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对待另类数据 [复制链接]

1#

如何对待另类数据

常常听到说不要放过实验数据中的另类数据,但是在课堂上碰到了,如何处理呢?是换其他小组汇报呢,还是让这个小组再重新做一遍,重新做一遍,课堂时间不够怎么处理?
分享 转发
TOP
2#

个人认为:实验前指导充分些,避免学生错误的或者不规范的操作,实验中深入学生小组进行指导。


如果这样汇报时还出现另类的数据不妨再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分析、讨论为什么这组数据不一样,然后针对性开展后续研究。如果上课来不及,可以放到课后,或者再花一节课。

动手动脑,快乐探究
TOP
3#

      我觉得首先避免出现另类数据,通过实验规范性的指导、器材的使用方法、避免出现误差等等进行。然后是如果已经出现了另类数据,那就让学生说说如何操作的,通过与其他小组的比较,得出原因,如楼上老师所说,让孩子主动去解决。课前、课后、甚至是再花一节课都是可以的,多花一节课却能树立起学生今后“科学”的方式方法,值得。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4#

关键在于实验器材的选择上!首先我们要精心选择器材,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器材或者容易出现争议的器材!其次我们要进行下水实验,避免出现误差过大的数据!不过另类数据也很真实!它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可开阔一些!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5#

以下是引用小麦在2012-12-5 16:27:00的发言:
常常听到说不要放过实验数据中的另类数据,但是在课堂上碰到了,如何处理呢?是换其他小组汇报呢,还是让这个小组再重新做一遍,重新做一遍,课堂时间不够怎么处理?

另类数据是资源

TOP
6#

平时的课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吧,另类的数据其实是研究过程的一种不同收获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7#

赞同楼上两位的观点:另类数据是一种教学资源,深入挖掘收获更多。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领悟这样一个道理:方法不同,结果可能会相同,也可能会不一样;结果不同,必然是由于方法(或者变量控制)不同造成的。

我的BLOG: http://blog.kxsy.net/user1/528/index.html
TOP
8#

另类数据是我们无法避免的
TOP
9#

另类数据在课堂上没时间处理,就在课后拓展。
TOP
10#

也许另类数据藏着更大的秘密
TOP
11#

我想可以找一找数据的来源,分析一下,这样也是教学的亮点。
TOP
12#

意外的数据往往有意外的收获,提前做好下水实验,避免太意外。
TOP
13#

如何处理数据,这是一个宏大而系统的话题,可以写一篇论文了
TOP
14#

前几楼的老师们说的不错,在实验开展前准备充分些,指导到位些,尽量不要出现“另类数据”,偶尔出现时,也应该让学生自己来分析和验证。
TOP
15#

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思考这些另类数据背后的原因,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TOP
16#

至于要不要再做一遍,要根据课堂时间而定。
TOP
17#

课堂上只能解决常规的数据,另类的只能课后解决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