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讨论]水蒸发的现象是否可以说产生气体 [复制链接]

1#

[讨论]水蒸发的现象是否可以说产生气体

 


问题来源:教科版六②群


讨论时间:2012年3月28日


 


无尘(179402503) 7:49:50
兄弟姐妹们:水蒸发的现象是否可以说是产生气体啊?

分享 转发
TOP
2#

日期:2012/03/28


无尘(179402503) 7:49:50 
兄弟姐妹们:水蒸发的现象是否可以说是产生气体啊?


炎霜/tp(195929440) 7:54:13 
从液态到气态,可以说产生气体


无尘(179402503) 7:54:29 
ok


缙科小舒(623814816) 7:55:49 
水蒸发:产生气体不一定是属于化学反应的最好例子

小覃人<mzqinyong@163.com> 8:04:32 
我觉得不是,这只是物质形态的变化,怎么能说产生?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成气体是一种新的物质,这不是误导么


椰果奶绿(396480262) 8:04:39 
不对


椰果奶绿(396480262) 8:05:28 
周围空气中充满了水蒸气啊,但是我们肉眼是看不见的呀

 

椰果奶绿(396480262) 8:06:13 
本人认为不可以


成都大邑常<changhuaip@qq.com> 8:08:38 
不可以,水蒸发是水从液体状态变为气态状态,没有新物质产生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8:10:23 
产生气体?生成气体?看到的是水蒸气吗?看到的可不可以说水蒸气?


椰果奶绿(396480262) 8:11:07 
看到的不是水蒸气,是小液滴


缙科小舒(623814816) 8:11:23 
那不说"产生",说什么好呢?


椰果奶绿(396480262) 8:11:51 
看到的是液态的。气态是看不到的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8:11:58 
缙科小舒问的好,如果不说产生,不说水蒸气,那这个现象说什么?


小覃人<mzqinyong@163.com> 8:12:56 
我们如果对学生说,就应该有充足的证据,能让学生感受到

椰果奶绿(396480262) 8:13:39 
水少了啊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8:14:26 
一杯热水,我们看到热气腾腾,不能说是产生,不能说是水蒸气,那怎样描述这个现象?


椰果奶绿(396480262) 8:15:05 
啊,那这里就有两个变化了啊


小覃人<mzqinyong@163.com> 8:15:18 
能看到的热气,我们能说是水蒸气么?


椰果奶绿(396480262) 8:15:28 
当然不能


小覃人<mzqinyong@163.com> 8:15:51 
这个问题要论证可没这么容易


椰果奶绿(396480262) 8:15:55 
看到的热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水滴啊


缙科小舒(623814816) 8:16:09 
蒸发  定义1: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


缙科小舒(623814816) 8:17:10 
关键词"转化"


椰果奶绿(396480262) 8:17:33 
所以只能说水变少了,看到的热气腾腾又是另一个变化了啊


湖南—vivy(871443386) 8:18:20 
热气腾腾是因为水蒸气遇冷又变为了小水珠


缙科小舒(623814816) 8:19:06 
还有个问题 连线题"水蒸发 产生气体"能不能连


椰果奶绿(396480262) 8:19:34 


湖南—vivy(871443386) 8:19:42 
应该可以


椰果奶绿(396480262) 8:19:45 
但是现象不能说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8:21:19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能连,又不能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28 8:23:22编辑过]

TOP
3#

 

知足常乐(961509443) 8:21:56 
放弃这个连线题,不值得研究,复习下水的三态变化


椰果奶绿(396480262) 8:22:01 
水蒸发 产生气体本来就对的呀


小覃人<mzqinyong@163.com> 8:22:04 
把产生改成转化成,可以不?


缙科小舒(623814816) 8:22:17 
问题是考试中会出现


缙科小舒(623814816) 8:24:57 
产生
    词目:产生
    释义:
  1.生育;分娩。
  2.出产。
  3.由已有的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出现。
  4.出生。


小覃人<mzqinyong@163.com> 8:25:07 
要证明水蒸发转化成水蒸气,这个实验可不好做


椰果奶绿(396480262) 8:25:28 
但是水蒸气我们确实是不能看见的呀,怎么能称之为现象啊


湖南—vivy(871443386) 8:25:40 
实验不好做,但是事实是产生了


缙科小舒(623814816) 8:25:53 
看来不能用"产生"一词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8:26:12 
争吧,吵吧,看看谁能给出比较让大家信服的解释


小覃人<mzqinyong@163.com> 8:26:25 
科学就是这样的,很多事实都在我们身边,但是不经过论证,就直接告诉学生,这样不符合科学精神吧?


湖南—vivy(871443386) 8:26:41 
这争起来没意义,都是在咬文嚼字


小覃人<mzqinyong@163.com> 8:27:12 
不是咬文嚼字,请问你怎么证明?


缙科小舒(623814816) 8:27:29 
放一杯冷水 过一个星期水少了.实验不就成吗
TOP
4#

 

小覃人<mzqinyong@163.com> 8:28:48 
那也只能证明水少了,怎么就说明有气体出现了?


知足常乐(961509443) 8:28:58 
除了直接用实验求证,也可以用阅读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再联系生活实际。有关水的三态变化早就学过了。


知足常乐(961509443) 8:30:19 
春季物品上潮,不也是水的三态变化起作用?


湖南—vivy(871443386) 8:30:45 


小覃人<mzqinyong@163.com> 8:31:10 
如果是我说,我选择说,水减少了,以一种我们不知道怎样的形式离开了杯子


葫芦(493752713) 8:31:53 
以前的常识里有一个实验,用抹布在黑板上写了个水字,一两分后,水不见了


葫芦(493752713) 8:32:11 
水字也不见了,水上哪去了?


小覃人<mzqinyong@163.com> 8:34:19 
不知道大家看过《动手做》里有一个外国的课例,是让学生研究水在多少度沸腾的,给我们很大启发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8:35:02 
其实,这个现象的道理大家都懂,问题是,怎样把我们懂的知识,用比较容易理解的语言,跟学生解释


哲哲(393607375) 8:35:07 
水少了就是蒸发了啊,水有三态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8:38:41 
我们教学语言,可以分为日常口语和课堂语言。口语,是采用大家都比较习惯的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往往比较随意,比如我们会说我们呼吸的时候,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课堂语言,我们一般要求要比较规范,尽量不要犯知识性错误。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8:40:20 
另,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是怎样正确的解释,但还是要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达,也就是儿童化点,不要粗暴的灌输什么专业的、严谨的科学原理


椰果奶绿(396480262) 8:41:32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说水蒸发的现象呢


不睡觉的兔(173692760) 8:41:55 
回到此题,我觉得,用产生气体的说法,还是可以的,虽然实质上我们看到的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这个产生,只能说是看到,而不是生成。


小雨伞—愿做一只董寨的鸟(280541885) 8:43:15 
 水蒸发的现象是可以通过实验见解证明的,这需要教师引导孩子用推理的方式认识


小雨伞—愿做一只董寨的鸟(280541885) 8:43:27 
见解——间接
TOP
5#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在科学中寻找快乐!
TOP
6#

产生气体,完全可以呀!如果一味严谨、严密,那不就是老学究了。


同意水的气化也是产生气体,这个气体和水只是形态上的变化,而非本质的变化,所以不是化学变化。


典型的产生气体而非化学变化的反例。还有,如打开雪碧瓶,有气泡大量冒出,学生也说是产生气体,是有二氧化碳产生了,是从溶解的状态析出来,为物理变化。这也是有气体出现而非化学变化的反例。


 


见到白气,学生通过推理,得出水在蒸发变成水蒸气,当然也可以说产生了气体。

TOP
7#

见到白气,引导学生推理:白气哪里来的?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热的水蒸气哪里来?在烧的水减少了。。。。。。。。
TOP
8#

水蒸发,毫无疑问是产生了气体。水蒸气是气体,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水蒸发产生气体,就无问题。
我的博客:http://nhd1981.bokee.com/    http://blog.kxsy.net/user1/nhd1981/index.asp
TOP
9#

以下是引用章兴波在2012-3-28 22:36:00的发言:

    
    见到白气,引导学生推理:白气哪里来的?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热的水蒸气哪里来?在烧的水减少了。。。。。。。。
    

只是状态的改变,可以说成产生了气体,就是需要老师加以引导或者反问学生,这气体是否是新物质,但是要老师引导水和水蒸气是一样的,以免学生产生有化学变化想法的嫌疑。

TOP
10#

产生在字面的意思就应该是生成的意思,而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最多是说变成,不能说产生,产生的意义更应该趋向于化学变化,生成新的气体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