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性文章之四: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
——对小学科学课学生评价改革的思考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科学课以其充满童趣、新奇、活泼和个性色彩的全新教育活动走进我们的孩子,我们学生的学习活动也随之而丰富,生动,蕴涵意义。“如何对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作出科学的评价,使科学课程的评价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呢?”这正成为科学课程改革中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学生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在对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价值的判断。因此。学生评价的实质是一种价值判断。完成这种价值判断,一是要进行价值标准研究,为评价对象提出一个合适的价值标准,二是要进行信息搜集,提出一种既符合评价对象实际,又是评价者可以操作实施的办法;三是进行价值判断方法的研究,提出一种符合价值目的,能做出有意义结果的价值判断方法。因此,小学科学课学生的评价其实是对学生学习科学课过程中经历体验收获的方方面面地一种价值判断。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显现中肯性
在以往的自然教学评价中,评价人员的角色关系一直是:教师是评价者,学生是评价对象。评价活动一般由教师提出,什么时候进行,具体有什么评价要求。学生的职责主要是听从教师的安排,做好接受评价的准备。在这种评价活动中,由于评价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很难发挥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因此,评价对他们的激励作用也很难发挥。“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支持评价活动的主角可以由多种人组成(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即调动评价对象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又减少单一评价可能造成的主观独裁性,使评价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多一双眼睛,多一份中肯性。
1、教师评价:教师作为评价主体是教学评价的传统角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如每堂科学课,我总会在黑板上另辟一角专为评价栏,以星数为表现形式,显性地营造竞争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友好合作。当然教师的评价并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或单一的对学业的评价,应该有更丰富的内容、方法,更客观的视角,这在下面各个环节将具体涉及。
2、学生自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定学习目标,自己检查目标的达标度,自己反思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自己采取措施调整与改进,达到自我教育的功效。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提出看法,师生共同改进教学。
例表一:《沉与浮》单元中《鸡蛋浮起来了》实验的评价报告表
评价内容 | 学生自评 | 教师评价 |
“鸡蛋浮起来”这个实验,哪个环节最有意思? | 鸡蛋在浮起来的时候,从外面看过去变胖了,很有意思! | 观察地真仔细,在水中浮着的鸡蛋居然变大了!这是水和杯子组合成了一个凸透镜,你有意外收获! |
在实验的过程中,你对沉与浮有进一步的认识吗? | 我了解了要使鸡蛋快点浮起来,盐要多放一点,并且使盐快点溶化掉。 | 很好,把沉与浮和溶解也联系上了。这说明你在实际的运用中,学会了知识的迁移,很难得! |
在家里做实验,你觉得与在学校做实验有什么不一样? | 学校里有很多小伙伴一起帮忙,还可以讨论,家里是一个人很寂寞,做起来很慢。 | 你喜欢和小伙伴一起做实验,说明你具有很强的合作愿望和很好的合作能力,厉害! |
你能否较好地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科学知识技能,进行实践活动? | 我还在家里按照书本中的制作过“潜艇”,和爸爸还做了一个小船,很有意思。 | 原来你不仅做潜艇,连船也完成了,祝贺你!建议你下次制作时可以自己尝试着做,不一定看书中,也许你做出来更好。 |
3、学生互评:学生除了自评以外,还可以在学习群体之间相互评价,建立一种新的互帮互学式的伙伴激励机制。如在“怎样加快溶解”一课中,大家共同讨论好实验方案后,小组四人分工,每人负责用一种方法来研究溶解所需时间,然后四人把时间汇总,再一起分析比较到底哪种方法最好,最后还要对同伴的实验情况进行互评。大家看了伙伴的评价后,特别容易接受,感到很亲切。(用星数表示)
例表二:怎样加快方糖溶解?
加快溶解的办法 | 溶解所需时间 | 组内同学评价 |
放在热水中 |
| 罗志锋 |
用搅拌棒搅拌 |
| 姚春智 |
先把方糖捻碎,变小 |
| 包莹莹 |
把前面的三种方法结合起来 |
| 董昭言 |
实验小组: 第二小组 时间:
2003/5/27
4、家长评价:学生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情况最了解,让家长参与评价可以建立一种家长和教师共同关心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学生家长可用自己的方式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这对学生的个性完善和能力提高有着独到的促进作用。
例如“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中,因为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要求学生在家里完成对凤仙花的种植、观察、记录、养护,这些是教师所无法了解的。如果有家长参与评价,即可鼓励孩子对科学探究的热情,督促其认真地坚持做好每一件事,培养耐心;又可让教师真实间接地了解学生课外的学习情况。为此,我在开展这一次活动前事先以通知书的形式告知家长,让他们知道有这回事和了解应该做的,寻求支持配合。等活动将近结束时,请学生把家长的评语反馈过来。三(3)班齐颖菡的妈妈这样写到:“自女儿从学校带来凤仙花苗后,她认真地把苗种在花盆中,还非常郑重地向我们宣布要在她回学校的时候,好好帮她浇花,如果等她一星期回来苗死了,要我们赔。可见,她对这三棵苗是非常喜欢的。以后的日子里,她每星期回家都要先去看那几株凤仙花,浇水,放蛋壳,还用尺子量,说是记录花的成长史。6月1日回来时,凤仙花开了,女儿高兴地比去吃肯德鸡还兴奋。那天,她爸爸不小心把花盆撞倒了,一看就随手仍到垃圾袋中。后来女儿看到凤仙花不见了,知道是被爸爸扔了,伤心地一定要爸爸拿回来。爸爸没办法,又从垃圾袋中找到并重新种了,女儿才放心。种凤仙花是女儿非常投入的一件事,学会了观察和简单的种植常识,只是有点任性,对我们帮她看护花不懂得感谢,觉得是应该的,望老师能给予教导。”看了象这样的评语,我们及时和学生交流,取得的效果远远是超过了种花本身蕴涵的价值。
5、社区评价:科学课程是以大自然为研究背景的综合学科,学生在校外大环境的实践活动中也离不开社区的评价,社区评价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的很好的激励作用。(当然做到这一点还有待于我们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支持和完善。)
二、评价内容全面化,体现综合性
在科学课程的评价中,教学评价的内容不仅仅是要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对科学概念和规律的掌握与理解,还应包括学生的科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科学的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
例如,美国许多著名中学设立的奖项之多,范围之广,让人目不暇接,几乎涉及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与学生成绩相关的只占到五分之一。法国则非常强调对学生学业态度的评价,而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则放在第二位;日本对小学生的评价包括考试成绩、学习情况、品行与性格三方面。国内从理科的传统学科教学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注重学生科学方法与能力的培养;90年代STS理论的引进和综合理科的出现;90年代末从传统的理科学科发展到科学课程。这一系列的变化与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基本上是同步的。因而,结合《标准》,我们小学科学课程的评价内容主要涵盖两个领域:
1、学科基础内容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科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面,以检查学生对学过知识的记忆、理解、应用水平为主,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学科知识目标所规定的要求。如《空气》单元中,此项评价内容为“学生能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物质,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液体、气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力,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道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空气有热的,也有冷的;知道空气是我们人类生命的重要条件,也是其他生命的重要条件,知道空气还是人类利用的重要资料。”
2、非学业内容的评价: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行为与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向等这些非检测性或不可量化的评价内容,教师切不可忽视,而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关注,多途径了解,多方面评价。如表一中的对“鸡蛋浮起来”的评价内容既有基本的沉浮知识点的考查,又有技能、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多方面的评价,全面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又如“空气”单元中,评价标准为“学生探究兴趣浓厚,探究欲望强烈,探究活动是积极主动有效的,探究的经历是真实而深刻的,并在探究活动基础上潜移默化意识到空气对生命的重要,保护空气就是保护生命,意识到科学技术就在身边,科学技术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
三、评价方法多样化,增强操作性
单纯的书面考试,如以往的单元小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已经不适应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科学课程的学科定位是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目标概念,是一个多元化的结构体系。由于这些要求与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是属于同一性质的教学目标,因此对他们的评价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喜欢富有变化的、生动形象的新鲜事物,好鼓励,且不易被拘束,因而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方法,灵活运用。除原有的书面测试外,还应该包括教师的现场观察,访谈,轶事记录,专题作业、作品的分析,学习档案袋,成长记录袋等等。
1、成长记录袋、学习档案袋
有关专家认为,“成长记录袋”记录了儿童某一时期一系列成长的故事,是评价学生学习进步过程、努力过程、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长水平的理想方式。“学习档案袋”则侧重以学生的学习资料的整理、积累反映学生成长的面貌,表现出对评价客体和客观事实的尊重。科学课程的成长记录袋可以包括: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学生自定),各阶段单元的多种测试成绩(教师记录),某阶段学生典型问题的诊断矫正,措施与结果,学生变化的代表作,科学探究报告,小发明,学生自我评价,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其他值得记录在案的重大事项。这些材料,不仅对家长来说是直观认识走进孩子世界的载体,更是孩子今后成长路上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积累。
2、日常的观察、访谈评价
观察与访谈是过程性教学评价中经常采用的两种评价方法。这里的观察不是日常用语中通常所说的“用眼睛看”,而是指有目的、有计划的关注评价对象的表现,搜集各种有关信息的过程。例如对某些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能力的观察,教师就应该实现明确观察对象,始终关注他们的表现,进行跟踪,随时记下有价值的信息。对于观察搜集到的信息,有时需要进一步了解周围人的看法或意见,这就可以用访谈的方法。访谈也需要事先设计好目的和要求,评价者应围绕目的与要求展开提问,并对相关访谈信息作好记录。例如在对前面“某些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能力”的观察结束后,我们可通过对其他合作的伙伴的访谈,更全面理性地记录下这些学生的合作情况,从而保证信息来源多渠道,真实性。这样当事者看到对其评价后,会从内心感受到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3、专题作业、作品评价
用代表作评价的方法也是教育评价中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在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中,对学生学习态度、科学探究过程、科学探究能力、科学学习的整体质量、科学素养的发展水平等都可以用代表作来评价。评价者可以从学生作业、作品的立意、设计、实施、资料的正确完整性、结论的科学独创性等方面综合考察其所学知识技能掌握水平,科学方法与研究能力的运用水平。如三(下)《科学》中关于“植物一生的科学报告”“动物的生命周期的科学报告”中便能一窥洞天。教师也可以在作业作品评定的过程中设立多种奖项,分类评定,如“科学理论星”“科学实验星”“科学设计星”“科学创意星”等,让学生在自己的作业中多少看到一线属于自己的阳光。
四、评价时机全程化,注重过程性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还有一个特点是评价时空的拓展。它强调评价伴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不仅当学习告一段落袄时要进行结果性评价,而且在学习开始的时候要进行前置性评价,学习之中要开展形成性评价,实现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时机全程化的提出基于两个理念:一是评价伴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二是小学生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形成科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的、重在发展性的评价。只有关注学生求知过程、探究过程、努力过程的全程性评价,评价才能深入学生的发展进程,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地指导,真正体现评价的功能。
总之,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评价作为一种教育本质上的价值判断应有质的改变。只有在“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课程评价观的倡导下,多一把衡量学生的尺子,就会多一批的学生成为个性迥异、卓尔不群的佼佼者,为师者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走进新课程》——北师大出版社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原创性文章之五:
让科学探究活动增加科学思维含量
南海实验学校小学部 周燕娜
科学新课程自实施推广以来,到今天已在我们一线进行了6年。新课程教材有很多值得我们大家研究探索的问题,其中“科学探究活动”大概是研究频率最高的一项内容。章鼎儿老师在05年全省五上备课会议上强调“在有限的新课程教材里,我向大家推荐的研究重点,或者说研究建议是两个字:活动。研究“活动”——研究科学课的活动;研究科学教材的活动。从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的确看到广大科学教师是在朝这方面研究,努力探索。在一些不同场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科学课堂上,我们都能看到教师精心准备设计了一个个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们去动手操作,观察,讨论,场面热热闹闹,甚至是群雄激昂,沸沸扬扬。但冷静下来我们思考:我们所要追求的科学素养真正内涵在哪里?科学探究活动只是为达成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有形可观的载体,最终要落脚在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思维品质养成、科学探究习惯的培养上。毕竟,真正的科学探究活动并不是发生在学生的手上,而是发生在他们的脑袋里。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科学思维介入的深度和广度及有效度,直接影响着科学探究活动的质量。而在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能被热闹的表面活动现象所迷惑掩盖,忽视或欠缺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关注,思考和研究。本文就有幸在06年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分会成立会上所拜听的姜向阳老师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为例,谈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增加科学思维含量的思考。
一、充分准备,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思维先行,活动跟上
科学课是由一个个活动构成的,如果没有材料空谈活动,那就是纸上淡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倘若材料不够典型,没有结构,还是会影响教学效果。但我们必须认清材料的作用,是为我们探究活动提供有形的桥梁,让抽象的科学概念知识等用可观可感的现象来说明,从而实现从具体现象,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因此,我们教师在出示精心准备的材料时,必须让学生思维先行,继而进行探究活动,才能有效保证探究活动的目的性、秩序性和有效性。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中,姜老师主要为学生准备了二三份材料。第一份是不控制无关变量的一组生活材料,有小石子、木块、塑料块、回形针、胡萝卜、橡皮塞、蜡烛、小玻珠等,主要引发学生对原有认识,经验的冲突:第二份和第三份均是控制无关变量的探究活动材料:有相同体积、不同重量的塑料圆柱、木头圆柱、铁圆柱、铝圆柱和有相同体积形状,不同重量的塑料圆球;另一份是相同重量,不同体积大小的泡沫、木块和铁等。这些材料针对性强,是专用的这一课实验材料。
案例:在出示第一份材料时,姜老师是这样引发学生科学思维的:
师:(材料实物投影)如果不给你们提供水,你能观察判断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用2分钟时间来观察判断。)
生:能。
师:为了让大家节省记录的时间,我建议大家用“↓”表示沉,用“↑”表示浮。(小组长上台领取材料。学生每人自己判断记录。)
师:请大家抓紧时问。你们把材料整理一下。
师:我刚才到各个小组收集一些判断比较快的同学,每个小组选择了一个。你刚才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生1:根据重量。重的沉下去,轻的浮起来。
生2:我用手去感觉。
师:大多数同学都是用轻重来判断的。只有一种判断大家是一致的,石头都认为是沉,其它的意见都不一样。看到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生:(先不做声,然后都异口同声说做实验试试看。)
师:那到底它们在水中到底是沉的还是浮的,看来还是要将它们放入水中,然后分成两堆。(实物投影:把这些物体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观察,然后把它们按沉浮分为两堆。)请你们将地下的水拿上来。请你们将物体按沉的和浮的分成两堆,然后将水放到到地下。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在投影上提供建议卡)
建议卡A:观察:沉的物体有什么特点?浮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比较:沉的物体与浮的物体的大小、轻重?
思考:怎样的物体沉?怎样的物体浮?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速度快的小组思考交流老师出示的建议卡)
反思:石头、瓶盖、回形针、胡萝卜、蜡烛等材料是学生生活中很熟悉的物体,当他们进入科学课堂作为研究沉浮的材料时,学生的直觉思维很容易受到原由认知的干扰影响。姜老师在处理这一环节时,充分尊重和运用了每个学生的原有经验认知,先让每个学生在一张表格进行自我科学思维的判断过程,然后全班选取样本进行反馈。大家马上从反馈表中发现,每个人的判断都是不一样的,孰是孰非呢?继而进入动手小组实验,这样大家对实验的目的就相当明确,活动的效果也非常明显,发现以前觉得物体沉浮和轻重有关,和大小有关,现在一下子似乎变得没有关系却似乎又有关系,到底和什么有关???当经验和现象相矛盾,不能靠原有的认识解释现象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下子产生了强烈的挑战,就很想知道“为什么”,脑海中开始了新一轮的思考。
建议卡A的出示,让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显得非常有层次性和深度,体现了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让学生在探究中动手动脑学科学,也在潜移默化中体现教师的有效指导作用。当然,教师在设计这样的建议卡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表述明确性。
二、创设安静的氛围,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梳理科学思维,彰显个体思维的创造性
学生在发现生活中的这一组材料无法说明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到底和什么有关时,他们就会有“试试看”其它材料能否可以证明的打算。这是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得来的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因而在科学课中,我们要坚持唯物论的立场,把实验检验列为探究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实践检验认识”的唯物论熏陶。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设计实验也是学生个体与集体之间一种积极的科学思维活动,特别是在设计实验过程中,学生选择确定实验材料上,可以看到很多学生有创造性的想法。
案例: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中,经过第一个探究活动,师生形成下面的认识:
师;物体的大小跟它的沉浮是没有关系的?物体的轻重跟它的沉浮也是没有关系的?可不能都是有关系的?比如说,我们撇开物体的轻重,那到底是大的物体沉呢?还是小的物体沉?到底怎么解决?
生:做实验。
师:做实验是一种好方法。请大家讨论设计一下,我们用怎样的物体来继续观察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生:(个别学生独立思考,大多数学生在小组中交流,一般采用你一言我一句的对话式)
生:(个别反馈交流时,但还是没有很清晰的实验思路或具体方案)
师:(引导)木块是大的,浮了;石头是小的,回形针是小的,却沉了。如果我们将回形针做成木块一样大小?那它的沉浮还是一样吗?或者说我们从木块上取下一块跟回形针一样大小的,那它的沉浮还会一样吗?
生:(一样,不一样争论不休。学生的思维处于矛盾混乱之中。没有一位同学设计出研究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实验方案。)
师:如果老师再为你们提供一套材料,那你们认为会有什么变化吗?我这儿正好准备了一套材料,它们的大小都是一样,就是轻重不一样,大家先比较一下,然后再来看看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先请大家把桌子上的材料整理好。把水拿上来。
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
师:我们用怎样的物体来继续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你们刚才观察的结果是怎样的?
生:(重的是沉的,轻的是浮的)
师:根据刚才你们的观察,你有什么想法?
生:像刚才那样几块一样大的物体在一起,我想看轻重和大小是可以看出他们沉浮的。重一些的物体容易沉,轻一点的物体容易浮。
生2:一些物体在大小一样的情况下,他们的轻重和沉浮是有关系的。重的是沉,轻的是浮。
师:根掘刚才的材料,我们通过观察以后发现是不是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是在什么情况下?
生:大小相同的情况下。
反思:在这堂沉浮课中,应该说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设计实验的环节不是很明显,也不是重点。(教材本身的安排就是这样)但从五上科学教材开始,设计实验方案的环节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如“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建立栖息地”、“设计太阳能热水器”、“各种材料的锅”、“我们的小车”“测量摆的快慢”等,学生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其实在脑海中已形成了一套清晰的、严谨的、具体的操作思路,基本上建立了这个实验的模型。如姜老师让大家设计“怎样的物体来继续观察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受到了挑战,“难道研究物体的沉浮还要受到物体本身的条件影响限制吗?那么怎样的物体合适作研究?研究实验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虽然此时的课堂是沉默安静的,但大家的思维却是跳跃奔放的。当然,从课堂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让三年级的孩子自己想出什么样的材料适合作物体沉浮研究显然还是有点困难,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课堂机智,及时地观察得出学生的思维水平,加以适当适时的启发。姜老师的策略是采用直接出示材料,通过材料特征的暗示作用,打开学生新的思维,这是可取的,只是教师要在小组学生设计方案时,及时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不可抛过空、过大、过高问题,否则学生不切合实际,没有逻辑,没有证据依托的设计方案都是不符合科学思维的表现。
三、细致观察,分析比较,从实验中展开科学思维。
我们认为,“探究”是一个多系统的综合的过程,它首先是一个行为参与的过程,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其次是一个情感参与的过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既有基于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兴趣培养,还有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的形成,科学行为习惯的养成等等。而最重要的,探究学习是一个思维参与的过程,在探究活动中,“为何做?”“做什么?”“怎样做?”“做出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等思维活动,是学生们通过探究任务的形成和解决参与认知过程,得到科学思维的培养和锻炼,这种以“思中做,做中思”为特征的思维参与过程是“探究”的本质属性。特别是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细致观察,收集证据,从中分析推理或归纳等一系列理性思维,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
案例: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教师提供给学生一组相同体积大小、不同重量、不同颜色的塑料圆球。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球,看上去大小是一样,轻重一样不一样呢?
生:不一样。
师:通过说明他们的轻重不一样,我把这些球放入水中,会是什么样呢?
生:两沉两浮。
师:(小组实验,得出结论,很明显最重的沉在盆底,最轻的浮在水面,还有两个分别悬浮在水中)
师:请大家把这组实验现象和刚才的相同体积不同重量圆柱体沉浮现象作一下比较,你对物体的沉浮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1:相同体积大小情况下,越重的物体越会沉。
生2:不同材料的物体也会影响沉浮,颜色对沉浮没有影响。
生3:在大小相同的时候,才能比较物体沉浮和什么有关。
反思:在教师提供有结构的两组典型材料后,学生观察操作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是很简单的,沉就是沉,浮就是浮,但关键姜老师把教学的焦点放在前后两组材料的实验现象分析比较上,在第一组材料出现木块塑料是浮的,铝块、铁块是沉的时,学生从实验中得出物体的沉浮与重量和材料有关。章鼎儿老师曾说这是一组教学沉浮知识的材料,不适宜作探究活动材料,两个变量太多,其实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姜老师出示另一组相同材料、相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红黄绿棕四色球后,学生再次仔细观察,收集到越轻越上浮,重的下沉的证据,而不会把物体的颜色与沉浮联系起来,既颜色这一变量不会干扰学生对物体沉浮的思维发展,前后两组实验现象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变量的概念,非常明确地得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轻的物体容易浮,重的物体容易沉”科学规律。
四、平等对话交流,虚心倾听深思,碰撞出思维的新火花
交流和讨论是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科学解释的主要过程,学生思维活动往往在交流和讨论中最为活跃。但在我们目前的大多数科学课掌上,经常可以看到“唧唧喳喳“讨论交流型,虽愉快平等,却使之凌乱。学生们往往只局限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内兜圈,最终只获得一些零碎的、局部的、偏颇的直接经验,而将学习活动结束在肽浅的水平。学生的认知结构、思维水平并没有向前发展。这是非常遗憾和欠缺的。在姜老师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中,我们也看到学生在小组或集体讨论交流中虽有零星思维的碰撞,但自我独立思维、专注思维、深入思维等,都是很少见的。
案例:在学生研究完第一组生活中材料的沉浮以后,教师出示了建议卡A让学生讨论交流。
建议卡A:观察:沉的物体有什么特点?浮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比较:沉的物体与浮的物体的大小、轻重?
思考:怎样的物体沉?怎样的物体浮?
可以说这种形式是非常高效有层次性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我们的学生还没有养成“平等对话交流,认真倾听深思的习惯,科学的思维仅仅迈出一小步,而停滞不前了。
生1:我觉得物体的沉浮和轻重有关,和大小是没有关系的。
生:(一片唏嘘声,胆子大的有几个已经按捺不住,说“不对”“错了”。)
师:(示意安静)
生2:我认为物体的沉与浮和大小有关系。大的容易沉,小的容易浮。
生3:(马上举手反驳)不可能。那为什么大轮船那么大,重,却在海上航行,回形针却沉下去了呢?
生2:(坐在座位上反驳)那是因为大轮船是在海上。海水会浮。
生4:我觉得物体的沉浮有时和大小有关,有时又和轻重有关。有时又好象没关系。
师:(追问)那到底和什么有关呢?
生:(在座位上各说各的,声音高涨)
反思:斛学课上,学生们之间在交流讨论时发生争执,意见相左,这是很正常的,这也是激发他们进一步思维的起点或导火线。但综观课堂教学,我们的学生往往会仅仅抓住自己的理不放,而忽视对他人想法观点的再思索,至使思维单线发展,而没有交叉,放射状发展。我觉得教师在处理学生交流讨论时,要想思维的碰撞多角度发展,必须注重以下几方面习惯能力的训练培养:
倾听:即是尊重别人,创设安静和谐课堂的首选,也是理解别人想法观点的必要做法。具体要求每位教师可以自己制定。
回答:声音响亮,自信。要在其他同学回答完后才能举手进行,不能轻易打断别人的回答。
思考:不要固守自己原有的想法,应该从实验现象出发,结合他人的发现观点,用事实讲话。
总之,我们追求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是愉快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但千万要保证每一项活动中科学思维的含量,一种客观的、建立在证据基础上的思维方式、一种建立在严密的逻辑基础上的思维方式的培养,这才能渐渐走进科学教育的本质。
参考文献:
《浙江省优秀教学论文汇编》——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喻伯军)
《科学究竟是什么》——教育教学出版社(张红霞)
《探究一小学科学教学的思想、观点与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罗星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11:14:3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