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宁波215号俞利平(原名为雪恋)作业专贴 [复制链接]

1#

宁波215号俞利平(原名为雪恋)作业专贴

学号:215     网名:俞利平(雪恋)  

博客地址:http://blog.cersp.com//userlog/2968/index.shtml
总计(  81  ) 学分,其中必修学分(56   )学分.

            

1、必修任务合计(   56 )学分
            

1)阅读5本有关著作,得(  20  )学分(请附上相关地址)
至少阅读5本有关著作,其中2本为必读著作,其余自选。阅读的每本书必须有一篇3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上传至论坛,优秀级每篇得4分,良好级每篇得3分,合格级每篇得2分,不合格不得分。累计学分不超过20分。必读书为张红霞所著的《科学究竟是什么》和喻伯军主编的《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Ⅰ、书名:《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体会文章: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Ⅱ、书名:《科学究竟是什么》;体会文章:教材处理之我
                

Ⅲ、书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体会文章:《让我们的孩子学会说-让我自己来》
            

Ⅳ、书名:《中国教师缺什么》;体会文章:《今天,我们这样做教师》
                

Ⅴ、书名:《反思教育习惯》,体会文章:《关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23篇教学实录及反思,得( 12   )学分(请附上相关地址)
上传3篇教学实录及反思。优秀级每篇得4分,良好级每篇得3分,合格级每篇得2分,不合格不得分。累计学分不超过12分。
                

 

 

Ⅰ、《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实录及反思
            

Ⅱ、《蜡烛能燃烧多久》教学实录及反思
            

Ⅲ、《哪杯水温度高》教学实录及反思
            

 

 

33篇评课类或其他原创性文章,得(  12  )学分(请附上相关地址)
上传3篇评课类文章或其他原创性文章。优秀级每篇得4分,良好级每篇得3分,合格级每篇得2分,不合格不得分。累计学分不超过12分。
                

 

 

Ⅰ、优质课评课
            

Ⅱ、教师引领学生探究的法宝材料
                

Ⅲ、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4)在线主题研讨积极发表观点,得( 4   )学分(请附上相关地址)
认真参加在线主题研讨,并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每次得2分,累计学分不超过8分。
                

 

 

在和风论坛上发表的内容在这里找不到了
                

 

 

5)积极参加研修班的现场研讨活动,得(  8  )学分(请附上相关地址)
积极参加研修班的现场研讨活动。每参加一次得8分,在现场活动中开课的加5分,作重点发言的加3分。累计学分不超过20分。
                

 

 

将参加200777日至9日的活动
                

 

 

2、选修任务合计(  25  )学分
            

1)发表高质量的主题帖或精华贴,得(  6 )学分(指论坛上的精华贴和每周推荐贴,请附上地址)
发表高质量的主题帖(指有效回帖超过30个的主题帖)。每帖得2分。所发表主题帖被确定为精华的,每帖得4分。累计学分不超过12分。
                

 

 

在和风论坛上发表的内容在这里找不到了
                

 

 

2)转贴有价值的文章,得(  4)学分(请附上地址)
转贴有价值的文章。每篇得1分,累计学分不超过8分。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4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7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8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00
            

 

 

3)积极参与论坛交流,得(  5)学分。
积极参与论坛交流。有效发帖满30帖得1分,累计学分不超过10分。

            

4)积极上论坛学习,得(  10 )学分。
积极上论坛学习。浏览时间满8小时得1分,累计学分不超过10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7:46:27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读《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有感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是一本非常切合小学科学一线教师需要的一本书。该书中既有对教学理论的真知灼见,又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个案,使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有所深入,更能使教师在教学案例的学习中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所反思——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是否也有这样的错误;这种设计是否适合我们的学生……特别是专题2《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一文,对我的感触更加深。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如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体现,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所关注。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怎样做才能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既没有公式可套,也没有现成的方法,对于一线的老师来说,它更是需要千变万化的。虽然教师对这一方面有所关注,但仍有不少的老师“穿新鞋走老路”,仅仅流于形式。而学生主体地位要得以真正体现关键是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同时也有其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教育环境、教育设备、教学评价等等,并且其它方面的因素也影响着教师对自身角色的正确定位。
                    

与其它国家的教学相比,我们的教育在哪些方面存在着问题?我们的学生们缺少什么?这些问题有许多的专家学者们研究过,我也在许多的报刊杂志上见过相似的报导。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了。我在实际教学中多次感受到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但这几天对我的触动最大。最近,我看了2006世界男篮锦标赛,看到中国队的前三场接连失利,我真是恨得牙痒痒,除了技术上不如人,他们的拼搏精神,他们的敢闯敢打的劲头更不如人。为什么会这样?我想他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让他们循规蹈矩,这让他们的棱角、他们的冲动渐渐地失去,即使他们成人后,这种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观念也会困住他们。再回头看看我们的学生,他们又有多少的闯劲呢?我们在希望学生们做些什么?我们培养学生的哪些方面是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有重要影响的?与其他国家比一比,人家又在关注学生的什么?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有的从小学就开始厌学?为什么我们的问题青少年越来越多?究其原因还是在教育。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正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去各个学校看看,去听听学生的心声,我们现在的教学是他们所喜欢的吗?有多少的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有一份对学习、探究的热情?再去问问我们的老师,他们最关注的是学生的什么?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教育陷入了这样的困境?如何来走出这个困境?我想让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体现是个良方。这种体现不是流于形式,不是局限于某几节公开课,也不是执着于更好的记忆知识的方法,而是一种解放,学生思维的解放,学生负担的解放,学生心灵的解放。我们的学生不再为“分”而发愁,不再被考试左右,不再拘禁于课堂上的学习,不是为完成任务而学。让我们的学生学习着并快乐着,那才是我们需要的教育,才是学生需要的学习,才能为我们的社会培养各种各样的有效的人才。
                    

为了让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体现,请我们的老师少一份苛刻,多一份宽容;少一份对“分”的执着,多一份人性的关怀;少一份批评与教训,多一份理解与支持;少一份盛气凌人,多一份尊重与关爱。
                    

让我们的孩子学会说
                    

———让我自己来
                    

记得自己小时候,每天必做的事除了把自己的事做完,还要帮家里做饭、扫地、洗衣,在农忙时常常要下地干活,回家的作业往往要在学校赶着完成,到了家就没时间做了,那时觉得挺苦,现在回想起来也挺有意义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学生聊起我小时候的这些事,本以为学生会感到惊讶,为自己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而感到庆幸,可没想到的是,学生们听了我的讲述却是羡慕万分,为他们自己现在除了读书什么都不能干而感到沮丧。
                

为什么孩子们会有这样的反应?
                

再让我们去看看许多学校在每天上学放学时的情形,校门口都挤满了接送孩子的家长,一旦孩子出来,赶紧帮着拎书包,某些孩子值日时,家长有的向老师提出质问:为什么让孩子扫地,他们还不会扫,应有教师代替;有的则不辞辛苦地越俎代庖,扫地拖地,擦窗擦桌,可谓“俯首甘为孺子牛”。在家中呢,父母们又为他们准备好了一切,即使是孩子自身的穿衣服,准备文具等工作也代而为之,更不用说家务劳动了。只要孩子把成绩搞上去,其它的什么都不用管。
                

但尊敬的爸爸妈妈们啊,你们这样做会害了孩子们的!美国儿科权威詹姆斯博士说过:“依赖本身就是滋生懒惰,精神松懈,懒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这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当我们的孩子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如何让他们来面对今后的生活呢?如何顺利地进行学习、工作?我认为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对于学习,应该是一件更为重要的事。
                

什么是生活自理能力呢?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个体自己承担或料理生活,使日常生活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生活自理能力可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这是人最基本的素质,是人生的基础,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立脚的基础。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而作为教师,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首先,在课堂上教育和要求他们学会自我服务性的劳动,逐步做到基本生活自理。现在新课程中有多门课程中有这方面的内容,比如《劳动技术》、《品德与生活》、《科学》……教师要重视这些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比如;扫地、洗衣袜、整理书包、钉纽扣……只有他们学会这方面的技能,才能要求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其次,定期开展评比自理小能手活动。定期开展评比自理小能手活动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崭新尝试。教师经常在班上开展自理小能手的活动,可以使学生训练自己的自理能力的兴趣浓厚,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同时,在活动中,也可让学生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把自理能力落到了实处,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
                

二、取得家长的支持,做到合二为一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好坏,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家庭的的紧密联系和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调查,很多家长十分轻视儿童时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以为孩子太小,再大些培养也不算晚,不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另一方面觉得孩子动作太慢,实在磨不起,一着急,就来个包办代替。面对这种现状,教师要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召开家长会。教师可以在家长会上积极地向家长宣传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意义和方法,使家长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跨出自主实践的第一步。这个时期,正值孩子们精力旺盛而又好奇心十足的阶段,对新奇的事物都有兴趣试试。父母对孩子这种我自己来的意愿,不能因为爱心和担心加以阻止,否则会压抑孩子的主动性和表现欲,阻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家长会上,教师还应引导家长以身作则,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出好榜样,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家长们认同了这些观点,在家里放手让孩子叠被、洗衣服……才能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鲁讯曾说过:童年的情况,就是将来的命运。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奠定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学校和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走到社区里,培养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除了学校和家庭,社会的力量也不容忽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现在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十分明显,如何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事情。多让孩子们到社区里参加义务劳动,帮助有困难的老人、残疾人及其它需要帮助的人,既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及家中学会的劳动技能得以实践或施展,又可以让他们尝试到帮助他人所能体会的快乐,岂不是一举两得。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社区应多创设这样的氛围与场地,让学生有为他人服务的环境,能得到有关机构的有效引导,使学生的心灵能从中得到些收获。
                

总之,让孩子学会自主、自立,让我们的孩子学会说———让我自己来,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将它重视起来。
            

 

 

 

 

 

 

教材处理之我见
                    

新课程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发挥余地,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用活教材。下面就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1、切入口要准
                

既然要处理教材,就要将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作为科学探究的切入口。在教学《纸的吸水性》一课时,我就经历了多次反复的实践。我们意识到:让三年级的学生搞研究,不能赶热闹,各搞各的,而是要让他们结合大家的智慧,通过共同探讨,不断完善和提高。在纸的这单元教学中,经过几次尝试,将研究的主题由多个递减为三个,两个,一个。最后发现,选取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主题——研究纸的吸水性,让学生之间、各小组之间相互合作、相互质疑,共同努力,最终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而对于剩下的有关内容,则可以抱着“授之以渔”的心态放手让学生自己课后去研究。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进行处理,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舍得花时间
                

三年级的学生还是初次接触科学课,他们的科学实验能力还比较弱,因此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在科学能力的培养上,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纸的吸水性”这个内容只是《不同用途的纸》的一部分,我把它作为一课时的时间来研究,而在这一课时中,又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制订方案及讨论方案的科学性的内容上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交流、质疑,从而获得提高。
                

3、要肯定他们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低估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按照教师所设计的方法做实验,这样,不仅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会使学生走进“坐吃山空”的误区,更发现不了学生的思维火花。与其让学生按部就班地机械学习,不如多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学习,哪怕有时有些尝试可能是错误的,但也能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补充使之完善。
                

例如,在教学“纸的吸水性”这个内容前,我也向其他他请教了研究纸的吸水性的方法,大部分老师也只是想到了两种,也在课前尝试让个学生说说研究纸的吸水性的方法,只有小部分人想到了两种,大部分只想到了一种,甚至没有,可在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却想到了四种方法,这不是一种惊喜吗?这样的研究远比传统的教学方案更让学生喜欢,对于学生能力和情感的培养更是大大有益。
                

4、点滴中看火花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的宗旨,而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它可以体现在一点一滴当中,教师可在细微处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这个科学素养不仅体现在科学实验能力的提高,科学意识的提高,同时也体现在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的能力上。
                

  例如,学生在提出用“滴水”的方法来研究各种纸的吸水性时,就经历了同学们相互之间不断提出质疑,不断进行改进的过程,并通过实验演示,在教师再次激发矛盾后才确定其方案。刚开始,学生只说分别向每一种纸滴水,看哪一种纸上的水迹大,马上就有学生指出:应向每一种纸滴同样多的水。由此,引出“滴管”这个工具,研究方案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学生对此方案已没有异议,但这与比较科学的方案还有一定的距离。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教师正准备直接给学生一些提示,可一个念头打消了这种想法。与其直接暗示给学生,不如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只有让学生不断思考、反复实践,才能达到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提高。所以,我让学生来演示这个还不成熟的方案,果然,实验还没演示完,就有一双双小手举起来了。原来,他们发现:用滴管向每一种纸滴水时,不能一个接一个地滴,应该同时滴,再来比较水迹的大小。至此,“滴水”方案已经很完善、很科学了。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逐渐成熟起来,他们已明白要做比较的实验必须在同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总之,无论是用现有教材教,还是用处理了的教材教,教师都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这种探究不是一种热热闹闹,而无本质内容地讨论,更不是老师问学生答的模式,而是教师给学生创造机会,营造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氛围,使学生能够进行正常的讨论和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这种讨论和质疑是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有效途径,学生正是在这种讨论和质疑中,思维水平得到快速提高的。教师扮演的是一个忠实的听众,不随意发表意见,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一点暗示或点拨、引导,使学生的讨论“柳暗花明”。
                

 

 

 

 

 

 

 

 

 

 

 

 

 

 

 

 

今天,我们这样做老师
                    

                       

步入二十一世纪,走进一个日益纷繁美丽的时代,面对那些通过各种媒体吸收了大量知识的孩子,我常常会问自己: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
                

传道、授业、解惑,这是传统对教师的要求,可今天,接受“业”的途径太多,学生可以比教师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早。老师如果处处以“师”自居,那么真的“老”了,老得不适应孩子,不适应时代了。
                    

今天的老师首先要有一颗童心。童心可以让你透过孩子的视角去观察,去感受,体验孩子们的感情,融入孩子们的世界,只有朋友才能、交流、沟通。
                    

“爱”是这个世间最美丽的单词,它可以呼唤和平,更能带来和谐。今天的老师要有一颗爱心。爱心能使你包容孩子的一切,爱心可以让孩子们从你的眼神中感受到关心,体会到价值。教师胸中要有一团火,在任何情况下都以自身的朝气蓬勃,来感染学生、辐射爱的力量。然后在学生的成长中感受教育的快乐,在学生的成功中,体会人生的幸福。
                    

今天的老师要有一份责任心。我们常常想教给学生更多,用自己的一杯水来滋润学生。因为不放心的缘故而讲了又讲,让学生做了又做。我们愿意放弃休息来为学生补课,素不知事倍往往功半。只会苦干是不够的,教师应有启发学生思考,引领学生感悟的素养。今天的老师可以只有一杯水,但是必须懂得如何教会学生取水。带着责任心走进课堂,走上讲台,让孩子们在你的点拨中受到启发,步入知识的殿堂。
                    

今天的老师要在学生的发展中寻求自身的发展,以自身的发展来带动学生的发展。为了当好今天的老师,你也许会舍弃许多,失去许多,但无疑你是快乐的,因为你生活在充满童真的孩子中。
                    

当我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学校,当我微笑着与孩子们交流,当我在课堂上充满自信地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当我看到孩子们因我而喜欢语文,喜欢阅读……我知道:今天,我们这样做老师!
                    

 

 

 

 

关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一位哲人曾说过:谁拥有了自信就成功了一半。自信就像催化剂一样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们百折不挠,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可见,自信的培养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更应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什么是自信?自信是一种正确、积极的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积极意味着一种对自己的认可、肯定和支持态度。与自信相对的是自卑自负。自卑是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低,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或优势,总认为自己不能或不会。自负表面上近似于自信,但与自信有着本质的区别。自负的人缺乏对自己的客观、正确的认识,表现的多是夸张的自己,或是幻想中的自我角色,其夸张和炫耀,本质上正是不自信的表现。
                

由于现在的教学,往往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良的重要标准,这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容易形成自负的心理,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以自我为中心,容易产生自私的想法,更滋长了这种自负的情绪;而对于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应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而变得自卑,在同学面前也有些抬不起头来,久而久之,就容易对学习产生厌倦,对老师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学生产生了这样的抵触心理,教师没有及时地进行辅导、沟通,那么很容易使这类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对于这样的情况,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重点来谈谈对于后进生自信心的培养。
                

一、老师用“爱”感化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风论坛 -- 和风论   
                

我们往往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可我们的学生感受到你们的“爱”了吗?恐怕不一定吗?有调查显示,只有一部分的学生觉得老师是爱他们的,还有一部分的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爱他们,剩下来还有一部分觉得老师是不爱他们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值得我们老师好好地思考。如何让学生感受到你是“爱”他们的呢?在教学实践中,可在以下几方面做努力:
                

(1)   在生活上及时给予学生以帮助
                    

     我班有位学生由于大小便经常失经,常常要让父母来给他换洗,我从没有觉得烦,总是及时通知家长。随着年级渐渐高了,他不想让其它学生知道他大小便失经了,我就悄悄地去通知他的父母,不让其它学生知道,让他在同学面前不觉得难为情。虽然这位同学的学习成绩目前不是很理想,但我和他一起从未放弃过努力。
                

在科学课中,我们经常让学生准备学具,可有个别学生总要忘记,这时,我不是指责,而是及时地给他们需要的学具,并提醒他们下次不要忘了。虽然这个学具的准备需要花很多的时间,但对于这几个学生来说却是重要的,渐渐地学生就会和你亲近,愿意听你的教育,喜欢你上的课。
                

这一些些小事都能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你是爱他们的,关心他们的。
                

2)创设一个宽松、平等、关怀的学习氛围
                    

对于那些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来说,学习对他们来说往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不仅自己听不懂,学得累,还要听家长、老师、同学的骂,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特别是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更是对他们自信心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时,不要一问地说他们笨,用话语刺激他们,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要注意发现和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引导他们逐步形成自我肯定的概念,树立“我也行”、“我很能干”的信念。比如在给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补课时,不能提太难的问题,可以将较难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他们能够解决的问题来让他们试着解决,对于学习方法不正确的同学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地帮助他们。如果你在与学生探讨一些学习上的问题时是在一种宽松、平等、关怀的氛围中进行的,那学生就会变得会说、爱说了,愿意与老师沟通了。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肥沃土地。NFf:'m

在这些学习、生活的琐碎中,让你的真心去感动学生,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你的“爱”,让学生愿意与老师交流,也就会有信心与他人交流,这对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很有帮助的。
                

二、多肯定、鼓励他们,让他们觉得“我也行”
                

每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比如在一次作业练习中,我表扬了班中平时字写得潦草的同学,认为他的字有进步了,之后他的字一天比一天进步。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点滴成果的肯定和鼓励不仅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而且能保护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尝试做一件事没有成功,这并不表示这个孩子无能,还要鼓励继续尝试,孩子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对不同的孩子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有不如意的地方就责备。作为老师只要以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学生,就能发现他们身上随时随地表现出来的闪光点。成绩差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在其它方面他们也有自己的骄傲。作为老师应该利用各种机会适时的恰如其分的表扬他们身上的优点,也可以在私下的谈话中,对他们的闪光点予以肯定,鼓励他们,使他们能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长处,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9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学生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里活动是非常投入、非常自信的。一次在上科学课时,我发现一位平时沉默寡言的男同学制作的船特别精致,于是我让他上台来展示一下。他勉为其难地答应了。结果他的作品一亮出来,立即引来全班同学的兴趣。他制作的那艘小船,不仅美观,而且在比赛中装了很多的小弹珠,为小组赢得了荣誉。我让他把制作过程说一说,,没想到不爱说话的他却说得头头是道,赢得了同学们的羡慕和敬佩,他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心里享受着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帮助他们制定一个个小目标,使自信心得到提高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目标。有了目标,才能产生不竭的动力,才能不畏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目标有大小之分,远近之别,学生往往能够树立长远的大的目标。伟大的目标诚然能产生伟大的动力,但切合实际的小目标更容易使人享受成功的喜悦。在你一次次达到目标后,你就会逐渐为自己建立起一种信心——我一定要成功。要知道,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况且,任何大的目标都是由无数个小的目标组合而成的。因此,应让他们拟定一个又一个切实的近期目标,并努力实现它。
                

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对他今后的人生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要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对同学充满自信,对老师充满自信!
                

TOP
3#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堂教学设计
                

课前游戏:
            

     课前我们一起来玩扳手腕的游戏,我选这位同学作为这两组的代表(小个的一位女同学),选那位同学为另两组的代表(大个的男孩),看哪一组的力气大,大家同意吗?(小个组的同学提出抗议)认为这样比不公平,并说明理由。老师建议这个游戏大家可以和体育老师联系,在体育课中试试,当然是要选大家认为合理、公平的方法来比。刚才大家对游戏提出了要公平的要求,其实我们的科学探究中进行比较实验时也应注意“公平”。
            

一、           更多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猜测(8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有关问题。(出示课题)
                

师:(出示物体)盘子里放着七种物体,谁认识它们?(停顿)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
                

师:这些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体,那你以前有没有研究过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呢?

生:有

师:先猜测一下,这七种物体在水中哪些可能是沉的?哪些可能是浮的?以小组为单位,边猜测边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实验单上。并和你们小组中的同学说说你是根据什么猜测的。
                    

(生猜测,教师巡视,对于猜测较快的组问他们的猜测理由。)
                

师:我们请一组来汇报,其它组注意听,和他们组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汇报在多媒体上演示分类。
                

第一个学生在汇报后,师问: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生:……
                

其它组有不同意见的物体将它放入有争议的栏中。并问:你又是怎么想的?
                

生:……
                

师:刚才,我们在猜测物体沉浮时,有的是根据物体的轻重猜测的,有的是根据物体的大小猜测的,也有的既有根据物体轻重的,又有根据物体大小的,还有的组是根据其它原因来猜测的。大家认为物体的沉浮和这些因素有关。
                

边说边板书:                   有关
                

             轻重
                

 物体的沉浮          大小
                

                  ……
                    

2、实验(3分钟)
                

师:那大家的猜测对吗?我们需要实际地观察一下,在动手之前我有几点小小的建议。(多媒体出示提示)
                

1)将物体轻轻地放入水中,看它是下沉还是上浮。
                

2)实验完后将物体放回原来的地方,把手擦干
                

3)实验后小组交流:你们哪些物体猜测错了,有什么新的发现?
                

3、交流(2分)
                

师:差不多了吧。你们都猜对了吗?哪些物体你们猜测错了?
                    

生汇报,教师在多媒体上拖好七种物体的沉浮
                

二、物体的沉浮和他的大小、轻重有关吗
                    

1、否定(5分钟)
                

师:经过实验,你觉得物体的沉浮和轻重有关吗?
                    

学生出现争议,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师:那我们将七种物体按轻重排一排,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好像和轻重没有关系,蜡烛比回形针重,可是回形针沉了,蜡烛浮了?
                

师:那是和什么有关呢?
                

生:大小
                

学生又出现争议,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师:那我们将七种物体按大小排一排,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好像和大小也没有关系
                

师:你现在觉得有什么疑问或困惑的?
                

师板书:?
                

2、肯定
                

1)轻重(13分钟)
                

师:你们刚才在把这些物体按轻重排一排时,是怎么排出来的?你觉得这样比较它们的轻重合理吗?(停顿)哪里不合理?(停顿)想一想课前的游戏,我们比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停顿)小组内讨论一下吧。
                

师:你觉得哪里不合理?
                

生:它们的大小不一样
                

师:你能举个例子来说一说吗?
                

生:比如回形针和胡萝卜……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比合理?
                

生:大小一样
                

师:你们组的发现很价值。我这里有大小一样的物体(出示四个球)除了大小一样以外,还有什么要求
                

生:轻重不一样
                

师:那你上来掂量一下
                

生上来掂,发现轻重不一样
                

师:那你认为这四个大小一样,轻重不一样的四个球放入水中,会怎么样?
                

生:重的会沉,轻的会浮
                

师:那大家认为物体的沉浮还是和轻重有关系的,是吗?那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先来给这四个球按轻重排一排吧,四个同学每人排一次。排好后猜测一下,它们在水中的情况。
            

学生把四个球按轻重排一排,然后汇报,教师在多媒体上标出四个球不同的轻重
                

师:它们在水中会怎么样?
                

生:……
                

师:真是这样吗?我们把四个球放入水中试试。
                

学生实验,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合作,先在展示台上说实验结果,再在多媒体上拖放它们的位置。这是他们组的结果,其他组呢?都是这样吗?
                

师:从这个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那你能用自己的话来科学的说说你的发现吗?
            

教师板书:大小一样的物体   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2)大小(8分钟)
                

师:我们在研究物体轻重对沉浮影响的时候用了一组怎么样的物体,那么我们现在要研究大小和沉浮的关系时,需要选择怎么样的一组物体来研究?
                

生:轻重一样,大小不一样
                

师:我也带来了四个轻重一样的正方体,多媒体出示,把它们按大小排一排,在师: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哪个会沉?哪个会浮?请你猜测一下
                

生直接猜测
                

生:最大的最上面,较大的第二,较小的第三,最小的沉在最下面
                

师:你为什么认为它们在水中位置会不同,你是怎么想的?
                

师:你认为和它的大小有怎么样的关系?
                

生:……
                

师:真是这样吗?我们动手试试吧
                

学生实验,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
                

师:谁和大家说说你看到的实际情况
                

(交流)教师拖放各个正方体。其他组的情况呢?是不是都是这样?
                

师:从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
            

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科学的说说看你的发现吗?
                

(板书:大小一样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师:(指板书)物体的沉浮跟物体的轻重、大小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现在这个有关?它的问号我们怎么办?(黑板板书  有关!)
                

师:我们在研究物体的沉浮是否和轻重有关时,选择了大小一样、轻重不一样的物体进行研究;在研究物体的沉浮是否和大小有关时,选择了轻重一样、大小不一样的物体进行研究。这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三、拓展(2分钟)
                    

1、师:同学们,今天的研究很成功!给我们自己鼓鼓掌吧!(鼓掌)
                

2、快下课了,我们的研究不得不告一个段落了,大家一定还有许多想说的,想做的。对吗?物体在水中的沉浮除了和物体的大小、轻重有关系,还可能会和什么有关系呢?(黑板板书:……)你可以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研究,当然要注意安全,下节课我们再一起研究!
            

四、板书设计: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有关————有关!
                    

               

               轻重     大小一样的物体     轻的容易浮
                

物体的沉浮                                 重的容易沉
                

     大小     轻重一样的物体
        
    大的容易浮
                

                              小的容易沉
                

 

 

 

 

反思:

本课的材料的精心准备
            

 “科学课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活动。”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可以成为科学探究活动,并不是所有的科学探究活动都可以成为科学课的活动。科学课和科学教材的活动,应该是学习主体层面上具有足够的发展意义,教学活动层面上具有足够的效率的科学探究活动。同样,科学课活动的材料来源于生活,但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作为科学课活动的材料。科学课活动的材料,应该是有典型性、有结构性、有启发性的材料,是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发展的材料。
                

我们通常所说的材料要生活化,要把学生的探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这里并不是说生活中的材料都可以作为我们科学课中的材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们在保证材料具有典型性、结构性、启发性的同时,仅可能让它接近生活。
                

教师应该怎样挑选材料呢?
            

统一有歧义的材料。牙签由于做的材料不同,有的沉有的浮,需要统一用同一种材料作为探究材料。
                

选择会猜错的材料。片段一除了泡沫和铁螺帽学生的意见比较统一之外,其他的都有可能猜错,或者会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学生猜错了,说明他们原有的认知跟事实之间有矛盾,矛盾越激烈,越能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
                

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泡沫是大的,浮,铁螺帽小,沉。胡萝卜是重的,却浮了,大头针是轻的,却沉了。在矛盾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加精细,认知会不断深入。但这组材料中还有一点问题,找不到大的沉小的浮的物体。胡萝卜、泡沫、蜡烛能浮,都是大的,大头针、铁螺帽、橡皮擦、会沉,都是小的。
                

材料有时候会成为学生探究的垫脚石,也有的时候会成为学生探究的绊脚石。如何把这块绊脚石变成垫脚石呢?教师除了精心挑选材料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材料。
                    

学生实验观察这一组材料之后,书上提示:分别按大小、轻重顺序排列,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系吗?片段一中老师没有要求学生这样去做,我认为是可行的,学生在观察这一组物体的沉浮之后,不需要排列,就能够认识到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无关,和它的轻重无关。教学中,在学生汇报之后,老师问:起先你们认为沉浮和轻重、大小有关,现在你怎么看?学生的回答显然不是我们预料中的答案。通过这一组材料的观察,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沉浮和大小无关,和轻重无关。上课时学生之所以这样回答,原因在哪里?我想首先是教师的提问不明确,没有紧密地围绕所提供的材料展开,把材料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如先问学生:原来我们认为轻的浮,重的沉,看了这组材料之后,你怎么认为?物体的沉浮和轻重有关系吗?这样,材料的作用可能会更多地发挥出来。其次是学生的认知可能已超出了我们的预料。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就大小或就轻重来论沉浮,很多学生已经能够把两个变量都考虑进去了。就这一个环节,应该怎样做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思考。
                

 

 

蜡烛能燃烧多久
                

实验材料:
                

教师:杯子、长蜡烛、短蜡烛、火柴、碟子、棋子
            

学生:杯子、短蜡烛、火柴、棋子、吸管、针筒、气垫、培养皿、白纸、湿布(若学生有需要提供一次性杯子或矿泉水瓶和剪刀) 

课前渗透:怎样计时(不是一开始就数1,而是过1秒后数1     

一、           杯中的氧气烧完了吗?(18
                

1、  一支蜡烛燃烧实验
                

    板书课题,直接说课题(课题板书大一点,清楚一点)
            

    (点燃一支蜡烛)如果给它罩上一只玻璃杯,它会怎么样?(熄灭)一罩上就熄灭吗?(烧一会儿才熄灭)它能燃烧多久?学生猜测:……
            

    我们一起来测量一下,什么时候开始计时?(杯口与桌面完全接触后或杯口碰到桌面开始)什么时候停止?(火焰熄灭时喊“停”)屏幕上有钟,可以帮助我们计时,请这两组同学来计时,另两组同学来发令,观察火焰是怎样变化的?
            

    这支蜡烛燃烧了多久?(810秒)大家猜测得很准确。蜡烛的火焰是怎样变化的?(慢慢熄灭、从上面慢慢变小后来熄灭……)为什么后来熄灭了?(学生猜测:可能杯中的氧气烧完了,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想)
            

2、  两支蜡烛燃烧实验
                

    点燃另一支短蜡烛,问:如果将这一长一短两支蜡烛点燃后罩在同一只杯子中,它们熄灭的顺序会是怎样的?(同时熄灭;短的先熄灭;长的先熄灭)

    你为什么这样猜测?
            

    我们通过实验来观察一下,你们刚才都认为里面的氧气烧完了,所以重新用这个杯子做实验我们应该给它换换气(将杯口朝上,在空中挥动几下),教师演示实验,
                

    谁来描述一下实验现象?(长的一支先熄灭,短的一支后熄灭)
            

    你猜测对了吗?有什么想法?(会不会老师操作有问题;如果杯中的氧气用完了,两支蜡烛应同时熄灭,为什么会长的一支先熄灭)
            

    建议再做一次,教师演示实验
            

    怎样解释这个实验现象?
            

    当杯中长的那支蜡烛熄灭时,杯中的氧气用完了吗?你是从什么现象中发现的?板书“吗?没有”
            

    你认为杯中哪一部分还有氧气?当短的那支蜡烛熄灭时,杯中的氧气用完了吗?哪一部分还有氧气?
            

    如果我放入一支更短的一支蜡烛还能继续燃烧吗?(会)为什么?再做一次实验(三支蜡烛先后熄灭)
            

    如果我放入更长的一支蜡烛它还会燃烧吗?(不会)为什么不能继续燃烧?(上面没有氧气了)下面不是还有氧气吗?(跑不上去)如果有办法让下面的氧气跑上去蜡烛还能继续燃烧吗?
            

二、        保持蜡烛继续燃烧(20
                

1、  架空杯子蜡烛能继续燃烧吗?(火柴控制起来)
                

    在这支点燃的蜡烛周围摆三颗棋子,让杯口架在棋子上,蜡烛会熄灭吗?为什么?多请几位同学说说他们的猜测以及猜测的理由(如果学生认为不会熄灭让他们说明理由;如果学生认为会熄灭的,则问:那你认为燃烧多少时间后熄灭?等会儿实验时你可以测量一下)

    为了检验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等会儿我们要动手实验,,你认为实验中要注意什么?(①用火安全②将蜡烛放在杯子的中间)学生说完后教师补充:这个实验每一组只做一次,刚才猜测会熄灭的同学别忘了测量蜡烛燃烧的多少时间。
            

    火柴在抽屉里,拿出来就可以实验了。学生分组实验
            

    说说你们的实验现象(有不同的实验现象吗?)
            

    你猜测对了吗?有什么疑问或想法?(多说几个同学)板书:为什么蜡烛还是熄灭了?
            

    是啊,蜡烛为什么还是熄灭了呢?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燃烧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燃点和空气中的氧气三个条件,现在三个条件不是都有吗?为什么还是熄灭呢?可能是哪个条件出了问题呢?(可能是杯中的氧气没有了)
            

    你们不是认为杯子外面的空气会来补充的吗?(现在蜡烛熄灭了,说明什么?外面的新鲜空气有没有进入杯中?)
            

    为什么外面的空气不进去?
            
(点明;杯子的上部被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占据着,外面的空气进不去)
            

    出示课件演示。
            

2、  蜡烛继续燃烧实验
                

    原来是这样,如果我们要让这支杯中的蜡烛燃烧的时间比原来再长一些,可以怎么做?(把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从杯中赶出来,让外面的空气能进入杯中)板书:怎样使蜡烛继续燃烧?
                

    小组内讨论:小组内设计方法,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设计,这在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学生汇报方法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设计?(①把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抽出来②往杯子里打气③用棋子垫高④杯底打洞……)学生说设计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出示材料。
            

    我们在实验操作时要注意什么?
            

    提出实验要求;
            

因为每一个组的蜡烛不可能完全一样长,实验时,请大家先记录你们组的蜡烛当下面只垫三颗棋子,不使用其它任何方法时燃烧了多久,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上,(如果刚才已经测量过了,可以直接填入表中);
                

然后你用了什么方法,使蜡烛燃烧了多久,比原来延长了多少时间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然后小结一下:怎样做可以是蜡烛继续燃烧。
                

几个温馨提示:
                

                领取材料前小组内统一意见,认为哪两种方法可行就领取相应的材料,这两个实验做完后如果时间还没有到可以再来领材料继续研究。
                

                实验时注意用火安全,杯子轻拿轻放,做完一次后记得将杯口朝上,进行换气。
                

                实验时间10分钟,听到音乐,将材料放到中间做好交流的准备:成功的分析为什么蜡烛能继续燃烧;失败的分析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边看实验记录单边说)
            

    学生分组实验
            

    10分钟到了,音乐响起,出示:实验后分析,成功的分析为什么蜡烛能持续燃烧;失败的分析为什么蜡烛还是熄灭。
            

    交流:你用什么方法使蜡烛继续燃烧,什么方法不能使蜡烛继续燃烧?汇报时用同一种方法的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
            

、用棋子把杯子垫高:这种方法实际是把蜡烛变短,杯中的空气并没有流通;汇报时问清每边棋子垫了几颗,如果比蜡烛还高那这支蜡烛就不是杯中的蜡烛了,如果没有比蜡烛高可以追问为什么后来还是熄灭了;
            

Ⅱ、把不支持燃烧的气体用针筒抽出来:这种方法是怎么让外面的空气进入杯中的?为什么后来也熄灭了,是设计有问题还是操作的问题
                

Ⅲ、外面的空气用针筒打进去:这种方法是怎么让外面的空气进入杯中的?为什么后来也熄灭了,是设计有问题还是操作的问题
                

Ⅳ、杯底剪个洞:“蜡烛一直燃烧,直至蜡烛燃烧完为止”这是学生的猜测,他们是根据什么来这样猜测的,不能说是“无限”;这种方法是怎么让外面的空气进入杯中的?
            

三、        小结、拓展(2
                

    让蜡烛继续燃烧的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点?(让空气流通)板书
            

    在生活中,有些用具也和大家今天的设计相仿,你知道有哪些吗?
            

学生能说让学生自己说,不能教师出示图片:大烟囱、煤炉、鼓风机等
            

    在生活中,有时我们要让火烧得旺些,有时却恰恰要阻止燃烧,进行灭火。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灭火的呢?课后同学们收集有关灭火的知识,并尝试分析它们灭火的原理。
            

四、        板书设计
                

蜡烛能燃烧多久
            

杯中的氧气烧完了?没有
            

为什么蜡烛还是熄灭了?→外面的空气进不来
                

怎样让蜡烛继续燃烧?使空气流通
            

 

 

 

 

 

 

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先探究一支燃烧的蜡烛用一玻璃杯倒扣后能燃烧多久,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学生会很快想到是“杯中的氧气用完了”,这其实是学生的初始概念。但第二个实验“一高一矮的蜡烛”没有同时熄灭,引起了学生对自己初始概念的怀疑。如果杯中的氧气用完了,那两只蜡烛应该都熄灭。那为什么会出现高的蜡烛熄灭的时候矮的蜡烛还在继续燃烧呢?说明此时杯中的氧气没有用完。引发学生的探究的欲望。但在这节课中环节都在,在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方面做的不是很到位,没有正确处理好“理”与“趣”的关系。这节课中老师做的比较有特色的是学生经过讨论确定做什么实验,需要什么材料,再到老师处领,这样能增强实验的目的性。我还想指出的一点是老师在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这方面做的还有所欠缺,当两组说方法一样而实验现象不一样的时候,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课堂的生成资源,把科学探究引向深入。
                

 

 

 

 

哪杯水温度高
                

材料准备(分成10)
            

学生用(每组):毛巾1条、水槽、100毫升冷水4杯,温度计2支,烧杯一只,热水(装水的保温杯),记录纸一张,计算器一只,红桶一只。
            

教师用:装有热水的保温杯,杯子2只(装有冷热不同,体积相同的两杯水),另外再2杯热水(75毫升1杯、150毫升1杯)。
                

准备两个大水桶,下课时用来收集大家实验后的水。
            

课前准备:
                

1、每组4100毫升的冷水和量这四杯水的烧杯一起放在水槽中分到同一组后将烧杯拿出。
            

2、温度计放在桌子的抽屉里
            

3、桌上还有毛巾、保温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导入(3分钟)
                

1、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个智力小游戏怎么样?大家都知道,现在许多家庭都用上了饮水机,喝水真是方便。你会从饮水机里倒水吗?如果想倒一杯温水来喝,你会怎么倒?
            

2、学生说倒法,教师在黑板上画图(用红粉笔表示热水,用蓝粉笔表示冷水,画得浓一些)
            

如果学生在回答时只说:倒一点冷水,再倒一点热水,教师追问:是热水多,还是冷水多,或是同样多?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主要板画三种情况。
                

4、倒的方法还有很多,(指黑板)猜测一下,这三杯水中可能哪杯水的温度高?为什么?
            
(学生能自己分析原因让学生说完,若说不出,教师指出:我们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是吗?)
            

5、时间差不多了,那我们上课了好吗?
            

二、           一份热水和一份冷水进行混合(15分钟)
                

1、  引入1分)
                

l        刚才,我们对这三杯水哪杯水温度高做了自己初步的猜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是要来研究这方面的热问题。(板书课题:2哪杯水温度高)
            

l        (指讲台前的两杯水)我这里有两杯都是100亳升的水,其中一杯是热水,另一杯是冷水,如果将这两杯水混合,热水温度和冷水温度会怎样变化?假设热水温度是60℃,冷水温度10℃,混合水的温度可能会是多少?如果热水温度是70℃,冷水温度是20℃,混合水温可能是多少呢?你们是怎样猜测的?
            

l        学生猜测,教师将学生的猜测板书:两杯水温的平均数
            

2、  设计实验4分)
                

l        要知道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需要实际来测量一下,这个实验你们打算怎么做?
            

⑴如果学生说得很简单,教师反问:你打算取多少热水?冷水呢?
                

⑵如果学生说明了要倒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教师提出建议:建议大家两杯都倒100毫升。(板书:体积相同,温度不同)
                

⑶如果学生只说了要测混合水的温度,教师反问:只测了混合水的温度,你怎么知道这个温度就是原来两杯水温的平均数呢?还需要怎么做?(测原来热水和冷水的温度)我们有几个温度要测量?那给它们排个序吧!为什么这样排?(先测冷水,再测热水,最后测混合水)我给大家准备了两支温度计,在测冷水的同时,热水也可以同时测量了。
                

⑷只做了一次实验就说我们证明了自己的猜想,够吗?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再做一次实验)第二次实验时,我们还需要再测三个温度吗?为什么?
                

(学生如果说还要再测,教师指出:这个实验需要的热水和刚才一样,都是从桌上的那个保温瓶中取的,需要的冷水也是从同一个大杯子里倒出放在水槽中的,在这个环境中,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它们的温度变化对我们今天的研究影响不大,因此可以不用再测量了。)
            

l        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l        实验时,我们要边实验边记录(出示实验记录单)测量出水温后,根据你们组测量出来的热水和冷水温度,猜测混合后的水温填在记录表中,再将测量出来的混合水温也填记录单上。第二次实验时,直接测量出混合水温后填在表中。
            

l        操作中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学生可能会说的内容:使用热水要注意安全;温度计要正确使用;取水时要测量准确;待混合水的水温稳定时再读数;……
                

        教师补充建议:①实验中加强小组内分工合作,提高实验效率②混合水时,建议大家将冷水倒入热水中。③100毫升的冷水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在水槽中任意取一杯就行了;热水在保温瓶中,用烧杯量取。实验怎么做清楚了,就从抽屉中取出温度计开始实验。
                    

3、  分组实验6分)
                

l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教师在巡视时要注意:①对于测量较快的组指导他们填写实验结果,准备交流;②挑选好准备交流的二个小组,其中一组让他们汇报混合水的温度略低于原来两杯水温的平均数;③督促学生小组合作,捉紧时间;
                

l        有发现了的小组将那杯混合水倒入红桶中,杯子放在中间,温度计仍然放回抽屉,整理我们的发现,我们准备交流了。
                

4、  交流实验现象4分)
                

l        2个小组上来汇报。
            

汇报的二个小组分别是:①混合水温正好是两杯水温的平均数;②混合水温接近(或略低于)两杯水温的平均数,说说为什么说是“接近”、或“略低于”。
            

l        师:他们三个小组发现都差不多,那你们呢?
                

通过我们十个小组实验,我们有理由相信,同样多的冷水和热水混合后,混合水温度的变化是有规律,混合水的温度会怎么样?(板书:接近)
                

二、           两杯温度一样、体积不一样的水与同样多的凉水进行混合(20分钟)
                

1、            过渡2分)
            

l(指讲台前的两杯水)我们再来看这两杯水,如果我原来取的不是100毫升的热水,而是取150毫升的(拿出水),和刚才的这杯冷水混合,混合水的温度可能会是多少?为什么?
            

l那如果取的是200毫升呢?有没有可能达到原来热水的温度?
            

l我们的猜测对吗?怎样来设计这个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测?
            

2、设计4分)
            

l        首先需要做什么?(倒两杯水)取多少呢?为什么?
                

    学生开始设计水量,教师出示实验记录单,记录学生的设计。
                

    如果学生说的水量不合适,教师指出:我们刚才猜测的是什么?(指讲台前的水)如果热水换成150毫升混合水的温度比第一次混合水的温度要高,既然要和第一次的混合水比,水该怎么取?既在第一个实验的基础上展开。
            

    第二杯热水取多少呢?冷水呢?为什么?
                

    那第三杯呢?注意:我们的烧杯最多只能量取250毫升的水。
            

    也就是说,我们要取的三杯冷水是……(学生接:一样多的);而三杯热水是不一样多的。(板书:体积不同)
            

l        实验时取水的量已经考虑好了,还需要考虑什么?(测量温度)测哪些温度就够了?为什么?
                

也就是说我们的热水温度是一样的(板书:温度相同)除了热水和冷水温度已经知道了,还有哪个温度我们也已经知道了?(若学生能说,让他说明理由,若不能,则教师指记录单)100毫升的热水和100毫升的冷水混合后的温度知道了吗?合理利用原有的实验数据和发现,用于新的实验,也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l  相信大家在这次实验中,小组合作会更有效,实验后在小组内交流:哪杯混合水的温度高?怎样解释这个现象?我们有什么发现?实验中需要的100毫升的冷水在水槽中已经准备好了。
                

3、            学生分组实验5分)
                

在学生实验时,教师注意留意:①哪几组动作快,测量的数据准确,指导他们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准备交流;②时间允许的话指导二组发现:热水放得越多,混合水的温度越高;当放的热水比冷水多时混合水的温度比两杯水温的平均数大。
                

4、            交流5分)
                

      有发现了的小组将那杯混合水倒入红桶中,杯子放在中间,温度计仍然放回抽屉,整理我们的发现,我们准备交流了。
            

2组上来汇报:哪一杯混合水温度高,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汇报中注意倾听学生的汇报,组织学生交流起来。
                

5、小结1分)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温度相同,体积不同的热水中加入同样多的冷水,热水越多的那杯混合水温度越高。(教师板书:热水多的混合水温高)
            

6、            解决课前的问题1分)
                

现在,再让我们来看这三杯水,(指向课前的三杯水),通过我们今天的研究,你认为刚才我们的猜测对吗?为什么?(板书:平;高于——平;低于——平)能用我们刚才的发现来解释吗?
            

三、        两杯温度相同,体积不同的热水中加入同样多的凉水,哪杯水温度高(5分钟)
                

1、          刚才我们研究的很不错,有信心向更高难度的问题挑战吗?
                

2、          点击课件,出示:一杯装了200毫升温度40℃的水,另一杯100毫升温度80℃的水,如教材41面的图,如果往两杯热水中同时加入100毫升的相同温度的水(20℃),混合后,哪杯混合水的温度高?这个问题在学生回答前给学生稍长的时间思考                                                                                                                                                                                                                                                                                                                                                                                                                                                                                                                                                                                                                                                                                                                                                                                                                                                                                                                                                                                                                                                                                                                                                                                                                                                                                                                                                                                                                                                                                                
                

2、生猜测,并说明猜测的理由。
                

3、据学生的猜测教师点击课件(如果学生猜测不出或猜测后说不出理由,教师点课件提醒学生,让学生注意两杯都是100毫升的水混合后的水温可能是多少?学生指出是接近50℃)
                

4、第一杯混合水温是多少呢?(学生回答不出,教师边板书边问学生:这两杯水体积怎么样?不同。温度怎么样?也不同。那它们的混合水温是多少呢?有点难,学生答不出)教师板书:体积不同,温度不同,混合水温
                

5、那这杯混合水温可能会在哪个范围之内?(大于20℃,小于40℃)为什么?看来和原来两杯水的温度是有关的(板书:和温度有关)
                

6、如果我这杯40℃的水是100毫升的话,(点击课件)混合水温可能是多少?(接近30℃)为什么?那我现在是200毫升,混合水温应该怎么样?(比30℃大)为什么?也就是说和原来水的体积是有关的。(板书:体积)
                

7、现在你能判断哪杯混合水温高?
                

五、拓展延伸(1分钟)
                

1、看似简单的,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的混合,却隐藏着这么多有趣的科学规律。大家肯定还想研究其它的热问题,比如,混合后热在热水和冷水之间是怎样在传递呢?后面的科学探究中我们将继续研究。
            

2、科学实验记录单是我们这节课辛勤劳动的结果,请大家保管好,课后大家还可以根据记录单中原来的设计,对我们的实验结论进行重复验证。当然,使用热水要注意安全。
            

3、走时,请大家将实验中用过的水倒到门口的大桶中,我们可以用来浇花或拖地,做到节约用水。其它材料放在水槽中。
            

 

 

反思:

亮点:1、对于第一个实验结论的得出处理得当。
                

1)学生汇报的两组数据都是略低于两杯水温的平均数。我在预设时,还考虑到:学生实验操作可能出现失误,比如热水取多了一些、冷水少取了一些等原因造成混合水温略高于两杯水温的平均数,我采取的应对策略是让学生自主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2)在学生实验时,教师加强小组指导。
                

2、两个探究活动之后对课前三杯水水温的分析,既是对前两个探究结论的应用,又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解决下面的难题做好准备。
                

3、难点的突破处理得当。
                

4、板书的设计体现思维的轨迹。
                

值得商榷的地方:1、课前活动——倒一杯温水的三种方法。
                

我的设计意图:①从生活中一个常见的情境展开《哪杯水温度高》的探究,此时学生倒温水的方法完全来自生活经验,是他们的直观印象。从学生层面上来说,可以调出他们头脑中关于“热”的前概念;从教师角度来说,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②通过本课的探究,我们需要学生了解热能的储存不仅取决于物体的温度,还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学生在理解这一内容,特别是在理解热能的储存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这一概念时,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通过这一活动,对学生是个暗示,也是个问题情境的创设。
                

2、第二个探究活动的设计。
                

1)我们在设计这一环节时,主要考虑了三个方面:①第二个探究活动是在第一个探究活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展开的,体现了课堂结构的内在逻辑,努力建构有结构的课堂;②也考虑了课堂时间的控制,将教材中需要重复验证的四杯水进行处理,变成联系更加紧密的三杯水,学生机械测量的时间大大缩短;③75ml,100 ml,150 ml的三杯热水分别和100 ml的冷水混合,测量出三杯混合水温度。这些测量出来的数据蕴含的规律性更明显、更丰富。既凸显了“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放的热水越多混合水温越高”这一规律,又隐含着当热水相对于冷水多时,混合水温会高于两杯水温的平均数,反之,则低于两杯水温的平均数。而事实上,另外两杯混合水温与平均数的比较,就是与第一个探究活动中研究的混合水温的比较。
                

2)这样的设计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含量,相对来说比教材中单纯的重复印验证难度加大了。
                

TOP
4#

 

 

2006慈溪市优质课点评
                        

课题
                                        

哪杯水温度高
                                        

执教
                                        

郑小明
                                        

亮点
                                            

不足
                                            

1、“怎么做实验?”
                                            

重视实验计划的制订,试图用简练的动词(取、测、混、测)来理清较复杂的实验步骤,特别是第一次实验前的指导,非常细致,体现了动脑动手学科学的理念。

2、以汇总表的方式来展示实验数据。
                                            

   教师的预设体现了科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当前的科学课中存在的一大误区:表达与交流,个别人专利。汇总表展示了全班8个小组的实验结论,是一种有效的汇报方式。可惜的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细节上的处理不到位,以至于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如何将高效与全体结合起来,是我们应当思索的。
                                        

1、导课:“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杯水体积相等吗?(两杯水放在讲台上,角度并非正对学生,而且两杯水的水量未取标准)
                                            

“科学课要以学生为主体”,而这一环节,由于上述原因,大多数学生无法看清两杯水是否一样多,教师又请了两位同学上前观察。第一个学生:“不一样多。”第二个学生:“一样多。”此时,教师并未关注第一个学生的意见,而是抓住第二个学生的回答往下走教案了。按比例算,还有50%的不同意见,怎么能够不理不睬呢?
                                        

2、粗粗看了一下汇总表的数据之后,教师问:“大家有什么发现?”(学生还没有做出反应)教师:“这些数据都很接近,而且比平均数略低了一些。”
                                            

“要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是《课程标准》非常强调的一点,但是这里很明显,结论是由教师得出的。我们在课堂中,往往缺少一点耐心和一些引导。其实,这个环节中学生自己测出了温度,哪怕不是100%的准确,但通过一定的引导分析,学生是有能力自己得出结论的。前面花了那么多时间来汇总数据,进行展示,到了“临门一脚”,却不能再多花一点时间,自己匆匆得出了结论,前面的努力都白白浪费了,这种虎头蛇尾的做法不可取。
                                        

3、探究二的结论:体积越大热越多。
                                            

这个结论是值得商榷的。科学课要达成三维目标,科学知识这一层面上来看,本课要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热的多少和物体的温度、体积的多少有关。教师板书在黑板上的这一结论忽视了“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这一前提,这样的结论是值得商榷的,会误导学生,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
                                        

 

 

 

 

 

 

 

 

 

 

 

 

 

 

 

 

 

 

课题
                                        

哪杯水温度高
                                        

执教
                                        

陶曙芒
                                        

亮点
                                            

不足
                                            

1、探究一重复实验后,教师:还有其他发现吗?----时间更短了,第2次的两个数据更加接近了。
                                            

更注意从“实验中的细节”入手进行对学生科学探究方面的指导。通过对两次实验得出的两组数据的对比,使学生自己发现实验操作的不同会影响实验结果,从而开始意识到应该更精确地控制变量,更规范地按计划进行实验,以确保得出更准确的实验结果。

2、第5组的数据:平均温度:36.5摄氏度,实测温度:37摄氏度。教师:可能错了,再测一次。
                                            

    体现了学科学应有的较真的科学态度。从理论上讲,两杯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的水温应等于或略低于两杯水的平均温度,这一小组的实测温度比平均水温高了0.5摄氏度,教师没有放过这一点小小的误差,要求学生再测一次。长此以往,学生的科学素养必定能得到提高。
                                        

3、探究二的实验设计:
                                            

   1)取水:怎样取水才能使两杯热水温度相同,加入的冷水温度也相同?
                                            

21号杯和2号杯分别取多少体积的热水比较适合我们做实验?
                                            

3)加多少冷水比较合适。
                                            

在探究活动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实验细节方面的指导,力求学生在实验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实验中要注意的细节。但可惜的是,由于时间的不足,这一环节未能有效地展开,预设的目标未能达成。
                                        

4、“刚才我们把一杯热水倒入了冷水槽中,摸摸看,冷水变热了吗?” “影响为什么很小?”
                                            

   很巧妙的一个细节设计。此时,学生已经得出了“同温度、体积不同的热水与同温度、同体积的冷水混合后热水多的温度高,热水少的温度低。”这一结论,实验做完后让学生将混合水倒入水槽中,有效地控制了器材。与此同时巧妙地将这一点利用起来,让学生感受相对少的热水倒入相对多的冷水中,冷水的温度几乎没有变,并引导学生用已得出的结论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既是对科学知识的应用,又加深了学生对“物体所含的热量与它的质量有关”的印象,可谓一举两得。
                                        

5、难点:200毫升,40℃的水和100毫升,80℃的两杯水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冷水,哪杯水温度高?温度的不同是由什么引起的?
                                    

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处理,由于加入冷水的温度和体积的具体数据都没有明确给出,有意识地淡化了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出路,从而将学生的思路引向“温度的不同是由什么引起的?”这一问题,在猜测混合水温时,学生既会从温度的角度考虑,也会从体积的角度考虑,这正是我们需要学生意识到的,即混合水温和原来两杯水的体积、温度都有关。但在这个设计之后是否应告诉学生冷水的具体的温度和体积,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难题后的成功感。我认为是可斟酌的一个问题。
                                        

1、时间分配不合理:活动一用了30分钟左右,活动二用了12分钟,活动三用了1分钟,拖堂3分钟。
                                            

马老师经常提醒我们:“要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纵观本课的时间安排,很显然,活动一的效率过低了。因此影响了活动二、活动三科学探究的展开,有头重脚轻之感。例如第二个实验比第一个复杂多了,第一个重复验证了,而第二个却没有重复验证,这样安排是否合理呢?
                                    

2、还是对第5组数据的处理:教师要求再测一次。之后可能是意识到了时间不够了:“第5组不等他们了。”再到:“老师帮你们测一次。”
                                            

先说说要求再测一次之前,固然是培养了学生较真的科学态度,但教师仅仅交代:“老师对你们的数据表示怀疑。”以这个理由作为让学生再测一次的依据是不够的,学生若是真要较真,也是不会服气的:为什么别的组测出来的数据都不怀疑,偏要怀疑我们组的数据呢?再说“第5组不等他们了。”怎么能不等呢?“科学课要全向全体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公然宣布放弃一个小组,显然是行不通的。最后,“老师帮你们测一次。”再心急,也不能抛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们必须清楚,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引领者、亲密的伙伴”,对于学生的探究活动,应当让学生有头有尾地亲自完成,学生出了错,也要让他们自己改正,由教师取而代之是行不通的。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教师对实验中各种可能性的预设不够全面,对这组实验数据的指导不当。对于测量出来的混合水温,是否一定会略低于两杯水温的平均数?是否存在测量水量和读温度时误差较大而引起混合水温比平均数大的可能?当学生出现测量的混合水温比平均数大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是否可信,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对实验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它的可信度也是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必要的能力。
                                        

3、教师板书中“热水多的温度高、热水少的温度低”是否会造成学生误解:热水多了这杯热水温度高,热水少了,这杯热水温度低了。
                                            

板书是这堂课的微型教案,体现了教师设计的思维轨迹。板书的表述中存在歧义,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误的认识。
                                    

 

 

 

 

 

 

 

 

 

 

 

 

 

 

课题
                                        

哪杯水温度高
                                        

执教
                                        

胡黛
                                    

亮点
                                            

不足
                                            

1、课前活动设计与课内的研究内容有紧密联系。
                                            

课前的活动是对三年级《冷水和热水》、《温度和温度计》两个内容的复习、回忆,既与课的内容紧密连接,了解学生测量的能力,又为今天的研究提出新的问题。
                                        

2、课的开始,对“混合后两杯水的温度会怎么变化?”这一问题的思考。
                                    

不仅将猜测的目标指向结果,同时也指向这个混合过程中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变化过程,对这个变化过程的想象,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体积相同,温度不同的两杯水混合后,水温会接近两杯水温的平均数。
                                        

3、第一个实验设计时,学生指出“两杯水的体积必须要完全一样”,教师表扬,并让他大声告诉其它同学。
                                            

课堂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的、指导性的评价是必要的。教师在这里的评价非常到位。
                                        

4、温馨提示中,将“冷水倒入热水!”这一提醒特意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写,表示特别强调,但又不深究其中的科学道理。
                                            

因为这一内容涉及到第3课“热是怎样传递的”相关内容,在本节中学生还不能合理的解释,又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在这里没有展开。这样的处理是恰当的。
                                        

5、汇总表的填写面向全体学生。
                                            

实验完成快的先来填写,慢的后来填,而填好的组并不是等待,而是对完成的小组提出了新的任务——对各组实验数据的分析,既注意了个别差异,又面向全体。
                                        

1、板书从“混合水=  平均数”到“混合水≈ 平均值”这个环节处理不当。
                                            

在这一环节中,有几组学生测得的混合水温比平均值高,教师没有妥善处理。为什么测出来混合水温有的比平均值高,有的比平均值低,原因何在,让学生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2、学生辛苦测量出来的数据教师关注了不够。
                                            

第一次实验中,八组同学的数据都出来了,但教师关注了多少,这些数据都可信吗?教师只比较了猜测温度和测量温度的关系,而且只说比较接近,看看第七组数据22℃,55℃,34℃,38℃,首先,学生的猜测数据不是两杯水温的平均数。其次,猜测数据和测量数据相差4℃,可以说接近吗?为什么相差4℃。是否应问问这组同学,是他们的猜测与其它组不同,还是计算错误。
                                        

3、教师语言存在一些科学性的错误
                                        

师:“1号杯是2号杯的2倍,它们的温度一样多?”
                                        

温度只有高低之分,不存在多少之分。本课通过研究要让学生意识到物体储存的热和它的温度、体积有关。而教师这句话中明显还没有将热和温度两个概念搞清。
                                    

4、第二个实验记录单中有温度一栏,但设计中没有提及
                                        

这个实验要求温度相同的热水中倒入温度相同的同样多的冷水,为什么设计时没有提及温度。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啊。
                                        

5、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是否关注得少了点。
                                            

来交流的实验记录单中的结论都没填;交流时,出现一组倒的水太多,装不下了,这个环节应是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好了;记录单出现的时间很短,下面的学生看清楚了吗?我们是为了什么而交流?
                                        

6、难点的解决如果借助课件效果可能会更好。
                                            

这道难题涉及的数据比较多,用课件来展示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么好的多媒体设备为什么不用?
                                        

 

 

 

 

 

 

课题
                                        

哪杯水温度高
                                        

执教
                                        

陈益军
                                        

亮点
                                            

不足
                                            

引入“从给可爱的宝宝洗澡,水太烫了怎么办?”开始,引起学生的兴趣,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1、学生乱猜时,教师没有及时给予指正。
                                            

22℃,57℃的两杯水混合,混合水的温度可能是多少?一生回答:30℃。师问:你是怎么猜测的?生答:我是瞎猜的。教师没说什么,将瞎猜的数据写在黑板上。猜测是建立在学生观察和原有认知基础上进行的逻辑思维过程,不是凭空的想象。猜测可以反映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乱猜怎么可以呢?由于教师没有给学生指出来,以至于在后面的猜测中,又有学生对混合水温乱猜,这是极不科学的。
                                        

2、学生分组设计第一个实验时,教师站在讲台前无所事事。
                                    

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为什么教师不参与到学生小组活动中去呢?
                                        

3、将难点和重点搞混了
                                            

第一个实验后,教师出示:100毫升,60℃与50毫升,20℃的水混合,混合水的温度可能会是多少?这可是一道难题,学生在研究了第一个问题后,还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并且教师在让学生做这个实验之前没有组织学生设计,就开始实验,学生在实验中是盲目的;而且实验中需要的60℃,20℃的水从何而来。
                                        

 

 

课题
                                        

热起来了
                                        

执教
                                        

邱平君
                                        

亮点
                                            

不足
                                            

1、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更生动、更直观、更有趣味性。
                                            

邱老师是一个“电脑高手”,这堂课中,邱老师这方面的才能更是发挥地淋漓尽致。课前选取了“小鸡做操”的动画,有效地活跃了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可以注意到,上课后,学生都是笑着参与探究学习的。课中,教师运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WORD中进行文字处理、输入实验数据,做到了将媒体的功能最大化。
                                    

25分钟等待的充分利用。
                                            

    按照实验计划,首次测出毛巾内温度后要等待5分钟,再测毛巾内温度,教师预设时关注了这5分钟,用服装材料介绍的方式充实了课堂。一个头脑有较强的40分钟概念的教师才会意识到这一点,课堂内的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实验过程中这样整段的等待时间正应该充分利用起来。但是,若能用得更巧妙一些,在此时设计一个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的环节可能会更好。
                                        

1、学生在表述中将“温度”等同于“热”,教师没有给予指正。
                                    

如生1:喝热水,热水本来就是有温度的。生2:太阳有温度,直接给我们提供了热。教师是学生科学学习的指导者,当学生的语言出现科学性错误时,教师应及时指出予以改正。
                                    

2、小组内讨论:怎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时间12分钟。
                                    

设计实验要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1—2分钟时间学生就能设计好实验吗?这样的设计有多少价值?
                                        

3、思维的深刻性与思维的流畅性未能兼顾。
                                            

邱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时,挖得比较深,如“这些方式怎样使我们热起来的?”涉及了下单元学习的能量转换甚至更深奥的知识。又如学生假设衣服自己能发热会着火,教师点到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但也有“自燃”现象的存在。这些点滴片段都体现了邱老师自身科学知识方面的深厚底蕴。但是,以上所举的几例在本堂课中渗透,难易度的把握是否得当还是值得推敲的。同时,教师较少地关注整堂课的内在结构,思维的流畅性明显不足。例如实验设计前教师的一段话:当实验做不了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思维论证的方法,但我们……还是要做实验。介绍思维论证是有必要的,但是教师语言的组织,出现的时机如果把握还值得斟酌。
                                    

4、小组汇报时,有一组提出:将两杯都放在通风的情况下,既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两杯都放在通风的情况下,外界条件是否相同;是否存在“毛巾增热慢,散热快”这种假设。在设计实验时,应尽量减少其它因素对实验的干扰。
                                    

5、忽视学生的设计方案。
                                            

先来看看实验设计表的内容:组别、研究的问题、对实验结果的猜想、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做。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的方案思维很开阔,方法多种多样。然而,教师此时提出:“老师今天只带了毯子和温度计,能否用这两种材料更改一下自己的实验设计。”这是否意味着学生之前的设计白白浪费了时间,如果只是徒有形式,为制定计划而制定计划,到头来还是得跟着教师的意图走。这样长期积累的话,可能容易造成学生浮夸,不务实的不良习惯,值得引起我们重视。如何在学生的设计和教师提供的材料之间找到契合点,是我们需要深入探究的内容。
                                    

6、太重反面论证,忽视了正面论证
                                            

    在对猜测进行论证时,教师太重视反面论证,忽视了正面论证,这样的思维发展也会是偏面的。
                                        

 

 

 

 

 

 

 

 

 

 

 

 

 

 

 

 

 

 

 

 

 

 

 

 

原创文章:
                    

 

 

课题
                                        

热起来了
                                        

执教
                                        

孙杰波
                                        

亮点
                                            

不足
                                            

1、课前: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孙,叫孙杰波,大家叫我孙老师,那是对老师的尊敬,如果你们喜欢叫我名字,我也很高兴,说明你们把我当成了朋友……。
                                            

“教师是学生科学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亲密的伙伴。”孙老师一开始就给自己的身份做出了正确的定位,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2、师:哪些方法能让我们热起来?  生:挤在一起
                                            

  师:要注意安全。
                                            

重视科学课三维目标的达成,教师的介入得非常及时恰当,使学生意识到科学实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安全问题不可忽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教师在课堂上非常关注学生,很认真地在倾听学生的发言,这是我们科学教师包括其他学科的教师都必须做到的一点。我们强调要学生学会倾听,那么,教师首先应学会倾听。
3、充足的活动时间:实验设计8分钟,实验12分钟。使学生真正有时间展开科学探究。
                                    

章鼎儿老师提出:40分钟的课堂时间,分配向学生倾斜;分割向集中倾斜。本堂课的时间安排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思路。时间上的充裕保证了学生动手动脑的深入展开。
                                        

4、实验设计中加入了注意事项一栏,体现了设计的严密性。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其基本特征是有意识地改变某种变量,控制其他变量,探寻改变变量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较多地接触用实验这种方法进行探究,并已有了控制变量的意识,在实验设计这一环节加入“注意事项”一栏,有意识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如何控制变量这个方向。事实证明,学生的设计很出色:“放在没有阳光的地方。”“水不能溅出来。”在这样的实验设计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将得到提高。
                                        

5、汇报交流后教师提出先修改自己组的实验方案,再进行实验。
                                            

科学研究是一步步地修正自己想法的过程,也是与外界不断交流,不断改进的过程。在全班表达交流,经过一定的思维碰撞后,教师提出修改自己的实验方案是非常及时的,能促进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并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反思自己的设计,是促动学生进一步在动手之前先动脑的妙招。
                                        

6对第六小组的关注。
                                            

在其它小组都猜测衣服不能产生热的时,第六小组猜测衣服能产生热。面对这种状况,教师没有急于引导,让他们与其它同学猜测一样,而是在后续的交流和实验中,给这一组以更多的关注。通过实验让他们自己发现衣服不能产生热,体现了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了科学教学要面向全体的理念。
                                        

7、在展示实验记录单时,教师问:最后一位男同学看到了吗?
                                            

体现了教师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在本堂课的研究中,教师将“这些方法是怎么让我们热起来的”这个环节删掉了,用意何在?
                                    

本课教材的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衣服能不能带来热”是在前一个环节的探讨中引出的。由于将这一环节删掉了,因此显得与后一个环节有些脱节。

2、教师没有抓住教学的契机
                                            

学生在交流实验设计时,有一组在注意事项栏中填写了“杯子要放在没有阳光的地方”。学生的设计非常好,可是教师没有抓住这个契机,更没有追问学生为什么要放在没有阳光的地方,教师思维的发展比学生慢了半拍。
                                    

3、本课的实验设计不是非常科学。
                                            

因为在实验中毛巾虽然裹着,但杯口是开着的,有可能散热比加热快,也会导致温度降低。应该选择两杯同温度同体积的两杯水,一杯裹着,而另一杯没有裹。通过比较两杯水温度的变化发现毛巾不能产生热,而只是起了保温的作用。
                                    

4、实验设计的表格中,可以将实验的目的一栏和实验的猜测并为一栏。
                                            

5、实验设计中,教师一再强调要用温水来做实验,难道用热水不能来研究这个问题吗?
                                            

6、学生在测量了原来的温度,等待进行第二次测量的这段时间里,教师没有安排内容,显得学生有些无所事事。课堂时间的利用率不高。
                                            

7、学生的实验设计单一了点。
                                            

    由于教师在学生开始实验设计前就将实验材料出现了,学生的设计受材料的限制,思维的广度不够。
                                        

 

 

教师引领学生探究的法宝材料
                    

课程标准指出: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如何来实现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作为教师,我们总是准备丰富多彩的材料,希望学生通过动手做来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可往往事与愿违,我们的课堂上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有条理,往往在一堂热热闹闹的科学课之后,学生的头脑依然一片空白,学生的科学素养并没有得到训练和提高。如何让这丰富多彩的实验材料真正成为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的载体,成为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活动得心应手的“法宝”,总结这几年的经验教训,我就以教科版三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为例,谈谈对实验材料处理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选取有结构性的材料作为课堂探究活动的载体 

在探究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摆弄和思考,才能形成完整形象,进而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那么什么是有结构的材料呢?兰·本达教授有这样一段论述:材料的种类和组合以及交给孩子们的次序就是材料的结构;所谓结构严密指的是各个材料之间、材料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具有这种功能的材料叫具有严密结构的材料,简称有结构的材料。换一句话说:所谓“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材料的组合,这种材料的组合,既要揭示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还应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喜欢,并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索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
                    

选取有结构的材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材料的提供注重典型性
                    

一般我们在选择材料时,往往选择学生身边的材料作为研究对象,这个材料应具有典型性。在开展《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第二个活动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我们可以选取胡萝卜、回形针、牙签、泡沫塑料、蜡烛等作为探究的载体。这不是随意选取的材料,而是精心设计的,这些材料具有典型性。如果你选的胡萝卜是沉的,那它就是重而沉、大而沉的典型,如果你选的胡萝卜是浮的,那它就是重而浮、大而浮的典型;回形针是轻而沉、小而沉的典型;牙签如果是竹质的一般会沉,那就是轻而沉、小而沉的典型,如果是木质的一般会浮,那就是轻而浮、小而浮的典型;泡沫塑料是轻而浮、大而浮的典型;蜡烛是重而浮的典型。这些材料中既有重的浮,也有重的沉;大的有沉也有浮,小的有浮也有沉。通过对这些材料沉浮现象的观察,学生产生与原有的生活经验相矛盾的想法,从而引领学生进入控制变量的研究,既大小一样的物体,它的沉浮和轻重有关;轻重一样的物体,它的沉浮和大小有关。
                    

2.    材料的提供注意联系性
                    

学生通过操作材料的实践活动,发现相互关联的事实,这些事实又会促成学生思考的习惯,帮助学生从相互关联的事实中发现意义,认识事物及现象。如这一课的第一个活动中,教材选取啤酒瓶盖作为研究对象,就是为了引出观察沉浮的方法和判断沉浮的标准;第二个活动通过对一些典型材料沉浮的猜测、观察,发现与原有经验的冲突;第三个活动用大小一样,轻重不同的四个球和轻重一样,大小不同的四个正方体来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的关系。这些材料与材料之间、材料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3.    材料的提供注意次序性
                    

这一课前三个环节的材料都有一定的次序性、逻辑性,不能随意颠倒它们的先后顺序,即使是第三个环节中,也有必要先出现大小一样,轻重不同的四个球研究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后,再出现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四个正方体研究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有关。因为在大部分学生的已有经验中,认为物体的沉浮只和它的轻重有关,只有小部分学生认为物体的沉浮还可能和它的大小有关,所以先研究物体的沉浮和轻重的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注意把握材料呈现的时机
                        

准备了有结构的材料并不代表万无一失了,还应注意把握材料呈现的时机。如果材料呈现早了,就会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果呈现晚了,就会使学生注意力分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什么时候出现材料呢?
                        

1、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时出现材料。
                    

如在第二个活动中,学生已经对胡萝卜、回形针等材料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情况猜测完,并说明了自己的猜测理由,这时可以给学生水槽开始观察活动。如果前面的猜测、说明猜测的理由等前期准备工作没有好就将材料都发给学生,就会使这个活动大打折扣,学生的思维也得不到一定的发展,学生只会为了做而做。
                    

2、学生思维遇到瓶颈时可以出现新材料启发学生。
                    

在第二个活动后,学生实验观察与原有生活经验产生了矛盾,学生的思维遇到了瓶颈,怎样使后续的活动继续,需要教师通过引领学生发现所观察的材料在比较轻重、大小不合理的基础上,去发现需要一种新的材料,能使它们在比较轻重或大小时是合理的,此时出现新材料可以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启发作用。而新材料出现前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以及引导到什么程度才出现新的材料应该因学生原有基础而定,并非千篇一律。
                    

3、学生对这个材料已有了迫切的需要时出现新材料。
                    

如果学生的思维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新材料的出现就能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如在探究物体的沉浮和轻重有关后,探究物体的沉浮和大小关系的方法与前一个相似,学生的思维已经达到了一定阶段,此时教师提供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材料已是学生的迫切需要。这时只需请一个学生来说一说需要什么样的材料,就可以使这个材料的出现成为每一位学生的自身需要,从而将学生的探究活动推向高潮。
                    

三、用脱离政策控制材料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对各种材料总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如果教师没有控制好材料,在开展实验活动时,往往会出现个别学生急于动手,抢着操作,其他学生旁观者有之,闲谈者有之,吵架者亦有之;在交流汇报实验结果时,有的学生只顾自己摆弄材料,不听别人的发言,倾听的习惯难以培养。为了让学生可以静下心来倾听,我们可以用脱离政策控制材料。《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是材料使用较多的一课,怎样使这些材料有机的控制起来,可以用三个方面的措施。
                    

4、隐藏材料
                    

在第一个活动时,我们可以将第二个活动所需的材料既胡萝卜等隐藏在学生的抽屉里,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第一个活动中。这是我们在科学课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5、隔离材料
                    

在第二个活动中,学生猜测胡萝卜等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如果水槽在学生身边,那么猜测就很有可能成为观察,学生早已将材料放入水槽中,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将水槽与学生隔离,既放在学生拿不到的地方,在猜测、交流猜测理由后才分给他们水槽。
                    

6、收回材料
                    

在观察了这些材料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后,可以让学生将材料放入盘中,及时收回,以免这些材料再影响后续的研究。

四、注意实验后对材料的整理
                        

在一堂课结束时,我们不会忘了对这节课的所学内容进行小结,也不会忘了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拓展,但是对实验后的材料如何处理?我们大部分老师可能会忽略这个“小节”,事实上这个“小节”正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习惯必不可少的内容。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在实验后对实验材料及时进行整理良好习惯。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如何使这丰富多彩的实验材料真正成为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的载体,成为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活动得心应手的“法宝”,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交流、总结。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浒山街道西门小学       俞利平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是指在科学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搜集各种资料,开展调查与实验,自己整理信息,做出解释或结论,自己写成研究报告,并进行表达与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虽然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思想早就认可,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真正使学生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的问题长时间的困扰着我们,在我们的教学中有时过于“放”,以致于我们的教学成了学生们自然状态下的玩乐,失去了教师作为引领者,组织者的作用,有时收得太紧,把科学教学仅仅定位上科学知识的教学上,那就违背了课标的基本理念。那么到底怎样组织教学才能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呢?这是我们所关心的。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做的以及看到的有关资料做一些介绍。
                    

一、        教师的转变
                    

要实现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键是要转变教师,转变教师的学生观,重新定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在以往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知识,关于接受哪些知识,学习哪些内容,则是由大纲与课程事先规定了的,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显然,这样的教学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新课标指出: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对于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作为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需求。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关注点过份侧重于自己的表现。如果课堂教学中出现学生讨论非常热烈,看上去有点乱时,教师的第一反映是课堂纪律太差要马上制止。不会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不会想,学生在做什么,他们的学习进行得怎么样了,他们需要什么,我得怎样帮助他们。即使在有些课上,看似教学在巡视学生的实验情况,可实际上可能也只是停留在一种形式上。随着新课程的开展,教师要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学生的需求上,改变过去只顾自己的教学进度不顾学生感受的做法,想方设法让更多的学生卷人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留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方式,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例如,在三册上《奇妙的指纹》中(42页),在教学的开头可以播放一个短片,关于刑警利用指纹侦破一个案子,让学生对研究指纹产生兴趣。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在取指纹的这上环节想出了多个方案,学生取指纹时,大部分同学用胶带,有一位同学用橡皮泥,有一位同学用印泥,有一位用了书中介绍的方面。当然也有同学说的方法不可取,但他们对探究的热情比教他三四种方法更重要,这或许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吧。又如:在教学三册上《一杯水的观察》一课时,在观察水平面的活动中(52页),有的学生认为当杯子倾斜时,水面也倾斜了,且持这一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但也有的认为杯子倾斜时,水面不会斜倾。怎么办?如果告诉学生现成的结果问题是解决了,但是否是学生需要的呢?我们很清楚,告诉学生现成结论虽然很容易,但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却有害无益。于是我让学生自己想出个办法来。使我们的眼睛能直接看得到结果。通过学生们的共同讨论,想到了用一根绳子作为参照物,将它拉平,然后把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倾斜,看水面是否和绳子保持平衡,并用多种容器多次实验,发现水面是平的。当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学生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也为他们高兴。

在科学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想法和观点,这是一种好现象。不同观点的产生是学生跨越局限思维的表现,是智力的提高。学生在讨论时,引发了思维的碰撞。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促使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引发这种碰撞,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开阔思维,激发创新的欲望。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需求,捕捉课堂中的闪光点就成了教师一个新的变化。
                    

2、教师必须参与教学研究。

在传统的教师角色界定中,教师只需按书本传授知识。对教育科研仅停留在如何便捷地传授知识方面,认识较片面、肤浅。随着新课程在学校的逐渐实施,教育科研能力的不足,已成为走进新课程的绊脚石。新课程从本质上否定了传统单向的灌输做法,这迫使小学教师从被动的传授者走上主动的研究者。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研究能力的人,教师首先要具有研究精神,要能深入研究活动。

例如,在教学中面对着课本中诸多体验性的教学内容时,我和学生一起共同搜集有关资料,整合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三册下《空气和我们的生活》(19)一课中,收集资料,讨论动物、植物、人类和空气的关系这一活动中,教师不仅课前需先收集相关资料,而且在课前布置学生任务时,也可提供一些收集资料的途径,以帮助学生顺利地收集到有关资料。

又如当学生面对众多问题时,就引导他们自己动手研究解决。三册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46页)一课中,学生猜测物体的沉浮和什么有关时,有的认为和物体的大小有关;有的认为和物体的轻重有关;有的认为和做成物体的材料有关;有的认为和物体是否空心有关等等多种猜测。对于各种猜测,教师引导学生试着设计一种方案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并通过交流、讨论,不断改进方案,使方案具有可行性,再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测是否正确。当然这个内容在一课时中难以完成,可以让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在课后对自己的实验猜想有充分的时间验证,在第二堂课中,学生就会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了。而课后在让学生实验的时候,只有教师也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才能了解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才能对实验的各种可能性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对学生的学习研究做出正确的指导;也才能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3、教师要省得花时间进行科学研究。

在教科版三册下《冷水与热水》一课的学习中,其中有比较冷水与热水有什么不同研究热水上浮的原因这两个环节(61页),在比较冷水与热水有什么不同这一环节中,要分别做冷水放进热水中与热水放进冷水中这两个对比实验。老师在与学生一起商量得出实验方法后,让学生猜测,冷水放进热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热水放进冷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猜测了很多现象:有的认为会冒蒸气,有的认为会有很大的响声,有的认为会爆炸,还有的认为过一段时间,冷水会变热,热水会变冷。在猜测后,老师让学生分组做实验,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时,冒蒸气、响声、爆炸等都没有看到,但很明显地看到冷水放进热水中时,冷水沉在热水的水底,热水放进冷水中时,热水浮在冷水的上面。于是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合理的解释:为什么冷水会沉在热水的水底,热水会浮在冷水的水面上?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在分组讨论后,提出了假设,可能是热水中有蒸气,可能是装热水的袋里有空气,可能是热水比冷水轻,可能是热水比冷水体积大,可能是热水烧过后,水里的某种成分发生了变化等。学生交流讨论了很久,但还是没有统一的意见。这时,老师又问:你们提出假设后,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学生再次讨论,分别提出了验证自己假设的方法,老师在让学生汇报后,一看学生们还是没有朝自己设计的方向走,学生设计的许多实验没法操作,教学时间也不够用,而后面还有很多研讨的内容,怎么办?从教学进度考虑,老师可能会抛出自己的法宝,我认为热水比冷水轻和热水比冷水体积大这两个假设是可以验证的,同意这个观点的,请举手。于是,很多学生举起了自己的小手。课就顺利地转换到老师课前设计的环节之中,学生分组研究冷水与热水的重量、体积是否有变化。最后,这节课顺利地完成了。
                

课是顺利地完成了,但同意,就举手这一做法值得思考,怎样认识交流和讨论在科学探究性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郁波教授认为交流和讨论是小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科学解释的主要过程;交流和讨论能够引发真正的学习活动;交流和讨论能够让老师抓住教学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从表面看,同意,就举手使课得以顺利完成,老师的任务达成了,但从学生的层面看,当他们在交流与讨论中各抒己见,思维如马儿在草原上奔跑一样无拘无束时,老师的一个同意,就举手,使学生的思维嘎然而止。学生能坚持己见,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是真正的学习与思维,是整堂课中最值得花时间的环节,应该给学生以时间,让学生在讨论中使自己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

在学生由争论引发真正的学习活动时,为了赶进度,老师不舍得花时间或根本不想花时间,这时,同意就举手就是法宝。用这样的方法来制止学生的思维发展,可能不是有意的,但学生可能已经习惯了听到同意就举手这一做法。课的顺利完成是表象,学生的问题再也没有时间解决了。同意,就举手是明示,也是暗示,因为老师讲这句话,许多同学可能知道,老师讲举手,就一定要举手。如果大家都举手,你不举手,可能会淹没在大庭广众的目光中,抬不起头来。于是,同意,就举手就成了老师的法宝,这样的法宝,弊多利少,我看,还是不用为好。那么作为教师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怎样做才好呢?在平常,教师可能会把这个研究活动延伸到第二节课或者课后,但在公开课上?老师原意这样做吗?如果是一堂比赛性质的课呢?我们愿意这样做吗?作为评委又该如何评价这堂课呢?这都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思考。

4、教学中体现人本主义精神。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充满民主精神和爱心,体现人本主义精神。传统师者总要塑造这样一个形象:什么都在学生之上,教师要扮演一个居高临下的圣者的角色,这就导致了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上下尊卑的关系,无法建立起平等的关系,使得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定位发生扭曲。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现在的学生发展的研究者转变。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逐步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同时受到激励和鞭策。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体验。拓宽学生自我表现的空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敢于否定所谓权威的定论,敢于奇思妙想。教育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对学生不偏爱与溺爱,不迁就和姑息。在平时的教学中以鼓励为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观念,让每一位学生爱学乐学。

二、        教学方法的转变
                    

小学《科学》是一门强调的学科,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回来的,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为学生的创设环境,在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得好,学会怎么,从而出良好的科学品质,“做”出较强的科学能力,“做”出正确的科学知识。

1、为学生的创设环境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去的时候往往是没有目的、没有计划,甚至是盲目去,这是不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为了使学生的探究活动顺利开展,教师需要为学生的架桥——创设环境,教师创设环境可从两方面进行:
                    

1)根据学生的兴趣、学习规律安排教学内容,合理使用教材。

兴趣是小学生探究成功的重要保证,它能使小学生坚持长时间学习、研究,能激发小学生积极参与研究的欲望。科学课程以一个主题活动组织一单元,在这一主题活动中,又分为多层次的探究活动,教材只提供了活动的一些方法、建议,而不设总结性的语言。意图是让学生动手,由扶到放,到综合运用,使学生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等各种能力。跟以往自然教材主要考虑知识点的选择与编排,实践活动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有较大的区别。教学中,把教材当成经典,教材有什么就讲什么,教材怎么编排教学就怎么讲的做法是不符合新教材的教学理念的,教师只有在充分理解教材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改造和创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逻辑出发,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为学生创设实践环境。如在《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49页)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1)把鸡蛋在水中浮起来的实验放到课的开始,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2)使玻璃瓶在水中沉浮的实验中,增加其它一些材料,如用气球使一些物体在水中沉浮,也可用原教材的沉浮实验盒中的材料,使学生在同一时间内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不同的材料创造性地使物体起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在探索潜水艇的沉浮前,增加让学生观察粉笔在水中的沉没过程,认识粉笔吸水后重量加重所以沉没的实验,为学生探索潜水艇的沉浮铺路,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潜水艇为什么能沉浮自如的原理。通过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探索的环境,提高学生探索的欲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索。
                    

2)教学的引导不应局限于语言上的引导,更应体现在活动设计上的引导

一直以来,教师教学的重点是放在语言上如何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虽然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但教师把引导的重点放在语言上,学生始终都脱离不了按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猜测老师的意图,按老师的提示归纳知识。因而,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受到压抑,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因此,教学的引导不应局限于语言上的引导,更应体现在实践中的引导。如在教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的《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52页)一课后后进行一场比赛,先演示橡皮泥在水中沉没,提出能否使它浮起来,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挑战自己的能力的冲动;教师再设计一个比赛,让学生用一张纸进行载粉笔的比赛,教师给每个组大小不同的纸,使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与小船空间的大小有关;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一个异中求同的实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同一时间选择试管、筷子、鸡蛋、黄瓜、泡沫塑料、吸管等材料中的其中一样,把一个或多个钩码浮起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小组团结合作精神;再通过观察粉笔放到水中沉没的过程联想到潜水艇的沉浮。这样,学生把前一个实验得出的经验用到下一个实验上,再加上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出色完成实验,发展能力,体现活动设计上的引导比语言上的引导更有效,同时为下一节《造一艘小船》提供理论的指导。

2、在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

《科学》教学的目的不单是使学生得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怎么样,因而,教师应当在的方法上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使学生懂得如何去。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科学探索活动。

1)指导学生进行预测、把预测与实践的结果作对比。
                    

预测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用,预测能在实践之前通过已有知识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加以分析,产生最有可能的结果,同时也能从中找到探索的方法、途径。但在教学中还没有广泛应用,主要的原因是教师不放心学生的能力,学生习惯了接受知识、依赖课本、依赖老师,老师要怎么做就怎么做,学生思考的目的是希望猜到老师的结果,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多于自己的思考。没有明确的探索目标,没有考虑我想学什么?怎么去学?因而在实践活动前先让学生进行预测实践结果会使学生产生求证的欲望,学生通过实践发现自己的预测正确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收获的不应只是喜悦。预测与实践结果不符,学生会产生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在实践与预测结果之间找原因,为什么会产生差距,通过分析发现错误的原因,这比老师讲一百遍、一千遍更有效,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三册下《了解空气》一课中有“纸的奇遇”这一活动(12页),将一张纸揉皱后,塞入玻璃杯的底部,把玻璃杯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底,纸会湿吗?学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猜测:即有的认为会湿的,有的认为不会湿。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实验后有的组纸湿了,有的组纸没有湿,再让出现不同现象的组上台演示,看问题在哪。发现纸湿的组有的将杯子斜了,有的没有把纸塞入杯底,或没有塞紧。针对这种现象,我让学生再实验,使方法正确了,再看纸会不会湿。实验后发现纸没有湿,再深入研究,为什么纸不湿,这样一步步深入,使学生渐渐清晰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注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问题开展探究活动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目的是想通过问题把学生的思路引向老师想解决的问题的道路上,不容许学生的思路有偏差,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见解)跟老师的要求不相符就有可能被否定,学生的思维老是围绕老师所要求的答案转,这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学生会产生无比的激情和极大的兴趣,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摸不着头脑,不着边际。问题的合适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探究活动,选择那些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诱发探究动机的问题,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真正能感受发现乐趣,才能产生探索的冲动性和兴趣。太难和不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会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提出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是学生探究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这就要教师给予学生适当、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能力所及的问题展开探究,避免了老师要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的一刀切的现象。使学生研究自己喜欢的问题,解决心中的疑难问题,按自己的意愿去学习,更好地学习知识。如三册上《纸的观察》中比较不同的纸,学生提出了多方面的问题:纸的厚薄、轻重、吸水性、软硬等,在研究中,学生对纸的吸水性特别感兴趣,通过深入探究,学生研究了四种方法(滴、挤、降、插)来研究纸的吸水性,因此指导学生提出适合探究的问题在教学中的作用是较大的。
                    

4)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观察与测量
                    

观察与测量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把归纳特征作为教学的重点,整节课都是围绕着找特征进行教学,所做的实验也只是验证式的实验,并不是搞研究式的实验。观察与测量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学生能力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新教材加强了学生的观察与测量,以活动的形式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获得过程的体验,学生的体验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总结,它已牢牢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它不用去背,也不一定要去归纳出特征来,学生在观察与测量中,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归纳知识的特征变得次要了。因而,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研究,不一定要研究出什么结果,只要学生动手做了,观察与测量了,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收获。强调观察与测量,可避免找特征式的教学压抑学生的创造力和围绕着老师的意愿去学习的现象,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是,学生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才能更好地开展探究活动。如教学第三单元植物的一生,学生在活动中所经历的是植物一个生命周期,需要孩子们付出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付出相当的精力,还要坚持观察、坚持记录,而记录方法、观察目的、统计等方面会阻碍学生的探究,老师有效地给予指导会使学生更好地开展研究,使种植活动取得成功,学生亲眼看到自己种下的种子萌发,长出一片叶子、两片叶子……长高了、开花了、结果了,除了喜悦之外,还有一段难忘的经历,这种经历谁能说得清楚,谁能说学生没有掌握知识,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也在观察与测量中得到了培养。
                    

三、教学活动提前浸透
                    

 课标指出: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而科学探究不仅包括探究过程,后续的探究,也包括对课前的准备。
                        

我经常听到别人讲小学科学课的难上,难在什么地方,难就难在许多书上要求观察、实验的东西,如植物类的棉花、水稻,动物类的蚂蚁、蜗牛等,实验室中没有,市场上也很难买到。诸如此类所需要的材料形形色色,包罗万象,如果要找齐所有的东西,那老师课前要花的精力太大。而如果没有真实的东西作支撑,科学课的教学就会失去价值。于是,很多老师想到了让学生准备材料。这样做,实质上让学生课前准备材料的过程,变成一个体验的过程,而且学生准备的材料往往特别丰富,各式各样,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准备材料有许多的好处,但在平时的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学生能做到为准
                

准备材料要以让学生能做到为准,这是教师在操作中必须首要考虑的最重要的环节,让农村的学生准备青菜、萝卜等,让城里的学生准备水果、蚂蚁等,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做到,材料才会落实,体验才有依靠。学生能够做到,才不会给学生以压力,学生才会快快乐乐地去做,有准备才会在准备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2、给予必要的指导
                

不论让学生准备什么材料,都必须以发展学生能力为本。所以在课前布置准备材料时,要给学生以适当的方法指导,如我在上《土壤》一课前让学生准备各种土壤,不是让学生随便拿塑料袋装一点来,而是让学生按“1、准备透明小瓶,2、观察采集地点的环境、作物,3、采集各种土壤样本,4、贴上自制标签,(包括时间、地点、采集人)这四步来操作,学生既采集了土壤样本,又观察了采集地点的环境,而且学会了较科学的采集方法,学生准备材料的过程,就是发展能力的过程。

3、学生充分的时间

准备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我有一个习惯,每次备课时,都要备材料,哪些是老师必须准备的,哪些是学生可以做到的,都在备课时想好,让学生做,提前几天或几周布置,让他们用什么方法来采集等,都加以考虑。在上《蜗牛》一课时,提前两周让学生去捕捉与饲养蜗牛等,并在前几天给学生一二分种时间,让他们交流信息,让捕捉多的同学支援捕捉不到的同学等,通过提前布置,学生就能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而且真正做到准备与观察并行,采集与体验共存。
                        
4

                
给学生以鼓励
                

在准备中给学生以必要的鼓励,方法很多。我最常用的方法是给准备材料的同学加实验分,学生便会很高兴地去做。另外,给材料准备充分,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发喜报,也是鼓励的方法之一。但在我校最让学生高兴的,是让学生将自己带来的材料做成标本,展示在班级的展栏台中。
                    

5
                
恰当处理用过的材料
                

对学生来说,准备材料的时间相对较长,而课堂观察的时间仅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如果不重材料的后处理,则是对材料的浪费。如用完蚂蚁后,通过让学生给蚂蚁找个家活动,可以把观察和研究延伸到课外;或者通过放蚂蚁回家活动,从人道主义出发,培养学生的博爱精神等。但更多的应是指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植物的一生》后开展相应的种植活动,在学习昆虫后开展养殖蚂蚁、蟋蟀等活动,通过小种植、小养殖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种养殖小课题研究活动的指导,使学生将学习贯穿于整个种养殖过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经历体验的过程,这也许是让学生准备材料的最成功的地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