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风儿(852689726) 10:47:32
重力
路人甲(54814105) 10:47:53
错 是弹力
路人甲(54814105) 10:48:20
水桶怎么会有重力给手呢?
严剑峰(13677454) 10:48:23
哈
丽水-风儿(852689726) 10:48:43
啊?
严剑峰(13677454) 10:48:45
水桶给绳子拉力,绳子拉手,嘿嘿
路人甲(54814105) 10:48:50
╮(╯▽╰)╭ 早上看到这道题目 真不想给学生解释
路人甲(54814105) 10:48:55
直接删掉了
严剑峰(13677454) 10:48:56
重力是地球给的
丽水-风儿(852689726) 10:49:30
你知道还问啊
严剑峰(13677454) 10:49:42
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哈哈,这些在初中时一课时,小学里面完全没有涉及
严剑峰(13677454) 10:49:56
路人甲在考你呢,哈哈
路人甲(54814105) 10:49:56
我很纠结这种题目
路人甲(54814105) 10:50:42
如果从力的性质来看的话 这个力属于弹力 恰好这道题目里有弹力这个选项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10:50:46
我觉得是重力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10:51:10
只是题目表达上不够严谨而已
路人甲(54814105) 10:51:09
力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路人甲(54814105) 10:51:32
也就是说力是在两个物体间发生的作用 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路人甲(54814105) 10:52:08
这道题目已经很明显给出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10:52:14
水桶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而向下,产生了质量,然后作为在手上
路人甲(54814105) 10:52:17
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弹力
路人甲(54814105) 10:52:33
不对
路人甲(54814105) 10:52:53
是手和水桶之间存在着相互挤压导致形变 进而产生了弹力
路人甲(54814105) 10:53:53
力直存在于两个物体间
路人甲(54814105) 10:54:33
比如我推一个物体 撞到了另一个物体
路人甲(54814105) 10:54:52
比如我推A撞了B B受到的力是A给它的 不是我
路人甲(54814105) 10:55:13
是手和水桶之间存在着相互挤压导致形变 进而产生了弹力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10:55:25
我推A撞了B 你错了,在交通事故上,你是直接责任者
路人甲(54814105) 10:55:43
你也会说正在交通事故上啊
路人甲(54814105) 10:56:05
一个东西放在桌面上 对桌子有个力 问这个力谁给的?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10:56:27
你说是谁给的
路人甲(54814105) 10:56:38
这个东西给的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10:57:30
1谁给?2什么力?3方向?
路人甲(54814105) 10:58:02
A物体放在桌子上,给桌子的力是弹力 是A给桌子的 方向垂直接触面并指向桌子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10:58:07
什么是弹力?
路人甲(54814105) 10:58:39
物体因发生弹性形变 而有想恢复到原状 对阻碍其恢复原状的物体有力的作用
路人甲(54814105) 10:59:00
这是从经典物理学来看 如果从四大基础力来看 弹力属于电磁相互作用
路人甲(54814105) 10:59:10
四大基本力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10:59:23
恩,回答很专业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10:59:40
问题是,你在小学科学中,你怎么和学生解释?
路人甲(54814105) 10:59:51
所以我选择删除
丽水-风儿(852689726) 11:00:12
路人甲,你去看一下书第70页吧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11:00:20
在小学科学的范畴中,就是理解为向下的压力,也就是我们说的重力,因为物体重量产生的力
路人甲(54814105) 11:01:00
我不认为科学有什么年龄局限性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11:01:20
美的开始(476973299) 10:59:22
其实我认为它们根本不需要理解深奥的概念。只需要知道实验、或者是现象就可以了 只要能根据实验或现象说出原因。比如:知道用锤子敲变形的物体,有延展性。并不用说延展性是什么!这样理解变简单了,也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11:01:33
正好另外一个群,有个朋友说了这样的话,我觉得你可以看看
路人甲(54814105) 11:01:50
对于很明显的学科性错误 为什么要为了知识点的突破而要进行错误灌输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11:01:54
路人甲(54814105) 11:01:00
我不认为科学有什么年龄局限性——那是你的认为
路人甲(54814105) 11:02:21
对于延展性我认同他的观点
路人甲(54814105) 11:02:35
但对于力 我不认为我们要指鹿为马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11:02:46
不同年龄阶段,肯定有认知的局限和层次性
路人甲(54814105) 11:02:47
明明是弹力非要说成重力
路人甲(54814105) 11:03:05
局限和层次并不代表是错误
路人甲(54814105) 11:03:26
可以是事物的某个方面并不是全部 但这是错误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11:04:15
我觉得这不是什么错误,而是从学生角度上的一种理解和解释
路人甲(54814105) 11:04:28
这也是我越教科学越不敢讲 越不敢扩展
路人甲(54814105) 11:05:23
从学生一般生活观念出发生成到力的性质判断 确实难
路人甲(54814105) 11:06:30
我也认同你的观点 从学生角度来看 确实是一种解释和理解 但是对于我们教师,我们明知这是错误的也不去纠正?
路人甲(54814105) 11:06:40
就因为他的年龄和学生层次?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11:06:52
以后他自然会懂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11:07:21
如果你为了所谓的合理解释,然后强迫学生去拔高理解,他又理解不了,那有什么用
路人甲(54814105) 11:09:03
让我缓一下 我好像错了
严剑峰(13677454) 11:09:26
别说以后,如果说错了,到了中学她一直改正不过来,比如说重
严剑峰(13677454) 11:09:39
学生习惯了质量,但是重在初中就是力的范畴
严剑峰(13677454) 11:10:03
哎,学生的理解可以,但是教师必须要提出准确的科学概念
路人甲(54814105) 11:10:52
对于小学科学重过程不重结果的角度来看 我们这些讨论都是没有必要了 学生的正确与否都无所谓
严剑峰(13677454) 11:11:13
嘿嘿,路人甲,我挺你
路人甲(54814105) 11:11:16
只要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寻找正确答案的方法和过程 我们的结果无关紧要
路人甲(54814105) 11:12:02
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 本就是应该回避的问题
路人甲(54814105) 11:12:12
我不认为我有什么地方出错了
路人甲(54814105) 11:12:20
不是我拔高
路人甲(54814105) 11:12:39
而是作业本上出题并没有好好考虑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