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没有达成教学目标的研究课——观察蚂蚁》
山东省邹平县第二实验小学 颜春慧
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明确指出,小学科学教材的作用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由此可见,新课程的科学书已经由“教本”转变成“学本”,让我们的科学课堂充满童趣,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孩子们对于蚂蚁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在引导学生回忆了有关蚂蚁知识后,我设置问题:借助哪些工具观察蚂蚁的身体,让他们既不乱跑,又能清楚地观察?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要用放大镜,可以把蚂蚁放到小瓶子里、放到透明袋子里等,当他们看到实验桌上的水槽后,想起书上的图片,说还可以把盖子放到水里,投放蚂蚁到盖子上面,张桂林总结说:“蚂蚁上岛。”有的同学问:蚂蚁游泳走了怎么办?我说,那就让我们观察蚂蚁是怎么游泳的,现在就请蚂蚁上岛去观察!
很快同学们找出学具袋里的小瓶盖,放到水槽里,然后投放蚂蚁。由于放置蚂蚁时手指抖动,小组内同学太拥挤,导致盆水不停地晃动,不久蚂蚁们就浮在水面上壮烈“牺牲”了。
“哎呀,原来蚂蚁不会游泳呀!”
“这样做不行,伤害太多的蚂蚁了,太可怜了!”
“反正蚂蚁多的是,到处都有。”
“那也不行,它们也是有生命的!”
(小小的蚂蚁激发了孩子们对小动物的关爱情感,他们的内心涌动着善良、珍爱,在他们发现蚂蚁不会游泳后,一种善待生命,珍爱生命的心声油然响起。)
望着一筹莫展的孩子和那些可怜的小生命,我问:还能想出准确观察到蚂蚁的办法吗?有的说刚才的办法行,投放时注意刚才出现的问题一定行,有的犹豫说不行,应该会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我说,那应该怎么办呢?孩子们说当然要通过科学探究来试一试。
(亲身介入并认真观察孩子的科学探究活动,随时掌握他们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对活动的状况及时作出判断,并决定应当采取的指导策略,根据孩子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新情况,适当地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教学进程,会使教学更具有灵活性、变通性和针对性。)
三个小组痴心不改,依然运用课本上的方法,在仔细地阅读课本后,他们小心地往小瓶盖上“空投”蚂蚁,不久他们发现,学具里的塑料瓶盖太薄,太轻,承重能力很差,一点点力就会导致瓶盖倾斜,投放地时候一定要轻,有的组换成心细的女孩子放,有的组用矿泉水瓶盖更换,终于,蚂蚁们停留在瓶盖上。但在欢呼声中,孩子们喷出地气流又把蚂蚁吹地不知踪影,在一片懊悔声中他们更加小心翼翼,操作一会,接着回过头去,大口地呼吸。“这个办法可真是麻烦!”几个同学叹道。
有三个小组在激烈地争论后采用了食物引诱法。他们把米饭粒、面包屑放到装蚂蚁的小瓶口,一会儿,就看到蚂蚁咬着食物出来了,嘿!这个办法真不错!孩子们的小脑袋的确聪明。他们还发现蚂蚁运食物时有的是用嘴边的“大钳子”咬,有的竟然是用后腿的毛刺挂着米饭,拉着米饭前进。多细致地观察!
“刘子宁说要用胶水粘蚂蚁呢,不行吧,胶水能粘住蚂蚁吗?”
“还是试一试吧!”我鼓励他们。
孩子们小心地把胶水滴到白纸上,第一只蚂蚁被放在上面,挣扎片刻后,蚂蚁停留在胶水上。,一会儿白纸上粘了7、8只形态各异的蚂蚁,身体各个侧面都可以观察。
“哇,太好了!成功了!”
其他小组的几个同学闻风而至,不久 “蚂蚁上岛”的小组撤销了原方案,变成了用胶水粘。看来这才是大家公认的好方法。
(孩子的眼光是奇特的,他们的思维是大胆活跃的,我们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地学习行为。他们自己探讨的、索求来的知识,那才是真知识,他们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他们的探究中拓展出新路。)
下课铃声响了,一节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研究课就这样过去了,望着沉醉于探究之中孩子们,他们还在一起合作、交流着,进行着各种尝试,这节课中他们经历了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喜悦。他们大胆质疑课本,不迷信权威,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出现的问题,注重事实,尊重实证。我相信这其中的感受和体验会成为他们体验科学探究、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新起点。
新课程带给了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我们要想方设法从课堂内容、组织手段,教学习惯等多方面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把这种好奇心吸引到学习内容上来,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巨大动力,当学生发自内心地渴求去投入探究时,他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也就达到了不教自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