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绍兴区038jwp0808的作业 [复制链接]

1#

绍兴区038jwp0808的作业

                         读《爱上学习吧》有感

  

看到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题目,本来对我没什么吸引力,但结尾处那个清华生物系的学生对招聘者说的那番话,却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进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可是,我不喜欢并不代表我不去认真学习,只要还呆在生物系,我就要对自己负责,认真对待每一天……”

我想到了我们的学生,他们对着书本整日愁眉苦脸,浮燥的心理使得他们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我们的家长决心为孩子承担一切,他们为孩子提供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舒坦生活,但这些没有感受生活负担的孩子根本就不卖他们的账,他们把学习当作最苦的差事,想想也是,在品种繁多的作业面前,在教师和家长的高要求、高期望下,他们在没有结束小学六年的学习时早就已经讨厌了学习

我想到了我自己,在这么一个终身学习,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地看书学习。此时,我想起了张丹老师的一句话,“作为一个教师,对学生影响最深的也许并不是他学识的高低,但他对问题的思考,对事情的执著,对孩子的热爱却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啊,那个故事中的学生一定遇到了一位张丹老师把说的执著的老师。我是否能成为这样能影响学生一生的老师呢?那就让我们少一些苦口婆心的说教,少一些歇斯底里的吼叫,多些书生气,与学生愉快地学习吧!

 

                                                福全小学     金伟平

分享 转发
TOP
2#

再读《科学究竟是什么》

已经不止一次翻开这本书了,每次都是碰到问题了就想到了这本书。我把它当成一本释疑解难的工具书,读了这本书,也让我渐渐走近科学,了解了科学的性质,明白了什么不是科学。

这本书告诉我们:在教学时应减少科学课上的非科学语言。

具体来讲:

1、尽可能地用专业术语,如植物不应叫“花”或“树”,鲸不应叫“鲸鱼”。

2、要讲究用词准确,而不是生动,如对一个结论作出“推测”而不是“我想应该是怎样”。

3、要讲究用词的客观性,而非情感性。在科学课上对学生发言,操作的赞扬要用“正确”、“好主意”、“也许有道理”,而不能用“很生动”、“真形象”等情感性评语。

4、不用拟人化等幼稚的语言。如“大树的心跳”、“蚂蚁的歌唱”这些可以是孩子们的想像,教师不仅不应该去附和,还应该逐步纠正。

这些非科学语言其实是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常犯的一个个错误,读了以后,我经常在上课后反思自己有否不科学的语言,也常在公开课中请教师作课堂实录,以检验自己的语言是否科学,我想这也算是看了这本书后的一大收获吧。

 

福全小学   金伟平

 

TOP
3#

读《小学科学教学专题案例研究》后感

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新课程期望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到实事求是,尊重事实。从而树立越正确的价值观。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就是科学态度。简单地说,就是要求我们的孩子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遵循事物本身的脉络,实事求是。

这是《如何在科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里的一段话。科学是严谨的,不是“魔术”,科学教师如果不懂得科学的性质,不懂得科学与其他学科、与魔术。甚至与科学幻想的差别,就不可能培养学生对科学应有的认真态度,我们要在课堂上、日常生活中,创设条件。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和内化。使每节课、每个活动都为学生养或科学态度服务。

一次要求学生测试厨房空气质量。三天后,很多学生汇报说有灰尘,一小部分则说灰尘不明显。但有油渍,我看看学生坚定的目光,知道这部分学生是通过自己的观测得来的一手资料,对其余的学生。我对他们说:“如果你没有时间,就宁可不做,也不要为交任务而主观猜测。科学是讲究实事求是。如果不是自己亲自观察,亲手做的第一手资材,都不能算。”学生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后来,每次做实验,学生都很认真,没成功的也如实地汇报。

我想,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比得到一组数据要重要得多得多。任何一种科学的发现,都是通过实事求是反复求证得出的,我们不能为了数据而忽略科学态度的培养。

 

 

福全小学     金伟平

 

TOP
4#

                        做一名理性的教育者

经常在需要心理调适的时候捧起《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实话实说,如同一个善意的帮助者示沟通者,让我在读这本书时心情趋于平和,慢慢沉醉其中,世问的一切浮躁作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渐渐远离快乐感。满足感慢慢滋生,生命质量也慢慢提高。

这本书安排了“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教师作为一个称职的员工”、“教师作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教师作为一种自由职业”等部分。

我最喜欢读“教师作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这部分,我觉得我本人应该属于比较理性的一类,但作为教师,有时很难找到自己合适的身份,原因是理想与理实的学生差距太大。但读了这本书后,我认识到,学生都是一个个需要贯注精神理想的人,学生需要教师理解,需要教师管理,这就需要我们设法用教育活动去吸引学生,需要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本着要让每个学生都进步的想法善待学生,与学生共同习,保存一份天真,共同成长。

 

福全小学     金伟平

 

TOP
5#

小学科学四下第一单元《电》

 


第二课  点亮我的小灯泡

 

教材分析:

《点亮我的小灯泡》是继学生学习《电和我们的生活》后真正开始探究电现象的一课,与后面的《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电路出故障了》、《导体与绝缘体》、《我来做个小开关》、《里面是怎么连接的》、《我们选择了什么》共同组成电单元。

本课教学内容分2 个部分。第一部分:让小灯泡发光。第二部分:图中的哪个灯泡会发亮?哪个灯泡不会亮?其中第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与原先的常识课《怎样接亮小电珠》相比,两课的共同之处是让学生想方设法接亮小灯泡,培养探究电现象的兴趣。而从教学目标和内容来分析,两课却存在明显的不同。《怎样接亮小电珠》重在指导学生接亮小电珠,传授电流、电路等相关知识;而《点亮我的小灯泡》更注重让学生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探究的过程,从观察小灯泡构造入手,再尝试点亮我的小灯泡,允许有成功也有失败,在观察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的基础上再作尝试,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并思考猜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作出最科学的对电流的解释,再通过判断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区分短路和断路,寻求多种方法点亮我的小灯泡,对电路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这就使得科学课的味道更浓了一些,不仅让学生知道“因”,又让学生去探求“果”。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

2、学会对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和用笔画出电流在灯泡内的活动路线。

3、学会画一个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4、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用多种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5、学会检查电路装置,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会区别短路和断路。

教学重点:

1、认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

2、指导观察小灯泡的连接装置。

教学难点:

1、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

2、区分短路和断路。

教学准备:

1、每组学生:科学文件夹、2根导线、2节电池、4个小灯泡、4套电池和小灯泡卡片、4支记号笔。

2、教师:课件、导线、电池、小灯泡、电池和小灯泡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观察材料,认识构造

1、出示小灯泡,让学生作简单描述。
                

2、每人一个小灯泡,观察构造并画下来,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3、借助课件,认识小灯泡各部分构造及名称。

4、问:要让小灯泡亮起来,最少还需要什么材料?提供电池和电线等材料。

5、揭示课题。

二、合作尝试,点亮一个小灯泡

1、小组合作,尝试点亮这个小灯泡。

2、请点亮的小组上来展示一下,用实物线路图表示。

3、观察点亮的连接图,让学生再次尝试接亮小灯泡。

4、观察连接装置,讨论电流路线,课件展示电流图。

5、小结:电池里的电从正极出来,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流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条回路。这条路通了,灯泡就亮了。

三、展示比较,区分短路和断路

1、讨论:为什么这样接不会亮?

2、根据学生情况讲解断路和短路,教育学生注意用电安全。

四、用多种连接方法使小灯泡发亮

1、小组合作,把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画下来。

2、全班交流,展示连接装置图,了解电流在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五、综合运用,课外延伸

1、课件(四种典型连接方式的图):判断图中哪个小灯泡会亮,哪个小灯泡不会亮?

为什么?

2、自己找材料,想办法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几个人合作

探究。

 

 

《点亮我的小灯泡》课堂实录

一、观察材料,认识构造

T: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

S:小灯泡

T:你观察过小灯泡吗?

S:(众)观察过。

T:仔细观察过吗?

S:没有。

T:老师给每个同学一个小灯泡,你先仔细观察一下,然后把你观察到的画下来。

   教师巡视,及时表扬画得又快又好的同学。

T:全部画完的四人小组内交流一下,都观察到了什么?补充完整自己的画,然后推荐一位同学代表小组来汇报。

   学生小组内交流补充。

T:请你们组来汇报。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

S:我们发现小灯泡里面有钨丝,还有一颗白的东西,这个下面有一个黑点。

T:黑点下面还有什么?

S:有一点是灰色的。

T:他说了三点,自己小组内有补充吗?

S:上面也有灰色的一点。

T:画上去了吗?在哪里?

    学生补画上一连接点。

T:他们组一共发现了四点,其他组还有什么发现吗?

S:我们发现了这儿有黄色的一圈一圈的。

T:这个上面的圆表示什么?

S:小灯泡上面部分是玻璃做的。

T: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其实小灯泡的每个部分都有它规定的名称。(课件)

上面有个玻璃做的——玻璃泡

有两根竖着的线叫——金属架

中间这弯的一圈叫——灯丝,它是灯泡的发亮部分。

灰色的小圆点——连接点,一共有两个。

T:刚才我们观察的是小灯泡的外部结构,还想继续观察它的内部吗?

S:想!

T:看大屏幕,老师把小灯泡外面一层金属壳剥开了,你看看,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S:金属架跟两个连接点是连着的。

S:金属架接着两个连接点。

T:金属架支撑着灯丝,又与两个连接点都连通了。

二、合作尝试,点亮一个小灯泡

T:小灯泡观察完了,现在想不想点亮它呀?

S:想。

T:好,我们自己来想办法动脑筋点亮我的小灯泡。  板书课题

T:要让一个小灯泡亮起来,最少还需要什么材料?

S:一根线。

S:是电线。  教师出示。

S:还需要一节电池。

T:(课件)我们已经认识了电池,知道电池上有两个符号,正极用“+”一样的符号表示,负极用“-”一样的符号表示。

T:材料都齐了,咱们两人一组,先尝试一下,到音乐响起,咱们就暂时停下来,好不好?

   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T:(放音乐)哪几组亮了?我们请接亮的小组上来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

T:接亮了吗?为他们的成功拍拍手。

T:怎么接的能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吗?学生画图。

T:观察一下接亮的连接图,我把它放大画到了电脑中,现在再试试,能接亮吗?

   学生再次接小灯泡。

T:能接亮的小组请举手。

T:都能接亮了,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

T:小灯泡亮了,说明有电流过小灯泡了。那你猜测一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

S:电从正极出来流到灯泡里,同时从负极流出流到灯泡里。

S:电从电池的正极出来,流过小灯泡里的灯丝,小灯泡就亮了。

T:说得没错,通常我们是这样认为的:电从电池的正极出发,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流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了回路。这条路一通,小灯泡马上就亮了。(边讲边课件演示)

T:我们再看看,这条通路中,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和电池的正负极是怎样连接的?

S: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跟电池的正极相连。

S:还有一个连接点通过电线跟负极相连。

T:大家看出来了,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分别连到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小灯泡就能亮了。(课件让连接点亮一下)

三、展示比较,区分短路和断路

T:刚才有同学是这样接的(老师贴断路、短路连接图)。现在你能分析刚才为什么接不亮了吗?(看实物连接图)

T:为什么这样接不会亮?

S:只接了一个连接点。

T:这条路通吗?

S:不通。

T:不通当然不会亮了。这种接法的电路我们叫做断路。

T:这个又为什么不亮呢?

S:只连了一个连接点。

T:电流过小灯泡吗?

S:没有。

T:刚才这样接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吗?

S:发烫。

S:发麻。

S:很热。

T:这种接法叫短路。我们来看一段文字,你会了解得更清楚。

    课件  演示短路

T:如果现在再让你接,你还会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相连吗?

S:不能连。

S:这样会破坏电池的。

四、用多种连接方法使小灯泡发亮

T:通过对短路、断路的分析,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只要把小灯泡的两个连接

点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接,让电能流过小灯泡形成一条通路,小灯泡就能亮。

那你们能不能想出更多的方法来接亮小灯泡。

T:老师发给每组一个信封,信封里有电池和灯泡的卡片,发现一种新的接法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就把电池和小灯泡贴到白纸上,导线用记号笔画线代替,到音乐响起我们就暂停。

T:发现了几种新的接法,举起手指头告诉大家。

T:请这组上来贴,还有不一样吗?

T:咱们发现了几种?为咱们的成功鼓鼓掌。

T:谁能说说这几幅图中电在小灯泡里是怎样流的?

五、综合运用,课外延伸

T:老师还带来了几幅连接图要同学们判断一下。课件

T:这节课我们采用多种方法接亮了一个小灯泡,如果有两个小灯泡,你能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S;能!

T:如果有三个或更多的小灯泡,你还能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课外请同学们自己去找些材料试一试,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几个人合作探究。

 

 

教学反思

一、       对“科学分组”的探究

看了《点亮我的小灯泡》一课内容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挺简单的,五年级常识有《怎样接亮小电珠》,学生不用花一分钟就能全部接亮的。于是我给每位学生提供了一个小灯泡,一节干电池,一根电线,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自接一接。没想到花了七八分钟还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能接亮小灯泡。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一门心思放在探究接亮小灯泡上。第一次教学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教学,我吸取第一次失败的教训,采用平时常用的前后4人一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比较顺利地点亮了小灯泡。而在后面采用多种方法点亮一个小灯泡时却出现了问题。尽管我提出让每个同学都动动脑筋试试看,但我观察到的是每组的几个男同学比较活跃,大部分女同学似乎不是很积极地投入。 

于是在第三次教学时,我又改变了策略,对学生分组作了调整,基本做到男女搭配,两人一组,对探究过程中有困难的个别小组允许他们两组并拢,共同尝试点亮小灯泡,还允许没点亮的小组去模仿旁边点亮的小组。这样一来,学生人人都有了操作实践的机会,而且在互帮互学中每人都学会了接亮小灯泡,学生非常有成就感。

由此我想,对学生进行分组也真是一门学问,在给学生进行分组时,既要考虑学生自身的交往能力强弱,也要考虑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还要考虑男女搭配。只有选择最合适的小组形式,才能让探究得到最大的收获。

二、       对“学生猜测”的思考

学生在点亮一个小灯泡后非常有兴趣地观察了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很有兴趣进一步探究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这时提醒学生把这个问题跟小灯泡的构造结合起来猜测,学生大多能有根据地猜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电路,有的认为电从正极流向负极,有的认为从负极流向正极,有的认为正负极同时流出,在小灯泡内相碰┄┄在学生一一罗列后,我马上借助课件展示科学家的猜测,帮助学生理解电路。

以往当学生在课堂上作出假设或猜测时,我往往会很留意学生说的跟我想的是否一样,如果觉得差不多,就不再让学生猜测了,而是直接表扬那个学生猜测得对,然后进行验证性实验,学生有时也会察言观色,顺着教师的思路来猜测。根据课标的建议,在这一课教学时我已注意到要坦然面对学生的种种猜测,但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不够放手,如果能让学生在各抒已见后适当评议,选择一种大家都认可的,认为比较合适的有根据的猜测,再在交流中相互启发,也许更会让学生觉得自己的猜测有价值。

三、对“生成问题”的思考

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预设为主的,但有时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自然生成的问题。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教师是置之不理呢还是随之改变教学策略?这也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

为了能灵活应对生成问题,我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生成问题作了探究。假如学生在第一次尝试时把小灯泡全点亮了,该怎么办;假如没有一组学生点亮,又该如何继续。没想到多次试教都没出现我想到的问题,而我想不到的问题倒真出来了。

在组织学生用多种方法接亮小灯泡时,我给学生比较自由的探究空间,允许

学生可以2人一组,可以4人一组合起来共同研究。有一组的学生居然把电线的绝缘皮全剥了,把电线绕在两个小灯泡上,把它们全点亮了。我一方面表扬这组学生会动脑筋,一方面提醒他们,现实生活中电线是不能剥开的。在不改变材料的情况下,有办法让两个小灯泡或更多的小灯泡同时亮起来吗?(这是下节课探究的内容)。虽然课已接近尾声,却在班级中又掀起了一个探究的高潮。我把这个“生成问题”还给了学生,让它作为学生探究的又一起点。

在课的最后,我设计了几幅连接图让学生判断小灯泡会不会亮。在一幅断路装置图上(类似课本P5第四幅图),有个学生提出:如果把电池外面的一层尼龙纸剥掉,再接上电线,小灯泡就能亮了。不少学生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为避免跟断路混淆,我让学生课外再作比较研究,同时找资料了解尼龙纸起什么作用。

让“生成问题”作为课外拓展的又一方式。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经历了点亮一个小灯泡,分析小灯泡的发光原理,再想更多的方法点亮一个小灯泡的过程,学生的探究活动是有序地步步深入,认知水平也是拾级而上。而我则经历了一个感觉好上,实际上不好,感觉难上,又想努力把它上好的探究过程。让我感到喜悦的是,在反复的改课过程中,我和学生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我们不仅共同体验了学习科学的乐趣,更增长了科学探究的能力。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会学会从多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快速成长。

 

 

绍兴县福全小学    金伟平

TOP
6#

三下科学: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师:我们都知道物体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今天教师带来了一艘船,知道这叫什么船吗?

生:潜水艇。

师:我把它放入水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是怎么运动的?(教师用皮管和注射器,并抽压注射器。)

生:潜水艇沉下去了,又会浮上来。

生:潜水艇一会儿沉,一会儿浮。

生:潜水艇头先沉下去了,尾巴也接着沉下去。

师:很好。看到这个现象,你们有什么问题想提吗?

生:潜水艇为什么能浮又能沉?

生:用了什么东西才使潜水艇沉下去的?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一下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板书课题)

二、猜测实验,亲历探究

师:先拿这个玻璃瓶作为研究对象吧。(出示玻璃瓶)你先猜测一下,把玻璃瓶放到水中是沉还是浮?(在学生的猜测声中教师演示)

生:灌满水。

师:一定要灌满吗?

生:不用。

师:那灌多少水瓶子刚刚沉到水底呢?只要瓶子有一部分碰到水底就算刚刚沉到水底。

生:灌半瓶。

生:灌小半瓶。

生:……

师:我发给每组一个玻璃瓶,可以按提示操作。

投影出示:

1、猜测:加多少水玻璃瓶刚好沉到水底?可以想办法作好记号。

2、验证:小组内轮流实验,观察加了多水玻璃瓶刚好沉到水底?每人争取

以最短的时间让实验成功。

3、讨论:玻璃瓶由沉变浮,什么发生了变化?我们用了什么方法改变了玻

璃瓶的沉浮?

师:玻璃瓶的重量变大了,它就由浮变沉了,我们还能让它再浮起来吗?

生:把水倒掉。

师:是的,玻璃瓶的重量发生了改变,它在水中的沉浮也就发生了改变,你

还能想出别的办法来吗?

生:在水中加盐。

……

三、创新发展,自主探究

师:这是一个特殊的圆柱体,里面装满了围棋子,放入水中是沉的。谁能想个办法让它浮起来?

生纷纷举手。

师:先别急,我们小组间开展一次比赛:老师先发给每个小组一个这样的圆柱体,实验成功了就可以再来拿这样的一个圆柱体,再成功了再来拿一个,到音乐响起比赛结束。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想出方法最多的小组来汇报一下。

生:可以把圆柱拉长,改变它的体积。

生:可以把围棋子拿出来,改变它的重量。

生:可以既把圆柱拉长,又把围棋子拿出来的。

生:如果每次把圆柱拉长一点点,那么就有无数种方法了。

四、分工合作,深入研究

师:大家都说得非常好,观察得也非常仔细,如果教师再给你一些材料,你最想研究什么?

生:怎样让沉的物体浮起来?

生:怎样让浮的物体沉下去?

师:老师带来了一些物体,有铁块、泡沫、小木块、橡皮,请同学们分别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看一看有什么现象发生,并把它们记录在实验报告表中。

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泡沫和小木块上浮。

生:铁块和橡皮下沉。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动脑筋,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看哪个小组想的办法最多最好。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透明胶和剪刀,需要的可以来拿。

生实验,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师:先请第一组汇报(带着实验报告单上讲台放在实物展示平台上边放边讲解)把小石块和泡沫用透明胶捆着,小石块就浮上来了,这是改变了它的体积。把小石块和泡沫、橡皮用透明胶捆着,泡沫原来是上浮的,现在它下沉了,改变了它的重量。

师:你们都是这样研究的吗?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五、前后呼应,继续研究

师:刚才我们动手又动脑,用改变物体重量和体积的方法改变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在老师发给每组一个潜水艇,再研究一下潜水艇为什么能在水中沉浮自如。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观察。

生:我们抽注射器的时候,潜水艇里进水了,潜水艇就慢慢沉下去了。

生:水进去大概一半的时候,潜水艇悬浮在水中。

生:我们压注射器,潜水艇里的水就跑出来了,潜水艇就慢慢浮起来了。

师:其实真正的潜水艇在航行时,打开水舱就下沉,把压缩空气压入水舱把水挤压出去潜水艇就上浮。

师:老师给你一个易拉罐和一根吸管,你能让它的沉浮发生变化吗?

生:把易拉罐装满水它就下沉,吹气它就上浮。

生:要把吸管伸进易拉罐内吹气才能让它浮起来。

师:都是这样认为的吗?

生:是的。

请一个学生上来演示一下。

六、拓展延伸,课外探究

师:刚才大家做的非常成功,我给大家做一个在趣的实验。

(师将笔帽和橡皮泥粘在一起,放入矿泉水瓶中,挤压瓶子,笔帽一会儿上浮一会儿下沉。)

师:想玩吗?

生:想。

师:同学们回家后也做一个这样的实验,并思考:挤压瓶子,笔帽为什么会上浮,这与潜水艇在水中沉浮有什么关系?下节课再告诉老师,好吗?

生:好。

教学反思:

1、如何让科学课与常识课区真正分开来。

好几次上这一课了,我始终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遇到这样观察实验的研究课,到底该怎样才能体现科学课的特点。以前,常识课倡导让学生“探究”,但基本上整个探究过程是在教师精心安排下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验证性探究”,以获取科学知识。而科学课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核心,也就是说没有探究活动的学习是无意义的学习。我们所关注的不该是这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而是要让学生干什么。讲究问题的自然生成,重在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可见,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更为重要。这堂课中,我只向学生提供各种材料,让学生自己提出设计方案,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很轻松地得出改变物体沉浮的两种方法。随着科学探究目标的实现,学生自然产生形成性、体验性的知识。我在每次上课都把它作为板书,这样的教学似乎又回到常识课教会知识的目标上,我不知这样教学是否违背科学课的探究要求,我觉得科学课中的知识结论以何种形式揭示还有待进一步思考。

2、如何使“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得到实现。

在确定了科学探究为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后,我一共提供了三种材料让学生探究,所有探究活动都不是走过场,每个学生都有探究的机会。但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我发现操作基本以组长为主,其他学生的参与意识还只停留在为小组的“荣誉”献计献策。我想在这种探究活动较多的课堂教学中,应该考虑让学生轮流做组长,轮流分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面向全体学生”不成为一句空话。

4、如何让学生的创新火花得到绽放。

在让学生汇报用几种方法“改变物体的沉浮”时,好几次学生想出的办法最多都是八种。有一次课上一个学生大胆地提出来:如果圆柱体拉伸得不一样,就可以说是有无数种了。我让他演示给大家看,学生纷纷赞同。这令我感到莫大的惊喜,学生的这种创新认识让我体会到:教师看待问题不要限于条条框框,要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多角度去探究,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创新火花得到绽放。

绍兴县福全镇福全小学   金伟平  85991078

 

TOP
7#

在亲历中体验纸的神奇力量

 

科学六上年级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内容科学味很浓,趣味性很强,在“增强搞弯曲能力”这一课中,我和同学们共同经历,发现了纸的神奇力量。

师:我们要研究一张纸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实验应控制哪些量不变?

生:用两盒英语卡片作底座,距离8厘米比较合适。

生:纸放的位置要适中,两边长度应相等。

生:都用螺帽当重物,螺帽放纸中间,大小轻重要一样,要轻轻地放。

师:能把这些变量控制好吗?

生:(众)能。

师:1号同学做组长,负责分好工,材料员来领材料,实验后汇报结果。

生:我们小组发现在一张纸中间轻轻地放上一颗螺帽后,纸就有点弯曲了,两颗放上去后,纸就碰到桌面了。

生:我们小组也发现一张白纸只能承受一颗螺帽的重量。

生:我们小组也是这样的。

师: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没人举手)

师:如果不改变这张纸的长度,只能改变纸的形状,你以为抗弯曲能力会怎么改变?

生:会变大。(前面已研究过瓦楞纸,这个结论比较容易得出)

师:看课本P23的几种形状,小组讨论预测一下,每种形状能承受几颗螺帽的重量,填好的来领材料。

生:实验(大多数小组领了二十颗螺帽)

生:我们先做  形,承受68颗了。

生:我们做的是  形,已经承受70颗了!

生:150151152153……(第二组的记录员突然提高了嗓门,把大家都吸引了)。

生:158,我们小组的W形,居然能承受158颗螺帽。

同学们惊叹,我也惊叹,一张纸改变一下形状会产生如此大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议啊。

因为纸改变形状后承受的抗弯曲能力大大超出了同学们的预测,使得每个实验的时间延长了。下课了,不少小组的同学请求我把螺帽借给他们,还要继续研究,比较怎么折抗弯曲能力量强。

这是我这学期来感觉最有味道的一堂课,虽不完整,便我深深感受到了研究活动在学生身上激发的学习热情,更发现了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细心而小心的实验态度。为了尽可能不让手上放上去的一颗螺帽成为最后一颗,实验员放螺帽时是轻之又轻。这是一张纸的神奇力量牵引着孩子们,让他们渴望获得成功,惊奇地发现也迸发了学生的生命活力,亲历了才会永远不忘。

我期待着再上这样一堂课。

 

 

 

TOP
8#

为自己的幸福寻找理由

——参加市名师班培训后感

曾几何时,我开始对教师工作产生倦怠感,总觉得教学工作太辛苦。从早忙到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可有些学生淘气,有些家长不理解,有些上级下达的任务太重,付出的得不到回报。像一台机器一样机械地忙碌着,整日疲于应付,似乎自己的人生已失去了幸福。

市名师班培训第一期培训,整整三天时间,听了四位专家的报告。我最大的感受是要“为自己的幸福寻找理由。”这也使我觉得听讲座原来并不枯燥,用心去听,幸福感会油然而生。

一、教师不是蜡烛,不是春蚕,而是播种者,收获者。 

在培训班上林慧连教授作的讲座是《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调适》,她认为名师的成长有特殊的心理素质要求,必须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21世纪是个压力时代,长期的过重的压力会产生重大的消极影响,会导致教师得心理疾病,因而必须对教师工作再认识,调适自我,认同教师职业的价值,体验教师职业的创造感和成就感。她引用了马克思的一句名言:能给人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而教师从事的正是这样的职业,她认为教师不是蜡烛,不是春蚕,而是播种者,收获者。这个讲座反映出一种新的教师观,不仅要为别人谋求幸福,更要为自己创造幸福生活。

记得现任盘锦市教育局长,曾身兼两班语文的魏书生说过:跟着学生跑步,我是在工作时间里锻炼自己的身体,何乐而不为呢?是呀,换一种心态,工作会非常幸福。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老妈妈生养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一个卖伞的生意人,二女儿在染坊工作,这使这位母亲天天忧愁。天晴了,她担心大女儿的伞卖不出去,天阴了她又忧伤二女儿染坊里的布晾不干。

她这样晴天也愁阴天也愁,不多久就白了头。一天一位远亲去看了她,惊讶她的衰老,问其原因,不觉好笑,那亲友说:“阴天时你大女儿好卖伞你高兴才是,晴天时你二女儿染坊生意好也该高兴才是。这样,你每天都有快乐的事,天天是好日,你干嘛不捡高兴专拾忧愁呢?老妈妈换个角度想:“言之有理!从此她笑口常开,福日绵绵。

换种心态,换个角度思考,其实教师工作的确很幸福,学生在受学校教育之前,是一张张白纸,是一个个可塑之材,我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学生中传播我们的思想,传播我们的智慧。尤其是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创造性。我们收获一个个惊喜,感受一点点成长,欣赏一个个灿烂的童年,品尝自己付出的一份幸福。

二、教师应先争取有名有利,再淡泊名利。

上海效北中学校长郑杰给我们作了《提升生命质量》的讲座,他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增进幸福。幸福就是在工作中,让自己增值。有很多人都以自己的默默无闻来掩盖自己的平庸,认为自己淡泊名利。实际上,淡泊名利是有名有利后把它放下。拿都拿不起,你怎么有幸福感,要得到幸福你须先争取“有名有利”。

这是我们追求幸福的行动指南。

有一句名言叫: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当我们甘于平庸,哀叹自己碌碌无为时,我们周围其实每天都会听到、看到一些人的“有为”,我们为此会产生一种失落感,觉得他们能做的,其实我们也都能做,他能得到这个荣誉,其实我努力一把也能得到这份荣誉。

漫画《谁动了我的奶酪》就是这种心态的极好写照:两只小老鼠吃的奶酪有一天突然没了,一只去寻找了,而另一只则天天抱怨……

这就告诉我们,要想从教师职业中获得幸福感,就要顺应潮流,领导潮流,把握该把握的机会,有追求但不苛求,有豁达的人生态度但不是不求进取。

记得2004年的12月,是我最忙碌的一个月,参加了县里组织的首届树人杯教学比武,在学科组中胜出马上要进入综合组比武;又恰逢省里组织四年级科学新课程培训,安排我上一节课,有近四百名教研员和教师来听课。那段时间,白天忙于学校工作,晚上忙于“充电”,在一次次试教后还不断改进,在磨课过程中,我的教学设计已不知几易其稿,每天都忙到近半夜。23日,课顺利上完,28日比武顺利结束,绷紧的心终于放松下来,我获得了从来有过的自豪感和满足感。之后,省教研员又布置我三个作业:修改教学设计,整理课堂实录,写一些感受。没想到,我的作业被编进了《教师备课系统》的电子版中,介绍我课堂教学的文章刊登在了《中国教育报》上。我的知名度也因这堂课的出彩而大大提高。这份荣誉成了我幸福的资本,更为自己的发展铺下一块基石,在追求成长的过程中,再苦再累也能感受到幸福。这是我寻找到幸福的第二条理由。

三、教师应学会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

记得中央电视台曾在成功人士和普通人中开展过一次“幸福感”的调查,结果是普通老百姓的幸福感受远远高于一些成功人士。可见幸福并不取决于你拥有多少,而取决于你是否满足。王健敏博士在讲到《德育改革的理念与实践》时就讲到了这一点。只有知足常乐,人才不会生活在焦虑中,教师只有充分认识自身工作的价值,学会知足常乐,才能在教学中以这种愉快的心态去影响学生,培养出精神幸福的学生。

我们生活在一个互相依靠的大社会,谁都会有无助的时候,赠人玫瑰,留有余香。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能助上一把,可以使你的心灵得到一次净化,自然你得到的比付出的还要多,套用一句广告语: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也是一种幸福。

人也不可能一生无忧,当你感到烦恼,感到懊恼的时候,你要学会“放得下”,坦然地学会自得其乐。

名师班的培训,让我认识到了:幸福,就是寻找良好的理由来承受痛苦、负担。教师如果不认为自己幸福,就很难让学生体会到做学生的幸福;教师如果不会追求幸福,就很难让学生学会体验幸福。

做一个有幸福感的教师,让讲台为我作证,让孩子们为我作证,我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的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在憧憬与向往中,体验愉悦,享受满足,学会有事尽心,无事静心,做事专心,过事忘心,真正享受做教师的幸福。

                                            绍兴县福全镇福全小学

                                              金伟平   85991078

TOP
9#

由听《新材料的畅想》想到如何教教材

 

在网络研修班上,“吴王不凡”执教了《新材料的畅想》,课后大家对他的课进行了评论,提出了很多意见,也对如何教教材提出了一些想法。

《新材料的畅想》是科学五上年级《材料》单元的最后一课,教材安排了一个活动,做复合纸——畅想新材料,如果按部就班地照教材教,那复合纸的制作就变为了一个纯粹的手工制作与展示活动,再让学生畅想新材料,学生会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但大多会毫无根据,且无法感受新材料的发现能对社会的进步起促进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对教学环节稍作改进,相信能让学生感受到新教材的有用,且会去关心关注身边的各种新材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比较不同的纸。

把白纸与牛奶盒的纸做比较,说说有什么不同?比较出牛奶盒的纸有三层组成:塑料膜、白纸、锡纸,再展开讨论:为什么牛奶盒的纸要这样做?让学生充分说明后,指出:这种包装盒的纸由三层组成,叫复合纸,是根据我们生活的需要设计出的一种纸的新材料。

2、说说你见过的新材料

有了以上的认识,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哪些材料是根据物体的什么特点设计出来的,与设计改进的材料比有什么优点?

3、畅想新材料

把学习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会观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途径,如果前两个环节上得好,学生会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材料进行改进,畅想新材料,这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福全小学   金伟平

 

 

TOP
10#

 

 

评课——你说我说大家说

 

2006112325日,参加了网络研教班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感觉是所有参加过的活动中研讨气氛最浓的,对一线科学教师最有价值的一次教学活动。

这次活动一共展示了五节课,每节课上完后听课教师发短信进行评课,上午上完三节课后进行评课互动,评课互动形式为屏幕上出现一条短信,主持人读出来后针对不同的问题,请不同的人现场回答。上课教师讲,请参与编写教材的老师讲,请一些教研员讲。这种交流方式不仅使我领略了网络的快捷与魅力,更为全体教师搭建了这个互动平台,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大到对教材编写是否合理的质疑,小到说塔这种建筑到底是实心还是实体的认识。

由于是现上现评,老师想到问题马上可以编辑短信发送,使得心中的疑惑在评课中能得到解决,也考验了执教老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执教者有对评课者表示认同的,有对评课者表示不认同,而阐明教学意图的。尽管有些问题听起来很尖锐,但没有恶意攻击,没有人有思想负担,有的只是想参与的热情,想表达的欲望,想解答的疑问,想抛出的话题。在这种平等、紧张的交流中,收获的不仅仅是执教老师,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扮演的一个角色。在这种氛围中,让人觉得评课原来是这么地有味道,我真想学习,我真想全身心地投入。

评课一直持续到中午1220分,没有一个人提前离开会场,谁也不觉得时间长,谁也不说肚子饿。如果不是主持人提醒,这种精彩的互动评课还可以持续持续再持续。

 

 

 

福全小学   金伟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