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温州区257号chjgp作业专贴 [复制链接]

1#

温州区257号chjgp作业专贴

温州区257号chjgp作业专贴

    我是科学教学新手,很多想法不成熟,稚嫩的笔写些幼稚的话,摸索着……

请大家多多支持,多多鼓励。

目录:

1、蜗牛在亲热吗

2、《土壤研究》课后反思

分享 转发
TOP
2#

1、蜗牛在亲热吗

“铃、铃、铃……”上课了,学生兴奋地走进课堂,准备好了学习用具,还有自带的蜗牛。“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观察蜗牛》”。在上本节课前,我已经布置学生寻找蜗牛,并捉回家饲养,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蜗牛的形状、结构,还有生活习性等等。在课堂中学生分小组合作,他们很认真、很投入的再次观察着、讨论着,在汇报反馈时,学生说地头头是道,教学正如我所设想的在顺利进行着……

    突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发言:“教师,蜗牛是有感情的,你看它们都很爱亲热,在爬行比赛时或聚在一起时,它们都会爬到另一只身上说悄悄话。”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同学开始七舌八嘴地议论开了,我也被这一句话惊醒了。这不正是新课改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吗?学生关注蜗牛的感情,关注它们是有生命的动物。这也不正是科学课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充分体现吗?我及时地进行表扬:“这位同学真棒,他不但研究了蜗牛的其他特点,还探究了蜗牛的感情,真了不起!”我停顿一下,反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我及时引导,“那么我们课后继续关注蜗牛的生活,好吗?”“好!”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开放的教学思想只有落实到主体本位上,才能发挥其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法。只有在探究活动中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TOP
3#

2、《土壤研究》课后反思

    《土壤研究》是教科版三年级(下)《混合》单元第四课时,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知识,通过本课的探究活动巩固科学探究方法,训练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通过教学,我发现教学过程既有成功之处,也有需要改进之处。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1、材料准备充分,保证探究活动顺利开展。课前我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寻访各种土壤,并装袋带回教室备用;还为各小组准备了放大镜、烧杯,发动学生利用纱窗网、一次性塑料碗、别针等自制筛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小组合作精神。由于课前准备充分,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基本上能顺利完成。

    2、教学过程由易到难,层层推进。首先,提出问题“土壤是混合物吗?”抛给学生讨论,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作出判断是混合物,那如何证明呢?学生设计实验,各小组交流方案、评价方案。第三,让各小组根据方案选择有结构性材料进行探究活动,由于前两个活动步骤为此奠定了基础,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热情高,思维活跃,做起事情来还井井有条,在活动中学生们逐步掌握了土壤中的成分,同时还开拓了学生们的思维,提高了学生们探究的欲望。

    3、课堂导入过于简单,无法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只是简单的抛出一个问题:“土壤是混合物吗?”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他们是会作出肯定的判断的,我想如果在开头能直接引入生活实际从上课就开始把学生带入到生活实际效果会更好的。

    本节课教学,有成功亦有遗憾,今后我将更加努力探索,认真上好每一节科学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