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花一世界——各种花卉介绍和美图 [复制链接]

1#

一花一世界——各种花卉介绍和美图

 


我喜欢、收集的各种花的美图和介绍


各国 国花 介绍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12969&page=1&star=1


1楼——荷兰国花  郁金香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8楼——意大利国花  雏菊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673596_155945098529_2.jpg:


13楼 百合





 


 21楼 风信子



 


 


29楼  自恋 の 水仙



43楼 荷花



50楼 睡莲


 



59楼 栀子花



 



66楼  薰衣草



                                                       73楼 玫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15 14:14:13编辑过]

分享 转发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2#

荷兰国花 ——郁金香


中文学名:郁金香
拉丁学名:Tulipa
别称:洋荷花、草麝香、郁香
二名法:Tulipa gesneriana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百合目
科:百合科
属:郁金香属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3731副本.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郁金香原产地中海南北沿岸及中亚细亚和伊朗、土耳其、东至中国的东北地区等地,确切起源已难于考证,但现时多认为起源于锡兰及地中海偏西南方向。而今郁金香已普遍地在世界各个角落种植,其中以荷兰栽培最为盛行,成为商品性生产。中国各地庭园中也多有栽培。早在17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御花园中,曾专门种给皇室贵族观赏。
  欧洲最早种植的郁金香,从土耳其引入。1593年,第一颗郁金香花根,由一位荷兰商人格纳,从康士坦丁(即是现在的土耳其)进口。中国19世纪开始引进。依生长地区纬度不同而花期各异,普遍约在三月下旬至五月上旬。虽然全世界约有2,000多种郁金香品种,但被大量生产的大约只有150种左右。
郁金香所散发的魅力使许多人士为之倾倒。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公园和游览圣地都少不了它。美国的白宫,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等的花坛上,每年都有无数游客来浏览和观赏它的芳容。不但如此,在艺术插花方面,它又是最难能可贵的花材。它的花柄可长达四、五十厘米,不论高瓶、浅盂、圆缸,插起来都格外高雅脱俗,清新隽永,令人百看而不厌。
郁金香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扁圆锥形或扁卵圆形,长约2厘米,具棕褐色皮股,外被淡黄色纤维状皮膜。茎叶光滑具白粉。叶出,3~5片,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21厘米,宽1~6.5厘米;基生者2~3枚,较宽大,茎生者1~2枚。花茎高6~10厘米,花单生茎顶,大形直立,杯状,基部常黑紫色。花葶长35~55厘米;花单生,直立,长5~7.5厘米;花瓣6片,倒卵形,鲜黄色或紫红色,具黄色条纹和斑点:雄蕊6,离生,花药长0.7~1.3厘米,基部着生,花丝基部宽阔;雌蕊长1.7~2.5厘米,花柱3裂至基部,反卷。花型有杯型、碗型、卵型、球型、钟型、漏斗型、百合花型等,有单瓣也有重瓣。花色有白、粉红、洋红、紫、褐、黄、橙等,深浅不一,单色或复色。花期一般为3~5月,有早、中、晚之别。蒴果3室,室背开裂,种子多数,扁平。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3732副本.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3733副本.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3734副本.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3741副本.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3744副本.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以上照片来自若凡拍摄,地点在杭州太子湾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3#

名称起源

郁金香原产于中东,16世纪传入欧洲。Tulipa源于波斯语,是帽子和伊斯兰头巾的意思。在中东,人们总是将其与穆斯林头巾相联系。由于其花似穆斯林头巾,波斯语称之为dulband,土耳其语借了过来,作tulbend,意即“穆斯林头巾”。该词通过法语tulipe/tulipan和拉丁文tulipa进入英文,演变成tulip这一形式。土耳其语tulbend一词通过另一渠道进入英文, 则作turban,仍指“穆斯林头巾”。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4#

生态习性


  郁金香原产伊朗和土耳其高山地带,由于地中海的气候,形成郁金香适应冬季湿冷和夏季干热的特点,郁金香其特性为夏季休眠、秋冬生根并萌发新芽但不出土,需经冬季低温后第二年2月上旬左右(温度在5℃以上)开始伸展生长形成茎叶,3~4月开花。生长开花适温为15~20℃。花芽分化是在茎叶变黄时将鳞茎从盆内掘起放阴冷的室外内度夏的贮藏期间进行的。分化适温为20~25℃,最高不得超过28℃。


  郁金香属长日照花卉,性喜向阳、避风,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干燥的气候。8℃以上即可正常生长,一般可耐-14℃低温。耐寒性很强,在严寒地区如有厚雪覆盖,鳞茎就可在露地越冬,但怕酷暑,如果夏天来的早,盛夏又很炎热,则鳞茎休眠

  后难于度夏。要求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忌碱土和连作。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5#

郁金香的美——简单、纯粹、多彩,含苞待放时刻最美。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0732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11230836d36c637d04e1db4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6#

郁金香花语:


红色郁金香爱的告白


黄色郁金香无望之恋


白色郁金香逝去的爱情


粉色郁金香:美人、热爱、爱惜、友谊、幸福



紫色郁金香:高贵的爱、无尽的爱



黑色郁金香:神秘、高贵


双色郁金香:美丽的你、喜相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295091_092124276239_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7#








繁殖

  常用分球繁殖,以分离小鳞茎法为主。秋季9~10月分栽小球。母球为一年生,即每年更新,花后在鳞茎基部发育成1~3个次年能开花的新鳞茎和2~6个小球,母球干枯。母球鳞叶内生出一个新球及数个子球,发生子球的多少因品种不同而异,与栽培条件也有关,新球与子球的膨大常在开花后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可于6月上旬将休眠鳞茎挖起,去泥,贮藏于干燥、通风和20~22℃温度条件下,有利于鳞茎花芽分化。分离出大鳞茎上的子球放在5~10℃的通风处贮存,秋季9~10月栽种,栽培地应施入充足的腐叶土和适量的磷、钾肥作基肥。植球后覆土5~7厘米即可。
  秋季露地播种,深度1~1.5厘米。母球鳞叶内发生子球的多少,因品种不同而异,与栽培条件也有关。次春可发芽,四至五年才能开花。新球与子球的膨大,常在开花后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

郁金香的常规栽培

  地栽要求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pH6.6~7,深耕整地,以腐熟牛粪及腐叶土等作基肥,并施少量磷、钾肥,作畦栽植,栽植深度10~12厘米。一般于出苗后、花蕾形成期及开花后进行追肥。冬季鳞茎生根,春季开花前,追肥2次。3月底至4月初开花,6月初地上部叶片枯黄进入休眠。生长过程中一般不必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天旱时适当浇些水。其栽培管理要点基本与风信子相同;只是郁金香品种间易杂交使品种混杂,应注意隔离栽植。郁金香鳞茎含淀粉多,贮藏期间易被老鼠吃掉,应注意收藏。
  郁金香属于鳞茎植物,它需要经过一定的低温阶段,并在花茎充分生长后才能正常开花。
  常规栽培是一般的栽培方式,是没有对郁金香鳞茎进行过冷处理的栽培方式。
  一、栽培前的准备在种植郁金香前,需要制定一个完整的生产计划,计划包括选择整理种植场地、如何获得郁金香种球生产用具准备,盆栽的还得准备配制盆土和容器。
  郁金香鳞茎应该种植在土层深厚、肥沃的沙性土壤中,其根系生长最忌积水,选择的地势一定要排水通畅。种植畦,畦宽一般为沟深 30厘米,地势平坦的地方开沟应深一些。第一年种植的土壤如果土质较粘,可以每100平方米用两个立方泥炭和5公斤复合肥做底肥进行土壤改良。郁金香不宜连作,前一两年种植过郁金香的土地最好不再进行种植。种植郁金香前的一个月应对土地进行深翻暴晒,消灭病菌孢子,并除去杂草。然后选择晴朗天气,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浇灌(深度达10厘米以上)土壤消毒后用薄膜覆盖,覆盖时间在一周左右。揭膜之后,把土整细,准备种植。
  二、栽植栽种在向阳排水好的沙壤土中,一般土温稳定低于12℃以下时可以考虑种植。深耕后宜施用腐熟的牛粪和其他的磷钾肥(每平方米施用五氧化二磷7~10克氧化钾1 3~15克)入土深度约为鳞茎高度的2倍,株行距为鳞茎横径的2~3倍,覆土后不再浇水,但须加盖谷草,以提高土壤湿度并防止土壤板结。待幼芽刚出土展叶前,施1次稀薄的氮肥;现蕾后加大肥料浓度(10%肥90%水)。生长期间一般不浇水,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即可,若天气干旱,可浇1~2次透水(湿润深度15厘米左右)。作为切花使用的,应在花蕾完全变色时剪取,瓶插的观赏期约10天。
  种球栽种前应进行消毒处理,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福尔马林溶液浸放30分钟,晾干后种植。生产性种植的密度可以控制在12×12厘米或13×12厘米,根据品种不同而略有差异。一般叶片直立性强,植株矮小的品种可以适当密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sa091dddff78148d3ae58455fdfcaf92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8#

意大利国花——雏菊


人淡如菊,菊花一直是高尚的,清廉的,也是优雅的。


 


  

意大利国花


 


  雏菊原产欧洲又名延命菊。它的叶为匙形丛生呈莲座状,密集矮生,颜色碧翠。从叶间抽出花葶,葶一花,错落排列,外观古朴,花朵娇小玲珑,色彩和谐。早春开花,生气盎然,具有君子的风度和天真烂漫的 风采,深得意大利人的喜爱,因而推举为国花。也有说意大利的国花是玫瑰(月季)。罗马贵族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玫瑰花,居住的房间里,用餐的餐桌上,各种仪式典礼上都要摆放各色的玫瑰花,生活奢侈的人,甚至用玫瑰花浸液来洗浴。不同颜色的玫瑰花,还代表了不同的身份。紫罗兰和香石竹在意大利也非常受欢迎,据说是民间公认的国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156243_005231587059_2.jpg:
























中文学名:雏菊
别称:春菊,马兰头花,玛格丽特,延命菊,幸福花(俗称)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菊目
科:菊科
属:雏菊属
种:雏菊
分布区域:北欧中国
英文名:Daisy, Common Daisy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723288_202530086881_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670123_151717028_2.jpg:


  


  菊科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秋播作2年生栽培(高寒地区春播作-年生栽培)。株高15-20厘米。叶基部簇生,匙形。头状花序单生,花径3-5厘米,舌状花为条形。有白、粉、红等色。通常每株抽花10朵左右。花期3-6月。雏菊耐寒,宜冷凉气候。在炎热条件下开花不良,易枯死。可在8月中旬或9月初于露地苗床播种繁殖。播种后,宜用苇帘遮荫,不可用薄膜覆盖。幼苗出齐,撤去帘子。长出二、三片叶时第一次分植,裸根不带宿土,畦地土壤需湿润,浇水要及时,必要时苇帘遮荫分苗两三天后,土壤干燥时可再浇-次水。两天后松土保墒蹲苗。待幼苗生出3-4片真叶时,带土坨移植一两次,可促发大量侧根,防止徒长。畦内施适量基肥。来年株形矮壮,抗逆性强,花大丰满色艳。10月底浇一次透水,当畦土不粘不散时,起坨囤人阳畦越冬,晚间盖蒲席防寒。雏菊越冬耐冷凉,但怕严霜和风干。蒲席的薄厚和盖撤时间早晚,视花苗长势和天气冷暖灵活掌握,以防徒长和有效地控制花期。秋季经过一两次移植的,春季可在见花时直接定植花坛。秋季分苗后未经倒畦移植过的,春季宜在加足基肥的畦地养护成型后,入花坛定植或出圃上市。定植时,施腐叶肥或厩作底肥。定植后,宜每7-10天浇水一次。雏菊生长期喜阳光充足,不耐阴。雏菊秋播促壮后,如果没有分苗移植,可在10月底将苗起出,分开,根丛稍带一点宿土,然后抓-把事先准备好的含腐殖质多而稍粘的湿润肥沃土壤,把-两株苗放在壤土中心攥紧成坨,依次囤入阳畦,喷雾保湿,以促须根旺发,株小茁壮,来春直接定植花坛或上市出售不易萎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4 20:52:06编辑过]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9#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113444_214918028_2.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4 20:52:46编辑过]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10#



花语:


纯洁的美·天真、和平、希望以及“深藏在心底的爱”。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011286_145109544114_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459628_174127066035_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11#

药用价值  


雏菊又叫干菊、白菊,药用价值非常高。雏菊的种植历史很悠久,而且药用价值是排在四大名菊之首。它还有挥发油、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黄铜的含量,比其他的菊花高32%到61%。锡的含量更是高的夸张,比其他的菊花高八到五十倍呢。农学家张履祥,在其著作《补农书》中曾写道:“白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古人春食苗、夏食英、冬食根,有以也。每地棱头种一二株,取其花,可以减茶之半,茶性苦寒与苦菊同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12198_152452942217_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12#

栽培技术
  1、8月中旬或9月初于露地苗床播种繁殖。
  2、播种后,宜用苇帘遮荫,不可用薄膜覆盖。
  3、幼苗出齐,撤去帘子。
  4、长出二、三片叶时第一次分植,裸根不带宿土,畦地土壤需湿润,浇水要及时,必要时苇帘遮荫分苗两三天后,土壤干燥时可再浇-次水。
  5、两天后松土保墒蹲苗。待幼苗生出3-4片真叶时,带土坨移植一两次,可促发大量侧根,防止徒长。畦内施适量基肥。来年株形矮壮,抗逆性强,花大丰满色艳。
  6、10月底浇一次透水,当畦土不粘不散时,起坨囤人阳畦越冬,晚间盖蒲席防寒。
  7、雏菊越冬耐冷凉,但怕严霜和风干。蒲席的薄厚和盖撤时间早晚,视花苗长势和天气冷暖灵活掌握,以防徒长和有效地控制花期。
  8、秋季经过一两次移植的,春季可在见花时直接定植花坛。秋季分苗后未经倒畦移植过的,春季宜在加足基肥的畦地养护成型后,入花坛定植或出圃上市。
  9、定植时,施腐叶肥或厩作底肥,株距15厘米。定植后,宜每7-10天浇水一次。
  10、施肥不必过勤,每隔2-3周施一次稀薄粪水,每月中耕1次,待2月开花后,停止施肥。

  另:雏菊生长期喜阳光充足,不耐阴。雏菊秋播促壮后,如果没有分苗移植,可在10月底将苗起出,分开,根丛稍带一点宿土,然后抓-把事先准备好的含腐殖质多而稍粘的湿润肥沃土壤,把-两株苗放在壤土中心攥紧成坨,依次囤入阳畦,喷雾保湿,以促须根旺发,株小茁壮,来春直接定植花坛或上市出售不易萎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4 20:55:03编辑过]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13#

























中文学名:百合
拉丁学名: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
别称:强瞿、番韭、山丹、倒仙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百合目
科:百合科
属:百合属
英文名:Lily
功效:养阴清热,滋补精血。
主要品种:麝香百合、卷丹百合等


 


百合的主要应用价值在于观赏,其球根含丰富淀粉质,部分品种可作为蔬菜食用;以食用价值著称于世的中国兰州百合,最早记载在甘肃省平凉县志中,迄今已有450多年。目前兰州七里河等地区广泛栽种食用百合,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兰州百合个大、味甜,既可作点心,又可作菜肴;宜兴的卷丹制成百合汤是夏日消暑佳品。百合还可制作成百合干百合粉,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很高。到目前为止,百合仍然是中药中的常用药材。



  中医认为百合性微寒平,具有清火、润肺、安神的功效,其花、鳞状茎均可入药,是一种药食兼用的花卉。



  百合花素有“云裳仙子”之称。由于其外表高雅纯洁,天主教以百合花为玛利亚的象征,而梵蒂冈以百合花象征民族独立,经济繁荣并把它做为国花。百合的鳞茎由鳞片抱合而成,有“百年好合”“百事合意”之意,中国人自古视为婚礼必不可少的吉祥花卉。百合在插花造型中可做焦点花,骨架花。它属于特殊型花材。产地及分布:中国日本北美欧洲等温带地区。百合花花姿雅致,叶片青翠娟秀,茎干亭亭玉立,是名贵的切花新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4 21:08:14编辑过]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14#

形态特征


  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株高40~60cm,还有高达1m以上的。茎直立,不分枝,草绿色,茎秆基部带红色或紫褐色斑点。地下具鳞茎,鳞茎由阔卵形或披针形,白色或淡黄色,直径由6~8cm的肉质鳞片抱合成球形,外有膜质层。多数须根生于球基部。单叶,互生,狭线形,无叶柄,直接包生于茎秆上,叶脉平行。有的品种在叶腋间生出紫色或绿色颗粒状珠芽,其珠芽可繁殖成小植株。花着生于茎秆顶端,呈总状花序,簇生或单生,花冠较大,花筒较长,呈漏斗形喇叭状,六裂无萼片,因茎秆纤细,花朵大,开放时常下垂或平伸;花色,因品种不同而色彩多样,多为黄色、白色、粉红、橙红,有的具紫色或黑色斑点,也有一朵花具多种颜色的,极美丽。花瓣有平展的,有向外翻卷的,故有“卷丹”美名。有的花味浓香,故有“麝香百合”之称。花落结长椭圆形蒴果。


 



生长习性

  性喜湿润、光照、要求肥沃、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排水性极为良好的砂质土壤,多数品种宜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长。百合喜凉爽潮湿环境,日光充足的地方、略荫蔽的环境对百合更为适合。忌干旱、忌酷暑,它的耐寒性稍差些。百合生长、开花温度为16~24℃,低于5℃或高于30℃生长几乎停止,10℃以上植株才正常生长,超过25℃时生长又停滞,如果冬季夜间温度低于5℃持续5~7天,花芽分化、花蕾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推迟开花甚至盲花、花裂。百合喜肥沃、腐殖质多深厚土壤,最忌硬粘土;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为好,土壤pH值为5.5~6.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4 21:10:04编辑过]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15#

繁殖方式

  百合的繁殖方法有播种、分小鳞茎、鳞片扦插和分株芽等4种方法,可 根据需要任选一种。
  1、播种法繁殖:播种属有性繁殖,主要在育种上应用。方法是:秋季采收种子,贮藏到翌年春天播种。播后约20~30天发芽。幼苗期要适当遮阳。入秋时,地下部分已形成小鳞茎,即可挖出分栽。播种实生苗因种类的不同,有的3年开花,也有的需培养多年才能开花。因此,此法家庭不宜采用。
  2、分小鳞茎法:如果需要繁殖1株或几株,可采用此法。通常在老鳞茎的茎盘外围长有一些小鳞茎。在9~10月收获百合时,可把这些小鳞茎分离下来,贮藏在室内的砂中越冬。第二年春季上盆栽种。培养到第三年9~10月,即可长成大鳞茎而培育成大植株。此法繁殖量小,只适宜家庭盆栽繁殖。
  3、鳞片扦插法:此法可用于中等数量的繁殖。秋天挖出鳞茎,将老鳞上充实、肥厚的鳞片逐个分掰下来,每个鳞片的基部应带有一小部分茎盘,稍阴干,然后扦插于盛好河沙(或蛭石)的花盆或浅木箱中,让鳞片的2/3插入基质,保持基质一定湿度,在20度左右条件下,约1个半月,鳞片伤口处即生根。冬季湿度宜保持18度左右,河沙不要过湿。培养到次年春季,鳞片即可长出小鳞茎,将它们分上来,栽入盆中,加以精心管理,培养3年左右即可开花。
  4、分珠芽法:分珠芽法繁殖,仅适用于少数种类。如卷丹、黄铁炮等百合,多用此法。做法是:将地上茎叶腋处形成的小鳞茎(又称“珠芽”,在夏季珠芽已充分长大,但尚未脱落时)取下来培养。从长成大鳞茎至开花,通常需要2~4年的时间。为促使多生小珠芽供繁殖用,可在植株开花后,将地上茎压倒并浅埋土一将地上茎分成每段带3~4片叶的小段,浅埋茎节于湿沙中,则叶腋间均可长出小珠芽。

  百合开花之后,很多人就把球根扔掉。其实它仍有再生能力,只要将残叶剪除,把盆里的球根挖出另用砂堆埋藏,经常保湿勿晒,翌年仍可再种1次,并可望花开二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4 21:13:28编辑过]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16#

突然发现,自己很喜欢球茎类的花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4 21:14:25编辑过]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17#

若凡的介绍真好!图画超美啊!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18#

花花草草,挺美的!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19#

以下是引用丫儿在2012-7-14 21:17:00的发言:
若凡的介绍真好!图画超美啊!

丫儿,是不是这样做成一个帖子?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20#

好美!

TOP
21#

繁华的风信子


    风信子,为风信子科风信子属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鳞茎。 原来属于百合科,现在已被提升为新的风信子科的模式属,而风信子也从原来的百合目改到新成立的天门冬目中。其花色彩丰富,有红、蓝、白等多种颜色,培植方式以分球繁殖为主,经过长时间的杂交与繁殖栽培,风信子渐渐产生了一些特殊的重瓣品种。风信子原产于地中海和南非,学名得自希腊神话中受太阳神阿波罗宠眷、并被其所掷铁饼误伤而死的美少年雅辛托斯(Hyacinthus)。其花语为:悲伤的爱情、永远的怀念等。
























中文学名:风信子
拉丁学名:Hyacinthus orientalis L.
别称:洋水仙、西洋水仙、五色水仙、时样锦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 Magnoliophyta

















纲:单子叶植物纲 / Liliopsida
目:天门冬目 / Asparagales
科:风信子科/ Hyacinthaceae
属:风信子属/Hyacinthus
分布区域:世界广泛栽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5 12:35:58编辑过]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22#

 
风信子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只要点燃生命之火,便可同享丰富人生
红色的风信子的花语是——让人感动的爱
蓝风信子是所有风信子的始祖,因此它的花语是-生命。
紫色的风信子:悲伤、妒忌,忧郁的爱(得到我的爱,你一定会幸福快乐)
白色的风信子:恬适、沉静的爱(不敢表露的爱) 
黄色的风信子:幸福、美满,与你相伴很幸福
粉 风 信 子:倾慕、浪漫
  风信子的花期过后,若要再开花,需要剪掉之前奄奄一息的花朵。所以风信子也代表着--重生的爱。


  忘记过去的悲伤,开始崭新的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5 12:41:39编辑过]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23#

原产地 


 风信子的三个属均原产于西亚及中亚的海拔2600M以上的石灰岩地区。现在世界广泛栽培。



生态习性

  风信子喜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稍干燥、阳光充足或半阴的环境。喜肥,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盆栽风信子

忌过湿或粘重的土壤。
  风信子鳞茎有夏季休眠习性,秋冬生根,早春萌发新芽,3月开花,6月上旬植株枯萎。

  风信子在生长过程中,鳞茎在2~6℃低温时根系生长最好。芽萌动适温为5~10℃,叶片生长适温为5~12℃,现蕾开花期以15~18℃最有利。鳞茎的贮藏温度为20~28℃,最适为25℃,对花芽分化最为理想。可耐受短时霜冻。


 


风信子 我自己是水培种植的,一周一次水。大约9-10开始养殖,12月-3月花期。开春后,直接把花和叶剪去,种到土里,到秋天又会发芽生长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5 12:44:55编辑过]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24#

形态特征及品种


  多年生球根类草本植物,鳞茎卵形,有膜质外皮,皮膜颜色与花色成正相关。未开花时形状像大蒜。叶4~8枚,狭披针


  形,肉质,上有凹沟,绿色有光。花茎肉质,长15厘米~45厘米,总状花序顶生,小花10~20朵密生上部,横向或下倾,漏斗形,花被筒形,上部四裂,反卷,有紫、玫瑰红、粉红、黄、白、蓝等色,芳香。蒴果。自然花期3~4月。园艺品种有 2 000多个,根据其花色,大致分为蓝色、粉红色、白色、紫色、黄色、绯红色、红色等七个品系。

生态习性


  原产地中海沿岸及小亚细亚一带,喜阳光充足和比较湿润的环境,要求排水良好和肥沃的沙壤土。较耐寒,在冬季比较温暖的地区秋季生根,早春新芽出土,3月开花,5月下旬果熟,6月上旬地上部分枯萎而进入休眠。在休眠期进行花芽分化,分化适温25℃左右,分化过程1个月左右。花芽分化后至伸长生长之前要有二个月左右的低温阶段,气温不能超过13℃。商品的鳞茎花芽均已分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5 12:48:09编辑过]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25#

资料详尽,支持,楼主继续发。

一直努力中……
TOP
26#

这些资料不错,图片也很精美!
TOP
27#

以下是引用喻伯军在2012-7-16 11:23:00的发言:
这些资料不错,图片也很精美!

谢谢关注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28#

以下是引用爬爬虫在2012-7-15 20:43:00的发言:

资料详尽,支持,楼主继续发。


恩,继续发,先发我喜欢的花。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29#


 


纳西索斯——自恋的水仙


水仙,属石蒜科水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此属植物全世界共有800多种,其中的10多种如喇叭水仙、围裙水仙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水仙原分布在中欧、地中海沿岸和北非地区,中国的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个变种。花为白色,呈伞房花序,叶狭长带状,由其制成的水仙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水仙花语为思念、团圆。


 
























中文学名:水仙
拉丁学名:Daffodi
别称:凌波仙子、金盏银台、落神香妃、玉玲珑、金银台、姚女花……
二名法:Narcissus
门: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目:百合目
科:石蒜科
属:水仙属
种:水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6 11:41:09编辑过]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30#

水仙种类


 拉丁语和英语:Narcissus,另一个常用的英文名字“Daffodil”事实上只是它的一个分类的名字。


  而被中国人通常认为的水仙也只是它的其中一个在中国的大品种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 Roem事实上是其一个分类之名,但早已被广大世界人民通用为水仙英文名字。
  除了常见的白色水仙外,还有一个黄色的品种叫喇叭水仙。
  喇叭水仙:鳞茎球形,叶扁平线形,长20~30厘米,宽1.4~1.6厘米,灰绿色,光滑。花单生,大型,淡黄色,径约5厘米;副冠约与花被片等长。花期二、三月。本种有许多园艺品种,有宽叶和窄叶品种,有花被白色、副冠黄色或花被副冠全为黄色的。
  围裙水仙:植株低矮,叶细带状,暗绿色,花单生,形小,副冠长漏斗状。花的被片很小,花色纯黄。
  仙客来水仙:植株矮小,花2~3朵聚生,形小而下垂或侧生;花黄色,花被片向后卷曲。 明星水仙:鳞茎卵圆形。叶扁平状线形,长30~40厘米,宽1厘米左右,粉绿色。花单生,平伸或稍下垂, 直径5~5.5厘米;花被与副冠均黄色,亦有花被白色的品种。花期4月中旬。
  三蕊水仙:植株矮小,花1~9朵聚生,雄蕊仅三枚,伸出副冠之外;花白色,形似仙客来水仙而副冠短。
  法国水仙:花3~10朵聚生;副冠与花被同色或异色,具芳香。
  红口水仙:又称红水仙。叶长30厘米左右,宽0.8~1厘米。花单生,少数一二朵,直径为5~6厘米;花被白色;副冠成浅杯状,黄色,边缘被皱,略带红色。春季开花。

  丁香水仙:叶1~3枚,柱状,深绿色,花1~2朵,高脚碟状,直径2.5厘米,花被黄色,副冠桔黄色,具浓香。春季开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6 11:44:41编辑过]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