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昨天刚编写好的教案,也是参考了多位教师的做法编写的,本周三试上,本月二十一号上公开课, 我先发到论坛内想请大家给帮忙看看,提些意见,谢谢各位了!
我们的小缆车
教材分析
《我们的小缆车》主要有两个教学内容:1、初步认识重力。通过组装一个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学生发现铁垫圈的重量通过绳子对小车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引出重力的概念。2、拉力引起小车运动。这部分教学内容分两个层次,一是需要多大的拉力才能使小缆车产生运动,二是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快慢有怎样的关系。学习本课内容,是为学习本单元后面各课有关力和运动的内容,如深入研究弹力、摩擦力等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向下的力。
2.知道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产生运动。
3.知道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的大小有关,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科学探究:
1.能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缆车的,探究拉力大小对小缆车运动快慢的影响,经历“推测——实验验证——结论”过程,用实验数据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2.初步掌握控制变量进行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
3.体会到同学间合作的重要。
教学重点: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的大小有关。
教学难点:控制实验变量,用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实验小车、带小钩子的线、铁垫圈若干、秒表、粉笔、记录单。
教学过程预设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1.想一想:同学们,大家对车一定很熟悉吧,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四辆车的图片。(出示各种车的图片)这些车是靠什么动力运动起来的?(交流)
2.讲述:各种车需要不同的动力才能运动起来。
二、安装小缆车,认识重力
1.我带了一辆小车停在这里,是静止的,你们能想出一些办法让它运动起来吗?
2.方法可真多,现在老师手里有一根线,(出示一根线)你能用这根线让小车运动起来?比比哪个小组最先想到!(组长领材料。)
3.分组安装小缆车,并想办法让小缆车动起来。想一想:现在同学们手上的小车与图片上哪个车运动方式相类似?板书课题;
4.大家可不可以再帮着想个办法,让小车即使在没有用手拉动的情况下,也能动起来。老师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材料(铁垫圈一袋)
5.想一想:为什么垫圈能使小车?
6.体验活动:掂一掂垫圈、书本。(阅读课本第70页有关重力的知识)板书;请大家想一想,你在做什么事情时也感觉到了重力?
7.讲解:垫圈有重量,是由于受到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垫圈的重力通过细绳对小车产生拉力,拉动小车运动,也就是说垫圈的重力就成了小车运动的拉力。作图;
三、认识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产生运动。
1.猜测:多少个垫圈可以使小缆车刚好运动来呢?交流猜测和垫圈安放的方法。
2.分组实验:研究多少个垫圈让小缆车刚好运动起来。
3.用数据验证猜想,作好数据记录,交流。
4.小结:使静止的小车产生运动需要一定的拉力。板书;
四、探究拉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1.提出研究的新任务:刚才我们研究了静止的小缆车受到一定的拉力时才发生运动。如果我们利用垫圈使小缆车运动得更快,你有什么办法?
2.交流并猜测,确定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验证实验。
3.师:这又是你们的猜测,怎样用实验来验证第二次推测呢?就刚才这些材料,老师还提供了秒表,打算怎么做?
4.小组讨论并交流实验方法,讨论有难度的可参考老师的提示。
A:如何表示拉力的大小?
B:为了实验的准确性,我们还需要注意些什么?
5.明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及记录单的记录方法,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小车每次运动的特点。
6.分组实验,师巡视指导
7.展示汇总表,交流汇报实验数据和发现。
8.小结:拉力越大,小缆车运动速度越快。板书;
9.当挂上垫圈后,小车是刚开始就跑得很快呢,还是越跑越快的?
五、本课活动小结,课后拓展
1.这节科学课同学们通过验证实验又得到了哪些结论?
2.小缆车运动快慢除了和拉力大小有关,还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机动)
3、回家阅读课后89页资料库:重力和万有引力,与同学或家长交流生活中的万有引力现象。
我们的小缆车
重力——物体受到地球吸引产生的力
使静止的小车产生运动需要一定的拉力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1、挂( )个垫圈,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的关系 |
拉力大小
(垫圈个数) |
实验
次数 |
小车运动的快慢
(从起点到终点时间) |
我们选择的数据 |
快慢顺序 |
|
第1次 |
|
|
|
第2次 |
|
第3次 |
|
|
第1次 |
|
|
|
第2次 |
|
第3次 |
|
|
第1次 |
|
|
|
第2次 |
|
第3次 |
|
我们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