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点亮我的小灯泡
教材分析:
《点亮我的小灯泡》是继学生学习《电和我们的生活》后真正开始探究电现象的一课,与后面的《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电路出故障了》、《导体与绝缘体》、《我来做个小开关》、《里面是怎么连接的》、《我们选择了什么》共同组成电单元。
本课教学内容分2 个部分。第一部分:让小灯泡发光。第二部分:图中的哪个灯泡会发亮?哪个灯泡不会亮?其中第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与原先的常识课《怎样接亮小电珠》相比,两课的共同之处是让学生想方设法接亮小灯泡,培养探究电现象的兴趣。而从教学目标和内容来分析,两课却存在明显的不同。《怎样接亮小电珠》重在指导学生接亮小电珠,传授电流、电路等相关知识;而《点亮我的小灯泡》更注重让学生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探究的过程,从观察小灯泡构造入手,再尝试点亮我的小灯泡,允许有成功也有失败,在观察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的基础上再作尝试,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并思考猜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作出最科学的对电流的解释,再通过判断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区分短路和断路,寻求多种方法点亮我的小灯泡,对电路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这就使得科学课的味道更浓了一些,不仅让学生知道“因”,又让学生去探求“果”。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
2、学会对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和用笔画出电流在灯泡内的活动路线。
3、学会画一个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4、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用多种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5、学会检查电路装置,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会区别短路和断路。
教学重点:
1、认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
2、指导观察小灯泡的连接装置。
教学难点:
1、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
2、区分短路和断路。
教学准备:
1、每组学生:科学文件夹、2根导线、2节电池、4个小灯泡、4套电池和小灯泡卡片、4支记号笔。
2、教师:课件、导线、电池、小灯泡、电池和小灯泡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观察材料,认识构造
1、出示小灯泡,让学生作简单描述。
2、每人一个小灯泡,观察构造并画下来,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3、借助课件,认识小灯泡各部分构造及名称。
4、问:要让小灯泡亮起来,最少还需要什么材料?提供电池和电线等材料。
5、揭示课题。
二、合作尝试,点亮一个小灯泡
1、小组合作,尝试点亮这个小灯泡。
2、请点亮的小组上来展示一下,用实物线路图表示。
3、观察点亮的连接图,让学生再次尝试接亮小灯泡。
4、观察连接装置,讨论电流路线,课件展示电流图。
5、小结:电池里的电从正极出来,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流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条回路。这条路通了,灯泡就亮了。
三、展示比较,区分短路和断路
1、讨论:为什么这样接不会亮?
2、根据学生情况讲解断路和短路,教育学生注意用电安全。
四、用多种连接方法使小灯泡发亮
1、小组合作,把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画下来。
2、全班交流,展示连接装置图,了解电流在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五、综合运用,课外延伸
1、课件(四种典型连接方式的图):判断图中哪个小灯泡会亮,哪个小灯泡不会亮?
为什么?
2、自己找材料,想办法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几个人合作
探究。
《点亮我的小灯泡》课堂实录
一、观察材料,认识构造
T: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
S:小灯泡
T:你观察过小灯泡吗?
S:(众)观察过。
T:仔细观察过吗?
S:没有。
T:老师给每个同学一个小灯泡,你先仔细观察一下,然后把你观察到的画下来。
教师巡视,及时表扬画得又快又好的同学。
T:全部画完的四人小组内交流一下,都观察到了什么?补充完整自己的画,然后推荐一位同学代表小组来汇报。
学生小组内交流补充。
T:请你们组来汇报。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
S:我们发现小灯泡里面有钨丝,还有一颗白的东西,这个下面有一个黑点。
T:黑点下面还有什么?
S:有一点是灰色的。
T:他说了三点,自己小组内有补充吗?
S:上面也有灰色的一点。
T:画上去了吗?在哪里?
学生补画上一连接点。
T:他们组一共发现了四点,其他组还有什么发现吗?
S:我们发现了这儿有黄色的一圈一圈的。
T:这个上面的圆表示什么?
S:小灯泡上面部分是玻璃做的。
T: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其实小灯泡的每个部分都有它规定的名称。(课件)
上面有个玻璃做的——玻璃泡
有两根竖着的线叫——金属架
中间这弯的一圈叫——灯丝,它是灯泡的发亮部分。
灰色的小圆点——连接点,一共有两个。
T:刚才我们观察的是小灯泡的外部结构,还想继续观察它的内部吗?
S:想!
T:看大屏幕,老师把小灯泡外面一层金属壳剥开了,你看看,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S:金属架跟两个连接点是连着的。
S:金属架接着两个连接点。
T:金属架支撑着灯丝,又与两个连接点都连通了。
二、合作尝试,点亮一个小灯泡
T:小灯泡观察完了,现在想不想点亮它呀?
S:想。
T:好,我们自己来想办法动脑筋点亮我的小灯泡。 板书课题
T:要让一个小灯泡亮起来,最少还需要什么材料?
S:一根线。
S:是电线。 教师出示。
S:还需要一节电池。
T:(课件)我们已经认识了电池,知道电池上有两个符号,正极用“+”一样的符号表示,负极用“-”一样的符号表示。
T:材料都齐了,咱们两人一组,先尝试一下,到音乐响起,咱们就暂时停下来,好不好?
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T:(放音乐)哪几组亮了?我们请接亮的小组上来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
T:接亮了吗?为他们的成功拍拍手。
T:怎么接的能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吗?学生画图。
T:观察一下接亮的连接图,我把它放大画到了电脑中,现在再试试,能接亮吗?
学生再次接小灯泡。
T:能接亮的小组请举手。
T:都能接亮了,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
T:小灯泡亮了,说明有电流过小灯泡了。那你猜测一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
S:电从正极出来流到灯泡里,同时从负极流出流到灯泡里。
S:电从电池的正极出来,流过小灯泡里的灯丝,小灯泡就亮了。
T:说得没错,通常我们是这样认为的:电从电池的正极出发,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流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了回路。这条路一通,小灯泡马上就亮了。(边讲边课件演示)
T:我们再看看,这条通路中,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和电池的正负极是怎样连接的?
S: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跟电池的正极相连。
S:还有一个连接点通过电线跟负极相连。
T:大家看出来了,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分别连到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小灯泡就能亮了。(课件让连接点亮一下)
三、展示比较,区分短路和断路
T:刚才有同学是这样接的(老师贴断路、短路连接图)。现在你能分析刚才为什么接不亮了吗?(看实物连接图)
T:为什么这样接不会亮?
S:只接了一个连接点。
T:这条路通吗?
S:不通。
T:不通当然不会亮了。这种接法的电路我们叫做断路。
T:这个又为什么不亮呢?
S:只连了一个连接点。
T:电流过小灯泡吗?
S:没有。
T:刚才这样接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吗?
S:发烫。
S:发麻。
S:很热。
T:这种接法叫短路。我们来看一段文字,你会了解得更清楚。
课件 演示短路
T:如果现在再让你接,你还会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相连吗?
S:不能连。
S:这样会破坏电池的。
四、用多种连接方法使小灯泡发亮
T:通过对短路、断路的分析,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只要把小灯泡的两个连接
点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接,让电能流过小灯泡形成一条通路,小灯泡就能亮。
那你们能不能想出更多的方法来接亮小灯泡。
T:老师发给每组一个信封,信封里有电池和灯泡的卡片,发现一种新的接法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就把电池和小灯泡贴到白纸上,导线用记号笔画线代替,到音乐响起我们就暂停。
T:发现了几种新的接法,举起手指头告诉大家。
T:请这组上来贴,还有不一样吗?
T:咱们发现了几种?为咱们的成功鼓鼓掌。
T:谁能说说这几幅图中电在小灯泡里是怎样流的?
五、综合运用,课外延伸
T:老师还带来了几幅连接图要同学们判断一下。课件
T:这节课我们采用多种方法接亮了一个小灯泡,如果有两个小灯泡,你能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S;能!
T:如果有三个或更多的小灯泡,你还能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课外请同学们自己去找些材料试一试,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几个人合作探究。
教学反思:
一、 对“科学分组”的探究
看了《点亮我的小灯泡》一课内容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挺简单的,五年级常识有《怎样接亮小电珠》,学生不用花一分钟就能全部接亮的。于是我给每位学生提供了一个小灯泡,一节干电池,一根电线,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自接一接。没想到花了七八分钟还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能接亮小灯泡。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一门心思放在探究接亮小灯泡上。第一次教学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教学,我吸取第一次失败的教训,采用平时常用的前后4人一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比较顺利地点亮了小灯泡。而在后面采用多种方法点亮一个小灯泡时却出现了问题。尽管我提出让每个同学都动动脑筋试试看,但我观察到的是每组的几个男同学比较活跃,大部分女同学似乎不是很积极地投入。
于是在第三次教学时,我又改变了策略,对学生分组作了调整,基本做到男女搭配,两人一组,对探究过程中有困难的个别小组允许他们两组并拢,共同尝试点亮小灯泡,还允许没点亮的小组去模仿旁边点亮的小组。这样一来,学生人人都有了操作实践的机会,而且在互帮互学中每人都学会了接亮小灯泡,学生非常有成就感。
由此我想,对学生进行分组也真是一门学问,在给学生进行分组时,既要考虑学生自身的交往能力强弱,也要考虑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还要考虑男女搭配。只有选择最合适的小组形式,才能让探究得到最大的收获。
二、 对“学生猜测”的思考
学生在点亮一个小灯泡后非常有兴趣地观察了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很有兴趣进一步探究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这时提醒学生把这个问题跟小灯泡的构造结合起来猜测,学生大多能有根据地猜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电路,有的认为电从正极流向负极,有的认为从负极流向正极,有的认为正负极同时流出,在小灯泡内相碰┄┄在学生一一罗列后,我马上借助课件展示科学家的猜测,帮助学生理解电路。
以往当学生在课堂上作出假设或猜测时,我往往会很留意学生说的跟我想的是否一样,如果觉得差不多,就不再让学生猜测了,而是直接表扬那个学生猜测得对,然后进行验证性实验,学生有时也会察言观色,顺着教师的思路来猜测。根据课标的建议,在这一课教学时我已注意到要坦然面对学生的种种猜测,但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不够放手,如果能让学生在各抒已见后适当评议,选择一种大家都认可的,认为比较合适的有根据的猜测,再在交流中相互启发,也许更会让学生觉得自己的猜测有价值。
三、对“生成问题”的思考
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预设为主的,但有时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自然生成的问题。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教师是置之不理呢还是随之改变教学策略?这也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
为了能灵活应对生成问题,我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生成问题作了探究。假如学生在第一次尝试时把小灯泡全点亮了,该怎么办;假如没有一组学生点亮,又该如何继续。没想到多次试教都没出现我想到的问题,而我想不到的问题倒真出来了。
在组织学生用多种方法接亮小灯泡时,我给学生比较自由的探究空间,允许
学生可以2人一组,可以4人一组合起来共同研究。有一组的学生居然把电线的绝缘皮全剥了,把电线绕在两个小灯泡上,把它们全点亮了。我一方面表扬这组学生会动脑筋,一方面提醒他们,现实生活中电线是不能剥开的。在不改变材料的情况下,有办法让两个小灯泡或更多的小灯泡同时亮起来吗?(这是下节课探究的内容)。虽然课已接近尾声,却在班级中又掀起了一个探究的高潮。我把这个“生成问题”还给了学生,让它作为学生探究的又一起点。
在课的最后,我设计了几幅连接图让学生判断小灯泡会不会亮。在一幅断路装置图上(类似课本P5第四幅图),有个学生提出:如果把电池外面的一层尼龙纸剥掉,再接上电线,小灯泡就能亮了。不少学生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为避免跟断路混淆,我让学生课外再作比较研究,同时找资料了解尼龙纸起什么作用。
让“生成问题”作为课外拓展的又一方式。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经历了点亮一个小灯泡,分析小灯泡的发光原理,再想更多的方法点亮一个小灯泡的过程,学生的探究活动是有序地步步深入,认知水平也是拾级而上。而我则经历了一个感觉好上,实际上不好,感觉难上,又想努力把它上好的探究过程。让我感到喜悦的是,在反复的改课过程中,我和学生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我们不仅共同体验了学习科学的乐趣,更增长了科学探究的能力。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会学会从多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快速成长。
绍兴县福全小学 金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