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历练
萧山瓜沥三小 汪钢钧
作为参加科学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前三轮的“幸存者”,我又是惊喜,又是紧张。进入第四轮,意味着要进入上课环节,这是我的弱项。因为,我是一个有着十一年教龄的新教师,虽然从教已十余个年头,但真正成为一名专职的科学教师才只有三年。为了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科学学科的教学,也是为了自己专业的发展,我经常参加一些活动,聆听区内外专家的课堂,但是,很少积极主动地申报区级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自己对课堂的把握总是有些不知所以。当网上公布第四轮比赛名单直到今天上完课,我的心情可以说是“一波好几折”。
忐忑——看到第四轮比赛通知时,就有一种莫名的不安。5月22日发通知,6月13、14日上课,无疑这是一个漫长的“煎熬”。不知道上课内容,提前一周通知,无从下手,但是心里总是惦记这“茬”。借班上课,可以说是“人生地不熟”。
期待——虽然杨老师在通知里明确说上课内容要提前一周通知,但是还是每天都会不知一次地浏览科学网。期待早一点知道上课的内容,哪怕是早知道一小时,有更多的时间准备上课的材料。
着急——6日傍晚,在网上看到了上课的补充通知,又一次让我的心悬了起来。首先,五上年级的《光是怎样传播的》与四年级的学生各方面都存在着差距,对于老师来说也是很有难度的;其次,这次借班上课处于“特殊时期”(期末复习阶段),所以杨老师说为不影响学校上课秩序,上课前一律不与上课班级的学生见面,城区的孩子毕竟和农村孩子有很多不同;第三,自身对于四年级学生的情况更是不了解,教学设计、教具学具的选择、试教修改等都需要在六天的时间里完成,让我记得无从下手。
平静——坐着也是干着急!一切按照常规程序进行吧!翻阅教材、网上收集资料、制作教具、设计教案等,连续三天都围绕着这些转。特别是在教具制作中,学校没有实验器材,一切只能自己动手制作,带孔的方形纸片、直管、弯管的制作。为了学生操作方便,还设计了一个有卡槽的透明盒子。
焦急——12日的第一次试教,惨遭失败,课只能在20分钟后结束了。我们的学生设计一份完整的研究计划都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对于实验的操作更是乱成一团。所以,只能是中途停了下来。让我焦急万分。在听课老师的建议下,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从研究计划到实验操作,给学生更多的指导、梳理;教学环节也进行一定的调整,先游戏再实验,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渗透操作方法。第二天,又一次进行了试教……
放松——14日正式上课,我是上午的第二节课。到了银河实验小学,正好是大课间时间,所以给了我充分的课前准备时间,也缓解了我的紧张情绪。听课的评委是几张熟悉的面孔,见到了银实验河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更使我放松了许多。他们的思维十分活跃,表达流畅,动手能力强,课外知识丰富……
如释重负——虽然这节课又让我上砸了,但是总算可以静下心来了。银河实验小学的孩子们课堂表现十分出色,但是我却有些顾此失彼,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或许,在课堂上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正是我从准备教学设计到试教上课这一周来所疑惑的地方。
1.了解学生起点,是我们教学的基石。“光是怎样传播的?”这个问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很多的生活经验的。当我让学生来比划一下光点的传播路线时,就有学生说这光点是直直地上去的。当说到“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支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一观点”时,银河的孩子们更是头头是道。在完成研究计划的时候,我把计划的步骤和观察的现象等内容限制得太死,以致于学生的操作就是在按部就班,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和认识。
2.应对课堂生成,是教师智慧的体现。其实,在课堂上,孩子们的回答和实验操作有很多的亮点,被我的疏忽和应对不及时所掩盖了。当我让学生说说直管和弯管在实验中怎么使用时,有一个女生把实验的步骤说得十分清晰,语言也十分严谨。但是,我没有及时地调整原先的设计,在完成实验步骤中仍要求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现。其实,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情况选择自己的表现形式,画图或文字描述。
3.课堂评价机制,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就我个人而言,缺乏一套促进学生发展学生的评价机制。对于学生精彩的表现也好,还是个别好动的学生,没有及时地予以肯定和鼓励。所以,在学生进行第二个实验利用直管和弯管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时,课堂有点失去控制。
4.因人而异,是选择教学策略的前提。受到试教的影响,总是担心学生完成不了,所以在修改后的教学设计中显得比较拘谨,没有给孩子们一个开放的学习氛围。农村的孩子和城区的孩子,从见识到思维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其实,在课前通过聊天还是可以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的。
5.学会放弃,也许是得到精彩的开始。现在静下来思考着《光是怎样传播的》,我是不是可以把课堂设计得开放些。就是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会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学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激光穿越小孔”“利用教师投影,做手影游戏”等游戏都是可以让全体学生参与的。
参加这样的比赛,不在于能走得多远,无论是卡在第一轮外,还是进入到最后一轮,而是通过比赛,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以后的教学道路上走得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