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参与式课程─建安「省」政府
壹、以校本课程出发
一、师生组织架构图。
二、省政府各厅处职掌:
(一)省水厅:负责监看校园内各项用水设施使用情形,抄录水表,以及推广水资源保护的各种观念,并对校园排放影响鹿母潭溪水质情形进行监测。
(二)省电厅:负责监看校园内各项用电设施使用情形,抄录电表,更换废旧灯管,学习省电相关知识及工具的使用,对全校进行省电倡导。
(三)省废厅:负责全校之垃圾减量,及统一资源回收日作业。另发展「废物利用、化废为宝」之行动,如制作保特瓶劳作、玩具、落叶厨余堆肥…等。
(四)省联社:定期办理跳蚤市场活动,鼓励资源有效再利用;执行自立午餐厨余减量任务,推广「绿色饮食」及制作废油肥皂…等生产任务。
(五)省新闻处:负责各种文宣工作,包含平面、网页、班级倡导活动…等。三、自治组织方案预期效益:
1.减耗:透过课程规划,整合校内原有各项环保工作方案,取得系统化运作效率,减少资源投入重复与失衡。
2.创利:透过课程实施,教导学生认识使用能源对生活与环境的影响,并在认知的基础上探索最佳行动方案,改变校园使 用能源模式,节约能源,减少浪费,最后将节余的资源投注于对教学更有直接帮助的项目上。
3.复制:以本校经验作为友校实践的样本,以学校环境教育成果作为社会环境教育的教材。逐步推展,累积扩大,形成能真正保护地球的强大力量。省府首长对全校进行环保倡导 省水厅学生学习水质监测省府人员混龄编成 省主席与厅处长例行会议
四、课程实作 因为试办期长达一个学期,许多问题都能够被看到、被讨论、被修正、大家对「建安『省』政府」究竟该是何种样貌,渐渐有了基本共识;要强调培养学生生活实践能力,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核心,以学校小区的情境及资源为基础。此外,更要提升课程位阶,成为本校校本课程三大核心主题之一。 整个课程发展透过教师以其教育理念与课程专业,采团队合作方式,共同建构。将校园内可用的学习素材都融入设计中,同时包含了「正式」和「非正式」的教学「内容」与「过程」,这样的课程实践对许多教师而言,营造了极大的专业自主空间。整体课程架构包含了四大面向:
第一面向:永续与再生─强调节能减碳永保健安,以追求低碳生活、绿色交通、资 源再利用及省电节能为目标。
第二面向:环境与生态─强调水水横溪生生不息,以探讨湿地生态、省水爱水、水 质监测及校际护溪为方向。
第三面向:民主与品格─强调公民社会有善校园,以发展自治活动、礼仪环保、心 灵环保及建安乐活为基础。
第四面向:活力与展能─强调多元智慧多元展能,以建构多元社团、吟诗创曲、展现自我及追求卓越为方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3 20:36:3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