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的磁性》心悟
课名:《磁铁的磁性》(教科版第7册)
执教者及其他说明:吴 方
评析人网名:吴王不凡
学号:36
课堂实录
片断1:我知道的磁铁
师出示一块常见的磁铁 ,问:“这是什么?”
学生们争先恐后生的回答:“吸铁石。”
看着学生对磁铁的浓厚兴趣,师不紧不慢的说道:“ 同学们平时经常把它叫做‘吸铁石’,不过在科学书籍中,它的标准名字不叫吸铁石,它叫磁铁。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磁铁的秘密。”(板书课题:磁铁)
“磁铁是怎样被人类发现的?有同学知道这方面的知识吗?”师将这个与科学史有关的话题抛入课堂。不出所料,学生充满好奇又夹杂着迷茫的眼神表明了一切:不知道又想知道……
“那就由我给大家来介绍吧。”师如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在我国古代,人们偶然发现了一种有奇怪的石头,它能吸引其它一些物体。在觉得好奇好玩的同时,人们不断的研究它与众不同的地方。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有人用它做成了一种仪器,叫做“司南”。司南是我国发明的一种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还不是指南针。900多年前的北宋,人们又学会了做磁铁,并用磁铁做成指南针用于航海。明朝初年,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多次远航,穿越南海和印度洋,到达非洲的东海岸。到了今天,人们根据需要制造出各种各样的磁铁。为了方便大家交流,人们根据磁铁的形状给它们取名字。”(课件出示常见形状的磁铁及其名称)
学生们看着这些熟悉的和陌生的磁铁,掩不住内心的兴奋的逐一呼出磁铁的名字:“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饼形磁铁、环形磁铁、方形磁铁,柱形磁铁。”
〔随笔〕我直接用“磁铁是怎样被人类发现的?”导入新课。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表现出了很强烈的探究欲望,但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中,学生是难以回答这个问题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个看似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却很自然的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接受了简要的有关磁铁的科学史的教育。在让学生说说“关于磁铁你想研究哪些问题”时,一位学生怯生生的提到:磁铁是怎么来的?由于平时很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史的教育。对于这个问题,直觉告诉我可能是这位学生上课注意力没有集中。于是“你还想研究这个问题,咱们课后交流吧”一语带过。在课后的交流却让我对自己当时的仓促处理懊恼不已。事实上,我简单的介绍,以经激发了该学生想了解更多的关于磁铁应用科学的历史细节的学习欲望。于是他将这个问题再次提了出来。如果当时我能因势利导,稍以点拨,便可引领学生的突破思维的瓶颈。引领学生对科学史的探究也是一种探究活动,这有更助于学生结合现有的思维水平,结合身边的一些现象,结合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来培养科学学思维,建立科学概念,了解科学规律。
学生们的目光还眷恋着课件上的各种磁铁,而师已迫不及待的要将他们带入生活:“大家有在什么东西上见过这些磁铁? ”
学生们的思絮瞬间被激发了。
生:“上英语课的时候,老师会用磁铁把英语卡片贴到黑板上去。”
生:“学校外的小摊上有各种各样的磁铁。”
生:“在电视里《猫和老鼠》动画片里可以看到蹄形磁铁。”
此时师插了一句:“在动画片里看到磁铁,师想问一下,电视机里有没有磁铁?”生:“有,喇叭上。”
生:“在复读机里面也有,音响里面也有。”
生:“在手机里面也有。”
生:“在玩具赛车的马达里也有。”
师追问道:“你拆过吗?”
生:“拆过了。”
……
〔随笔〕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所见过的磁铁,让学生更多的关注科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了解科学和人类的生活紧密关系。
学生对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学生对磁铁的探究热情也越来越高。师:“看来大家对磁铁了解的真多,关于磁铁,你想研究哪些问题?”
生:“为什么磁铁会吸引其它的物体?”
生:“磁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生:“如果一个磁铁吸引住另外一个磁铁的话,反过来为什么吸不住?”
生:“磁铁是怎样吸到东西的。”
生:“它的磁性是怎样的激增的,还有它是怎样让磁性变得更强?”
生:“各种材料不一样的磁铁,会不会它的功能也不一样?”
生:“磁铁是怎么来的?”
……
〔随笔〕研究身边的科学,才能解放学生的研究空间。让学生自己提出想研究的问题,科学探究才有价值。
片断2: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刚才,同学们都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们今后的科学学习中会陆续解决,我们今天先一起来研究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争议较大的问题:磁铁到底能吸引哪些物体?” 师在概括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后,导入下一个环节:“老师在桌上的科学工具盒里准备了许多物品,包括一块条形磁铁,同学们可以根据你的需要来研究这个问题。不过在开始研究之前,请大家看一下温馨提示。”
课件出示
(1)在《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记录表》中能被磁铁吸引物体的用“√”表示。
(2)我们以音乐做为研究开始的信号。音乐停止,我们的研究活动也立刻结束,请组长马上将实验材料整理好 。
……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磁铁吸引了哪些物体?”
生:“我们知道铁钉、大头针、钢钉、回形针可以被磁铁吸住”
师:“这些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生:“都用铁”
师:“其他小组的同学有不同意见和补充吗?”
生:“钢也可以被磁铁吸住。”
师:“钢和铁都是(生:一样)同一种物质,所以我们称它为钢铁。刚才的女同学考虑问题非常的细心。我们得出了今天的第一个结论:我们把磁铁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的性质叫做磁性。〔课件出示〕”
〔随笔〕在探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时,教师总是要学生先猜猜测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磁铁到底能吸引哪些物体。由于学生对磁铁的磁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猜测和验证结果难以产生剧烈的反差。我认为在此处让学生做无谓的猜测,不如直接让学生研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即节省的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教学效果。
片断3: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一样吗
生:“如果钢珠放在桌面上,不认真吸的话只能用磁铁的一角吸住。”师拿起桌上的条行磁铁,问到:“只能用磁铁的一角吸住,你这话什么意思?”生指了指条行磁铁的两端,说:“放在桌子上……”“你为什么说只能用一角吸住,用中间吸就不可以吗?”师一边按照他的要求将磁铁放到桌面,一边追问。生把钢珠放在桌面上,用磁铁的中间吸引钢珠。确实吸不起来。生看了看师,说:“用中间真的不行。”
师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用非常夸张的疑问语气说道:“磁铁有各个部分,(指着磁铁说)这是两端,这里是中间,难道同一块磁铁吸引铁的本领不一样吗?大家有什么办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随笔〕虽然前面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什么是磁性。可对这个概念学生的认识还是含糊的。如果教师直接用“难道条形磁铁的各个部分的磁性强弱不一样?”学生可能会因为没能理解教师教学语言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在第二个探究活动中变得手足无措。总之,科学课的教学语言既要能让学生可以接受,又不能违背科学。
一个学生迫不及待的举手发言:“拿一块磁铁,然后把很多大头针放在桌子上,然后用磁铁吸,看一下磁铁的两边一共能吸多少大头针。”师追问:“你的意思是将大头针放到桌面上,然后用磁铁去吸?只是把大头针放两头吗?”生:“两头和中间都要放。不然得不出结论。”师再追问:“你认为我们要观察这根磁铁上各个部分吸引铁的能力有是不是一样,需要观察磁铁的哪几个部分?”生:“最旁边。不,是两边还有中间。”
旁边的学生提出了反驳和补充。
生:“整条观察过来。”
生:“把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放到磁铁两边和中间试一试就可以看到磁铁两边和中间的吸引力是不是一样。”
生:“前一位同学的方法好一点,不过最好把大头针改为回形针。”师:“为什么?”生补充说:“大头针一头大,一头小容易影响实验结果,而回形针两头都是圆的,比较大,容易观察。”师再次问:“你觉得这根磁铁取几个点进行观察合适?”“四个点。”生指出条形磁铁的两端和两端向内四分之一处。“中间要不要?”师接着问。生:“要,总共五个点。”
师接过话题说:“为了方便实验观察,我们把他们叫做,(指着磁铁从左到右)A、B、C、D、E。看来师们可以开始做第二个实验。在实验开始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温馨提示”
课件出示:
(1)在《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情况研究记录表》的磁铁示意图上E标出你们选取的研究点。仔细观察并记录每个点吸引回形针的数量。
(2)如有时间,多做几次,看看结果是否一样。
……
〔随笔〕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一定是顺顺利利的,关键在于你要传递给学生的是什么。在反复的引领下,学生终于明白了多选取观察点进行实验才科学。只有能引领学生深入探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有利于学生思维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的教学语言和引领方法才是一名科学教师在科学课课堂上的价值的真正体现。不会的学生被你教会了,那才是你的本领,那才是你的课堂的风景!
分组合作研究。
小组1:将回形针平铺,然后提起观察。
小组2:一个点一个点的来观察磁铁吸引回形针的个数。
小组3:一个学生平持条形磁铁,同时在5个点挂回形针
小组4:在将回形针分成五堆,然后将磁铁平放下再提起观察。
小组5:在5个点一枚接一枚的挂回形针。
……
看到大部分小组的实验都差不多了,师:“各个小组整理好实验材料,刚才同学们的实验方法很多。哪个各个小组汇报一下是你们是怎么研究的?”
第5组的组长首先发言:“我们是拿着条形磁铁,然后一个一个挂上去。”师问:“发现什么现象?”他回答:“发现A的特别多一点,B和D少一点,B和E一样。中间一个也挂不住。”
其它几组的学生急着汇报本组的实验结果。第3组汇报:“A挂5颗,B比D多1颗,E只能挂4颗。”师追问:“E和D,哪个点挂的多一点。”组长很肯定的回答:“E。”第6组立刻提出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反驳:“我们组E点挂5颗,A也5颗,B4颗,D4颗,C没有。”
师问:“还有补充的吗?”
第一组的组长接着汇报:“我们是把磁铁放到平放的回形针里。A可以挂29枚,B挂5枚,C不能挂,D挂13枚,E……”“E呢?”师按学生的实验方法做,结果磁铁的两端将回形针像一条链子一样提起来,“这样的实验能不能准确的告诉我们实验结果?”其他学生纷纷提出了反对意见:“不能。”
“大家认为应该怎样改进这个实验?”
……
〔随笔〕我们不能只为追求完成教学目标,忘却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差异。以学生现有的实践能力,很难通过标准的操作过程获取数据,他们获取的数据虽然有偏差,但那是真实的。教师所要做的是的向学生渗透“实验操作越标准实验结果越准确”,“数据是最好的证据”等科学理念
“从大家在实验中得到的数字来看,都是两边挂的回形针数量多。这说明什么?” 顺着学生的思路,师继续引导。
生:“旁边的磁性很强。”
师:“旁边的吸引铁的本领强就是磁性强,是吗?”
生:“是。”
师:“中间挂不住?说明什么?”
生:“磁性很弱。”
“是不是没有呢?我们用小一点的能不能挂住?让我们用大头针试一试。”师用大头针演示,大头针竖着挂不住,横着放在磁铁的中间的侧面会被吸在,“是不是没有磁性?”
生:“不是,只是它的磁性太弱了。”
师:“我们把磁铁上能吸引铁的本领最强的地方,也就是磁铁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极。条形磁铁有两个磁极。 ”
〔随笔〕如果学生说出了老师所期望的答案,探究活动的价值就得到体现了吗?科学课是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经过精心的情景创设,发现孩子的疑惑,促使孩子去思考,让孩子恍然大悟,悟有所得,经历一个自我铸造和思维提高的过程。所以,学生所从数据里获得的“磁铁的两端磁性很强,中间的磁性很弱”是我们需要警惕的:那是孩子思考后建立的科学概念吗?此时,更需要我们引领他们继续深入探究。科学探究活动需要的不止是答案,更需要渗透“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探究精神。
片断4:磁铁的磁性奥秘的拓展和应用
师:“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条形磁铁两边磁性最强的地方叫做磁极。”
生:“条形磁铁有两个磁极。”
生:“我知道了条形磁铁中间并不是不能吸铁,如果在它中间吸的话,可以吸的住。”
师:“你的意思是说,条形磁铁的中间磁性很小,但是也有磁性。是吗?”
生:“我知道了磁铁是哪里人发现的?”
师:“哪里人?”
生充满自豪的说:“中国人。”
师问全体学生:“同学们自豪吗?”
生:“自豪。”
生:“我知道了铁或钢都可以被铁吸引。”
师:“我们可以在课后也去试一试还有哪些物体也可以被磁铁吸引?”
生:“磁铁的磁性有强有弱。”
生:“我有问题,磁铁为什么有的磁性比较强,有的磁性比较弱?”
“让我们在这个单元的接下来的学习中,来解开其中的奥秘,好吗?”学生学生们的收获不少,不过一节课的时间转瞬即逝。“看来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有很多收获。我更高兴的是我们的同学问了很多的为什么。正是因为人们不断的在问为什么?不断的在研究这有什么用?不断的在思考:还能有什么用?我们的祖先才能从这小小的黑黑的磁铁里发现了许多的秘密,发明了推动整个世界文明向前发展的指南针。现在人们还在寻找磁铁里的秘密。今天早上我发现时候两块磁铁经常会是闹别扭一样不愿意待在一起,(演示实验)现代的科学家们就是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发明了高速安全的磁悬浮列车(课件出示)!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想!”伴之而来的是学生们跃跃欲试的期待表情。
……
“让我们在课后共同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刚才在实验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大头针、回形针掉在地面上了,大家有什么方便的方法来拾取掉它们吗?”一切学习的目的终究是学以致用。
“用磁铁来吸。”各小组迅速整理实验材料。
〔随笔〕学生很快被两块磁铁同极相斥的现象居然是神奇的磁悬浮列车的发明原理所吸引。科学不单是已有的科学成果和概念,它还是不断创新的现在和未来。这个小小的环节,既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又呼应片断1,继续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渗透教育。科学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新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始
自我感悟
1、知识灌输不等于违背探究规律,科学课需要科学史的渗透教育。
科学是一个探究规律的过程。它有两个核心。一个核心是“科学思维”,还有一个核心就是“科学规律和概念”。本课的教学,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伊始,往往会用一些小游戏、小魔术创设情境,通过师生的交流及教师的表演,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为新课做好铺垫。然后是让学生说说玩过的磁铁是怎样的?怎么个形状?有多大?接着出示各种形状的磁铁,让学生给磁铁取名称。
但是围绕这两个核心,仅仅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他们原有的前科学概念是远远不够的。科学课要帮助学生养成一些科学的思想方法,了解一些科学史。人类的科学道路并不平坦。研究科学可以给人们带来发展,带来幸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给地球带来毁灭。中外科学家在科学上所取得的璀璨成就,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在坎坷的科学道路上的不懈探索。然而,以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和探究能力去自主探究科学史是很难达到教育目的的。对于科学史的教学,我们鼓励学生课外探究的同时,还应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灌输这方面的知识。我在课前了解了学生原有的关于磁铁的前科学概念。而在课堂的导入部分对学生进行有关磁铁的科学发展史的灌输教育(见片断1)。还在本课时教学的拓展阶段,创设磁铁上下相斥的演示实验,导出磁悬浮列车(见片断4)。在课堂教学中较完整的对学生进行了科学史的教育。
有了对科学史的简单了解,学生探究磁铁奥秘的兴趣得到更大的激发。使得学生探究热情不再是片面的对磁现象的探究,还溶入了对磁铁的运用发展史的探究兴趣。许多学生在课后查阅了和磁历史、磁现象有关的文章,加深了对磁铁综合信息的了解。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真正的参与,而且不仅仅停留在探究磁现象的层面。科学不单是成果和概念,它还是不断创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现代科学不只是通过探究活动寻找规律。它是在长期积淀,又不断拓展翻新的基础上形成的,站在历史的基础上才得以突破和发展的。
2、流畅过程不等于形成科学概念,深探究需要真诚语的静心引领。
真实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是有效教学的唯一体现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是引领孩子学知识,让学生经历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本课的教学,我没有将新颖的教学模式,行云流水的教学过程做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我们应该意识到,真实的引导必然不会一帆风顺,所以,真实的课堂不可能是流畅的。在研究“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是否相同”时,学生顺着我的对实验数据的梳理,得出了磁铁中间“磁性很弱”(见片断3)。但是学生对“磁性很弱”真正理解了吗?正如特级教师喻伯军老师所说:“你的答案是科学的,也是正确的,但,是你自己的,而不是学生的。如果你追求以学生回答出正确和科学的答案为目标,那你恰恰是不科学的,因为答案不是孩子的!孩子自己有时候即使说对了答案,可那却是不真实的!”所以,当学生说出你期望的答案的时候,正是我们最需要警惕的时候:那是孩子思考以后得出的答案吗?是他思考的结果,还是他猜中了老师的答案?所以在教学中,此处我预设了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探究:
(1)磁铁有些部分吸的回形针(或其他)的个数是 0 ,能说明这部分没有磁性吗?
(2)多次实验,均不能吸起回形针,一定能够说明这个问题吗?
(3)是否可以换小一点的被吸物(足够小)来考虑这个问题。
课堂的精彩往往生发于学生的磕磕碰碰之中。在第一个探究活动结束后,学生交流实验中我们还有哪些新的发现。一个学生提到钢珠放在桌面上只能用磁铁的一角吸住的现象。学生的表述有些含糊(见片断3),这时候我没有一语带过,而是沉下心引导、启发,了解学生所要表达的真实想法。课堂上如果缺乏了引导、点拨、讲解,那老师存在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在学生得出
“磁铁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的性质叫做磁性”的结论时,学生真的理解了吗?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他们对“磁性”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认知的层面。因此,我没有采用“难道同一块磁铁的磁性强弱不一样”做为第二个探究活动的引语。而是尽量用学生能够接受的语言:“磁铁有各个部分,(指着磁铁说)这是两端,这里是中间,难道同一块磁铁吸引铁的本领不一样吗?”在导入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磁性”这个概念的理解。
科学教学过程就是改变学生原有的朴素理解甚至是错误的观念,通过深入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直面错误概念,引发认知冲突,然后进行各种建构活动,寻找证据,创建新模型,并能与自己的初始想法做比较,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新模型进行解释。在研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时,学生这方面的前科学概念非常丰富,先猜测、再验证的探究模式很难起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的效果。所以,我让学生直接用磁铁吸引身边的物体。通过实验感知,进而引导初步建立“磁性”概念(见片断2)。而在第一组研究“磁铁各部分磁性强弱是否相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偏差时(见片断3),我选择放手让他们试误。从科学的本质看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在动手操作中的思考,不断修正和完善科学概念并做出解释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即概念改变过程,是一个试误的过程。
《磁铁的磁性》是一节“老课”、“平常课”也是“经典课”。在对它的重新探索中,我欣喜自己有所思,有所得。虽然只是窥豹一斑,但是我已深刻的体会到科学的本质是求真!一节好的科学课不在于花样的繁多,不在于课堂是否热闹,只在于是否能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