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6日星期三下午2点,会议在乍浦九龙山小学的二楼大会议室举行。到会的有教研室科学教研员屠老师,各学校的科学教研组长以及与名师结对的各学校相关科学老师,会议由九龙山小学郭秀中书记主持。郭书记讲到本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学期初举办的“青蓝工程”名师结对活动,根据计划安排,一段时间后要做评比,为了把工作做好,特别召开本次结对交流会。
会议分三个版块举行,首先是对前阶段全市科学实验抽测的反馈,第二是基地活动的情况,第三是结对老师对活动的反馈。
屠老师反馈实验抽测情况:本次主要抽测的是三年级的温度计测量温度,因为温度计的使用要贯穿三四五六年级的学习,所以特意选了这样一个内容来检测学生的掌握得情况。
抽测情况分析,好的方面,检查器材,能够说出器材的名称会测量冷热水的温度。不够好的,实验时温度计碰到杯底杯壁。读数时不能与温度计液面持平。读数时没有等到液柱不在上升或者下降时读数。整理材料是个大问题。
综述原因,三年级孩子还小,没有能够很好的进行细致的指导,教师忽视了实验器材的检查,平时实验演示多,分组活动少。实验抽测过程中心里紧张。在培养操作能力的同时要鼓励孩子用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
建议中屠老师指出金沙小学杨老师所教孩子抽测的成绩是最好的,主要是教师愿意投入精力,对科学教学感兴趣,带领孩子开展各项书本中要求的种植养殖活动,老师的敬业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继而对老师们提出了几个要求:首先教师要对学生实验规范指导,老师要知道哪些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比较浓,哪些不大敢兴趣。其次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第三要求老师规范用语,准确表述。第四要求老师首先自己在演示实验时要规范操作。第五要求教研组长一个学期至少要有一次围绕教学组织的校本研训活动,尤其是针对各册教材中出现的难点内容,一年解决一个问题也好。涉及到的难点内容教研组长可以把收集起来的疑难问题做个梳理,在以后的科学16课时的时候一起进行讨论。
第二版块,郭书记介绍学科基地活动的情况,第一是组织开展了嘉兴市新生代教师的教学比武。第二是做好基地学校网站的建设。第三是航天科技特色教育活动平时组织学生向科学家通书信活动,开展航天科技知识的竞赛,还有制作方面的比赛,邀请航天专家来学校做报告。科学俱乐部的探索——中午开放实验室。科学探究苑的建设,开辟种植园地,将课堂延生到课外,由理论走向实践。第四教研活动的创新,进行真正有用的网络研讨。课堂上课教学的交流,每个学期每个科学老师上公开课。第五是名师作用的发挥,制定“青蓝工程”的协议书,通过这样一个方式来真正推动这个工作。
郭老师说道,骨干老师心中要有一个理想,在不断积累中最后有质的飞跃。学习名师成长的道路,了解他的路,有助于自己少走弯路。
会议中郭书记更明确了名师的职责和骨干教师的职责,骨干教师的职责主要是钻研教材,虚心请教,每学期邀请名师听一节课,利用网络经常性探讨,主动完成名师交给的任务,每月提交一篇稿质量的反思,一个学期至少写出一篇市级或以上获奖的论文。
在第三版块中,各结对师傅首先进行了总结发言,徒弟们也一一进行了讲述。骨干姚利明老师的发言很是吸引人,令人佩服的是他对碰到的问题,进行深入钻研,不断学习,突破自我,取得满意的效果。其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他对傅科摆的研究,利用圆桌上的转盘,一个三脚架上固定一个摆来进行研究,真的是让人豁然开朗。
我也作了如下发言:“在21世纪最后一次金星凌日的今天参加这样一次科学教学活动,真的是很意思。正像姚老师说的与名师结对给我们搭建了提升的平台。虽然与师傅李老师见面不多,从2011年开始每个学期一次,但就是这样每学期一次的接触,让我从中真正地学到了很多,无论是知识上的,还是教学上的。李老师与我们的指导没有深奥的理论,有的是实际的实践操作指导,这些是更让我们在课堂实践中受用的。如《时间在流逝》这堂课,原来一分钟估测进行了两次,李老师听了之后,火眼金睛看出累赘之处,立马让我砍掉一个,使后来的课堂更加紧凑。最后的一个环节中采用的录像不是很吸引人的眼球,李老师也指出了,做出改动后,在全市的公开课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真的感谢李老师几次忙中抽空无私的帮助。从教科学以来,虽然每年能有一篇论文获奖,但是对问题的钻研还不够,这一点要向姚老师学习。我们每一位在坐的老师都有突出的优秀之处,向所有在坐的老师们学习。”
这次会议时间安排紧凑,在聆听中也让参与的老师或多或少有了收获。仅是记录,以此留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7 8:16:5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