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注意]蚕蛾胸部有一对足及两对翅? [复制链接]

1#

[注意]蚕蛾胸部有一对足及两对翅?

吉林张雨宁 16:31:17
请教一问题,三年级教科版教参书上59页第二段里有这样一句话:“蚕蛾胸部有一对足及两对翅”,蚕蛾胸部不是有三对足吗?是教参打印错了还是什么原因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15 17:59:44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http://baike.soso.com/v125230.htm?ch=ch.bk.innerlink


 


蚕蛾的形状像蝴蝶,全身披着白色鳞毛,但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蚕蛾的头部呈小球状,长有鼓起的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一对胸足及两对翅;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雌蛾体大,爬动慢;雄蛾体小,爬动较快,翅膀飞快地振动,寻找着配偶。一般交尾3~4小时后,雌蛾就可产下受精卵。蚕蛾(成虫)留下后代,不久之后便会死去。蚕蛾产下的卵→孵蚕→变蛹→化蛾,又将完成新一代的循环。这就是蚕的生命史。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参书上59页第二段 


    第二部分: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


    教科书的安排是先观察蚕蛾的行为,再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这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征设计的。三年级的学生肯定是先对动态的蚕蛾更感兴趣。


    怎样观察蚕蛾的行为?具体来说,就是“看看蚕蛾在干什么?”。学生会发现蚕蛾不吃东西也不会飞;两只蛾尾对尾。可能还会发现蚕蛾在产卵。教师要启发学生有更多的发现,比如刚羽化的蚕蛾身体湿润,翅下垂,柔软皱缩,但很快便干燥展开;还有不少蚕蛾在震动翅等。同时也希望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提出问题。


    对蚕蛾身体形态的观察,应该是一种有序的观察,先观察蚕蛾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然后观察各部分是怎样的,有什么器官。


    蚕蛾的形状像平常看见的飞蛾,全身披着白色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呈小球状,长有鼓起的一对复眼和触角,触角羽状。口器退化,不进食;胸部长有一对胸足及两对翅;但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


    在对蚕蛾形态观察的基础上,教科书还安排了对比观察蚕蛾与蚕蛹的活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15 18:01:00编辑过]

TOP
3#

    教参上的还真没注意。不过,蚕蛾是昆虫,胸部应该有三对足,兔子给的链接中在下面的形态特征中就提到有三对足,估计是教参搞错了。
TOP
4#

刚才看了照片,见到了蚕蛾的3对足。


 


但是百度中也有说蚕蛾只有一对足的错误之处。其实百度中错误也不少,我们还得相信自己,用实证说话。

TOP
5#

我以前发的帖子


  1.        蚕宝宝的一生(组图,二剪梅)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2381


  2.        照片与视频:正从茧子里钻出来的蚕蛾(二剪梅)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5647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6#

发现差错互通声气,就能避免大面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性的错误,但也愿我们的教材,教参的编审能再仔细些,有错及时改,才能永绝后患。
TOP
7#

蚕蛾是三对足的昆虫。

TOP
8#

吉林张雨宁  18:13:00
这个问题我弄明白了,是蚕蛾交配前变化的样子,教参没错,交配前的样子就是:胸部一对足两对翅膀,翅已经失去飞翔能力,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生殖器。
TOP
9#

交配前真的是一对足吗?昆虫的成虫腹部本身就没有足的。我查了图片,感觉还是不止一对足。等大家今年养出来再好好观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21 19:28:35编辑过]

TOP
10#

应该组织科学老师系统学习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等等相关的知识,好多的知识对于我还有很多的老师真的是力不从心。
萧山区义蓬第一小学 杜志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