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 杭州会议《学生科学学业评价专题研训》系列后感(第一篇... [复制链接]

31#

以下是引用牧夫在2012-8-29 22:13:00的发言:

黎姐的文字还是比较灵动的,读来让人感觉相当安静,可能与你写于寂静的凌晨有关吧,哈哈。


科学探究,喻头的理念很对,理应简约而不简单,探究+研讨是一种很好的模式,流程无须太复杂,但就是要把这两方面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才是关键。


呵呵。。。。你很有组织部的范儿。。。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32#

看到老师整理的2012年度精华帖,将这个帖子整理了进去。我诚惶诚恐的放开这一页,发现,我原来出现了“烂尾楼”。标题堂而皇之的写着“系列后感”,可事实呢,确实开头的一篇而已。


很想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当初怎么没有往下写的理由。


可,我回忆,再回忆,我知道,忙不能算是一个充足的借口。


 


随感、感悟就是这样,过了这个阶段,任凭你记忆再强,也无法恢复到但是的状态。写的东西也只是空空一篇。我努力回想着当初的感受,现在留存的是课堂评价的过程化,和学生考试出题的新颖"披萨”式(谐音,我也没去百度下这个。)的题目,实验教学永恒的话题。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33#

我不喜欢烂尾楼。


特别04年去了海南,看见了很多林立的烂尾楼,觉得很苍凉,也很恐惧。


为了不然这个成为烂尾楼,


那我补充一段,我和小学科学论坛的一段初识缘分。也算是此行的另一个莫大收获。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34#

杭州会议《学生科学学业评价专题研训》系列后感


 


第二篇:铭记这份缘


 


正在敲字中~~~~~~~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35#

期待蒲公英老师的续作,来自于课堂的实践和好的方法,特别让人眼前一亮。

TOP
36#

以下是引用谢勇波在2013-1-12 13:24:00的发言:

期待蒲公英老师的续作,来自于课堂的实践和好的方法,特别让人眼前一亮。


老师说得我好紧张。谢谢您的关注。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37#

   

杭州会议《学生科学学业评价专题研训》系列后感


 


第二篇:有朋自远方来  铭记这份缘


 


很久都没有让心静下来过了。


不知道这对我来说,说好事还是坏事。


我曾经说,在我最得意的时候,我的大脑其实随时会兴奋过度而短路,虽然我希望我每天都是愉快的,一路留下的都是欢声笑语,可我还是会迷恋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独处的那种感觉,我可以卸下所有的伪装,我可以回想这期间的林林总总,时而嘴角上扬,时而划过一丝感伤。


我就像一只想要破茧成蝶菜青虫,躲在自己的小房子里,幻想着外面的世界,思维漫无边际的游走,靠着冰凉的键盘和清冷的手指,努力敲打着自己的心事,我幻想指尖的文字为自己编织一对可以随性、隐形的翅膀。


我已经记不清了,我有多少时间没有回归到这样的状态了。我真害怕这样久了,我会找不回自己。找不回那个喜欢这样静静的反复听着同一首轻音乐,然后随性记录着自己所见、所思、所想、所感的自己。


如果你愿意,我邀请你跟我一起听音乐。


http://play.baidu.com/?__m=mboxCtrl.playSong&__a=%E9%9B%A8%E7%9A%84%E5%8D%B0%E8%AE%B0%24%24yiruma%24%24%24%24%24%240&__o=/search?from=new_mp3&key=%E9%9B%A8%E7%9A%84%E5%8D%B0%E8%AE%B0%20yiruma_songListIcon#loaded


 


   今晚,我努力让自己回归。


   今晚,只想倾诉一段游走在网络与现实边缘的牵挂。


   翻开过往,铭记这一刻。


 


 


1.    缘起


 


  时光倒转,2012年的8月,有些忙碌。


  我们整个区都在大张旗鼓的开展了课时培训,我是几百大军中的一员。


  回想培训的日子,其实是美好的。


  那么多的人可以聚在一起,既能从专家哪里得到想获取的正能量,也能趁下课休息的10分钟,交流工作的趣事。


假想:如果我们能定期上课,定期培训也是一件令人神往的事,只要这两件事不要同时出现,不然真的叫人生不如死。


  培训期间,我们的核心人物出现了——简称喻,我心里又称:一直游走的热带鱼,他是那样充满激情,充满正能量。无论你是在近,还是远,熟悉、陌生都能辐射到这份热。


  浙江小学科学网和小学科学论坛,QQ群几乎是科学人通晓的事,可,很多时候,当我们急切需要资料时,才会想着去索取,而平时就会淡忘这一切。每次讲座后的惯例,喻都会将宣传这些平台作为最后的结束语。


    培训结束后,


一直游走的热带鱼对我说:“多去论坛冒冒泡。”


夏日蒲公英说:“我不太习惯这样的方式。不喜欢抛头露面。“


一直游走的热带鱼说:“这不叫抛头露面。如果你能在论坛多冒冒泡……。”(以下省略若干激励语言文字)


一语击中夏日蒲公英的软肋。


好吧,为了这份约定。我必须努力。虽然,那时候,我未在论坛上冒泡过,我也不知这里的水深水浅,但我还是很冲动的应诺了。


于是,我开始将《事情做到极致》、《请允许我们一直2下去》、《蒲公英的约定》等各类帖子。


而今,回忆起这一切,我突然很想找一个良友,相视的会心一笑。


因为,我们都懂一直在游走热带鱼的真正用意。


这不禁让我联想起最近论坛里转载林清玄的文章。


摘录如下:


我上高中时,有位老师邀我去家里吃晚餐,我很开心。吃的是饺子,等到饺子端到桌上,我眼泪都掉下来了。老师说的话更让我感动,他说,“我教书50年,我用我的生命和你保证,你将来一定会成功。”哇,我更感动了,眼泪掉在饺子上了。从来没人了解我,用生命和我保证,过了两个星期,我的希望破灭了,因为全班每个同学都去过他家里吃饺子。他对每个都用生命保证过。所以说考试没有考过第一名,也有人用生命保证你会成功。


   虽然,事实是这样,但相信你、我都懂的这份用心良苦。


   缘就是这样,开始了蔓延,开始了积累,一鼓作气的我,每晚培训回家后,还是很认真的撰写着反思和感悟到深夜。


而那些日子,这些行为,都不是被迫,虽然,深夜还在敲打键盘,但心一点都不会觉得累。


   心存感谢,将念念不忘,并深刻铭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3 7:51:19编辑过]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38#

2.缘深


   那日,天气有些凉意,天空还飘落着小雨。地面上到处是湿答答的。我破天荒的穿起了长纱裙。即使,蹬着高跟鞋,过水洼的时候,我仍然要撩着裙子。那时,我心里暗笑:原来,古代裹小脚,就是故意让大家闺秀走路不能快,穿旗袍就是限制你的行动。就像现在的我,受一身的限制,不斯文也得扮文雅了。


杭州的会议来了好多人,对我来说,这些人都是陌生了。


那晚,我们一路堵车,到宾馆时,天色已黑。


原先,我们打算随意吃一些,禁不住宾馆服务员的再三劝说,我们还是风尘仆仆的走了足足15分钟的路,去了餐厅。


一进门,抬头见到熟悉的阮老师和海风,虽然,另外两个也是很熟悉的人,但是,那只是我对他们熟悉,他们对于我是路边的哪根葱或许都不知晓。所以,想到这里,我愣是没有大方、主动的去打招呼。


刚坐下来,忽地听到有人在叫:“夏日蒲公英!”


我一听到这个称呼,简直就是反射性的站了起来。


回过头,看见阮老师在朝着我笑。


这时,二剪梅站了起来。其实,二剪梅我已经从网络内,网络外都见到过,只是没有真正的打过一声招呼。出于礼貌,我走了过去,“梅姐。”一声“梅姐”我叫得是那么自然。原来从网络走进现实也是件容易的事情。


“陈老师好。”第一次现实中看见不睡觉的兔,可我却叫不出“兔子”这个称呼。毕恭毕敬的叫“陈老师”。或许,我心里一直很畏惧这位网络盛传的以严格、挑剔、敬业出名的管理员,在网络上,我在他这里碰过钉子,那一次,磕得我心硬生生的疼。


海风是早一些认识的。虽然现实中才偶见第三次,但始终有和煦暖风扑面的感觉。印象最深的是全国的年会,虽然没有亲临嘉兴实小,但网络的直播间接感受了这片氛围。海风快递来的光盘和资料书籍更是一直温暖着我。


阮老师,从我进入这门学科,就知道这个名字,特别是2010年疑难问题的研讨中,敲击杯子到深夜的钻研精神一直都在心里记着这件事。暑期的90课时培训,让我第一次真实得以见面。想象中他亲和力的样子和现实中极其吻合,我暗自开心好久。


餐桌上,对面坐着一位老师。听见有人呼:“谢老师。”


听大家言语之间,知道是嘉善的老师。那会,我心里暗想:“会是嘉善的谢小立老师么?”


突然,感受到网络的力量真是太强大了。


无论真名也好,网名也罢,出现的频率高了,你自然而然都进行了铭记。但现实和虚拟在融合、呼应的一刹那。都会有种措手不及,真相大白的感觉。


饭后,管理团队的老师都聚集在喻的房间谈天说地。


那会,我也开始以夏日蒲公英的名字初涉论坛。


我想,是不是可以鼓足勇气,迈出这一步,将网络与现实对应。


转辗后,我去了。或许,什么都没考虑,就这样去了。


就这样,我见到了传说中的团队。


大家聊天很随意,也很开心。


经过介绍,我开始慢慢将名字和人进行了一一对应。


期间,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环节。


猜名字。除了能叫的出名字的,剩下的几个是叫不出的。


我说:“可否告诉我一个姓或者来自的地方?”


忽地抬头,看见了饭桌上的那个谢老师。我提出,能否告知地方?


喻说,嘉善的。


我答:嘉善谢小立。


一句回答引起了大家莫大的兴趣,也许他们奇怪,我为何有这样的特殊预测能力,其实一切都是网络的力量。


接下的一位,我问:可否告知姓?


喻说:陈。


我答:陈荣林。


……


其实,我自己都被自己镇住了。


怎么可以做到那样脱口而出,怎么可以这样信心十足,看来解释也无用。因为,真的无从解释当时的状况。


我自己对自己的解释是:跟着感觉走。


谢老师特殊的嗓音,或许下一见面,听其声就能辩其人了。陈荣林老师天生的微卷发型就是我的初印象。


大家聊着,我听着。


偶尔也能接上一句。


那会,我在想:


网络教研的方式真的是一个创举。这些年的坚持,都是离不开在座的每一位的坚持和付出。看着他们轻松的谈笑风生的样子,我想像着他们在背后无人的深夜,每个人执着、无私、艰辛的付出。


网络就像一张网,网住了很多人的心。


网络教研就像一盘无形的磁铁,吸引了大量向往力量的小铁屑,我现在就是一颗,慢慢在靠近这块巨大磁盘的小铁屑,虽然,我曾经在外面游荡了很久,“铁”的成分不够高,虽然,曾经,我的质量是那么小,但是,在慢慢靠近的时候,我惊喜的发现,我在慢慢被“磁化”。


那次会议,正在提出联络员事宜。


当别人建议我加入时,我就这样被深深的吸引了进去。


浅一脚,深一脚,慢慢的靠近着,


皑皑白雪的大地上,留下深浅不一的脚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3 14:09:30编辑过]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39#

3.缘定


 


有朋自远方来,铭记~~~·


 


待续!!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40#

诗意灵动的文字,婉娩道来,勾画出一幅幅美丽的风景。
TOP
41#

很亲切、很温馨的感觉,每一个画面都是那么的充满诱惑力。你用你的聪慧灵动折服了管理团队的每一个人,也感染了网络内外的每一个接触过你的人。


 


 

TOP
42#

灵动的文字富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3#

一串脚印如今已成为一片天地,蒲公英给省网带来了一片新气象。
TOP
44#

   真挚、聪慧、灵动、感人……读蒲公英美女的文字,是一种享受
TOP
45#

优美的文字镌刻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TOP
46#

      看到这么多老师的跟帖和鼓励。很感动。


     


     不禁让我想到论坛帖子的那些话:


 


跟帖是一种情谊,一种友情,一种欣赏他人的真诚。我们来此的目的不尽相同,但在此流连忘返的原因却是难舍这一份淡淡的,朋友之谊,或许你只想要一缕春风,而跟帖的却给了整个春天。深情的问候、热诚的关怀、真诚的体谅、独道的观点,语重心长的开导,这都是对别人的欣赏,都是真诚付出的一份友情。


跟帖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操,看着自己所发的文章、论点、心思,象一件宝贝似被大家所喜爱、认同,这共享的快乐难以言表,有一种相遇知音似的感动,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跟帖是朋友给你雪中送炭的温暖,是你给朋友锦上添花的美事,在手指与心灵的碰撞间盈盈浅笑,灵犀剔透。


 


谢谢兔子、海儿、阿边、虾米、海风、阿芹。你们每个人的回帖我都会细读上三遍,细细感受这份网络那端带来的真挚和温暖。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47#

好感动你《缘深2》的经历,这些人也一样震撼过我,一半的人我见过,是我的老师,其余的也是心里的熟人,没见过面看到名字也会很亲切。因为他们的坚持,他们成为各地的领头雁,影响着小学科学这个团队,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科学人的执着和坚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