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的纪律的好坏,决定权可能不在好同学,而是那些调皮的或者后进生身上。老师在课堂上的情绪和课堂教学节奏,往往受到后进生或者是调皮生影响。我记的兰本达教授书中曾讲过,(我理解的大致意思)班级中,应当以中等或偏上的同学为主体,这些同学不是太喜欢表现,但纪律好,能跟上并适应老师的节奏,把握好他们,班级的整体学习气氛就会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进。既能稳住优秀生,不至于飞的太远,也可以影响后进生,让他们感觉到差距不大,有进步的可能。
总会有同学不按时完成作业或课堂纪律不好,只要不影响别人就行(如果影响他人,男老师们狠一些,女老师和家长班主任沟通)。个别同学,就是不喜欢学习,老师逼着,其实用处不大,不如更多的精力花在想学、愿学的同学身上。我们往往在不愿意学习的同学花大力气让他学,而对一些能学的同学关注不足。如果将那些精力互换一下,效果可能完全不同。
当然,一但要考试成绩,要平均分,那就没办了,这可能是困难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