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2年年会课讨论专贴:5阮翔月相变化 [复制链接]

1#

2012年年会课讨论专贴:5阮翔月相变化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 阮翔


一、教材简析


月相变化是地球上看到的最显著的天文现象之一。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月相认识到月相的变化,在对月相进行排列的过程中认识到月相的这种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由圆到缺。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小学生对月相变化的根本原因,太阳、月球、地球三者转动产生的位置关系变化,有一定难度,其实这在初、高中学习时也是最突出的难点。


对于月相变化的规律,学生在课堂上的认识显然不足以深刻全面的。因此课前课后观察月相的活动就显的很重要了,事实上通过实际观察,往往能验证所学,加深理解,形成较稳固的认识。本课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却提高了对观察的要求。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天气不好,可能还完成不了,需要更长时间),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在天空的位置等。这对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方法是有利的。


二、学情简析


月相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有很多关于月亮的传说流传于世,孩子们从小就对月亮有一种特殊的向往和神秘感,这就奠定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基础。月相的变化是学生从生活中就可以感知的但又是不太会深入关注其规律的熟悉事物。本课教学的目标不着重于认识月相的成因,而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月相,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知道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就是月相。并能根据观察,通过逻辑推理,知道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从而产生持续观察月相变化的兴趣。在本课的教学中,要通过模拟实验来模拟月相变化规律,对学生来说天体运动比较抽象,而且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因此模拟月相变化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本课的课外探究活动任务艰巨,虽然六年级学生对于科学观察已经有一定的方法技巧,会规划安排和执行观察任务,能表达观察成果。但是一个长达一个多月的观察任务,况且中途还会因为天气等原因被中断,将是对他们观察探究能力的一次大的考验。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它的变化是有周期性的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观察记录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做出假设。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模拟实验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课后能持续保持观察月相变化的兴趣。


2、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四、重点难点


重点:月相变化规律的认识


难点:模拟月相变化实验


五、教学准备


月相观察记录单、月相图片、月球模型等


六、教学过程


注:本课在教学时间适合放在农历十五左右,课前需要经过农历上半个月的月相观察。观察记录单见附件一。


(一)、研究上半月的月相变化


1.经过半个月的观察,这样的月亮你看到过吗?(直接出示上半个月的月相图片,贴在黑板上)


(科学上:月球圆缺变化的形状,叫月相)


2.根据观察记录,排出3月22日到4月5日的月相的大概位置和高度(带着自己的记录单):


 


 


东    5  4  3  2  1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西


傍晚6点半左右观察                                           太阳


3.学生上讲台排列。(自由上台,5-6位学生)


追问:你们觉得差不多吗?哪里还需要修改?台下有意见的,也可以上来修改。


4.观察:发现什么特点?小组研讨,交流。(生:白色都在右边;月亮越来越大;每天向东移一点;月亮位置低-高-低……)


5.教师整理。(亮面向西,向太阳,越来越大,东移,低-高-低)—板书


6.根据我们交流的这些月相变化的情况,讨论:


  每天在相同的时间(18:30)观察到月亮位置的变化(每天向东“移动”)告诉了我们什么?


  月亮位置的变化和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联系?


  小组交流,各小组发表自己的观点,期待学生能想到用模拟的方法在解释自己的想法!


(二)、月相成因模拟实验


出示:月球模型,讲解月球白天与黑夜的形成,白天始终对着太阳。


模拟:重点以三天位置为模拟对象(初三、四,初七、八,十五)提醒:白的一面,始终对着哪里?(太阳)


学生演示:学生上台演示,(强调:白色向着哪里?由西向东移动,白面对着“太阳”)


学生分组模拟:每一小组领一个月球模型,以自己小组的位置为地球,小球为月球,模拟这三个日期及半个月的月相变化。提醒:轮流做,每个同学都模拟做一次。


(三)、推测研究下半月的月相


1.推测:能不能根据上半月的月相变化,来推测一下,下半个月的月相会有什么特点?(亮面越来越小,位置低-高-低;每天向西移动;亮面朝东)


还能在晚上6:30左右,看到吗?


讨论,选择在什么时间观察?


2.布置:每人领取一张下半月的月相观察记录卡(附件2),继续观察和记录。边领边向老师们挥手告别,离开教室。


(四)、板书设计:


亮面:向西,向太阳,越来越大


位置:低-高-低,东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17 13:19:39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六下第三单元第2课《月相变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17 15:29:33编辑过]

TOP
3#

我来加点东西!


 



TOP
4#

 

让孩子们抬头看月亮


——《月相变化》试教体会


      《月相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下)第三单元第二课的教学内容,教材主要安排了四部分的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是画月相,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看到过的月相情况画下来,并且剪下来;第二部分是给月相排序,让学生把所画的月相按一定的次序贴到黑板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月相的变换规律;第三部分是模拟月相变化,通过模拟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跟月球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它的一半有关;第四部分是观察白天的月相,这是一个课外观察活动,又是一个课堂延伸的实证活动。


      我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处理,主要呈现在三个环节的设计上。


      课前:把画(剪)月相变为观察月相。在上课前布置半个月的观察作业,一般把观察时间定在从农历初一到十五,观察记录表见附件。正式上课时学生带来观察记录,课前可以把学生的观察记录粘贴在教室四周,交流学生的观察记录。


      课中:上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学生根据自己半个月的月相观察,全班合作给月相排序并且整理月相变化的规律;第二部分讨论两个问题:1、每天在相同的时间(18:30)观察到月亮位置的变化(每天向东“移动”)告诉了我们什么?2、月亮位置的变化和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联系?第三部分模拟月相变化;第四部分讨论下半个月月相观察的最佳时间。


      课后:根据学生一节课的所学,布置下半月月相观察作业。


      几次试教,有自己的一些认识,请老师们指正:


 


      一、把画(剪)月相变为观察月相,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


      在生活中,学生是肯定看过月亮的,特别是农历上半月的月相。教材正是基于这样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画(剪)月相来帮助学生唤起对已有月相的认识,但是,这样的经验是零碎的、无序的,期望学生去认识正确的月相、以及月相的变化的规律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在教学中提前让学生观察农历上半个月的月相,并且提供精心设计的观察记录单,要求学生在每天相同的时间观察记录,目的就是在上课前,学生对农历上半月的正确的月相有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在学生半个月的持续观察记录的过程中,去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修正之前生活中看到的零碎的、无序的对月相的认识,这样的观察记录比画(剪)月相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另外,持续半个月的月相观察记录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天文观察的兴趣。学生对天文观测的兴趣天生的,这样的兴趣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和帮助,才会对学生的持续发展产生影响。月相的观察能让学生自行发现农历上半个月的月相变化规律,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侃侃而谈,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本次观察也让学生有意外的收获,3月26日发生了“双星伴月”天文现象,大部分学生都亲眼目睹了,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比较震撼的。


 


      二、精心设计观察记录单,有利于培养学生中长期课外观察能力。


本课在教学前进行了半个月的月相观察,之后还要进行下半个月的月相观察,一个多月的观察记录对小学生是个挑战,如何保证学生去完成观察任务?我精心设计了观察记录表,并且在观察前进行了有效的辅导。大家看到的这份《月相观察记录表》已经是第三版了,最早的记录表只是在A4纸上画了15个正方形方框,并且在方框下面表上了需要进行观察的日期,要求学生把每天看到的月相画在方框里。这样发现学生在给月相排序的时候还是比较模糊,因为学生没有记录月相的高度和方位。第二版和第三版差不多,要求学生根据月相的高度和方位进行记录,只是每个记录的圆是实线。学生在记录的过程中一般有三种记录方式:用笔把月亮暗的部分涂黑、用笔把月亮亮的部分涂黑和用线条勾画出月相。前两种学生在交流的时候会搞不清楚别人到底是亮的涂黑还是暗的涂黑,所以在观察前指导学生在记录时只要用线条勾画出月相就可以了。这样,如果是实线的圆学生用线条勾画月相会分不清具体画的是哪一个,所以就有了第三版的记录表,学生看到月相既可以记录高度和方位,还可以在虚线的圆上清楚地画下月相。这样的记录表可以吸引学生去认真观察记录,还可以在看不到月亮的傍晚去推测今天的月亮大概在什么方位,形状可能是怎么样的。同时,这样的观察记录表有利于学生在完成记录后进行思考:每天月亮的“东移”告诉我们什么?它和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联系?多次修改观察记录表,即源于教师对学生探究的思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中长期课外观察能力。


 


      三、相同的模拟实验,不同的模型建构价值。


教材在画(剪)月相和给月相排序后,通过模拟实验去认识月相的变化和月球位置的变化有关,这样的模拟实验只是通过模拟来了解月相成因。我在教学中是学生了解了月相变化规律后,通过两个问题的讨论:1、每天在相同的时间(18:30)观察到月亮位置的变化(每天向东“移动”)告诉了我们什么?2、月亮位置的变化和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联系?让学生在之前直接观察和感受的基础上,得出月亮位置变化告诉我们月球在绕着我们转,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位置变化引起的,也就是月相成因。六年级的学生是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推导出来的。那么,本课教学的模拟实验是对学生推导结果的一个再次验证,来验证我们的推导是否正确?所以,虽然是相同的模拟实验,但是对学生模型建构的价值是不同的。教材上的模拟实验仅是月相成因的验证,而我的教学设计是,学生从感知月相变化的规律后走向空间的模拟验证,是在认知基础上的二次验证,个人认为更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更具有价值。


 


      总之,本课的教学只是对学生前半个月的月相观察的小结,在小结的基础上了解月相的成因,并且指导学生进行下半个月的月相观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40分钟的一堂课的价值远远小于学生课外长达一个多月的观察;一堂课对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远远小于学生的实地观察。期待在学生的观察记录过程中能有自己的发现。在之前的试教中,就有学生兴奋地告诉我,发现月亮对着我们的是同一个面,虽然每天看到的月亮的大小不一样。更多学生在看到月亮每天位置的变化,从而发现月亮在绕着我们“转”,这个“转”其实就是月球的公转。这些发现是学生自己的,比在课堂上教师告诉他们月球的公转、自转,月球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是相等的等,更加有意义。


 


 


 


 


个人简介:


阮翔,男,1968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小学科学教研员。从事小学自然、科学一线教学近二十年,曾荣获浙江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近年来,应邀在省内外作专题讲座或执教观摩课40多场次。先后主持《小学“科学”延伸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等多项省、市级研究课题,多篇论文在《科学课》等刊物发表。被教育科学出版社聘为教材培训专家,多次代表出版社在全国进行教材培训。


教育教学理念: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比教给他们一些枯燥的书本知识强一百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17 15:44:59编辑过]

TOP
5#

     本课的教学定位在对前半个月的观察小结和对后半个月的进一步观察指导上,对地、月、日三者的相对位置变化只是涉及到月亮绕着地球转,无论是前期的观察记录还是大部分的课堂教学上,都是基于傍晚18:30这个时间点上,这样就隐含了太阳在观察者(地球)西方的地平线下,也就是固定了太阳和地球的位置,只是去观察月亮的变化。并且有意忽略地球的公转、自转,教师也不主动提出月球的公转和自转。意在排除干扰减低难度。是否可行,请老师们讨论。

TOP
6#

















































































































QQ群 江苏wangwang(404648772) :现在的引导很喜欢 
QQ群 江苏wangwang(404648772):现在的引导很喜欢 
QQ群 金华代玳(27312905):黑板上贴的月亮真好看, 太阳真可爱 
QQ群 冬天的太阳(460588420) :这样上课,我觉得课的内容会来不及的。 
QQ群 金华代玳(27312905):太阳在我边上 
QQ群 金华代玳(27312905):热死我了 
QQ群 杭州丫儿(864739393):不许欺负太阳哈 
QQ群 湖州—胡言(674432497) :教师追求实证,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很好 
QQ群 江苏wangwang(404648772):没有月亮,还是没有看到月亮,教师很敏感 
QQ群 浙江*鱼(252703371):这才是体现出语言的严谨 
QQ群 冬天的太阳(460588420):为什么写得是公历,一开始没明白。现在终于明白了。 
QQ群 桐乡——燕子(492200612) :学生记录的时候记录单上肯定写今天是几月几日,是公历,不会去写农历的 
QQ群 嘉兴蓝色地平线(945021885):这个学生已经说到地球公转的特征了 
QQ群 浙江*鱼(252703371):教师耐心的让学生把话说完,当学生的发言卡住了甚至还鼓励学生继续说下去,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QQ群 湖州科学老师(598401321) :阮老师内功很强大啊 
QQ群 江苏天外 :阮翔的月相观察果然名不虚传。 
QQ群 江苏wangwang(404648772) :这个男孩子也是很厉害的 
QQ群 湖州—胡言(674432497) :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还能够表达出来,真不错 
QQ群 湖州—胡言(674432497) 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还能够表达出来,真不错  
QQ群 冬天的太阳(460588420) 师生互动进行模拟,解决了很多难点。 
QQ群 浙江*鱼(252703371) 教师耐心的让学生把话说完,当学生的发言卡住了甚至还鼓励学生继续说下去,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QQ群 冬天的太阳(460588420):师生互动进行模拟,解决了很多难点。 
QQ群 杭州丫儿(864739393) 希望喻头给我们多一些这样的机会,让我们一线的老师能经常这样亲临现场,亲历过程,谢谢1我喜欢我是浙江的孩子,我喜欢我是浙江的科学老师,我喜欢我是喻头、徐特、叶老师的兵 
QQ群 汶川 huolong(925817997):有观察才能说出推理,下面的学生不一定观察了,所以可能有些学生跟不上思维 
QQ群 杭州丫儿(864739393) 走到学生中去,体会学生 走进学生、走近学生----刘晋斌老师说的 
QQ群 杭州丫儿:学生被问的难为情了.这是我们实验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实验不像我们真实看的样子,他在指导学生,在纠正.知道学生的问题所在.这是上的多了,心中有底. 
QQ群 冬天的太阳(460588420) 平时上课的时候,无论老师怎么强调白色一面朝太阳,但还是有学生不自主地转动黑白球。阮老师处理的很好。 
QQ群 台州—非洲人(510217831):这么多年教学实践,让学生自己做模拟实验,学生就记不住亮面对着太阳.所以我就选择演示实验. 
QQ群 江苏wangwang(404648772) 指导一组实验,然后全班分组实验,避免了马上分组会有很多组不会实验,考虑很周全 
QQ群 狄加(41795310):佩服阮老师.我一开始还认为开头放太阳那个有点多余.现在觉得非常有必要,课的设计不错 
QQ群 江苏wangwang(404648772) :指导一组实验,然后全班分组实验,避免了马上分组会有很多组不会实验,考虑很周全 
QQ群 台州—非洲人(510217831) :设计很好,不愧是天文爱好者.向阮老师学习 
QQ群 桐乡——燕子(492200612) 阮老师的课分秒不差 因为他一直都强调上下课一定要准时 现在自己做到了 真棒  
QQ群 浙江温州广小枫(634840754):从西往东移, 亮面朝向西,这些课本上都没有,但确实好,应该讲。 
QQ群 新疆李小英:地球与宇宙内容四节课,物质世界一节课,课课有其亮点,尤其是地球与宇宙内容给了我一些思路与启示。谢谢浙江前辈的工作! 
QQ群 江苏wangwang(404648772):阮老师的教学功底深厚啊 
TOP
7#

有很深的内功,才有对教材内容更深刻的理解,奉献一堂与众不同,精彩纷呈的课,给我课堂思维更多地启发!
TOP
8#

再次拜读,又有新的感悟,谢谢阮老师提供那么好一堂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