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弯曲》课堂实录
德清县实验学校 沈建锋
实录整理:黎作民
一、教学内容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第一课《抵抗弯曲》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房屋、桥梁结构中都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弯曲;
2、梁的宽度、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相应增加,厚度比宽度更大地影响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
2、用得出的结论解释横梁为什么立着放等生活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大胆假设,又能在实验中小心求证;
2、培养研究物体抗弯曲能力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横梁的宽度和厚度与它的抗弯曲能力关系的研究。
四、教学难点
对科学对比实验的变量、数据的分析与研究。
五、教学准备
全班实验数据分析总表、记号笔、不同宽度、厚度的横梁、垫圈若干、分组实验记录表、实验木架等。
六:教学过程
8:08
师:我们先来交流反馈预学单:请在上图的括号中标出那部分是“梁”,那部分为“柱”?
——这个是梁,这个是柱。
师:生活中,由于梁是横放的,所以我们又称为横梁。
第2题:生活中,“梁”和“柱”能起到支撑的作用,如果它们在承受相同的重物情况下,你觉得,谁更容易弯曲?
——梁比较容易断裂。
师:有认为柱子比较容易断裂的
——我觉得柱子比较容易断裂。
师:一起来欣赏生活中的图片。
(课件播放)
师:哪些事实是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
——因为横梁都有破裂,柱子没有损坏。
师:有补充么?
——下面的梁坍塌,柱子没有断裂。
师:还有么?那你们觉得横梁和柱子谁带来的安全隐患更大。
——梁。
师:所以,她成为我们建筑学研究的重点,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揭题)
8:12
师:预学单的第3提:下面两种长方体横梁的两种不同的放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抵抗弯曲的能力更强?你怎么想?
——立放比较好。
——回家做过实验,平放,会断裂。立放,不会断裂、
——立放,用尺子做实验。,立着不容易折断。
师:我们统计一下,认为,立着的举手,横的举手。
师:我们在观察,横梁从平放到立放哪些因素发生了改变?
——厚度(板书)
——还有么?
——下面的面积。
——宽度(板书)
师:造成横梁之间变化的原因是?宽度和厚度?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只能保持一个不变的条件,我们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比较。
(课件)
师:这是同一规格的垫圈,这是木架。(出示实验器材)不同宽度的三种横梁,你觉得如何进行实验操作?
实物投影展示。
师:该如何进行实验操作。你上来示范一下。
——学生示范,
师:介绍下。
——先把梁放在柱子上,再放垫圈。(学生演示)
师:你觉得这个实验是研究什么问题?
——这个是研究宽度。
师:横梁的宽度怎么样?
——。。
师:其他的同学对她的操作有改进和不同的想法?
——一个一个来。
——可以放到它的极限,看能承受多少个垫圈。一直到弯曲,再拿下一个,就是极限。
师:有补充么?同学从科学的角度很全面,再强调几点,控制跨度,垫圈应该怎么放?
——一个一个。
师:放的位置要?
——放在横梁的中间,一左一右的依次叠放。
师:下面有点空隙,怎么办?
——继续放。
师:再放一个,算几个呢?你怎么想?
——3个。
——2个。最大的极限。
师:统一一下,放2个。
师:在这个实验中保持不同的条件是横梁的跨度,其他的条件都要保持不变。
那现在研究的是厚度的因素,现在要怎么改变呢?
——厚度问题,是宽度不变的。
师:仅仅是宽度不变?
——其他的条件都一直,改变厚度。
8:24
师:翻开课本,看书本实验记录表格,先请同学预测。填写。
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8:26
交流填写内容。
8:27
师:请学生领取分组材料,进行分组实验,全班进行数据的汇总。
学生领材料,开始实验。
学生自主进行黑板前的数据汇总。
完成第一个实验的,继续领器材,开展第二个实验。
8:35
师:讨论交流我们的发现,并记录在作业本上。(学生上交实验器材,进行交流讨论,填写作业本)教师巡回指导。
|
|
|
|
|
|
|
|
|
|
|
|
|
1倍宽 |
2 |
2 |
2 |
2 |
2 |
1 |
2 |
2 |
2 |
2 |
1 |
2 |
2倍宽 |
4 |
|
5 |
3 |
4 |
4 |
4 |
4 |
4 |
4 |
4 |
4 |
4倍宽 |
8 |
9 |
10 |
8 |
9 |
7 |
9 |
9 |
9 |
9 |
8 |
9 |
|
|
|
|
|
|
|
|
|
|
|
|
|
1倍厚 |
2 |
2 |
1 |
2 |
2 |
2 |
2 |
1 |
2 |
2 |
2 |
2 |
2倍厚 |
12 |
11 |
14 |
11 |
10 |
12 |
12 |
12 |
13 |
13 |
11 |
11 |
4倍厚 |
31 |
34 |
27 |
29 |
30 |
31 |
|
35 |
32 |
41 |
41 |
38 |
8:37
师:同学们,我们觉得预测的数据和实测的数据相同么?
——不同。
师:差异大还是小。看来,光凭猜测是不够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实测的数据。尤其是其他组的数据。
给学生1分钟的观察。
师: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陆续举手。
——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大。
师:你怎么看出的?
——4倍宽8个……
师:你发现共同的规律。
——数据不同。
师:说明实验是有误差的。那我们现在要找相同点的。刚才第一位得出的结论你同意么?
——同意
板书。横梁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
师:我们再看一下厚度的数据。仔细观察。你又有什么发现?
——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师:你从哪些数据出?
——1张是纸,2张纸是……
——我发现每个小组是一倍厚时,都基本能承载2个垫圈。2倍厚,能承受是12,11个。当是4倍,都是30到34之间。
师:从这些数据,你的发现?
——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板书)
师:宽度和厚度对抗弯曲的影响,我们研究到现在,变成怎样了?他们是一样的么?
——不是。
师:有什么不一样呢?
——厚度对抗弯曲的影响大。
师:为什么这么说?
——4倍厚30多个,4倍宽9个。
——虽然一倍是差不多,但2、4倍就相差大。
师:有不同的的意见么?你们觉得厚度和宽度谁更影响抗弯曲能力?
——厚度。
师:所以,大家一致认为厚度比宽度更大的影响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师:看预学单第三题,你能回答下么?
——平放着,比立放着抗弯起能力更强。
师:其实在400多年年,伽利略就研究这个问题。
我们今天获得的结论和科学家获得的结论是相同的。叫材料力学。以后还会学习。今天我们用直观的方式体验到这样的不同。
玩楞值板,两种方法来增加抗弯曲能力。
5倍宽,5倍厚,
师:你觉得那个抗弯曲能力更强。
——厚度。
师:我们一起试一试。
教师放上轻重相同的铁板。一块,2块。
师:有什么发现?
——宽的弯曲了。
师:厚度到底能增加多少?还是看不出来?谁敢站上来?敢为科学献身。
请一位那同学尝试,站在上面。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站上去。
师:今天我们仅仅研究了厚度和宽度对抗弯起能力的影响,你觉得还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么?
——材料。
——长短。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研究,相信有跟多的发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7 9:27:5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