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年前,学校组织几位科学教师走访了我省的几所略具科技特色的学校,意在我校也能从中学习,打造特色。
一、宁波北仑淮河小学




学校具引人注目的便是这个动漫农庄了,投资不菲呀!


丰富的植物有利有课堂观察


阳光房里布置得很漂亮


农具展示


还鉰养了许多动物


农庄俯瞰


阳光城里是丰富的社团活动场所,关于科技的专用活动室有很多。


这里是动漫创作室


车模活动室


航模活动室
二、宁波李惠利小学
从伊校长的精彩介绍中让我了解到他们学校的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组建了校科技领导小组;从校园环境建设上突显科技特色;配备了专、兼职科技教师,聘请科技教育顾问;成立了少儿科学院,开设了多种科技兴趣小组;学校每年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与南京师大合作设计并安装遍布校园各处的科普景点……伊校长如数家珍。“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伊校长说,学校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或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去发现问题和“想入非非”,而组织召开问题发布会就是为学生的“发现”和“奇想”提供这样的平台。目前,学校学生提供的创新金点子超过了2000条,有200余条还被制作成了模型。包“帽式输液器”、“拿书机”等在内的很多作品正是从问题发布会走向各种比赛的领奖台的。
为加强学校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有许多好工作举措,首先是学校在硬件上加大投入,营造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学校内部建设了许多声、光、电的科技境观,打造科技动感校园。校园里,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股“科技风”。“鸟语花香”、“霹雳魔屏”、“多角棱角”,学生可随意摆弄和探究景点里的设施。伊校长介绍说:“设置这些科技景点,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好奇和玩耍中逐渐喜欢上科技发明。”在走廊一角,有一辆“声控水车”,它是利用光学、声学和动力学等原理设计出来的。可惜它正在被拆除,不能转动起来,不能彩灯闪烁,发出动听的音乐。因为这里将要建起一幢新的科技教育大楼,李小人将迎来科技教育新的飞跃。接着,学校定期举办富有特色的科技活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学校坚持周周科技文化活动有落实,抓常规、月月有科技竞赛,抓提高、年年有评比表彰,促发展,通过学校引导—学生自己制造—学生个性展示—评价反馈—优秀作品展示—学科整合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再次学校坚持科技进课堂,通过校本课程的开设,提高全体学生的科技素养;最后,学校加大科技课题的研究,提升学校科技教育的声誉。
在考察期间,我又走进李惠利小学的小发明作品陈列室,三百多件展品让我目不暇接。这些校园发明家在国际、全国、省市各类科技比赛中共为学校赢得了182个奖项。毕业生项科伟发明的环保节能滚刷被英国一家公司以150万美元的高价购得其专利权,真了不起!更了不起的是,这既是李惠利小学的小发明作品陈列室,又是校史室,学校以这些校园发明家为荣。(转自http://blog.fhedu.net.cn/user1/fhzhd/2010524132119.html)


样园走廊上有许多小发明家介绍


声控水车


实验室




学校领导向我们介绍机器人作品
三、嘉兴余新镇中心小学
早在2006年,余新镇中心小学就成立了少年科学院,这是该校学生进行科学实践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的阵地,是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质为宗旨的少儿科学团体。少科院共分三大组织机构:顾问机构,辅导机构和行政机构。顾问机构是指由少科院邀请的知名科技工作者,上级和学校党政领导等组成的名誉院长团(顾问团),起辅佐作用;辅导机构是指由少科院聘请的校内外科技工作者和科技辅导员担任少科院辅导员队伍,另设科技总辅导员,辅导机构主要承担指导少科院的工作;行政机构是指由学生自己选择产生的科技活动小人才担任的小院长,各研究所(中心)主任而组成的少科院组织领导机构。
据介绍,在少科院中设立自下而上的“职称”:它们是预备研究员——研究员——小院士。“为了进一步激发队员们的进取心,学校经常开展‘十佳小院士’评比和五星级院士晋升评审活动。”韩伟峰副校长这样介绍。
余新镇中心小学少科院设五大研究中心:小发明研究中心、小论文研究中心、科幻化研究中心、金点子研究中心、小制作研究中心等。各个研究中心有各自的活动内容,而每次研究的主题倡导由“小院士”自己确定。通过一系列融科学性,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科技活动来实现少科院的宗旨。科技小发明创造和科学实践活动是少科院的主要活动内容。
据寿章元老师介绍,少科院建立了一套“启—探—议—理”的探究性学习指导模式。在学生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结果时,教师引导学生整理,表达探索的结果,组织小院士们交流互补,形成比较完整的结论。最后一个环节是帮助小院士们对成果进行论证评定,使他们意识到探究过程的重要性,积累进行科学探究的经验。




“寿特”介绍经验


这个房间装满了宝贝。这些发明让人眼花缭乱,其中不乏很有技术含量的大家伙。佩服~~~
四、杭州教科所附属小学
走马观花,据说三模活动开展的不错,到活动室里看了一下。





五、杭州抚宁巷小学


蒋筑英科技馆,还定期对外开放。


机器人工作室


这面墙,分量很重!


蒋筑英象


学习蒋筑英,从小爱科学。
浙江在线资料:
杭州抚宁巷小学是一所科技特色的学校,2008年,学校的蒋筑英科技馆开馆,成为上城区的科技基地,里面设了“科技实验园”、“鲁班巧工坊”、“科技智慧园”、“创意组合园”、“创意智趣园”、“模型制作园”、“探究动手实验”等内容,让所有的学生有机会接触科普。

学校开设校本课程,每周一节的校本课程体验课里,全校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蒋筑英科技馆里尽情研究,实践体验。学校以菜单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力求突出各个阶段的训练重点,注意训练的连续性和渐进性。老师可以自由挑选、自主搭配,以满足各种不同学生的需要。
譬如“我的实验室”之探究揭秘、神奇机器人、百变多米诺、橡皮泥小船、纸船承重、神奇的“船”、完美容器、报纸通天塔、扑克牌搭高、探究声音、串联与并联、点亮电灯泡、肥皂泡的奇妙演示、来自不同空间的声音、设计制作小赛车、载重小车……学校始终坚持着一种理念,那就是“给学生一片关注的空间,给学生一点交流的时间,给学生一段探究的体验,给学生一个个性的舞台。
学校通过科技特色小班,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通过研究性学习,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实践、敢于创新、敢于卓越。

学校从“了解蒋筑英、走近蒋筑英、走进蒋筑英、落实筑英精神”入手,通过系列科技活动,鼓励全体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创新能力。不仅开展了诸如科技读书、科技编报等常规的科技活动,而且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开展了“科技大拼盘玩转我能行”主题系列科技活动,如玩转“七巧板”、百变“多米诺”、七彩泡泡飞上天、创意智趣之电子百拼、鲁班巧工坊之小机床、创意智趣之慧鱼模型等等。通过这些主题的开展,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使青少年在参与、探究和体验中发现科学的魅力与乐趣,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2007年5月,在蒋筑英同志逝世25周年之际,学校开展了“追寻筑英的足迹”北京长春考察活动。2011年“天宫一号”发射年,学校又一次组织“探梦天宫放飞梦想”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科考活动。《这里是另一个课堂》传递着孩子们科技的梦想……
2012年4月,学校将再次组织科技社团的积极分子参加“寻访科学大师走进中国科学院”的科学考察活动,这次考察活动让学校的科技精英们零距离的接触国家的最高科技殿堂,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学校名片】杭州市抚宁巷小学创建于光绪三十四年七月(1908年),坐落于富有文化底蕴的明清古街清河坊旁,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一代又一代抚宁人。著名光学专家蒋筑英就是我校的校友,更是知识分子优秀代表、我们学习的典范。独特的校园文化,赋予了学校生命与活力。抚宁巷小学是一个社团活跃、特色鲜明的校园。学校是杭州市科技特色学校、上城区科技艺术双特色学校。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蒋筑英纪念馆”的落成,上城区科技实践基地——蒋筑英科技馆的创建,为学校科技社团搭建了广阔的活动平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8 14:05:1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