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帖]中国分类学急剧萎缩 后继乏人成专家心病(转自www.chinapl... [复制链接]

1#

[转帖]中国分类学急剧萎缩 后继乏人成专家心病(转自www.chinaplant.org)

在江苏植物研究所的学术论坛上,一条帖子被频频转发:“读研敢于选择分类学专业的是‘猛士’,读完研敢于选择这个专业做职业的是‘勇士’,选择在科研圈内为分类学奋斗,固执不与科研圈内游戏规则妥协的人更是‘壮士’,然后死不悔改被淘汰的人遂成‘烈士’。”
 
这段略带调侃的文字,却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文采评价为“实在话”。他所在的植物所标本馆,存有超过200万个植物标本,由于科研人员和经费严重不足,其中至少有20%尚未经过鉴定和分类。
 
同样的窘境也发生在动物分类学领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前所长黄大卫教授告诉记者,相对于鼎盛时期的150余人组成的研究团队,现在研究人员数量已锐减了2/3。在动物界47个门的研究方向中,仅有节肢动物一门尚有充足的分类学研究人员。
 





分类学,这门古希腊时期发轫,通过野外考察、研究生物体的自然特征对其进行收集、描述、命名和分类的古老学科,在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急剧萎缩。
 
“分类学之于生物学研究的意义就像名字之于人一样。”王文采院士形容道,“连自己姓什么都不清楚,怎么做人。”
 

退休了,退休十几年了,去世了
 
一天,一个朋友致电给黄大卫,希望找位专家进行标本鉴定工作。
 
“我想找茧蜂科的专家。”
 
“刚退休了。”
 
“那姬蜂科的专家呢?”
 
“退休十几年了。”
 
“小蜂科呢?”
 
“已经去世了。”
 
青黄不接几乎成了黄大卫等老一辈分类学家的心病。由于项目经费少、编制少等问题,不少研究生重修其他专业,还有人索性进入公司,或者报考公务员。
 
“要是没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动物分类学可能已经完了。”黄大卫告诉记者,除了基金委每年为分类学领域设立的300万元资助基金,动物分类研究几乎很难申请到重大科研项目。
 
相比动物分类学领域,植物分类学专家们似乎要风光一些。在今年年初举行的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由4代植物分类科学家历经半个世纪考察、编纂完成的《中国植物志》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一奖项在过去10年内曾7次空缺。
 
但位列获奖人员第四的王文采却喜忧参半,因为植物分类学同样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尴尬。
 
2002
年“五一”劳动节,他到西北植物所看标本,发现当年编纂《秦岭植物志》的那批人全都退休了。一个标本馆的退休教授告诉他,由于缺乏经费,如今连学术期刊都无法订阅。
 
两年后,他又去江苏植物所考察,得知所里只剩下了一个40多岁的师侄,另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帮忙收拾标本。
 
“新疆、青海、沈阳,好多地方都不行了。”王文采重重地叹了口气。
 
中国的生物学研究始于上世纪初,其时重要的研究机构是秉志、胡先所领导的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当时政府对科学研究的拨款很少,但生物分类研究因符合“科学救国”的理念而被大力支持。当时一般大学教授月薪不过300元,而此研究教授则有600元之多,是令人羡艳的职位,这使得该学科在民国时期的自然科学中学术成就仅次于地质学。
 
事实上,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分类学一直是很多中国植物学家研究的重点领域。从1959年开始,先后有312位植物分类学家共同投入了《中国植物志》的编写。
 
如今,王文采常和四川大学的牡丹花专家方明渊教授通信。方明渊的父亲方文培曾历经40余年创建四川大学植物标本馆,被李约瑟爵士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植物学家”。
 
每次收到方明渊的来信,王文采都会拿红色圆珠笔标注出重点,在最近的来信里,他在一段话下面重重地画了红道:“只是与生产有关的,园林、药材、林业方面的问题才来找我,最近又来了个搞旅游的。想到川西采标本,没钱了。”


是世界性通病,还是中国式顽疾
 
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传统分类学的没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一种趋势。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随着基因技术的逐渐成熟,通过DNA检测研究判定植物类群间亲缘关系的方法正逐渐取代通过形态进行分类的传统方式。英国皇家植物园自2006年一位裸子植物分类学家退休后,该岗位一直空缺至今;并且该植物园也没有人接替已于2007年退休的一位蕨类植物分类学家。
 
但在王文采的眼中,国外情况与国内有很大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1990
年他到瑞典进行短期考察,发现当地的科学家野外考察时几乎不再采集标本,只是拿着一个瑞典植物检索表进行对照。他们表示经过几百年的搜集,植物种类已几近完整,近年来只发现过罂粟科的一个新变种,后来还被论证为误判。
 
1753年林奈发表《植物种志》起,国外分类学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以搜集发现为主的传统分类学鼎盛阶段已经过去,转向利用DNA技术分析几乎成为必然趋势。相比之下,我国的分类学在20世纪初才开始起步。
 
“我们的野外采集和分类描述还远未结束,就急着学外国人藏进屋子搞分子生物了!”王文采为记者举例,在植物所的标本馆里,杜鹃花的品种有20多种,而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的植物标本馆里,收藏了超过100种的中国杜鹃花。
 
“英国的植物志每30年就要重新修订一次,中国这么大,不能把传统分类学当做一锤子买卖!”他很激动。
 
面对学科萎缩的困境,另一批科学家则将板子打在了急功近利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上。
 
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馆长彭华告诉记者,SCI评价标准主要以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和论文被引用的次数为依据,这也成为衡量中国科研人员的主要标准,进而直接和项目申请、职称晋升挂钩。
 
而分类学属于最典型的积累性学科,长期野外的考察记载才能完成一篇论文。发表一个新的演化理论,也可能得在数十年后才得到重视和承认。因此分类学论文,很难发表在目前国内的重要刊物上。
 
彭华介绍,往往就在同一个植物研究所里,从事植物化学研究的,做一个实验,很快可以写报告,一个研究组一年几十篇SCI;而自己所在的科室,一年不可能写到两位数。
 
一个很明显的对比是,一位科研工作者,和一个老一代植物分类学家的儿子是同班同学,后者研究方向并非传统分类学,现在已经是博导了,而那位科研工作者由于投身传统分类学,长期野外实践,书写了不少,却很少能发SCI,至今还是副研究员。
 
“两个一比较,向哪儿发展才对路,年轻人心里都有数。”彭华说。
 
面对一刀切的评价方式,黄大卫直言损失的将是国家利益。有农科院的教授常将农业生产中发现的病虫害送到动物所鉴定,结果不到几年时间,便从“什么都给鉴定”变成了“什么都鉴定不了”。
 
“大家都不是傻子,鉴定一个标本可能要花上一两个月的时间,都忙着搞论文呢!”黄大卫说。他已经将自己的主攻方向转向了生物进化。
 
在研究所的分类学硕士圈子里,大家常把放弃读博或者改变研究方向的人称为进化树上的分支,“拥有稍微舒适一些的生态位”。
 
当然,每届还是会有一些对传统分类学矢志不渝的“傻孩子”,有人便开玩笑说,所里分类学的老师“潦倒并快乐着”,只是为了每届出现的那么几个“知己”。


《中国植物志》的编研,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完成
 
17世纪中叶一直到1949年,我国有近120万份标本被外国人搜集研究,由于植物命名有国际公认的优先权,中国植物的70%都是由外国人的名字命名。
 
在王文采的记忆里,1949年的时候,能用来学习植物分类学的本土教材还只有两本,遇到鉴定不出的植物,便只能找当时唯一讲授植物分类学的先生林求教。
 
在采访过程中,这位84岁的老人一直在说分类学“丢不得的”,因为它在半个世纪内的从无到有都是中国的植物分类学家们“拿命换的”。
 
20
世纪初,钱崇澍、胡先、陈焕镛等第一代植物分类学家毅然从哈佛大学归国,跋山涉水收集标本,越是深山穷谷越要去,越是名山险川越要闯。
 
1938
年,吴征镒和周家炽从横山采集归来,在长沙一座大楼上整理标本之际,遭到日寇的轰炸,人和标本一起从四楼飞下草坪。
 
一次在西双版纳的考察过程中,王文采患上了恶性疟疾,高烧不退,最后昆明植物研究所的4个年轻人每人献了400毫升血,才救了王文采的命。
 
《中国植物志》的第四任主编,吴征镒院士曾经感慨,《中国植物志》的编研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完成。
 
王文采已经将分类学研究萎缩带来的种种恶果视为“第八十二难”,无法鉴定和认知标本,就会影响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识读;无法发现和鉴别新增的入侵物种,将对林业、农业产生重大隐患;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缺乏分类学的基础,将无法得知物种的分布和形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是,科学家迄今发现、描述和命名的物种仅占我们这个星球全部物种的6%——存在的3000万个物种中了解的不到200万个,而剩余的94%则在快速消失的生态系统中自生自灭。到2050年,仅仅因为气候变化,地球上一些地区有多达37%的物种将消失。
 
为了阻止这一态势,美国科学基金会已经开展了“提高分类学专门技术合作”大规模项目计划,旨在帮助年轻的分类学家。
 
据报道,我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委也已经引入了两个为期4年的传统分类学资助项目,预计从2010年开始实施。
 
这些举措在王文采看来有些不可理解:“时代变了,我那时候根本没考虑过钱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初,所里曾经给了王文采十几万元的项目资金。这个一辈子就攒了两万元的老头儿一度不知道“这么大的一笔钱”要花在哪里,便托给了一个学生保管。

现在,这笔钱终于找到了用途,用于发表论文。一家国内的学术刊物已经明码标价,发现一个新种后要发表论文,得先交500元的版面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8 11:35:41编辑过]

分享 转发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2#

植物分类学是一个有魅力的学科。现在招收学生的时候有一点点尴尬,一方面,很多很可能天生适合做分类学研究的学生不知道该到哪里去继续深造,现在能做真正的分类学研究的地方并不多,遇到导师实际上已经转行的,学生只能跟着也偏离了方向;另一方面,导师们也会遇到并不是真正喜欢这个学科的人,培养了几年,相互耽误。

几个月前,我在“生物秀知道"遇到一位想从植物生理方面转行的学生询问,我很耐心地写了回答。今天我将那个回答稍做修改也贴在这里当个广告吧。希望热爱这个专业的学生都能进对门,也希望正在做分类学的导师们“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将分类学的火种传下去。

很多学生在报考,或者转专业读植物分类学时都有种误解,以为植物分类学是不做实验的学科,记记背背植物的名字,上山采采标本照照相片就行了。有天生的“认植物发烧友”喜欢那种爬山认植物的生活,考硕士时就热情地一头扎进来,或者硕士阶段学了别的专业,有点“纵举案齐眉究竟意难平”的感觉要转行,也有开始也并不喜欢认植物的,在实验学科做烦了实验的,想在考博时转过来。无论是哪种情况,刚入门的时候都要经过思想的转变,有的人从一种喜欢转为另一种喜欢,有的人反而失望了。

真正的植物分类学也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读了这个专业的研究生, 是要通过文献、标本、野外和大量的实验室工作(依问题而定方法,有时候包括分子实验),去研究某一个科属的植物到底能分成多少个物种,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通过这样“案例”去学会做分类学研究。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通常一般人都以为植物志就象字典,你会查,或者你更牛一点,把整本字典都背下来,“啥植物都认识,真厉害!”就是植物分类学学得好。我想说,做分类学研究并不是“背字典”或者学“查字典”,而更象“重新编写字典”。因为我们国家的植物志还有很多很多不完善不精确的地方,有的物种被放错了属或者属下的组;有的属被放错了科;有的记载的几个物种实际上是同一个物种;也有个别物种实际上是几个不同物种的“混杂物”;有的物种名字一直被“张冠李戴”等等等等,你只有学会了正确的研究方法才能发现这些错误并改正它们,让别人使用“字典”更好用,这种工作称之为“修订”。当然字音字义的演化与自然界生物类群的演化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字典的修订总是想努力跟进字音字义的演化,而生物类群的演化早于人类的出现,我们的研究结果只是试图接近自然的真相,真相只有一个。所以我这个比方在这个地方不太恰当。从理论上说,分类学是可以永远伴随其他学科的发展不断完善自身的,采用的手段越多,所得到的分类系统预见性越好,不断进行的“修订”是一个无穷接近自然真相的过程。美国一所大学所开的分类学课,开篇就在第一页的ppt上写出一句哲言:“Reality beyond imagination.”然后才讲用尽现有的手段,我们的“imagination”到了什么地步,考试是列出一些新发表的论文的实验结果部分,而把分类学处理和讨论部分去掉,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自己写分类学处理部分;不象国内的分类学课程多是罗列各个科属的多样性,考试也是让学生记背这些特征。

植物分类学也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说白了就是穷尽现有的各种手段去探求植物演化结果的本来面目,它现在分多少个生物学实体,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研究到这个时候,植物的名字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你可以先称呼它们“A”和“B”,研究清楚它们的关系,最后再根据正确的方法将学名代入。命名法规是很重要,但"分类在前,命名在后",命名并不是分类学的灵魂,它只是想让大家都按照一个统一的优先律原则,给它一个简短而指向一致的名称罢了。因为你不能罗嗦地叫一种植物“那个开红色的五角星形花的藤本”吧,即使允许这样罗嗦,下一个人也说到同样的植物,如果不那样称呼,谁也不知道它们其实是同一种植物了,命名法规为了避免分类发生变化的时候名字被人们叫乱了,所以人为地做了些“约定”。真正的分类学研究,和其他的基础研究一样,本质是对自然界“是什么”这类问题的探索,而不是那种通过查植物志或请教别人,知道并记住什么植物叫什么名字的“记问之学”。

招收学生的时候,老师们也喜欢那种在本科阶段是“认植物发烧友”的。在本科阶段有的学生狂热地喜欢认植物。有的热心写出一本校园植物名录来;有的把学校周边的山全爬遍了,把当地的植物志翻得滚瓜烂熟。这样的学生如果报考了科学院几个植物所植物园,跟对了分类学导师,应该说是前途无量的。为什么呢?不是说分类学并不是“认植物”或“背字典”吗?首先,这样的学生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比一般人深刻许多,各种各样的花的结构已经见了很多,甚至,在大量的观察中他们也会发现一些规律,我在一位本科生的博客中已经惊喜地看到这样的话“植物其实很奇怪,不像人那样,没有那么明显的家族特征,他们都有自己家族独特的特征。一个科一个属,在形态上总有相近的地方。他们的每个形态,都是一个ID,对我来说,我只是个观察者,但莫名其妙的就被他们这些特有的状况吸引,虽然没有人教过他,但他自己已经有了最朴素的分类学思想,一位分类学前辈曾经说,我们的分类实际上基于对性状的了解,对性状了解越多,分类越有预见性;再者,他们已经学会如何利用前人的成果,无论做什么研究,总是先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研究生阶段解剖一个“小麻雀”的学习,知道自己过去以为“认识”的那些植物,大概在一个怎样的“精确度”,通过导师的选题,自己也会“举一反三”地寻找科研题目;另外,这些孩子都是非常热爱大自然本身而与普通人的价值观不同,本来科研就是一条开满鲜花的荆棘路,足够热爱,才能体会其中的鲜花之美,否则一路的荆棘,目中无鲜花,就只顾感受疼痛了,那样的人生太苦。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做基础研究注定要吃更多的苦,耐更多的寂寞,只有心思单纯,一心追求自己的价值观,不在意在别人眼中是否成功的人才能坐住冷板凳。(其实做科研,无论什么学科,都需要“聪慧而单纯”的学生,就是在学习中,喜欢独立地思考,不喜欢背标准的答案或迷信权威,而在生活中又属于那种比较“憨”的,比如对名次啊钱啊不太计较,这样的学生即使在大学不怎么“入流”,到了研究生阶段都会大放异彩。)
此外,从实验学科转过来的非认植物发烧友,也有后来学得很优秀的,因为他们生物学背景好,在实验中更心灵手巧,有的统计学学得很好。虽然他们在植物的“常识性”方面不如“植物发烧友”,对自己研究范围以外的植物一般不太认识,会被外行惊奇“你不是搞分类学的吗?”时感到些许尴尬,但对某一个问题的探究方面往往比“植物发烧友”挖得要深。

研究生只是科研生涯的起点,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人的一生相对于无限的科学探究来说总是短暂的,我们国家植物大概有3万多种。即使你一生从事这个学科,也不可能每个科属都由你一个人全修订一遍,你只要努力做好其中一个特定的大科大属的,掌握正确的原理和方法,随时可以换一个类群,遇到分类学问题都可以通过探究找到答案,但同时对其他科属的文献和科研进展保持在一个大致了解而“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程度就很好了。

各位读了这个帖子,觉得自己适合学植物分类学。欢迎报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华南植物园、武汉植物园等等这些单位的植物分类学或系统学的导师。
特别注意:有两种导师不能考。一种就是“鉴定技师”,导师自己认识很多植物而不太做专科专属的研究,即使他本人认识再多也没有办法在几年内把脑袋里的东西拷贝给学生一份,要想修炼成他那个样子还要靠自己下工夫,不是几年而是几十年,而且这种“认识”永远只停留在工具书现有的水平不能再进步,所以还是先花几年时间学学原理比较好,认植物可以认一辈子;还有一种就是专门钻命名法规空子的导师,也许曾经也是热血青年,也曾做过真正的分类学研究,但在研究经费短缺和SCI论文双重压力下采取了“走捷径”的方法。从研究角度来说,在深入研究的类群中发现有命名错误不能不吭声,但专门到处泛泛地寻找这种漏洞并不是分类学的正途,他们自己的研究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跟着他们只能越读越迷茫。要认出这两种导师很容易,看他的科研产出,如果都是彩图册和散布于各科的新种,就是第一种导师;如果发表的文章都不超过一页纸,全是命名问题,大概就是第二种了。

自己正在从事真正分类学的导师一般论文以某几个科属为主系列发表的,即使是发表新种,也会采用很多实验手段,不会跑到一个自己不熟悉的科里去发表新种。论文一般都比较长。
还是那句话,希望热爱这个专业的学生都能进对门,也希望正在做分类学的导师们“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将分类学的火种传下去。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3#

中国不差钱,差的是认识、重视。
TOP
4#

1楼里的地方有重复的,需要楼主去看看整理一下哈!


就像我们需要好老师带一样,好老师也希望自己的担子有人能接过去继承!后继无人很悲哀呢!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5#

以下是引用丫儿在2012-6-8 11:19:00的发言:

1楼里的地方有重复的,需要楼主去看看整理一下哈!


就像我们需要好老师带一样,好老师也希望自己的担子有人能接过去继承!后继无人很悲哀呢!


谢谢丫儿姐提醒哦,是我粘贴时重复了,现已整理好!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6#

以下是引用曹文佳在2012-6-8 11:37:00的发言:

谢谢丫儿姐提醒哦,是我粘贴时重复了,现已整理好!


辛苦妹子哈!谢谢!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7#

这两天有很多东西要做,有时候要学生帮忙!一个很想做老师的女孩子总结到。如果做一位老师不能只是好好上课,还有这么多的杂事。我可能不会做了!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8#

只要想到三年级的种植凤仙花活动,就可知一二了!说句老实话,学生真正在家里做过的不是很多吧!你说这样的学生会喜欢植物学吗?

TOP
9#

拯救中国还是要靠科技强国,分类学一门重要的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值得思考!
TOP
10#

以下是引用汪勋在2012-6-8 9:09:00的发言:
中国不差钱,差的是认识、重视。

汪老师说的很对,这门分支学科还是缺乏认识!

TOP
11#

以下是引用影随心动在2012-6-8 16:07:00的发言:

这两天有很多东西要做,有时候要学生帮忙!一个很想做老师的女孩子总结到。如果做一位老师不能只是好好上课,还有这么多的杂事。我可能不会做了!


要做好科学老师,要做的真的很多!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12#

以下是引用金亚军在2012-6-9 10:53:00的发言:
拯救中国还是要靠科技强国,分类学一门重要的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值得思考!

可能是功利的原因吧~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13#

以下是引用汪勋在2012-6-8 9:09:00的发言:
中国不差钱,差的是认识、重视。

恩,我们科学老师中倒有一批很感兴趣的人,汪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个啊!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14#

以下是引用江美华在2012-6-8 23:55:00的发言:

只要想到三年级的种植凤仙花活动,就可知一二了!说句老实话,学生真正在家里做过的不是很多吧!你说这样的学生会喜欢植物学吗?


这和小学生不能坚持有很大的关系。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