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9月26日)长兴小学科学青年教师培训在林城小学进行,三位教师对科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起始课《抵抗弯曲》进行了同课异构。在其后的研讨过程中有教师提及有关“实验预测”的话题。
由于曾经有对“实验预测”正好有过一些思考,有个人的一点想法,故而进行了整理,希望和大家交流交流。
个人觉得这个“预测”应该有一个前提,就是“有目的、有一定基础的预测”。
一、何为”有目的”?就是发掘和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将其脑海里固有的想法(对某一事物或科学规律的认知和了解)在数字上给予展现,然后再通过实验结果(数据、发现)来对其前概念中正确的部分进行进一步的强化;或者对其错误的前概念产生矛盾冲突,从而重新建构一个新的科学概念。
二、何为“有一定基础”那就是在学生对本次实验探究必须具有一定的认知或者生活经验的时候才可以去预测,否则就变成了“毫无意义的瞎猜”。
举例:科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起始课《抵抗弯曲》。在研究宽度、厚度与抵抗弯曲的关系的2个实验中都有涉及到预测。个人觉得在2个实验中的预测前必须先要做好学生能够认知和控制变量的引导,继而可以由教师演示1倍宽度(厚度)的纸梁所能承受的重量(垫圈数)之后再去预测2倍、4倍所能承受的重量,这样做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分组实验外还让学生有一定数量概念后去预测更宽(厚)所能承受的重量。此时学生的预测就说明了他们的个人原有的潜概念,90%学生会认为是成倍数增长,部分会认为没有增长,想法很多,这个其实就是学生对纸梁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关系原有看法。最后在实验结果(数据)面前学生会恍然大悟,原来并非简单的倍数增长,而是几何倍增长,推翻(确认)原有的前概念,重新建构新概念。此时预测的效果也就达到了。所以个人觉得做好实验预测、关注学生的预测是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切莫成为“毫无目的的瞎猜”。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提出来与大家共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9-27 9:09:5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