设计时,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所以对设计进行了不断的调整。综合组的老师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也引起了一些争论,专家没有简单地去认同或否认某个教师的意见,而是从本质上对课堂进行了剖析,我感觉是比较透彻的。而对于那堂综合实践课,老实说,我认为老师在目标的把握上,在活动的指导上是很不到位的。但姜特在指导时,更侧重于教老师怎么去做得更好,而不是一味的批评。这样注重鼓励但又明确地教给方法的指导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感触与反思:


1.翡翠城的老师真是幸福:这样近距离地与特级教师面对面,不成长是不可能的;翡翠城的老师真是辛苦:一活动就是半天,自己的课务要自己协调好,意味着他们每天的工作强度是很大的;


2.翡翠城的老师一直在真正地思考他们的课堂,一直在做真正的教研。反思我们的教研活动,老师的参与程度如何?实效性如何?活动究竟应该怎么安排?


3.不说教研组长的主动性,我们暂时还达不到这样的层次。那我们分管校长、分管教导的主动性如何?比如,顾教研是我们的蹲点教研员,我们有没有发挥他的作用,有没有定期安排青年教师备课或上课,邀请顾教研来真正地开展研讨活动?还有以前结对的一些专家(各个学科都有),我们似乎早忘记了他们的存在,忘记了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如果老是等着校长出面邀请,不加强自己工作的主动性,不去主动地思考如何改变我们的教研模式,如何进行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那我们的工作只会原地踏步,不可能前进。就如我们每个人每个学期的展示课,对老师的成长到底有多少帮助?一年一年过去,他们进步了多少呢?——如果没有什么成效,为什么不去尝试改变?为何还要年复一年做这样的无用功呢?


4.行政班子真得不应该局限于班级的教学。你的任务不是把一个班教好,作为分管教导,你的工作应该是让这个学科整体获得提升才对。你应该每个学年尽量把每个老师的课听一遍,掌握老师们在教学方面最真实的水平。然后去思考,老师们的任务到底是什么?我应该怎样让其中的每一个得到提升?然后做一个规划:我计划通过怎样具体的措施去实施我的想法,在几年内,我要让每一个成员大约提升到怎样的程度?我打算培养出多少个教学骨干……没有这样的目标和规划,是不可能做好工作的。


5.做教育真的需要爱和投入。这些到翡翠城指导的特级,有些就是义务指导,有些报酬很少。他们就是凭着对教育的爱来做这样一些工作。对他们而言,看到青年教师成长了,就是最大的幸福。我们做校长的,做中层的,也该有这样一种情怀。如果没有一点奉献精神,如果没有责任与投入,那么,你是不适合做校长和中层的。


 


上午三个小时研讨,下午三个半小时听课与研讨,晚上两个小时整理与思考,很累,但很有收获。与新小所有班子分享,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启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