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5月5日,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巴斯德开始试验注射减毒炭疽病免疫苗。他使用用牛羊作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892年5月5日,德国化学家霍夫曼(1818 - 1892)逝世。霍夫曼出生在吉森。1845年经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推荐,到英国皇家化学学院担任化学教授,一直工作了20年。1864年回国后,先后担任波恩大学、柏林大学的教授。1868年,他创立了德国化学学会,并任会长多年。霍夫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机化学的各个方面。他首先研究煤焦油,建立了制造苯和甲苯,并进一步将其变成制硝茎化合物和胺的使用方法。这些研究为德国的染料化学奠定了基础。
1919年今日,国际红十字协会成立。


1921年5月5日,美国物理学家A.L.肖洛(Arthur.L.Schawlow)出生于美国纽约。1958年,肖洛和汤斯共同发表论文,论述了微波放大器的设想。第一台激光器诞生后,肖洛致力于激光光谱学的研究,1978年他发明了偏振光谱法,并用以测量氢光谱,测得了物理学的一个基本常数——里德堡常数,这些科学发现为发展高分辨率激光光谱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此,他和布洛姆伯根一起分享了198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0年今日美国第一个天文馆即芝加哥天文馆开幕。
1961年5月5日,美国首次发射载人飞船“水星”号进行亚轨道飞行获得成功。飞船飞行高度为186公里,飞行距离约400公里。“水星”是美国第一个载人飞船系列,从1961年5月到1963年5月共发射了6艘。
1988年5月5日,中、日、尼3国12名登山运动员组成的珠穆朗玛-萨迦玛塔友好登山队,先后胜利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并首次实现了南北两侧会合、双跨珠峰的目标。这是人类征服大自然的一次壮举。队员中共有中国人4名,我国藏族队员次仁多吉第1个登上珠峰。
1992年5月5日,继1989年我国著名教授周培源和陆师义当选为院士之后,我国又有九位专家教授当选为世界生产率科学院院士。
世界生产率科学院是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代表参加的著名国际组织。这个组织旨在推动世界生产率科学的发展,广泛交流世界各国科学管理的经验和各国科技发展信息,促进世界生产率的发展与提高。当选的9位院士是: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世界著名食用菌专家张树庭,农业部顾问边疆,经济学教授杨守正,北京大学环境生物及生态学教授林昌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生物系主任王永潮,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曹骥,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编审于行前,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王文治,武汉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冯光明。
在第一位男性探险家到达北极80多年后的今天,1997年5月5日北极探险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法国女探险家克里斯蒂娜·贾楠抵达北极,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地使用滑雪板抵达北极的女性。
贾楠是一位职业医生,出生在法国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布列塔尼半岛,曾是一名出色的登山运动员。经过长时间的周密准备,她怀着征服北极的愿望,于1997年3月3日开始了这次不寻常的探险征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5 13:40:1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