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课后反思
椒江区东山中心校西山校区 杨周辉
摩擦力在我们书本上的定义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摩擦力。
初看这句定义似乎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但细细一想,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摩擦力嘛?显然不是的。将一个物体放在斜面上,如果不往下滑,同样也是会受到摩擦力的。此时两个物体都不动,而此时的摩擦力称为静摩擦力。那么我们怎么定义摩擦力更好呢?
我觉得这样的定义更加合理: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他们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个力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有三种: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大小和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大小、接触面光滑程度有关。当接触面光滑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f =μN 。F是物体的压力(不是重力),μ是动摩擦因数,N是正压力。摩擦力公式f =μN只适合于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约等于滑动摩擦力)没有计算公式。
滚动摩擦力:没有计算公式。
很多老师在备课的时候都在用计算公式去计算摩擦力,还是需要分析是什么摩擦的,再去使用公式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