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荐]教案还得细细来*龙燕飞 [复制链接]

1#

[推荐]教案还得细细来*龙燕飞

教案还得细细来

——观2007年新疆年会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汇编有感

比较细地看了看2007年小学科学新疆年会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汇编,细读之下,不禁有些茫然。不少教案都是粗线条、大框架,从教案上面很难看得出其实际的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过程。故只能在其旁批注“具体看课”,例如,教案7《奇妙的指纹》、教案13《进一步观察岩石》、教案27《增强抗弯曲能力》、教案29《四季的形成》等等。

我个人看教案的习惯是,首先看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否恰当,然后再看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够达到。

例如,教案22《运动与健康》,教材分析中提到“…是本单元第八课,教学重点是启发学生认识体育锻炼的意义,知道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教材从感知心跳,比较运动前后心跳及呼吸频率会加快这些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探讨坚持体育运动对加强身体各器官的功能的作用,从而提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但是,从教案所写到的教学目标以及活动环节的设置来看,运动与健康--健康的主题一直未能凸显。实际上,本课的教学也是如此,40分钟的课堂一直到3738分钟的时候,运动与健康的关系这个主题一直没有体现。以至于教师最后请一个学生对本课的学习自己拟出一个题目,学生毫不犹豫地答“心跳与呼吸”而非“运动与健康”。

又例如,教案27《增强抗弯曲能力》,教材分析中提到了“本课是《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二课时……”可是,从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定位以及实际教学来看,“结构”这一关键词始终没有体现出来。另外,教师教学以及用到的课件中解释折后的纸抗弯曲能力增强是因为折了的纸“相当于变相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这一解释是错误的。实际上的原因是形状的改变引起了结构的改变,结构的改变引起了折后的纸的受到垫圈的力得到了分散(小学阶段不用讲解力的分解,但可以用一个课件演示给学生,垫圈的压力被分散了,这样学生是能够接受的)。个人感觉最遗憾的是,本课从始到终都没能把学生往结构上引导,学生最终得到的也是“形状的改变,引起了抗弯曲能力的改变”,而不是“形状改变了结构,结构的改变引起了抗弯曲能力的改变”。

教学目标定位好后,就应该考虑为实现此目标而设计的几个教学大环节,这些环节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是递进,是因果,是延伸,还是平铺等等。例如教案24《人体的呼吸》,从大的教学环节上看是分做了2个部分:认识呼吸器官、比较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现将教案原文中的五个环节罗列如下(这些环节的具体定位是否很恰当还值得商榷):

一、推测人体中的哪些器官参与了呼吸。

二、认识呼吸器官名称及在身体中的位置。

三、猜测人体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四、设计检验气体性质试验,设计收集吸进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方法。

五、分析实验结果和教材提供数据,认识到人体为什么需要呼吸。

从逻辑来看,认识“人体的呼吸”有2种思路:(1a认识呼吸器官的组成,这些呼吸器官协调作用,完成了一呼一吸→b呼吸有什么作用(比较吸进和呼出气体的不同)→c呼吸是怎样形成的。(2a认识呼吸器官的组成,这些呼吸器官协调作用,完成了一呼一吸→b一呼一吸又是怎样形成的)c呼吸有什么作用(比较吸进和呼出气体的不同)。

个人认为2种思路都可行,又因为“呼吸有什么作用(比较吸进和呼出气体的不同)”是个大题目,可能会需要整整一节课做满满地研究。故笔者更加赞同思路(2)。但不论是思路(1)还是思路(2),从学习和认知的层次来讲,认识人体呼吸器官的部分应该都是以师的教授为主。现在很有些论调,都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什么东西都要探究。什么都要经过一个猜想推测再检验验证的过程。个人以为不可取,该教的还得教!本课实际教学中采用的是思路(1),而在认识呼吸器官的伪探究部分就用了10多分钟(最让人不满意的,是教师缺乏从“认识呼吸器官的组成”到“认识呼吸所起的作用<比较吸进和呼出气体的不同>”这2部分之间的过渡,学生的思维也跟不上来,而给人的印象是整节课划分成了两个独立而不相干的阶段)。并且在环节四、环节五也仅仅涉及了氧气减少的问题,而没有涉及二氧化碳增多的问题,而且,即使在只研究氧气减少问题的时候还存在设计实验的不够严谨的问题。

教学目标、教学大环节定好后,应该有详细的教案。详细教案应该包括每个小环节的设计意图、教学时间的分配、学生认知背景的分析、本环节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的分析以及相应预备采取的教学对策。在详细教案的打磨的过程中,分析学生的认知背景、对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是极其重要的。

看教案汇编,很多的教案以及说课材料中,能粘边和不能粘边的和一知半解的一些最新理论说得天花乱坠。比如什么“建构主义”如何如何,什么“答案五花八门,尽管有的学生猜错了,我还是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大胆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前提”(本人批语:猜想是要有依据的,不是胡猜乱想!),什么“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宰者…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固有的思想残余,应该大力改变”。

实质上,可以归结为2点: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把握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不论是维果斯基还是皮亚杰,都十分注重强调儿童的认知。个人比较欣赏和赞同维果斯基在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即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现在的发展水平,二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教师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例如,教案28《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紧接着课堂引入揭示本课要研究的课题后,马上就进入了让学生用橡皮泥做消化器官模型的环节。个人对此很不理解,很难想象学生对此有多少认知基础(即使是成人,这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学生闭上眼想象消化器官是什么的样子”恐怕是空想、胡想、瞎想。

又例如,教案8《小小潜水艇》是一节大家认为上得还不错的课,但其中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作为小小潜水艇为什么能上浮下沉,解释是“体积不变,轻重改变”(实质是浮力不变,重量改变)。但是此解释的前提,是学生应该有了“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沉到水中不同深度,此物体受到的浮力是不变的”这一认知。我曾经随机问过数十位3年级的小学生“同一物体沉在水中不同深度,受到浮力一样吗?”直到目前好象还是100%的学生认为较浅的地方浮力大,较深的地方浮力小。

实际上,这个问题可以用一很简单的实验证明,而不需要向小学生解释复杂的原理:用一根橡皮筋或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物,让重物沉到水中不同深度,橡皮筋伸长量或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变。

而可惜的是,此课的教学,一直到最后都没有把水中小小潜水艇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来。从而未能给学生一个更加清晰的结果,学生探究下来还是在自己的前概念中的一种感觉或感受的成分较多,上升到科学的方法认识的成分较少。

再例如,教案29《四季的形成》,教案写得很简略,但实际教学还不错。从教师的课堂经验、课堂把握、教学的环节处理流畅、材料的准备等方面看,是一节好课。但也存在着不足。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仔细观察春夏秋冬的影子长短变化的同时,要强调学生记录这时阳光照射同一点(乌鲁木齐)地面所形成的角度,从而知道由于地轴的始终不变的倾斜和地球公转,使得在不用时间不用季节,同一地点太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阳光斜射的程度不同,乌鲁木齐不存在阳光直射)。然后教师可以用一个课件演示,同一束光以不同的角度照射一平面,此平面单位面积接收到光的能量的情况。

本课实际教学中,教师是用阳光的直射和斜射来解释的,并且由于未能强调学生记录不同季节阳光照射同一地点(乌鲁木齐)的角度,所以最后学生对四季形成的原因的理解仍然并不到位。

最后,在这次年会的教案和课堂教学中,还有一些科学性不严谨,甚至科学性错误的存在。本文不再一一说明。由此又想到了很多。这些课可以说都是全国优中选优,经过了很多次淘汰打拼,有各级不同的指导老师、专家把关审查。但这些课从教案设计到课堂教学,可以说是还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笔者在考虑一个问题:这是为什么?

在此,我想大声地呼吁一句,科学老师们、指导老师们、各级教研员们,尤其是搞教研的同志们:教案还得细细来!

 

 

 

龙燕飞

2007-8-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6 21:11:55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思考的有深度。

TOP
3#

向你们学习!
TOP
4#

个人认为2种思路都可行,又因为“呼吸有什么作用(比较吸进和呼出气体的不同)”是个大题目,可能会需要整整一节课做满满地研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