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舟山市195号快乐舟子作业专贴 [复制链接]

1#

[原创]舟山市195号快乐舟子作业专贴

学号:  195     网名:  快乐舟子       博客地址:http://zyn1209.zhmy.com/cmd.shtml?uid=23320&do=album
总计(   71) 学分,其中必修学分( 48  )学分.

1、必修任务合计(  48  )学分

1)阅读5本有关著作,得(  14  )学分

23篇教学实录及反思,得(  10  )学分

33篇评课类或其他原创性文章,得(12   )学分

4)在线主题研讨积极发表观点,得( 4   )学分

5)积极参加研修班的现场研讨活动,得( 8   )学分

2、选修任务合计(  23  )学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3 23:58:50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195号快乐舟子的作业清单一览:

一、读后感4篇

1《优秀是教出来的》

2、解放孩子,也是解放我们自己
            

————《小尼古拉的暑假》读后感
            

3、《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你不得不在意

4、《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杂记

二、评课类文章14篇

1、  富圣江老师《用水测量时间》

2、  方立安老师《杠杆的研究》

3、  刘敬星老师《食物包装袋上的信息》

4、  姚伟国老师的《是清晨还是黄昏》

5、  王铁勇老师的《磁铁的磁性》

6、  袁优红老师的《增强抗弯曲能力》

7、  胡向科老师的《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8、  傅晖老师的《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9、  陈锡江老师的《关于时间》

10、           叶军老师的《怎样的杠杆才省力》

11、           池松华老师的《物体的热胀冷缩》

12、           朱伟龙老师的《物体的热胀冷缩》

13、           阮翔老师的《光和色彩》

14、           翁昌舟老师的《运动和摩擦力(一)》

三、原创性文章5篇

1、       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

2、      
            

            

            

            

——《运动和力》单元教学案例谈

3关注个性  引导实践  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科学学科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探索与思考
                    

4多一把衡量的尺子

——对小学科学课学生评价改革的思考
                    

5、让科学探究活动增加科学思维含量

四、课堂教学实录、或设计反思4篇

1、    摩擦力 (课堂实录)

2、    我们的小车(教学设计及反思)

3、    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教学实录及反思)

4、《测量摆的快慢》典型实验教学设计及反思

五、外出学习心得5篇

1参加杭州崇文实验学校“同一堂课”课堂教学研讨 暨 “开 放 周 活 动” 感

2参加省科学第六次备课会感

3再向前走一步的时候到了

         ——参加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分会成立大会的收获感想

4结束是另一个征程的开始

         ——参加浙江省第八次小学科学备课会议的感想收获

5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委员会2006年全国年会的收获
            

具体的文章跟在后面,大多数都是参加研修班的2年内自己的一些积累,请评委老师指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16:39:47编辑过]

TOP
3#

读后感之一:

作业类别:(读书杂感)

书名:《优秀是教出来的》

作者:(美)罗恩·克拉克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一段“废话”的引入:

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学校推出了一本“教师专业成长手册”,把自己在一学年中与教学教育发生的点点滴滴及时真实,有详有略的记录在其中。包括:每月反思、听课记录感受、读书笔记、政治学习、理论学习收获、外出听课学习收获、自己最佳教学设计、获得荣誉成绩记录、学生辅导情况等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点加重我们教师的负担,但如果教师自主想在专业上有所发展的话,这本手册的完好认真记录,对看清楚自己的成长轨迹是一个很好的实物材料。

在上学期阅读完校长推荐的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后,我们即使讨论,并撰写了读后感(见暑假作业)。这学期,校长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关于教学细节的书——《优秀是教出来的》。[记得好象在论坛上有一位同仁也推荐过,并摘录了其中讲的55个细节,我还专门收藏了。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呀!开玩笑]我们教研组的老师共同学习阅读,将其中的感想交流如下:

 

一位风趣幽默的麻辣教师不仅征服了一群又一群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而且还在短时间内把他们调教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用了什么绝招?美国最佳老师奖获得者罗恩.克拉克把他学生的55条教学心得通过本书娓娓道来。他抓住教育过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既对孩子严格施教,又用爱心和热忱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和尊敬。克拉克老师不仅仅将注意力放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且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教养。他总结的这55个细节既适用于老师教学生,同样也适用于家长和希望提高个人修养的人们。——这是本书在内容简介中的话,朴实无华,简单扼要,就象这本书的总体基调,流畅轻松,一口气读下去,花不了一天的工夫,但是却意味深长,相见恨晚,让我们为人师,为人母者忍不住想在阅读完后,产生模仿几招,跃跃欲试的感觉。

感受一:

——教育细节化

细节确实常常被人们忽略,而正是细节创造了奇迹,成就了辉煌。其实,可以用领带、皮鞋与西服的关系做个简单的阐述。一套西服配上了一条合适并且精致的领带,领带相对西服来说是细节,而这细节让西服增辉,释放魅力。而如果西服配上一双漂亮的皮鞋,但是皮鞋上有灰,这个细节将摧毁整个用西服套装所营造的庄重感。

在今天,我们发现在很多时候,是细节决定着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的成败,是细节在显示着事物的质量。就拿我们都很熟悉的课堂教学来说,在双方教师教学水准差不多,教学设计相差无几,教学设备,教学对象都处于同一层次,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或比赛时,谁的课赢得我们的青睐或印象深刻,往往是那些能在细微之处注重深度,巧妙引领或关注学生的细化的即时性问题,并予以完美解决的。同样,我们在看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何,我们认为并不是他们在这一堂课中设计出了几个实验方案,得出了什么实验结论就能够一概而论的,关键还是看学生在细节之处表现的状态。如他们小组讨论的有序性,分工合作的密切性,记录的完整性,材料整理的自觉性等,当然可能还要更多。如恩·克拉克在书中的14条写到:“回答问题要完整。”他提出教数学或自然科学也要注重对学生回答完整性的训练,学生只有在掌握必要的回答完整性的技巧后,才能够根据这些要领回答出更富有创造性和更为详尽的答案了。当然,这里所说的细节,并不是指面面俱到,细小入微,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做事的一种态度,一种习惯,有各种细节量的积累必会有质的升华。

感受二:

——教育生活化

罗恩·克拉克是名优秀的教师,对于他来说,教育超越了工作本身,成了一种在生活中创造惊喜的方式。从目录中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奥秘。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接人待物。这一点,到与中国的文化——要成才先成人不谋而合。

我之所以觉得应该教育生活化,就是因为作者正是在把严格要求生活中细节的这种思维方式带入教育工作中,在潜移默化的直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才创造了奇迹。罗恩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中包括“打喷嚏时捂住嘴”、“搭乘扶梯靠右边”等看似和学习无关、很小的事情。而这些小事情的作用却是巨大的。这一点对现在的老师和家长来说是个重要的警示。现在许多老师和家长走入一个误区,好象学习好就什么都好,忽略了对孩子品行、习惯的培养,而这是个长期的过程,在短时期内分不出利弊,但是也是不可逆转的,当发现孩子为什么后来学习就不行了啊或是情商很低啊,那就为时完矣!举个例子,现在有的家长认为,发展孩子其他发面的兴趣是在浪费时间。比如,孩子想学习小提琴,大人觉得又费钱又费时。其实,学乐器时不仅陶冶情操,而且培养了孩子的专注能力,锻炼了孩子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情的习惯。而这正是在学习时所必须的,是成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这就是性情与习惯的作用。也是注意细节的收获。

其实,我们的很多教育资源都是蕴涵在日常生活中的。可以说,一个高素质的人,他必定是一个在生活中注重细节,有品位的。就象我们学校在进行的课题研究“学生文明生活课程建设”,正是基于对生活和教育的密切关系的理解。我想,在这方面,伟大的陶行知先生早已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只是,由于在现实教育中,我们一再不能全面领会或执行,而有点变异了。

感受三:

——教育无国界

掩卷的时候,心中真是有说不出的感动,为了克拉克老师的教学热忱而感动,也为了偏远地区的学生能遇到这么一个好老师而感动。他将自己七年的教学经验做了一番回顾,并把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故事刻印成文字与我们分享。克拉克的这份用心专心爱心慧心是我们每一个老师所应该学习致敬的。同时,我感觉虽然他和他的学生,同事,家长等等的故事发生在异国,但教育的理念,情感,技巧真的是无国界。今天,这本书能漂洋过海被有心人翻译过来,又被我们这些无名小卒拜读,学习欣赏,就是最好的说明。

而且,在这个日益缩小的蓝色星球上,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学会多与外界沟通交流,倾听不同的声音,放宽眼界,才能有更宽广的视角。如我们也可以看看当今好莱坞的大片,浏览最近国内外汽车的走势,参加年度经济人物的评选,……把教育带出狭小的范畴,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最后,我本人在这学期看了一些书,我觉得有几本各位可以留心看一下:

在我们工作中感到有点迷茫是时,困惑时,请看——《你为谁而工作》,很短,很实在,很有鼓舞性。

在我们工作累的时候看看余杰的,《香草山》特温情浪漫,《暧昧的邻居》《铁与犁》《光与影》等能在不走出国门了解一些外面事,丰富我们的思想;(以前看的)

也可以在有点职业倦淡时,看看张西的小说《爱别离》,写的是卧底警察的忠贞;或看看杨绛(钱钟书夫人)写的《我们三》,或三联编的《我们的钱瑗》(钱钟书女儿),其实名人伟人也是如此的平凡,让我们学会用平常心来生活工作;

还看了一套教育在线的书,是朱永新,李镇西等人收集了网上论坛的一些帖子,比较朴实亲切,……

要是大家有什么好书,我们也来推荐一下,简单的书评介绍,让我们润润心,滋滋肺,悦悦目。

TOP
4#

读后感之二:解放孩子,也是解放我们自己

————《小尼古拉的暑假》读后感

    今年的元旦,收到了外甥的特殊礼物,也即是任务,让我们家长和他一起读一本书,还要写一篇读后感。真是责任重大呀。不过,好在外甥递上来的这本书不是很厚,况且里面充满了插图,让我紧张的心暂时放松下来,真抱着比我自己当年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认真的态度呀,没办法,外甥的任务呢,哪有怠慢的理由。

不过,当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时候,还真得感谢外甥老师,让我着实轻松、愉悦了一场,同时重新找回久违的童年中的帅真、顽皮、淘气等等,既而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现在的孩子,我们自己当父母长辈的都给予了孩子什么样的环境、教育,我们对孩子施与了什么样的教育,孩子喜欢吗?接受吗?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到底起了多大的帮助……

书中印象最深的是这样几个场景:

其一:

暑期到了,尼古拉一家去海滩度假了,尼古拉又认识了一些伙伴,尼古拉和他们在一起玩球,可他们把球踢到了尼古拉的爸爸的脸上,爸爸很生气,将球踢入海里,最后爸爸不得不去捡球,累得筋疲力尽。
  尼古拉和他的朋友按照爸爸的建议挖坑,但是,一位管理员把爸爸训了一顿,并且叫爸爸把坑填好,我以为我的桶在刚填好的坑里,爸爸只好再把沙子挖开,寻找我的桶,我一进我们的房间,才发现我忘了把桶带到海滩上了。

其二:

孩子们在度假的时候,来了个体操教练,尽管教练使出全身的解数,可是依旧是以失败而告终,即使是以成人的威严和恐吓,“亲爱的小朋友,同志们,谁要是不听我的命令……我就揍他屁股,让他永世不忘!”孩子们却依然故我,直到“猞猁眼”队队长因为受不了孩子的折腾而想辞职,走人了。

其三:

另一个假期到了,小尼古拉又要去度假了。可是这次爸爸妈妈的安排是让他自己去参加夏令营,本以为小尼古拉会失望伤心,可是当爸爸妈妈想了好久才努力说出“你要镇静,我和妈妈要一起去旅游,我们想这趟旅游你不会干兴趣,所以决定让你去参加夏令营。这只会对你有好处,你会和同龄的孩子一起,你会玩的很开心……”然后,妈妈又不放心的补充,“这是为你好。”爸爸又说:“怎么,你有什么想法?”哈哈,想不到小尼古拉跳起来说:“帅极了!”爸爸妈妈瞪大眼睛都不敢相信,这到底怎么了。

……

书中这样的场景可谓是比比皆是,信手拈来。

法国人是生性浪漫的民族,他们绝不会忘记用自己的童年来幽默一把。《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就是法国著名的漫画大师让一雅克·桑贝和文学大师勒内·戈西尼绝妙配合的杰作。他们的作品是雅俗共赏的典范。作者对社会,生活及人物内心世界的独到见解,尽管选材于日常小事,却总能挖掘出既充满情趣、又耐人寻味的幽默因素。感谢他们为我们后人留下如此宝贵的精神大餐,在异乡也能享受。孩子和大人都从尼古拉的故事里,获得了极大的快乐。每个人的童年,可能有不同的滋味,但几乎每一个人都乐意,让回忆中留下更多的开怀大笑。

同时,作为一个成人,一位教育者,一位孩子的长辈,我感到启发最大的是这样几点:

规规矩矩的成人世界并不喜欢太"淘气"的孩子,桑贝曾有过因为过于顽皮而被学校开除,不得不走上社会独自谋生的经历。也许就是因为这段往事.使作者在书中对包括尼古拉在内的小淘气充满了包容和赞赏。他不但赋予他们善良纯洁的性格,也赋予他们轻松面对挫折的心态。在书中.尼古拉不止一次因为淘气而闯祸,但他除了得到一些小小的惩罚,从来没有因此而被伤害。他似乎想用这些故事告诉孩子们:淘气无罪,只要你拥有诚实善良的心,就能得到大人们的爱与宽容。而读了这本书的大人们,也一定会对孩子们的淘气有了重新的认识——只要你以一种乐观宽容的心态来看待一切,你就会明白:淘气并不是什么罪过.淘气也能给生活带来欢笑。

小尼古拉的爸爸和妈妈则是那样平等地与小尼古拉倾心交流。让我们体会到一种全新的家庭教育理念。作品处处体现出一种全新的儿童观,即儿童也是健全的生命个体,他们有着和成人一样平等的生命的权利。孩子们在打打闹闹,但在打打闹闹中,他们是那么幸福快乐,他们在健康成长,孩子的喜怒哀乐表现得如此真实。我们看到作者在张扬儿童的天性,呼唤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沟通.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父母在伴随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大人是艰辛的守护者。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只是我们限于自己本身的能力认识等局限,有时对于孩子的教育会存在差距和错误,努力去改进吧!

总之,这是一部很好读、又很好笑的书,它的本事还在于让你无聊的时候又会找出来再看一遍,而每一次看都好像从前没有看过,你会一样的被吸引,一样的忍俊不禁。(引用一位国内作家的书评)

愿和孩子共读好书的过程中,共同成长,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200713星期

读后感之三:

(05年暑假时的作业)         细节,你不得不在意

学校发给部分老师一本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虽然《细节决定成败》意在提示企业界乃至社会各界: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到来,一定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似乎和我们普通教师没什么关系,但其实细节是每一个人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必须注重的问题,并且细节直接决定影响着你的成败。
    
芸芸众生所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我们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我们的古人就是提倡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
   “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由于我们不注重细节,生产线上的次品出来了,矿山上的事故频繁发生了,社会上违章犯法不讲原则的事也是屡禁不止。而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育人工作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各方面互相配合,尤其是我们这类全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教学上要注重的细节问题就更多个重要了。吃饭、睡觉、学习习惯、师生关系等等,学校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上任何一个细节做地不好,都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窥斑见豹,细节是成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最有力环节。关注细节,完善细节,往往体现了学校真诚为学生着想的拳拳之忱。如我们的俞校长就是在教学管理上比较注重细节的人。我们办公室门口放了两块板,是老师做实验的时候用过的。由于我们忽视细节问题,一直放在门口大概两个星期左右,无人理会。由于校长细微入察,温柔提醒,我们恍然悟到在教学中疏忽了细节。由此及彼,细节如果做得好,则整个过程也会非常优秀。翁昌舟老师做的课件可谓是人人称道,为何?细推之,其实是赢在细节上。每一块图案、内容位置摆放,每一种色彩搭配,每一个按钮使用,每一次切换设计,他都细细推敲,反复无数,才得以打包。长期如此,厚积薄发,使他成为远近闻名的课件高手。由此想到,细节实际上是一种长期的准备,从而获得的一种机遇,细节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我自认为是一个粗线条的人,不注重细节是我的大缺点之一,想努力一一改之,有时由于习惯养成,总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省视自己,更觉得非在细节上做好不可。如每次学生课后探究的反馈,实验室的打扫,资料的整理收集等等。因为我只有在这些细节上做好了,我的教学才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细节决定成败》是一本值得我们花上时间细细阅读品味深思的一本书,触摸到细节,触摸到生命的每一点感动,这成败会自然的来。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制度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注重细节,你会成为完美主义者。

读后感之四: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杂记

一晃眼,毕业到现在工作已是9个年头了。象我们这样师范毕业就教常识、科学的是稀有物种,何况是一毕业就专职了,更是少之又少。刚好本人从无奈又荣幸地矛盾中走在了从事小学科学教学的道路上,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感受到象我们师范毕业本身没多少科学素养的人,一下子要正儿八经的去教科学,并且自己要求能教好,这显然不是你光靠说就行的,于是同一位陌生的网上同仁感受一样,在平时逛书店的时候,特别会留意和科学搭边的书籍,加上我自己是一个看书很杂的人,因此,有时也强迫自己要看和科学有关的书,好提高一下自己的认识和科学修养。

张红霞老师的这本〈科学究竟是什么〉我是在我们已经退休的教研员老师的推荐下从杭州买来的,那时她刚从外面参加完一个培训回来,说是有本书很好,后来很有意思的是被我推荐给校长看了后,他让我有定了4本送给教研组的老师每人一本好好学习学习。

可以说,看完整本书,我的最大收获是对于小学科学中的某些观点有了另一种曾面的解读和看法,如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科学探究等等,具体的在这不展开,只是说我的感受是与以前读到的观点发生不一致,于是我会反思性的结合实际加以吸收,内化,再形成自己理解的“科学究竟是什么”?

谈到科学,同样也是在更现代的立场上,我们并不仅仅认为只有那些既成的具体的科学知识才是它的全部。与科学知识相共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也都可以被认为是科学整体的各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科学的普及和传播的过程中,对于科学知识的硬内容和这样一些与之相伴的软内容的关注,也是同样需要兼顾而不可厚此薄彼的。书中涉及到这些问题:

1、什么是科学问题。
    2
、科学的过程究竟是什么。
    3
、假说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
    4
、观察和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
    5
、科学离不开逻辑。
    6
、怎样认识科学的相对真理性。
    7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8
、自主建构与科学探究的关系。
    9
、什么不是科学。
    10
自然科学的差异是什么。
    11
、我国教师的特殊问题。

可以说,这些问题是我们进行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那么读完后我们稍微会比较系统地摸准自己所教学科的一些理论脉络。

科学究竟是什么呢?书中提出,从基础科学教育层次上科学性质的内容应该包括:科学知识的确定性;依靠证据;可重复性;科学方法与批判性思维;假说与预测;创造性;科学与提出问题;合作与协作;科学史、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知识的相对真理性;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等。本书很尖锐的指出:我们目前的实践缺乏建立在本国问题研究上的事实根据。由于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或先进教材是经过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发展的结果。如果直接照搬西方的理论,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都将是拔苗助长,最终是欲速不达。所以,科学作为知识,科学作为过程,科学作为探究这三个方面的关系是发展的关系,即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书中提出: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关系,其结果与其说是搞科学探究,倒不如说是在搞剧本!看到此处我感受颇深,作为一线教师要去把握教材方向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但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去选择教材或去合理组织教材教法却是理所当然的,怎样做才能更符合科学的性质?哪些做法是真科学?哪些做法不有利于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我想,这些冷静思考的主线应该一直贯穿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以上是一些零碎的观点和看完后的杂感,希望自己在今年的暑假能再认真的读一读,我想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应该会有更多的收获和发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15:55:06编辑过]

TOP
5#

教学实录和课堂教学反思等:

之一:36 、摩擦力 (课堂实录)

南海实验学校:周燕娜

师:(出示算盘)同学们,以前在什幺课上玩过算盘?

生:(齐)数学课上。

师:这节常识课上老师要和来玩一玩算盘。(推动算盘使其运动,再反面推动)你发现了什幺?有和疑问?

生:我发现算盘向前运动了一会儿,然后停下来了。

生:算盘在讲台桌上移动,桌子和算盘还在摩擦。

生:我发现老师手对算盘有作用力,不过这个力很小,一会儿消失了,算盘也就停下来了。

生:我觉得很奇怪,算盘为什幺会停下来,而不一直往前运动?

师:(板书)算盘停下来  还有什幺疑问吗?

生:算盘在桌面上运动时,除了老师对它的作用力以外,还有其它力吗?

生:老师,我觉得算盘在桌面上受到了桌面对它的托力,还有它本身也有重力,就是地球对它的引力。

师:很好,那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幺算盘会停下来?(出示投影)算盘本来的运动方向是?

生:(齐)向前的。

师:(边板)        谁对它起了阻碍作用?

生:桌面

师:那幺这个作用力的方向又是怎样的?

生:(用手势表示)和刚才的相反。

生:老师,我能把它画下来(上来画             

师:那幺,谁能给桌面和算盘之间存在的这个力取名?

生:阻碍力。

生:摩擦力。

生:相反力。

师:同学们的取名都很有意思,在科学上我们把这个力叫“摩擦力”。

   (板书)摩擦力

师:(示意伸出手,在桌面上平擦)“你有什幺感觉?说明什幺问题?

生:(用手在桌面上摩擦后)我觉得我必须向前用力,手才能往前,否则手不会动。

生:我认为来回几次摩擦后,手变热了。

生:我使劲往前,桌面好象跟我作对,还会发出声音。

师:(出示投影小结)刚才同学们亲手动手感知,发现手和桌面之间存在着摩擦力,那幺你能不能借助实验仪器把它具体测出来呢?

生:能,用弹簧秤。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大家想给某某同学哪些提醒呢?

生:手要慢慢拉,读数稳定后再记录。

生:手,弹簧秤要在桌面上,不能拿起来。

师:好,测的时候,手,弹簧秤,重物应在同一条直线上,慢慢匀速拉,读数要仔细,准,就用我们刚才掌握的本领随意测周围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生:(分组自由测试)交流读数

师:(板书测得的摩擦力)你们对这些测出来的数据有何疑问呢?

生:摩擦力怎幺大小不一样?

生:为什幺有的摩擦力大?有的小?怎样能增大摩擦力?或减少摩擦力?

生:摩擦力的大小和那些因素有关?

师:多棒的问题呀!那你们猜测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生:我觉得和重物轻重有关。

生:我认为和接触面的粗糙有关。

生:我认为和重物的形状有关。

生:我觉得和摩擦面的光滑有关,还和摩擦时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生:我觉得把算盘正面放和反面放,摩擦时大小也不一样。

师:(再次演示两种摩擦)这两种摩擦的方式一样吗?

生:(齐)不一样

师:那么你觉得各取什幺名字?

生:移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生: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生:也可以把那种正面的摩擦叫平动摩擦。

师:都可以呀!科学上则把它们叫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这么多的问题,我们一下子研究不完,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接触面和摩擦方式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在现有的材料中,你确定一个比较粗糙的表面,一个比较光滑的表面。

生:毛巾粗糙,桌面光滑

师:好,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有问题的可以直接提出,开始吧!

生:(运用材料,实际操作研究)

师:请完成的小组把数据填到汇总表上。

生:(派代表填数据)

师:请分析比较这些数据,你能够得出什幺样的结论呢?

生:我们发现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也越大。

生: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生: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也就会变小。

师:原来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呢!

生:我觉得有时要增大摩擦力,有时摩擦力还是小一点好。

师:你能举例说明吗?

生:比如汽车轮胎上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否则很光滑汽车就很难下来,要发生车祸;而体操运动员在比赛前却要往手上撒滑石粉,是为了减少摩擦力。

生:溜冰时穿的溜冰鞋底上有轮子,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为了减少摩擦力。

师:看来摩擦力大小有利也有弊,必须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分为二。(出示自行车)找找在自行车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运用减少摩擦力?

生:轮胎上、车把套上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生:趟脚板上有花纹也是为了增大摩擦力,车轴内有滚珠很光滑,轮子转动可以减少摩擦力。

生:平时自行车生锈了,在车轴内滴几滴润滑油,也是为了减少摩擦力。

师:对呀!看来摩擦力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那么你能根据增大减少摩擦力的原理,设计一种冰面山地两用鞋吗?

生:(独立设计)个别交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0:27:44编辑过]

TOP
6#

之二——1、我们的小车

【教学目标】

1.通过掂一掂、提一提等体验活动和用垫圈拉动小车,引导学生感受重力
    

2.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使学生知道足够的拉力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教学重点

1建立重力的概念。2探究发现拉力与小缆车运动的关系。

教学重点

制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的研究计划和注意点。

【教学准备】

1、调查学生对重力概念的理解情况。

2、查阅关于车知识及其发展史,进行经验梳理。

3、自己安装一个小缆车,研究拉力大小与小缆车的关系。

4、教具准备:课件、小车、垫圈、夹子、记录表、计划表、挡板、粉笔、带钩的绳子、、装水的桶、秒表等

5、学生准备:小车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几千年前,人们发明了车。在今天,车子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的重要工具之一。你认识下列这些车吗?(课件点击)

2.在刚才我们看到的车中,同学们对缆车比较陌生。其实,缆车是香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每一个去香港太平山游玩的人,一般都会坐缆车游玩。你知道缆车是靠什么爬上山的吗?(生交流)(课件解释)

3.让我们也来安装一辆小缆车。出示课题:我们的小车。
    

二、安装一个小缆车。
    

1.太平山的缆车是用电动卷扬机牵引的,我们用什么力来拉动小车呢?想一想,用几个垫圈可以吗?
     

2.让学生用手掂一掂垫圈,有什么感觉?再掂一掂文具盒、课本,拎一拎书包、凳子等重物,又有什么感觉?
    

3.(课件),重力。
    

4.老师给每一组同学准备了一包材料,来看看有什么?(材料作用)

5、学生分组领取材料,然后用垫圈拉动小车。 (至少几个垫圈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6、交流,(课件)

7、分析原因(摩擦力、小车本身、桌面、绳子等)

三、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1.在刚才用垫圈拉动小车的实验中,有的小组一个个加垫圈,有什么发现?小车的运动快慢一样吗?
     

2.小车运动快慢不一样,可能是什么主要原因造成的?

3、我们能在初步使小车运动起来的基础上,根据这个现象重新确定一个新的可以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吗?(课件)

4、你能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吗?小组讨论实验步骤、注意点。

5、交流,全班修正,教师提出注意点(课件)

· 标明小车的起点和终点,让小车每一次行驶的路程相同。
    

·逐个增加垫圈的个数,仔细观察当垫圈数量达到几个时,轻轻敲击桌面小车就能运动起来了。
    

·继续增加垫圈个数,观察小车的运动速度有什么变化。
    

·相同垫圈数拉动小车的实验要多做几次。
    

6、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巡视指导。
    

7.讨论交流:
    

·最少要用多少个垫圈才能拉动小车?
    

·当垫圈数量不断增加时,小车的运动有什么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你知道了什么?

四、教师小结:

1、足够的拉力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2、小组之间评价,教师评价。(看各小组的汽车商标,奖励空气桨电动赛车)

板书:

我们的小车

重力(向下)

足够的拉力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2006316      研究小组:(            

 

 

我们确定研究的课题:                        

我们的猜测:                                

实验设计:

第1步:                                    

2步:                                    

3步:                                     

4步:                                     

实验注意点:

1                                      

2                                      

3                                      

 

 

拉力与小缆车运动记录表

 

 


        

        

        

        小车快慢(时间)

我们分析           得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讨论:
       

·最少要用多少个垫圈才能拉动小车?
         

·当垫圈数量不断增加时,小车的运动有什么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你知道了什么?

反思:整堂课上下来,我感觉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对于数据的运用得出非常的到位和有效。而且通过让数据说话,学生对于最后小车的运动速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顺畅而无误的认知掌握。当然,我认为本堂课中我们在课的行走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前自己要搞清楚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如路程、起点、时间的算法、怎样掐表、怎样选择数据、实验的反复性、静摩擦力的问题、还有数据的记录,这些问题都讲清楚明白后,方可让学生动手实验,这样学生才是有目的有意义的探究,否则是一团乱的玩。

另外我认为在课的引入部分时,我们必须要关注学生的一个思维认知断层,就是重力与这一课中讲到的拉力的关系,让学生非常明白我们这就是用重力产生了一股拉力,然后让这拉力拉动小车前进,才能去理解加垫圈的意义,就是通过增加重力也增加了拉力,那么为后面得出拉力与小车速度的关系是很容易理解了。

之三:

4.1、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课堂实录:

一、认识消化器官

师:我们每个同学有一块面包,把面包放入嘴里咀嚼,慢慢咽下,你们说说这块面包会经过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

生:食道、口腔、胃、肠。

生:肠有大肠、小肠,还有肛门。

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肛门是人体的——消化器官(生齐声说)。

师:(课件出示人体的消化器官模型)仔细观察这些消化器官,说说它们是怎样的?

生:食道好象一根管子。

生:胃有点椭圆形、上端大,下端稍微小一些。

生:胃像一个小孩缩在一起、上下分别有两个口,一端连接食道,一端连接小肠。

生:小肠和大肠像绳子,大肠比小肠粗。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或同学身上找到这些消化器官。

(请几个同学上台展示说明,其余同学评价。)

师:你们能把这些消化器官画出来吗,做成模型吗?老师按照各个消化器官的大小已经把口腔、食道、小肠和大肠模型做好了(出示各个消化器官模型图),各组领取一套,等会儿把它们贴到人体的轮廓图中(出示事先画好的人体轮廓图),再将各个消化器官按一定的顺序用箭头连接起来?我们要比一比哪一组把这个任务完成得最好。

师:为了出色地完成任务,小组同学怎样分工合作。

(学生分组制作消化道模型,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几个小组介绍自己做的消化道模型,别的组做简单的评价。

生:食物先进入口腔,再进入食道,接着进入胃,然后进入小肠、大肠,最后从肛门排出。

生:在连接时胃和食道中间不能断开,整个消化器官都是连接在一起的。

生:胃的位置不是在人体的正中间,应该是稍微偏左一些。

生:他们没有把肛门连接下来,在中间断掉了。

(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随时引导学生说出改正方法。)

二、了解各个消化器官作用和人体的消化过程。

师:原来面包先进入我们的口腔,再经过我们的食管、胃,然后小肠、大肠,最后从肛门排出。那么,各个消化器官又是怎样把面包消化掉,各个器官在消化过程中分别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查阅资料讨论,并做好记录。

科学记录表

口腔在消化面包中的作用是:                              

食道在消化面包的作用是:                                   

胃在消化面包中的作用是:                             

小肠在消化面包中的作用是:                            

大肠在消化面包中的作用是:                            

生:口腔能把食物嚼细,咽到食道中去。

生:口腔中的唾液还能把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生:食道能把食物输送到胃中去。

生:胃能把食物进一步捣烂,捻细,食物在胃中继续消化。

生:食物进入小肠还要进一步消化,小肠还会吸收营养。

生:大肠残渣移动,由肛门排出体外,完成整个消化过程。

师:听了这个过程,大家有什么话想说。(一边出示:人体消化道长大约9,食物在人体停留时间大约24小时。)

师:说说我们的消化道为什么要9那么长?为什么会停留24小时?

生:这样才能保证食物中的营养被充分消化、吸收。

三、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师:我们在生长发育中需要足够的营养,那就首先要有一套健康的消化器官,一个也不能出现问题,那大家有没有遇到我们的消化器官生病的经历,是什么原因?

生:我有胃病,犯病时不想吃饭,脸色不好,力气也没有了,有时只好请假不来上课。

生:我上次得了肠炎,肚子一直疼,饭也不想吃,人也瘦了。

师:听了我们同学这些真实的事情,你们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消化器官?

生: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食物要细嚼慢咽,不用开水泡饭。

生:不要暴食暴饮,偏食,整天吃零食。

生:还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干净的食物,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四、课堂总结。

师:学了今天这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我认识了我身体内的消化器官。

生:我以后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消化器官,因为每个消化器官都非常有用。

生:原来我们身体还有这么多的秘密,我在课外还要对自己的消化器官进行研究……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观察和科学知识学习并重的科学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认识身体中的消化器官名称、位置、作用以及重要性等几块内容组成,应该说,认识消化器官及作用,如何保护消化器官,按以往传授知识为中心组织教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就会变成死记硬背,对终生学习无益。新课程要求学生动手体验,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方式,它给学生提供了对物质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把认识消化器官的过程变成让学生去观察、想、说、画、做中,不断挑起学生的储存信息和现实的矛盾,体会到科学探究的真谛,留给学生全身心的刺激,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的氛围中。

   按课本的要求要在课堂中制作各个消化器官模型,再把各个消化器官模型粘贴到人体的轮廓图中。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一节课的时间是完全不够的,再说安排学生制作消化道的模型是为了更直观的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及消化过程。所以,我在课前就为学生制作好了各个消化器官模型,在课中让学生直接粘贴上去,这样也能达到学生认识消化器官的目的,又解决了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的问题。

另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消化器官是在人体内部的,不能直接观察感觉到,因此我充分的应运了教学的人体模型和多媒体课件,这样学生能比较形象生动的感知各消化器官的位置作用等,同时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体验和经验来谈谈保护消化器官的重要性,最后达成共识,要养成生活学习中的好习惯,这其实是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不是非常理解,需要我们教学放慢教学的进度,有时有必要要停下来看看学生掌握了没有,不要为了教学的环节完成而走过场,因为我们有些环节还是要落到实处,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有意义,有目标的落成。

之四:

《测量摆的快慢》典型实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教时的内容,是在《用摆计时的钟》这节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用摆计时的钟》时,学生已经接触了摆,对影响摆快慢的因素也进行了猜测,并制定了实验研究的计划,《测量摆的快慢》这节课是对上节课制定的计划的实施阶段,通过用实验进一步来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可以说,这是一节通过测量来发现科学规律的课。教材从三个层面开展探究活动。第一层面,对我们发现的问题,怎么想办法去证实;第二层面,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我们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第三层面,对我们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我们知道,教材的编排是有前后联系的,既然上节课已经制定了研究摆快慢的计划,那么我们就要继续上节课的方案引导学生开展研究,如果要研究影响摆动次数的因素,先要制作一个摆,并且知道我们制作的摆的摆动规律。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对我们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

教材活动一:

教材安排了第一个实验,制作一个摆,并且用秒表测量摆来回摆动 10次所需要的时间。教材的目的是想通过全班性的实验,组织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使我们测量的数据更精确,并且能在一节课中完成,从而为后面在小组活动中的科学测量做准备。包括以下几点:1、制作的摆是否能自由摆动;(不碰到障碍物)2、测量表的选用;(最好是计时到毫秒的)3、怎样算摆一次;(摆一次是来回到原来的出发点)4、测几次比较科学;(一般我们选择3次,并且可以选取中间数或者算出平均数)。教材对这些问题都做了提示,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而不是直接把这些给予学生。学生思考完这些后,测量摆的实验开始,实验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对自己的测量数据进行记录。

教材活动二:

教材的第二环节也是重点就是让学生开展三个并行实验的研究,“摆长”、“摆锤”、“摆幅”,三个因素中教师可以先选择一个因素对学生进行实验前的指导,如“如果要来研究摆锤的重量是否影响摆的次数这个问题,我们要改变原来我们制作的摆的哪个因素?使学生初步具有在实验中怎样控制无关因素,保证所要研究问题结果的精确性的能力。在这个实验中,要控制的因素就是摆长与摆幅不变。使摆锤的重量增加到原来的两倍,同样测量 10次,并且记录每次测量的结果。实验结束了,但是研究活动没有结束。教师引导学生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摆的快慢和摆锤重量无关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改变摆绳长度和“改变摆幅大小”的实验,我们可以适当放手,只要做简单的提示,比如:在上个实验中,我们为了研究摆锤的重量是否影响摆的次数,使摆绳的长度、摆的幅度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现在我们要进行摆绳长度是否影响摆动次数的研究,我们应该使哪些因素不变?实验怎么进行?在学生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实验所测的数据进行交流分析。比较两种摆你有什么发现?虽然实验结果在教师的心中是清楚的,但这是个不完全归纳的实验,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大胆的推测。

这三个实验,教材期望教师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起到一个扶、引、放的作用。教师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参与者,是一个合作者,三个实验中不断地强化学生对实验变量的控制,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并且能够利用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当然我们说由于这三个是平行的实验,没有非常紧密的前后关系,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时可以自我调整。

教材活动三:

在三个实验全部完成并交流好后,是不是我们的探究活动就结束了?不是这样的,教材期望学生在实验结束后,还会有新的问题不断产生,能够不断地研究下去。教材安排了一个思考与讨论:“你觉得哪种摆摆动的慢,哪种摆摆动的快?”我们是怎么知道的?”通过这样一个综合性的归纳思考,来使学生能再一次根据刚才的实验数据来说话,这就是教材想达到的一个结果,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原有知识、原有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思考,最终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经历改变摆锤、幅度、摆长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二、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是需要反复测量记录的,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和探究摆的规律的乐趣。

三、科学知识:通过自己的实验,初步了解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长,摆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线越短,摆得就越快。和摆锤、摆幅无关。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改变摆锤、摆幅、摆长对摆动快慢是否产生影响的探究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设计并控制好对比实验,在研究中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课前准备]摆绳、钩码(或螺帽)、记录表、铁架、秒表、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    结合上节课制定的实验方案引入本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提出了关于“摆的快慢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方案,那么,要进行方案的实施,必须先要有什么装置呢?

生:需要一个做好的摆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和上节课紧密相关的、直奔主题的引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越来越追求有效,直接,前后联系,单元之间的结构也突显出来。

二、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做摆、数摆。

1、做摆

师:现在,老师这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做摆的基本材料,请每个组领取材料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做一个摆。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摆的制作

2、数摆。

师:同学们,做完了吗?那我们怎样来数摆摆动的次数呢?哪个同学上来示范一下。

一生上台示范,大家观察。

师:我们在数的时候,手拿着摆锤,摆线要拉直,实验时,将手轻轻一放,不要用力去推,摆出去,再回来,这样往返一次,我们叫做摆动一次,数1

教师示范,将摆锤轻轻放下,口中倒计时:321,放——停,一共摆动了几次?

教师再示范,在摆锤还没有返回的时候喊“停”,要求学生弄清:如果没有摆回来,就不能数一次。

3、展开,初次感受各组摆的差异。

活动一:记录自己做的摆摆动10次所需要的时间。

师:同学们,会数了吧!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摆摆动10次花了多少时间?

师:在实验之前,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生:再次交流实验注意点

师:是啊!在数摆之前,老师也有一个友情提醒:

1)合理分工:1人掌握摆锤,1人看时间,1人数数,1人记录。

2)实验一次记录一次。反复实验三次。

3)实验后共同分析,选择好我们的数据。

活动二:汇报,教师板书。

师:这些数据都是我们的摆在10次后花费的时间。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用到表一]

生:(在相同的时间内,为什么摆的次数会不一样?——这是最主要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学生自主做摆、怎样数摆讨论和经历10次摆所需时间的记录交流,让大家从数据中比较感受到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是不一样的。那么,自然产生下一步探究的问题:“摆的快慢到底和什么有关呢?”“我们上节课制定的实验计划,这节课如何来实施研究呢?”

三、形成问题,提出具体研究方案

1、形成问题

师:是啊!都是10次,摆的时间有多有少,这说明摆的快慢不同。你猜测为什么都是10次,摆的快慢会不一样呢?

师生: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重点的板书:

摆锤的重量  摆线的长短  摆角的大小

(学生可能不会说明白,但应该可以说出这个意思:在科学上,我们称这个为摆角。)

2、完善具体的实验方案。

师:同学们,我们猜测摆的快慢跟这些因素有关,事实真如你们猜测的那样吗?我们还得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请我们全班先选择摆锤的重量作为研究的因素,来完善你们的实验方案。

生:小组合作,修改上节课的方案,全班交流,达成切实可行的方案

(教师一定要注意强调变量和控制量,摆线和摆幅一定不变,摆锤的重量要变)

3、扩展到其他两个因素研究

师:研究摆锤的重量和摆的快慢实验方案制定完了,那么如果研究另外两个因素,我们的实验方案又该如何修改呢?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研究的思路是一样的,只是在变量和控制量上要改变,并且要严格区别。[用到表二]

【设计意图】:在问题提出的后,让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对于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可以说是有效保证实验科学性的前提。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切不可让学生重新来制定一遍实验计划,而是要充分运用上节课的初步实验方案,只要进行修改完善就可以了。同时,我们对于三个因素的实验方案,也不必每个都非常详尽,(五下学生以具备这一能力)以其中一个为重点和抓手,让学生明确具体的注意点和操作方法,后面的两个只要强调区分变量控制量就行了,这样把时间节省出来,为开展后面的环节留有充足时间空间。

四、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1、关于摆锤的研究

师:现在我们全班先一起来进行摆锤的重量与摆的快慢的研究,实验前还要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学生实验,教师下组指导。

实验汇报。

请各小组的汇报员将你们的实验结果告诉给我们。

学生汇报结果。(汇报的重点:你们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跟你们实验前的猜测一样吗?你们的结论是什么?)

[注意:如果实验中有一些特殊的情况,那得让学生台展示一下,共同来找找出错的原因在哪儿?]

2、关于摆线长短和摆幅大小对摆的快慢影响的研究

[可以重复上面的教学安排,只是可以让学生自由安排这两个里面的任意个顺序等两个都做完后,一起来交流实验结果。摆线的长短汇报时,还应再引导学生得出:摆线越长,摆就越慢;摆线越短,摆就越快。]

【设计意图】:实验的环节中,我也注重由扶到放,摆锤全班一起做完后,停顿一下,交流分析数据,初步得出结论;而另外两个因素就不再切开来,而是让学生可以自由安排实验的顺序,只要你能完成就行。这样即可以保证教学的实验时间不被零星小块分割,又能有效让学生深入探究。因为雷同的实验,五年级的学生是可以自己把握好过程,教师只要关注好小组活动中生成性的问题,就组解决就可以了。

五、形成初步结论,拓展延伸

1、小结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摆的快慢到底和什么因素有关?你有什么证据可以支持?

生:交流,再次回顾数据。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都是无关的,只跟摆线的长短有关。

2、拓展延伸:

师:那如果老师请大家做一个在10秒钟内刚好摆动10次的摆,你会考虑什么因素呢?

生:调整摆线

师生: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有时间的话,小组来完成这个活动,来不及的话,就留到课外,为下节课调整钟摆,做一个一分钟摆60次的摆做铺垫。

【设计意图】:整堂课下来,教学的时间应该说是很紧凑的,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必要的总结完成后,给自己的教学设计留有一定的弹性,这样即是本课的总结,又是下节课的前奏,给学生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也许会走得更远。

 

 

附板书:

                      摆锤重量  无关

                              

摆的快慢      摆角大小  无关

                                        越长  越慢

                      摆线长短  有关     

                                        越短  越快

附表一: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们的选择

时间

 

 

 

 

附表二:

l          我们的假设:摆锤的重量会影响摆的快慢

我们的猜测:摆锤越重,摆速越      ,摆锤越轻,摆速越     

实验变量:                    实验的不变量                    

                     

 10次所需要的时间记录

摆锤的重量

实验数据

我们选择的数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们的结论:摆锤的重量与摆的快慢           

l          我们的假设:摆线的长短会影响摆的快慢

我们的猜测:摆线越长,摆速越      ,摆线越短,摆速越     

实验变量:                    实验的不变量                   

                      10次所需要的时间记录

摆线的长短

实验数据

我们选择的数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们的结论:摆线的长短与摆的快慢           

l          我们的假设:摆角的大小会影响摆的快慢

我们的猜测:摆角越大,摆速越      ,摆角越小,摆速越     

实验变量:                    实验的不变量                   

                 10次所需要的时间记录

摆锤的重量

实验数据

我们选择的数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们的结论:摆角的大小与摆的快慢           

[教后体会]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摆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的印象,如他们了解生活中有些物体的运动是摆动,如:钟摆、秋千、摇篮、吊床、拳击沙袋------“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但他们不知道摆动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规律。而且上节课通过教师演示摆,他们已初步建立摆是有快慢的,但快慢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可以说是含糊的,甚至很多学生都认为摆的快慢和你刚开始的用力程度有关,和摆角的大小,摆锤的重量,摆线的长短都有关。所以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这一问题是具有挑战性的,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但如何控制好变量与保持不变的量,如何收集有效的数据,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这是一堂典型的科学探究实验课,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对本课教学作了一些调整,设计了让学生经历做摆——数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合理推测——制定方案——合作验证——交流讨论的完整探究过程。

在活动环节设计上,我采用从观察入手,让学生在动手做、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产生疑问:为什么每个组的摆摆动快慢不一样呢?从而自然地提出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由于学生亲手操作过摆,就很容易提出可能与摆的长短有关、与摆锤轻重有关、与摆动幅度有关的推测。进而比较顺利地提出了验证推测的方案。为了确保学生能深入、完整地完成合作探究,我让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全班先重点确定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再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经历了一次有意义的科学探究过程。然后在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另外两个因素,可以说教学的层次感和收放都比较自如有效。

教学活动下来,我自己觉得只要你把握好了对于学生实验前方案的指导和完善,在实验的过程中注意强调记时和数数的准确性,强调反复实验,那么结论的得出应该是比较集中和正确的,只是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操作误差引起的数据差,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原因,否则学生会得出和“摆锤轻重也有关”等错误结论。

当然,这节课的活动含量很饱满,我们教师一定要注意在课的引入和实验方案的制定时充分运用上节课的学习成果基础,这样才能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经历完三个因素的实验探究,而不是听别人说数据,莫名的接受。

[问题研讨]

1、在学生研究的过程中,是让他们做一组单摆的前后对比实验呢还是做两组单摆的并列对比实验好?这两种我在以前的上课中都尝试过,一组单摆的前后对比实验正确率比较高,但往往很费时,很多小组一节课里三个因素很难都做完,但两组单摆实验时间是节省了,可学生往往会出现很多误差,四个人来不及,是不是可以折中一种办法,让8个人共同来合作两组单摆实验,每4人还是重点关注一组即节省时间,又保证实验效果呢?

2、我们在研究影响摆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是,有两种比较的方式,一种是看摆在不同的条件下摆10次,需要多少时间,通过时间的多少来比较摆的快慢;另一种是看不同条件下摆单位时间内10秒钟能摆几次,通过摆的次数多少来看摆的快慢。应该说这两种思路不同,但到达的目的还是一样的,但不知道哪种思路我们的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我们的教学会更有效呢?

[参考资料]

教育科学出版社   《科学教师教学用书》(五下)P45-4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11:04:52编辑过]

TOP
7#

评课类文章:

12节省优质课的听后感:

参加浙江省2007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小结(一)

417——20日,两年一度的省科学优质课比赛如期而至。虽然正式的活动时间是两天,但是却是时隔两年的准备和期待。短短的时间内汇聚了全省各地小学科学的教师、教研员和专家。大家走到衢州来观摩、学习、研讨,12节各具特点的鲜活课堂,专家(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精彩到位的点评总结,随时发生的讨论交流,又让我受益匪浅,感受良深。

回来后,我再一次翻开资料,结合自己的听课笔记,对12节课进行了反刍,感觉到我们这些老师设计的独特和对我今后教学的启发,整理如下:

(按兴致所思,不分顺序写下)

富圣江老师《用水测量时间》

听完此课,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可谓是非常透彻,并且在现场对课堂的教学调控也是很到位的,尤其是对学生的数据分析.上面有老师提出为什么要用125毫升的水,我想根据我上这课的经验主要是一个水压的问题,125毫升的水滴下来,积聚100毫升差不多是100秒左右,这主要是为了后面研究204060的时候,为学生的预测打下一个铺垫,好像是20秒、40秒、60秒,然后再实验验证,发现不是存在着这种倍数关系,水流的快慢和水压,即水位的高低是有关系的。

[13093731052:测量积聚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的操作方法,全是由教师说出来的,学生没有参与;为什么要用125毫升的水,或许有学生不明白,不利于学生的思维推进。]

对于上述的问题,我想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时操作方法是需要教师说明讲解的,当然,可能富老师在这一环节中走得有点快,可能是为下面主要的积聚100204060实验留足充分的时间,因为如果这一环节也展开讨论,怎样研究,那么势必下面的大块实验时间是来不及的。

另外,我觉得还有比较好的是教材的先后处理。先引入流水----实验探究----结论原因-----反思古人的水钟----课外拓展,特别是把古人的水钟放在明白了水位高低和水流速度有关系后,学生就自然能够理解为什么要不断的添加水源,以及对古代的水钟要改进等。

一个建议是:我觉得课开始的录象引入是好的,但是在内容上是不是可以再压缩一些,特别是有的水流很快,有的很慢,很会给学生造成水流是快慢的,那么后面教师问水流和时间有什么相似点?学生就说:水流有的快,有的慢,时间也是有快慢的。造成了一个不必要的误导。而对于教师原本设计中的为什么古人用流水计时,是由于水流和时间一样具有匀速流动性的意图相违背。

总之,这是一堂很好的具有引导性的课,谢谢富老师的努力和演绎。

方立安老师《杠杆的研究》

老师的课总感觉有地方让人有点遗憾,就是在对原本教材处理和学生的现有水平的理解挂钩上出现了不平衡,所以在后面的结论得出总结中课堂总显得不平衡,好像是老师在不断的牵着学生,急于完成本堂课任务,走过场,而没有顾及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其实整堂课的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甚至可以说是空来了,所以我觉得在研究如何使杠杆平衡时,不如降低难度,分出层次,

1、先让学生用一组钩码,你有哪些办法可以使之保持平衡,然后观察分析用的钩码和格数的数据,初步得出结论:只要右边的格数多余左边的格数,挂的钩码就少,而且刚好是左边格数*左边钩码数=右边格数*右边钩码数,杠杆就平衡。(当然,这一步学生走到哪,教师就点到哪,不要一定非让学生得出平衡的公式也没关系,只要学生能根据数据分析出平衡的
        
规律就好。)

2、接下来让学生再想办法,除了挂一组钩码能保持平衡外,还有其他的挂法吗?这就自然引出2组,3组等多种挂法,

3、然后,再来分析,这么多的挂法中,怎样的挂法是省力的。

4、引出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得出:有的时候,我们要用到省力杠杆,有时为了方便要用到费力杠杆。

5、成语的拓展。(还有时间的话)

上面是自己的一些想法,不当之处,尽情指正。谢谢方老师的辛勤付出。

 

刘敬星老师《食物包装袋上的信息》

虽然这是节上了很多次的课,不管在怎样的场合都亮相过,但是我觉得这次的食物包装袋还是推出了自己的"新包装",比如把食品的配料和保质期连起来研究,后面设置了垃圾的回收等环节,还是值得肯定,说明上课老师和背后的团队对教材进行了新的挖掘和思考处理.

当然,我认为在关于食物包装上都有哪些信息这一块走得过急,学生对信息的交流,反馈,分类等都还有些不够到位,如果再那里多花些时间,让学生多交流一下,归归类,还是有必要的.

另外,一点小小的建议:教师要对学生的有些回答表述进行及时的纠正:如学生都说"我的生产日期是多少,我的生产日期是多少",应该改为"我的这个食物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更加科学.

姚伟国老师的《是清晨还是黄昏》

老师的课自己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特别是在引入部分,直截了当,直奔主题。

《生(手托地球仪转动):地球如果这样转的话,巴黎12点时北京是夜晚,地球如果这样转的话(换了个方向),北京就是清晨。
            

师:看来要研究巴黎12点北京是几点就是研究什么问题?
            

生:研究地球的转动方向。
            

师:对,研究地球的自传方向(板书课题)。

 

在接下来的探究地球自自转方向时,老师是分两步走的,先确定参照物,为引出参照物必须从身边的熟悉事物开始。我认为在这个环节,老师还处理的不够充分,相对运动只停留在讲解,经验的唤起上,虽然用乒乓球让学生体验实验了,但是乒乓球那么小,很难看清楚,再者从左右运动到自东向西运动或者是自西向东运动是需要转弯的,所以教师必须先让学生明确什么叫自东向西运动或者是自西向东运动。

 

我认为可以利用一把转椅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搞清楚了转的具体方向后,他才能在后来的体验活动中,明确自己是怎样转的,看到的太阳好像又是怎样“运动的”。

当然,这样的课需要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发展的较好,说说容易上上难,老师自己的课堂表现很好呦。

王铁勇老师的《磁铁的磁性》

《磁铁的磁性》这一课可以说是很传统的科学课,我们很多专家、老师都上过,其实在这样的场合上这样的课是需要勇气和其他的考虑的。

教师一开始通过玩乒乓球游戏引入,因为现在的学生都有了玩磁铁的经历和知识,所以难不倒他们,自然引出了研究的对象——磁铁。

然后教师就问你以前玩过磁铁吗?马上就有学生说玩过,磁铁会吸铁,似乎不用进行下一步的研究了,但是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是不做利用和反馈,又进入关于磁铁名称的讲解。我觉得这一环节可省去,把时间流出来就对下面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做深入研究,这样,不会造成后面的时间有些紧张了。

相对而言,教师对于在一条磁铁上设立几个不同的点,这还是处理的蛮好,当然,在最后的数据汇总分析时,教师最好通过板书或课件展示一下,如:

 

A1     C1     B1              O              B2               A2

30     15     8               0              9                31

                                                   

这样,学生通过全班的数据就能很清楚的得出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最弱等,使整个探究活动有了新的深度和收获。

最后,我觉得老师的一个小配件做的很好,就是一个铁架台上放磁铁的三角形木条组合,值得学习。

袁优红老师的《增强抗弯曲能力》

老师的《增强抗弯曲能力》是堂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指导到位,收放自如的好课。尤其是课的引入,简洁有效,直奔主题,又和前面的课一气呵成,既复习旧知,又抛出新的疑点,自然让学生进入了另一层次的研究——在不增加耗材的情况下,怎样能增强抗弯曲能力?

教师巧妙地由观察入手——瓦棱纸和平板纸的结构,发现可能是形状改变会引起抗弯曲能力的改变,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入本节课的主要环节。因为实验比较到位,所以学生数据的得出也是比较科学的,我觉得在处理分析数据的时候,有一点很好,学生已经发现改变形状能增强抗弯曲能力,教师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更进一步追问:“你还发现了什么?”学生再观察数据,得出不同的形状抗弯曲能力是不一样的,如数学中学过三角形,它的稳定性最好,抗弯曲能力也强。

在课的小结中,教师简单地出示了一些生活中的变形材料,用时少,而效果佳。

有一个小建议,在学生“设计各种形状”的环节,教师有这样一个问题从课件中出示引导“设计哪些形状有好的抗弯曲能力?”其实教师的本意可能“好”就是强,但是在我们理解的时候,抗弯曲能力是没有好坏,只有强弱,因此我认为还不如直接改为“设计哪些形状能增强抗弯曲能力?”更明确。

谢袁老师扎实有效的演绎,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课堂教学,使我们明白收获的背后是需要不断的积淀和思考改进,相信自己,保持信念,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胡向科老师的《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评课前先从资料里截取一部分和本节课有关的一些表述比较完整严谨的概念:

68.生态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生态系统包括4种主要成分

非生物环境:包括参加物质循环的无机元素和化合物(CNCO2O2CaPK等),联系生物与非生物成分的有机物质(蛋白质、糖类、脂类、和腐殖质等)和气候或其他物理条件(如温度、压力等)。

生产者:即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和光合藻类。

消费者:即异养生物,不能从无机物质制造有机物质。典型的消费者有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大型食肉动物或顶极食肉动物。

分解者:也是异养生物,把动植物残体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利用的简单化合物,并释放能量,作用与生产者相反。分解者有细菌、真菌、蚯蚓、螨等无脊椎动物。

69.什么是食物链?

答:植物所固定的能理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生物之间存在的这种传递关系称为食物链。

70.什么是食物网?

答: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之间通过能量传递关系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得食物链之间彼此交错连结而形成网状结构,这一结构就叫做食物网。

    胡老师是位非常机灵,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气氛的老师,应该说上这堂课,他在教学设计中,有自己新的想法和创意,打破了我们先前从食物链到食物网的教学思路。但是从整单元教材的编排体系看,我个人觉得胡老师的这一设计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商榷的。我们知道,这一课的前面是讲蔷薇花丛周围的生物之间是什么关系,为研究者一课是打下了一定的铺垫,而胡老师在这一课设计的开始环节,就引入了草原中的各种生物、非生物之间的生活场景,这种场景又是我们浙江的小孩子生活经验中缺乏甚至是陌生的,要他们完全就凭一段录象里看到的,听到的来交流,这是纸上谈兵的表现,学生没有深切的感受到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关系,讲到后来真的是能吃和被吃的都讲了,有意义吗?那还不如直接从上节课的复习引入,让学生交流自己观察过的我们周围的蔷薇花丛(其他花丛也可以)有哪些生物,非生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教师就直接讲解食物链的明确概念。既而教师可以提供水田或草原,或小河中的生物群落,让他们找找、画画、说说、议议生物群落中的食物链关系,然后把这么多的关系交错板书,让学生观察得出食物链之间彼此交错连结而形成网状结构,我们把它叫做食物网。

我个人认为这样从以前研究的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一条条具体的食物链———食物网,可能从局部到整体的认知规律会更适合与小学生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认识。

其中有一点挺好,让学生先用自己的方法记录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关系,交流后,教师小结,得出比较科学的记录方法。

傅晖老师的《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这堂课是这么多年来在这样的场合听到的比较少的类型的课。其实反过来,我们看这堂课,还是比较实在和真实的。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的连贯制寄宿学校,为什么要说这事呢?因为我们经常遇到初中,高中老师说,你们小学的科学上的不规范,到了我们初中,一个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都不知道?!哎,其实你能说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没在渗透仪器的使用方法吗?非也!只不过我们有时是教师讲解一遍后,就过了。而小学生,如果在这种方法技能上没有经过强化性的训练,是不可能很好掌握的,他们当然会遗忘,甚至出现错误的使用。所以,上学期我们总校对我们小学部进行专门的小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调研时,在课堂听我的科学课,我刚好上寻找淀粉的踪迹为此在课堂的教学课件设计中,我专门花了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学生滴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点进行教学,训练,指导,课后那帮初、高中的老师说:哎,小学的科学课蛮好的,也挺正统,有难度。哈,我为什么说这么一大多题外话,只是我同意楼上所说的,既然我们小学里有比较长一单元的有关显微镜的研究,那么,我们就要在一开始学生接触这个事物开始,就对他们进行比较正确和严谨的教学,这样,他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至少会留有正确的记忆,而不是错误的。

当然,我认为付老师在教学的有效性设计上还可以改进。比如你说我找”“你说我做这两个小游戏,我认为没有必要,要学生比较扎实的掌握,除了在感性上看完录象后,其实教师可以再一边简单的讲解,一边让学生操作了。试想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生龙活虎的学生,能耐的住寂寞,让一个人说,乖乖的当旁听者吗?因此,把这一环节时间省下来,为后面学生描述你看到的显微镜下的植物切片,留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

另外,我认为教师有一个小细节没注意,既然你在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取镜,那为什么课前就直接自己准备的显微镜是取出来的呢?还不如连同外面的箱子也一起放着,让学生自己取好了。

陈锡江老师的《关于时间》

老师的《关于时间》这课我们似乎都关注在他的“现代化武器”用的好,其实老师的教学环节我认为处理的更好。

以前,我上这一课时,喜欢先向学生讲解有关世界时区怎么回事,怎么来根据世界时区图算世界各地的时间,然后再课外拓展,同时也对我们这里各宾馆的时钟进行调查,并及时纠错,似乎效果也不错。显然,经过老师的课,发现我疏忽了一点,就是让学生充分的感受体验时差,再在此基础上粗浅地了解有关时区的知识,我想可能更接近我们现在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原有水平和情感,也更符合我们小学科学课的特征。

老师的实物教具——切开的24块地球仪,我觉得真是好东西,为学生理解抽象的世界时区图由来搭建可认知的桥梁,化抽象为直观,使学生能很好地过渡到24时区的学习。

当然,我认为老师的课中,由于在前面体验时差块花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课到了“算各地同一时刻的不同时间”,显然有些急了。也同时由于小学生理解计算这一块确实有困难,所以我感断定在当时的情形下,学生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是不牢固的,甚至还有些囫囵吞枣。我觉得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既然讲到这一块时区知识了,虽然介于学生的认识局限,不可能讲透,但至少要讲明白,放慢脚步,让学生看清楚走过来的“路”,试着让他们走一段“时区”的平坦路,如“可以在教师提供了具体的各地时区后,已知其中一地的时间,来推算其他各地同一时刻的不同时间。”我看这样的要求,学生是能达到,而且也应该达到,因为我们的作业本里有这样的作业,难道可以不去做吗?

所以,我认为老师的课,在后面教学中,还是要顾及知识目标的达成,宁可把“伦敦航班,我们怎么选择”给省去,留出时间来对学生进行“简单时差”算法的指导。

谢陈老师的大胆创新和无数个夜晚的网上搜罗,为我们打开一扇精彩的门,引领我们不断去追寻门外的多彩!

 

叶军老师的《怎样的杠杆才省力》

老师的《怎样的杠杆才省力》是这么多课里面听的最有悬念,一步步深入思考下去的课,或者说最具有探究味,让人不断的质疑,通过数据分析老师的讲解,又释疑,既而又有新问题产生,直到最后全部搞清楚,哦,原来看杠杆省力不省力,关键是看两者的距离,即我们所说的动力臂和阻力臂之间的距离关系。
            
当杠杆的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反之则是费力杠杆。
                

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指导应该说是比较到位,尤其是对学生产生的数据的运用分析,非常及时又有效,特别是一组24323351,让学生对到底怎样的杠杆才省力是一清二楚了。
                

另外,最后课件的应用也比较有效,能够让学生对刚刚学的规律进行巩固,其实我们的科学课是得开始关注学生课堂知识、能力的掌握情况,而不是一堂课下来很有趣就够了。
                

谢叶老师对教材的钻研,给我们提供了杠杆的一种崭新思路,向您学习!

 

池松华老师的《物体的热胀冷缩》

老师《物体的热胀冷缩》给人最大的感觉是他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非常亲切、默契,很适合三年级的孩子。在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这样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1                     在课的创设情景中,他利用了红水喷泉,除了在视觉上对学生造成强烈的冲击外,马上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是怎么回事?那么探究问题的提出也比较的集中明确了。当然,由于三年级的孩子在认知上的局限,他们不会想到和空气也有关,这里我觉得池老师的处理是可以的,预设成两步:先研究水的热胀冷缩,完了以后再回到空气的研究上。
                

2                      在研究空气这一环节,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很多比较适合于探究的典型性实验材料,这些材料应该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但是,回过头来反思老师的这堂课,我认为比较遗憾或可以改进的地方有:
                

1            在比较重要的提供材料环节,我猜测池老师的本意是想让学生自己能够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实验方法,从而做为课堂的一个亮点或体现科学的创新,但是由于我们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应该说还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和培养,(如观察能力在三年级就已比较系统的训练了)那么,面对这么多的材料,学生肯定是吃不消的,这里课堂就会出现还是要教师来引导,更明确的说还是教师把方法思路说出来,那么让学生设计就成了一种走过场的形式。当然,我不是说不让学生设计,我们是要让学生来设计思考,但是要建立在学生的原有认知能力水平上。我认为改进的办法是,可以让学生来设计,但教师可以把这么多的材料分成几组,如(气球、烧瓶、冷水、热水一组、)(吸管、肥皂泡、热水、冷水一组)等等,这样可能会稍微降低难度,有利于学生自我想办法设计。
                

另外,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反馈有些不够到位,对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利用不够。比如有一个学生在交流吸管组的时候,说在热水中时,有泡泡冒出来,而在冷水地方,就有冷水吸到吸管中去了。当然这可能和比赛这样的场合有关。

  朱伟龙老师的《物体的热胀冷缩》

老师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哈,居然在一节课里完成了这么多的内容,效率极高。”当然,我们发现整堂课教师是紧紧把握住了课堂的主动权,学生只是根据教师的意图来操作、交流,似乎和我们当前提倡的科学理念有点相违背。
                

课堂的一个亮点或说创新点是对各种各样的液体的研究,牛奶、橙汁、米醋等研究,应该说是比较好的,让学生不从一种现象来得出一种规律,但就是缺乏反复验证的意识,最好让学生再多做一次,观察仔细。
                

另外,我认为在课堂的引入环节用“开水烧开了,能把壶盖顶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就简单的说是“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引起的,似乎有些不太科学。我们知道,除了水的体积膨胀顶起壶盖外,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水受热以后,水分子的运动活跃,产生的水蒸气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引起的。因此,我认为这一引入环节不够好。这一点和铜球的演示实验分析一样,也缺乏严谨性。

  第一次如此完整地把听的全部课整理,感觉这是一次很好的内化过程。也许其中有很多不成熟甚至错误的想法,但至少是思考后的结果。希望自己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这样的一种学习,研究方式,这是不断提高的途径之一。

TOP
8#

评课类文章之二:

课名:《光和色彩》 教科版五上年级

执教者:阮翔

评析人网名:快乐舟子 

学号:195 

在论坛上得知“宁波—嘉兴—温州”三地市要举行教研活动,虽然我们无缘亲临现场,但感谢网络,感谢我们的同仁,在第一时间向我们进行了网络资料的提供,让我们通过网络,犹如进入现场似的进行了学习。我们教研组的四位老师把台州小虫志提供的网上录象课作为自己组内的活动,一起学习交流,共同学习观看了4堂录象课,现在整理以后,把《光和色彩》当作我们的网络学习班作业上交。

教师:

老师作为一个教研员,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自己上示范课,研讨课,我们觉得这种对科学课新课程研究的投入和钻研是值得我们钦佩的,也是体现了教研员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童言无忌)

《光和色彩》作为阳光单元的拓展和补充教学材料,老师对教材的创新和改革思考是值得我们在这方面课外效仿的。红红绿绿的糖纸是学生在课外经常遇到的物品,但学生并没有认真研究过糖纸和光色彩的关系。老师能够把这一材料引入课堂,作为研究的材料,这是科学课有心人和聪明人的做法,我们后辈要学习再学习。

总体上,在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严谨细致,紧紧围绕每一个关键性的科学问题展开有深度的讨论。并且能够对课堂生成性的细节问题,通过追问,引问,让学生在自己旧知和新知的冲突与重构中,实现前科学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过渡。

学生:

能接受系统科学教育的学生是幸福的,他们能够比较大胆的展现自己已有的想法,在有趣的实验中,在平等的和我们老师交流沟通中,实现自我科学素养的提升,也许我们今天并不能明显的感觉科学教学对他们的显性影响,但我们坚信,受过科学教育的孩子和没有受过科学教育的孩子是不一样的。从学生“我觉得……”“我们小组认为……”等等中,可以感到科学精神的萌芽——敢于质疑、求真;积极参与讨论,不唯上,不唯师;刨根问底等等。

个人建议:

在这堂课中,我们认为学生老师最大的问题在于,教师所要让学生掌握的,接受的知识,和学生先前所认为的,有很大的一条鸿沟,本来老师想通过实验,观察,讨论得出他预设的科学原理,恰恰学生在经历了一些实验的过程后,缺乏一定的比较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导致双方解释越来越模糊,吃力。尽管我们可以看到老师又通过实物展示,课件辅助,语言解释等等来千方百计让学生明白这其中的原由,但教师累了,学生还是不明白。我们觉得,这还是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忽略了备学生原有的前科学概念的掌握情况,是我们太一相情愿了,这就是在我们科学课中存在的教师付出和学生掌握无法成正比的原因之一吧!其实从另外一层看我们觉得教学的严谨性不分课内课外,否则我们与学生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宽了。

其次,教师本来在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牛顿盘”,后来可能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一块教学内容省略了。我们认为,既然老师在设计思路中说:“五年级的孩子,在学习完了《阳光》单元后,对太阳光是有七种颜色组成的,不透明的物体是反射光线后才会被我们看到,各种颜色的物体是因为反射了各种颜色的光线等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孩子了解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光和色彩。

透明的玻璃纸相信好多孩子都玩过,透过有色的玻璃纸看到的世界对孩子们来说是新奇的、有趣的,是孩子们愿意探究的。所以本课的开始让孩子们在“玩”玻璃纸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明明是红衣服、白脸的瓷娃娃在红色玻璃纸的后面都是红的了,衣服和脸变得难以区分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探究欲望,是什么原因让瓷娃娃的红衣服和白脸分不清楚了?在孩子们的相互交流老师的启发下,根据事实归纳得出:只有红光可以透过红色的玻璃纸。

只有红光可以透过红色的玻璃纸,那么就可以利用红色的玻璃纸来制造红光。如果把红光照到瓷娃娃上,会有什么现象?在孩子们猜测的基础上进行探究,让孩子们自行发现,瓷娃娃的红衣服和白脸在红光下还是难以区分。这是对上一个活动的继续,也是深化。瓷娃娃的红衣服只反射红光,而瓷娃娃的白脸也反射红光,所以就难以区分了!

有了红光,孩子们会想要更多颜色的光。那么下一个活动就是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来进行探究,在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中,这三种光照在一起应该是五颜六色的,出乎意料的是,这三种光照在白纸上是白色的。这是对光的进一步认识,也是对光这个概念的进一步提升,太阳光可以分解成七色光,各种颜色的光也可以组合成白光。这三种颜色的光就是光的三原色,生活中的电视机、液晶显示屏等都是利用光的三原色制成的。最后是牛顿盘的活动。”所以,这个牛顿盘从实际教学来看,是否有必要,有意义呢?这一点值得我们商榷。

第三,我们认为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教学目标达成还不够。“如:过程和方法: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一堂课下来,学生在这两方面达成多少呢???

第四,整堂课我们总共录象课完整看了三遍,感觉老师的语言太多太多,虽然是为了更明确的引导学生探究,但在不经意间替代了学生的必要静心的思维。一问一答,你来我往的对话式交流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但过多会使科学课堂显地有点零散,缺乏探究的重心。

其上所谈,我们挑选了本次作业中的三个要求,是我们教研组老师的一时的有感而发,不成熟之处,请谅解。

评课类文章之三第14篇:

翁昌舟老师的《运动和摩擦力(一)》教学评析

 

《运动与摩擦力》是我校翁昌舟老师在学校综合组开课活动中展示的一节课,同时他又在舟山小学最为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的一个配套活动提供给大家作为研讨的素材而进行了第二次的亮相展示。他的详细教学设计在我们的浙江小学科学网上有公布,大家具体可以看看。作为我们一起参与研课、磨课、听课的老师,我感觉这一个最大的特点是稳实,步步深入,思维严密,教学的层次感非常明显,具体的有一下几点:

教师围绕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问题,本课时展开三项探究活动。第一个活动,比较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的摩擦力,使用的材料是两块表面粗糙、光滑程度不同的木板,两个一样的钩码。通过此项活动设计,进一步指导学生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不仅要考虑物体重量的相等、摩擦方式一样,还需要考虑把钩码把在两块木板一样的位置,“同时”把木板“慢慢”的倾斜,实验前先作猜测再进行实验,还应该多做几次,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在这个活动中,要充分地进行师生互动,互为影响,互为促进,指导学生进行思维“建模”,使学生明确木板倾斜角度不同,使钩码下滑的力不同,当钩码刚好要下滑的时刻,摩擦力基本上和下滑的力相等,此时比较木板的倾斜度,就能比较钩码在不同木板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了。因为有了第一个活动的充分铺垫,第二个活动(比较滚动和滑动的摩擦力)、第三个活动(研究小车重量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就能够比较顺利的展开。在第三个活动中,教师“点拨”学生思维,这个实验的关键是拉力大小要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这个拉力的大小就是摩擦力的大小,此时比较拉力的大小,就是摩擦力的大小在进行比较了。

纵观整堂课,实验操作都很简单,学生也很容易得出结论,然而学生的思维容量却很大,不仅体现在学生要掌握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而且思维要不断递进,从初步明确“摩擦力和下滑力之间的关系”到理解“刚好使小车运动时,比较拉力的大小就是比较摩擦力的大小”。

初中关于摩擦力也有同一内容的教学,可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定位应该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因此,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应该紧步跟随实验探究的过程。教学中,活动是有趣的,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展现学生思维空间,而且能非常明了的说明问题的。因此,我认为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最成功的一点就在于为学生提供了有结构的探究材料,表面不同的两块木板、一样的两个钩码,使探究活动简单而容易理解,其中又包含了训练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符合小孩子的接受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易懂,简单里有内涵,浅显处有思维的推进。(这个推进也该是学生原有水平的一种进步吧,不是非得达到老师的理解不可。)

课堂中一定要注意细节,讲求科学性。当学生第一次提出“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两种不同摩擦方式时,教师应该适时进行教学演示,增强学生对“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的感性认识,“唤醒”学生的已往生活经验。在首次指导“表面粗糙和光滑”实验时,我用手托木板同时渐渐地倾斜进行演示,向每一位学生展示实验的要求。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是学习教师的一言一行。老师如果不讲就细节的思考,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潜移默化地学会粗心、学会随意,又何以言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习惯、科学素养?古人说一叶知秋,只有平时努力追求细节的科学,才能少些不规范的动作。

本课时的教学中,教师还缺乏对学生“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这一理念的渗透认识。同时,教学中也缺乏与第二课时(摩擦力的大小和生产生活的关系)进行探究思维的衔接,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猜测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时候,学生说了很多很多,孩子们阐述了自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猜测,可和课堂要研究的科学问题又不一样,怎样转过弯来,怎样利用孩子们已有的问题生成新的问题呢?不光这节课出现硬折问题,平时课堂中也常出现类似问题。是不是这样的环节设计不理想呢?但我还是认为,这个环节是沟通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向“探究问题”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

另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发现一个自己的教学中也会存在的矛盾:当我们比较细节地关注学生的思维逐步递进发展过程中,有时不知不觉自己设计的原本的教学目标就偏差了,或迟步了,怎么解决教学中的已有目标达成度呢?我们该如何辩证地看待既定目标与即时生成的问题呢?也许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智慧和技能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13:23:56编辑过]

TOP
9#

原创性文章类:

之一:

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

南海实验学校小学部——周燕娜

 

说起课题研究,我们一线的教师第一感觉是:“远山高乎,不可攀登”、“山中野果,不可轻尝。”如果用两句通俗的歌词形容,我想应是“课题,想说爱你不容易;课题,让我欢喜让我忧。”我很庆幸在我从教八年的光阴里已和大家风雨同舟进行了两大课题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我更庆幸我在一开始从教并和课题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使我在教师专业生命的成长旅途中深深烙刻下课题研究的痕迹,并品尝体会到课题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引领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教师天天上课不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引导教师走上课题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我很感谢我们教研室的王老师,她就是我们舟山小学科学的苏霍姆林斯基,引导我们这群志存高远、心存理想的小鸟飞翔在努力付出,收获幸福的课题研究路上。

19988月,我走上小学常识教学岗位,带着无奈,也夹杂着憧憬,据不完全统计,我好像是舟山小学教学史上第一个分配就专任常识学科的师范生,面对陌生的学科,我举手无措,感觉前途渺茫,但任何事物总有正反两面,在小学科中,我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尤其是参与两次课题研究,给了我更大的舞台和发展空间,让我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提高专业化水平。

其一,使我初步明白摸清课题研究的基本套路。

在王老师带领下进行的课题研究,我敢说是绝对实打实。从一开始的学生问卷调查、学生前水平测试、教师的课题界定,课题方案制定到每一阶段的小结交流,到研究重点确定,到最后的总结反思,案例上交,数据汇总分析,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完全是立足于课堂,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一步步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新世纪的第一轮课程改革,以其全方位的布局和深层次的变革,冲击着教育的每个角落,不但在功能、结构、内容、教学、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重大的创新与突破,解放了学校,给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也解放了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与学习生活的改善,更给学校教师的职业生存与专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在前一课题“问题——实验——探究”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当时的新课程改革,又进行了后继课题小学科学课堂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很凑巧和新课程中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竟不谋而合,我们在吸取前面课题研究上的经验后,重点对课题三环节中的内涵策略结合具体课例分步骤研究,再整合,基本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新课程下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和课题研究套路,不是我说大话,经过前后两次的课题研究后,如果现在让我自己再去主持一个新课题,我不会手足无措,相反会熟门熟路,只要你用心真想做的话。

其二,增进和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梦想有多大,前途就会有多光明。

我们的课题研究跨年级,参与老师来自一线,虽然平时联系较少,但一学期两次的面对面商讨和研讨交流是常规,在这样一个因课题而生成的团队里,大家有共同的理想追求,有比较统一的目标,有直言不讳的批判精神,有渴望取人所长补己所短的学习热情,所以每一次的聚会大家都分外珍惜,虽然每一次来承担任务的伙伴会有压力,但回过来想不压不压地过去了,有一天当你连最基本的任务也承担不了时,离淘汰也就不远了。领导经常勉励我们:“有作为才有地为,没有作为就无所谓地为。”所以,每一次的任务大家积极承担,并努力出色完成,我们在同伴互动的氛围中结成学习共同体,不断互通有无,共同进步;专家老师的每一次现场指导、共同设计、听课评课、推动专业研究人员引领一线教师走向科研,提升理论水平。大家俨然已形成一种共享开放的学术氛。

从常识到科学,虽然在一般人的眼里只是一门边缘性的小学科,一群人小打小闹能有多大出产?!但我们作为亲历者,首先在思想上端正认识、调整心态,其次在行动上加以严格落实,“螺丝壳里做文章”拥有梦想,勇敢追求,我们用实际成果说明了问题,其他学科的老师经常说:“啊,你们科学老师搞课题研究,还真算一桩事。”普通一句话,透射出他人的认可,这是不容易的,参与课题研究的同仁,现在都成了我们舟山科学教学的骨干,我作为其中一员,深感荣耀,当然也倍觉还须不断探究,真正坚持走科研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其三,深入的对相关理论进行专题研究。

虽然我们一线的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实战”素质:课堂调控、教学组织、师生沟通等,但如果没有先进的理论作武装,课堂教学还是缺乏一定的水准层次,作为时下在学生方式中最流行的“自主、合作、探究”三个概念,我们尽管在平时的理论文章中读到很多,但真正结合本学科消化吸收的还不够。在本次课题研究中,我们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课题内涵进行了界定,形成了小学科学课堂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并向外延伸,对建构主义
            
、兰本达的探究研讨,小学科学新课程理论进行认真解读,以理论为基石,厚积薄发。就以上次的舟山蓉蒲学院组织的课堂案例比赛为例,两个小时的时间,我把拿到的课堂设计从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设计两大方面进行修改,并阐明自己的设计理念意图,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在比赛的过程中,我丝毫不觉得有难度,好象是把平时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做的,讲的用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取得科学学科中的第一名。我深深感到课题研究过程中理论学习研究带来的好处。

其四,学到了专业以外的许多东西。

我自觉得我们课题组内的成员都是在课题研究中共同成长起来的。在专业发展的同时,我也吸取了同伴很多其他的优点。领头羊老师的认真细致,忘我投入,无私传授指导,真诚鼓励;同伴中为了学生的桑叶而四处奔找,自栽桑树的老师;一边教常识一边不断忙中向学生补充渗透科学教材的老师;想方设法联系多方力量让学生养成良好科学探究习惯的老师;把现代科技和实际教学相结合的老师等,和他们这样优秀的同行在一起,你不知不觉中也会优秀,想不进步都难。

成功,不会无端地降临你的头上;幸运,只会垂青于勤奋的人!学习的过程是艰难的,坚持不懈的学习过程更需要理智与信念的支撑。三年里,尽管我也有迷茫压抑的时候,但总会想起在身边还有和我一样的同仁在上下求索,无形中似乎又多了动力源泉,继续前行。

课堂,涌动着生命的激情;课堂,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课堂,延伸着成长的足迹!走进今天,走向明天,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当今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教师完善的人格魅力和为人之道。教书育人意味着教师不仅具有教书的业务能力,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风范,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功底,还需要较强的育人能力。尽管我们科学教师会遇到很多课改中摸索中的困难,但只要你投入了,我相信总会有收获,也许不是立竿见影,但我想是潜移默化,厚积薄发。

传说中释迦牟尼曾经问弟子,一滴水怎样不会干涸,众莫能答,释连牟尼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不会干涸。”我想我们的教师就象一滴水,只有放进课题研究这汪洋大海,并乘坐适合自己的小舟,不断采撷海中之花,才能让自己的教学生命永葆激情活力,并成长为真正的专家型教师。从而实现跨美纽斯在《大教学论》的扉页中写的那样:“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可以使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祝愿我们的舟山小学科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祝愿我们的科学老师教得轻松快乐,找到自己的价值。让我们共勉互励!

TOP
10#

原创性文章之二:


                

                

                

                

——《运动和力》单元教学案例谈

一、        案例背景

《运动和力》单元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中的首单元,主要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围绕小车的运动展开的探究和制作活动。学生将研究拉力的大小怎样影响小车运动,橡皮筋的圈数和方向与小车运动的关系,小车载重以后的速度会加快还是减慢,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是什么,运动与摩擦力关系……并且将自己设计和制造一辆小赛车,举办赛车会。通过有结构的探究活动,学生将认识使小车运动起来的力:重力、弹力、反作用力和反冲力,认识力的大小、小车重量和摩擦力的大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还将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我们用了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共同来经历此单元的探究研讨活动。由于教材的活动性强,研究的对象“小车”又是学生们感兴趣的,再加上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富有儿童情趣的科学探究活动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探究的欲望,从而饶有兴致地参与到科学学习的整个活动之中。所以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对探究的内容保持着相当高涨的热情,并能比较认真的对问题进行实验的设计,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以及对实验过程中的数据、现象进行分析整理,最后得出结论。

但回顾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每一堂课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对教学预设的冲击和干扰。现在采撷几朵意外之花,回过去看时,她们独具欣赏的价值。

二、        案例描述:

窗帘被拉下来后……

星期三上午1050,五(1)班的科学课。我搬着电脑,走进科学专用室。刚到门口,小调皮贺立、丁遥远等三,四个男同学七嘴八舌大声嚷嚷地向我告状:“周老师,周家慧把窗帘拉下来了,你看。”我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看“咦,窗帘还真掉了。”“好好的窗帘怎么会掉呢?”“周家慧?不可能把?她可是五(1)班的
            
乖乖女,成绩好,人缘好,威信高。只见她一脸难过的样子,急得就差眼泪没掉下来了。我走到掉下来的窗帘前,叫周围的同学一起帮忙把厚重的窗帘折叠起来。好事的小调皮们还站在在一旁煽风点火:“哦,这下惨了,周家慧居然把窗帘拉下来了。真是大力士。”

叮呤呤,上课铃响了。我示意大家回到座位上。刚好是五分钟的眼保健操时间。我轻轻地询问周家慧:“原来是她想把窗户打开,不知怎么一拉窗帘,可能用力过猛,窗帘一端的轨道套断了,里面的滑轮都掉了下来,就变成现在这样子。”“没关系,你不是有意的。”我安慰周家慧。这时她的脸上才露出放松如释重负的笑容。我们捡起洒落一地的滑轮。“咦,这不是今天我们这堂课研究的好材料吗?真是踏破铁鞋无寻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上课了,我把事情原因向大家作了简单的解释,就切入本课的研究内容“运动与摩擦(二)”,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讲到运动和摩擦力,谁能来说说运动和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

1:摩擦力大小和表面光滑有关;

2:和物体的重量也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越轻摩擦力越小;

3:老师,我认为和物体接触面的大小也有关。

师:很好,虽然我们没有针对这一点研究过,但确实是有关的,希望你自己验证一下。生4:和摩擦方式也有关。

师:看来大家学得不错,这节课我们要继续研究摩擦力,你们认为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值得进一步研究?

1:我们可以研究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研究摩擦力的利弊。

3:我们可以研究怎么减少摩擦力。

4:增大摩擦力的办法有哪些?

师生共同确定本堂课研究的主题:

·以小车为例,说说生活中的摩擦力,(举例)。

·了解生活中摩擦力的利弊,交流在生产生活中的利用克服。

·增大和减少摩擦力可以采用的多种方法。

  课堂在同学们的交流讨论中展开。可是当我出示书本P15(右图)中的轴承,让学生分析“在车轮和轴之间安装滚动轴承,是属于增大还是减少摩擦力时,学生一下被闷住了。好问的杨明说:“老师,轴承是什么呀?在什么地方有这种轴承的?”我当即意识到,自己预设教案时忽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认识水平,轴承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太陌生了。怎么办?对了,刚才窗帘上掉下来的“滑轮”不是和轴承是同一原理吗?我当即向大家解释说:“轴承一般是运用在各种各样机器、工具的机械运动中,如自行车的两个轮胎中间也有轴承,和链子联系着。今天我们意外掉下来的窗帘上就有这种类似轴承的“滑轮”。大家看。”我把“滑轮”放在实物投影下,里面的滚珠清晰可见,陌生的轴承一下子在“滑轮”的引入下变的熟悉起来,然后,我把十多个“滑轮”分到各小组,大家好奇地观察着,交流着。“现在你们明白在车轮和轴之间安装滚动轴承,是属于增大还是减少摩擦力?”“减少摩擦力。”大家异口同声的说着。

“看来,今天周家慧把窗帘拉下来是别有价值呀!”小调皮丁遥远俏皮地说。

“是啊,这窗帘掉的太是时候了。”我开玩笑着。

大家笑了,周家慧更是甜甜的,一扫刚才事发时的不安,拘谨和难受。

书本、椅子、瓷砖的妙用

“赛车比赛喽!”五(2)班的同学们兴高采烈的相互说着,手里都拿着组装好的四驱车、超车王等。“准备好,每个同学都有一次试开和两次正式比赛的机会,从起跑线出发,返回起跑线三次,时间少者为胜,班级取前五名。请各位同学准备好,到室外参加比赛。”

大家欢呼雀跃的,来到赛车轨道前。几个直性子的男孩子早已按捺不住,把手中车子放在轨道上开起来。“哎呀,老师,这边的轨道碎了,有个大缺口,不能开了。”我一看轨道外圈裂开了一个8厘米左右的缺口,心想这可糟了,轨道损坏不说,这节课怎么进行呢?“用胶布好了。”人群中马上有人提议。“好,我这有。”孙世豪拿出胶布,大家你撕我粘,解决了。可没等23位同学试开好,弊端就出来了。胶布太软了,四驱车、超车王的速度都很快,一下撞过去,软软的胶布就会把小车给堵住。看来这办法不行。大家赶紧把胶布给拆了,旁边一位女孩子受里拿着一本科学书,机灵的姜卓昕看了,马上把书给拿来,“借我们一用。”她蹲下来,用书挡住了缺口。我当即肯定了姜卓昕的做法,男同学的兴奋细胞又活跃起来。

正式比赛开始。“第一位,郭佳辉。预备,开始……”赛车飞快地在轨道上行驶,一圈,两圈,……2295;第二位,孙世豪,1706;哇,人群中一阵掌声呼喊;第三位朱光伟,3406;大家千姿百态的笑着。第四位李丛辉,他可是今天的种子选手,超光速马达,弹簧导轮,连装备也不一样。预备,开始……赛车立刻飞跑起来,大家睁大眼睛,不时地尖叫着。“快,快。”“加油,好样的。”突然,意外发生了,堵缺口的科学书上半部分垂了下来,和赛车碰撞,赛车马上飞出了轨道。“哎呀!”大家惊奇地叫着。李丛辉更是丧气,把四驱车捡来,嘟囔着:“都是姜卓昕,弄本科学书来挡。”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下好事变坏事了,姜卓昕面露委屈的神色,其他同学有的帮忙找赛车配件,有的静静地看着我。说实话,对于又一意外,我真是失料不及,同学们都在兴致上,可不能不比呀,否则太扫兴了。我首先表扬肯定姜卓昕的做法,然后请同学们再想想办法:“周围的哪些材料适合来填补这个缺口呢?”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

1:老师,用我们以前做摩擦力实验的那块长木板好了。

2:木板太长了,挡住缺口,那又要用一个人专门扶着了,很累的。

3:那用我们的铅笔盒好了。

4:铅笔盒也要有人扶的,麻烦!

5:哈,你们看,把我们的实验凳子倒翻,用凳子面挡住就行了(马上行动)

大家一看,咦,旁边还有一点缺口,会影响小车运动吗?“这行不行呀?”方便倒是挺方便的。“试试看好了。”我也将信将疑的,但总得试试吧!“好,如果由于缺口原因造成小车中途失败的,允许重来。”我讲道。“李丛辉,你快来,可以重开的。”男孩子们特别兴奋,比赛又开始了,真是不试不知道,一试还挺管用。用凳子面堵的缺口既方便不用人扶,而且稳定性也好。李丛辉14"19;吴乔源18"10;黄一凡26"66;夏日25"14……

比赛结束了,我宣布前五名同学进入年级段比赛,当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很快他们忘了,因为还有7分钟时间是给他们自由追尾。车轮与轨道的摩擦声,马达的转动声,同学们的欢呼声,此时我也陶醉在其中,我浮想联翩地认为:孩子们对这种玩具赛车的喜爱,对速度的追求,其实和成人世界里的越野文化不断挑战,勇于突破,追求无极限,冒险刺激等不都有相同因素吗?“老师,你看这块瓷砖。”我回过神来,只见内向的徐豪手中拿着一块白色瓷砖,“这是我从旁边花坛中找到的,我在水泥地上磨过了,大小和缺口差不多,用它去堵缺口好了,那下个班级不用凳子了。”我心里暗暗窃喜,真聪明呀!虽然徐豪没有参与赛车比赛,但这块瓷砖不就是他另一层面的参与吗?

下课时,我和徐豪及几位男生把瓷砖装在缺口处,一开始还有点大,我们又磨掉一些,直到刚好吻合,再用透明胶粘牢,大家开心地笑了。

捡来的螺旋浆

星期四下午第三节,五(4)班科学课——《给小车安个螺旋浆》。在大家讨论螺旋浆的功能后,我们动手安装螺旋浆小车。这时急性子的王嘉倩跑过来告状我的小车二个轮胎不见了,肯定被人偷去了。”“那怎么办?你和同桌拼着组装一辆吧!”“不行,我要自己装。你给我两个轮胎。”“我真的没有多余轮胎。”“那你到何付凯(她同桌)地方去拿两个,让我来做。”王嘉倩使出她惯有的任性霸道和不依不饶。“怎么可以这样呢?”“那算了,我不做了。”说完,王嘉倩把手中拿着的螺旋浆扔进了纸篓。真是个“刁蛮的公主”,我心想,反正她是这样的人,我们似乎也习惯了。

大家安静的制作着,我在各小组之间查看边指导,陈子晗对我说他材料袋中螺旋浆没有,怎么办?我想起王嘉倩扔掉的螺旋浆,示意陈子晗去捡来,权当“废物利用。”事不凑巧,眼尖的王嘉倩看到陈子晗捡走了她的螺旋浆,马上从座位上跑过去,抢了过来,课堂丢进了小石子,“波折”荡漾开来。大家都指责王嘉倩,“既然你自己不要做,扔掉了,干嘛还要来抢。”“对呀,去拿来好了。”“王嘉倩真是不讲理。”班级的舆论果然是把利剑,直击王嘉倩,当然她早已习惯一意孤行,而且你越硬她也越犟。“就是不给他,我自己做其它的东西。”我一看王嘉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模样,心想:“吃软不吃硬。”于是我示意大家安静。“请问,当一方缺少两个轮胎,一方缺少螺旋浆,为了完成一辆完整的螺旋浆小车,我们该采取什么办法呢?”同学们显然明白我的言下之意,都说:“两人拼起来。”“对呀,我们科学课上老师经常强调合作,难道你们不知道合作的好处?”“陈子晗,发扬一下男士风度,把轮胎借给她。王嘉倩,你愿意和陈子晗合作吗?”“愿意。”看我没批评她,王嘉倩反而觉得不好意思起来,课堂恢复了平静。

在安装完小车后,我们对橡皮筋圈数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作了对比研究。最后一个环节是“比比谁的小车跑得远”。结果王嘉倩和陈子晗合作的六轮螺旋浆小车夺得了第一。虽然大家对他们的“六轮车”有点见意,说不公平,但总的来说同学们都被六轮螺旋浆车吸引了,因为这一组合实在太有创意,威力十足。

在课的总结里,我让大家谈谈感受。生1:螺旋浆小车绕像皮筋圈数多,开得距离远。生2:如果我们把几辆小车组装起来,多几个螺旋浆产生的反作用力也大,小车开得更远。生3:人多力量大。其中王相淳的回答最具精辟,“给别人一个机会,也是留给自己一个机会。”

我想这堂课里,让孩子们感受到的不应该仅仅是橡皮筋绞紧圈数与小车运动的关系,更多的是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处理同学之间矛盾的方法和相互支持的力量。

三、        案例分析:

在上面描述的三个案例中,我分析他们具有以下几个共同之处:

1、都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超出教学预设所发生的意外事件,直接关系影响着当堂课的继续;

2、事件的主人公都是学生,他们在意外事件发生的时候,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情感;

3、意外事件的发生都需要教师因势利导,运用教学机智做出最好引导,化干戈为玉帛;

4、每一个小案例中,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即课堂生成性资源。我们除了关注本学科相关的内容外,不可忽视学生道德情感的教育引领。

四、        案例反思:

1、多一份平和的心态对待我们遭遇到的每一次邂逅的意外

每一次意外事件发生的时候,当事者学生和教师的心理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如果是有利于教学的,正面的意外,我们学生往往会表现出高兴,骄傲,成功感等心理特征,教师也是乐于接受。但很多时候的意外,是由学生的错误造成,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气质,会有不同的反映。然大多数学生都会表现出不安、焦虑、烦躁、难过、害怕,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我们教师处理每一次意外事件都要抱着一种平和的心态,先调整控制自己情绪。正如马卡连柯说的那样,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不能成为好教师,而要做到控制自己的情绪首先就需要修炼超越自我的宽容心态,仁慈厚爱地悦纳学生的错误,学会聆听。这一点我认为是随着个人阅历和修养的提高,对学生和自我的不断认识了解而会趋于完善,成熟。

2、意外的背后是什么——让意外产生智慧,挖掘潜能

在我们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科特征,遇到各种各样人为或环境材料等引发的意外事件是很多的,有的和我们的教学完全不相关,我们可以采取回避、淡化的态度处理;有的和我们的教学有点相关,可以采用引导迁移的方法;而对于直接影响教学进程的意外,我们要善于利用,挖掘包含的教育教学资源。往往突发的意外事件给学生会带来更强烈的印象和教育力度,学生主体性的参与也会更强烈。如上述中讲到的学生寻找各种材料工具来修补那个缺口就是主体性参与的体现。当然,只有学生们在内心深处产生自我的需求,才会激发他们的探究创造潜能。

3、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宽容,相互支持,创造奇迹

每一个科学老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都非常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而合作的目的显性地看是为了实验完成,结论得出。其实,我们忽视了合作更深层次的意义。真正的合作,会让我们的心灵在合作过程中有归属感,责任感,信任感,从而爆发出强大的潜能,创造奇迹。在案例“捡来的螺旋桨”中,王和陈本是对立双方,由于材料和教师同学的引导,结成合作体,互相信任,创造了“超速六轮螺旋桨小车”。

当然,我们教师要让孩子有合作的机会,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合作方法,(倾听、参与、交流、整和等)体验到实实在在的合作的快乐收获,正面引导孩子在合作过程中所表现的不良情绪态度,及时进行个体交流辅导,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心态。

“创造一种每个人都能相互支持、对别人的想法和能力表示欣赏的氛围,能将一个班级或其他任何一个需要团队协作的地方改造成完全不同的世界。”

意外始终伴随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让我们从容面对,让意外产生意外的价值!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