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征文04]我与小学科学的两次美丽邂逅(匿信息稿) [复制链接]

1#

[征文04]我与小学科学的两次美丽邂逅(匿信息稿)

  注意:跟帖请不要暴露作者的相关信息。


 


我与小学科学的两次美丽邂逅


 


本人于1973年2月参加教学工作,1975年推荐到师范学校学习,77年毕业后借调到县文教局工作,在那里工作了将近两年,因不习惯机关里的行政工作,便自动打报告要求到教育第一线去教书,这样一来,至今算起来已经整整40年了。因为我当时在师范里学的是语文专业,在这四十年,虽然教过各门课程,但主要还是以语文为主。但其中有两次曾经与小学有过美丽的邂逅,恐怕一生都难以忘记。


第一次是在1979年的下半年,我刚从县文教局回到家乡,便被调到XX的一所村小任教。那是一所非常偏僻的小学,全校一至六个年级,五名教师,近百名学生,分四个教学班,其中两个为复式班。每个教师几乎包教一个班级。


就在那一年,当我教到五年级科学(那时称为常识课)的时候,有一章内容是有关气象知识的。里面有自制“毛发湿度计”、“皮膜气压计”等内容,课后还要求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气象仪器,经常观察气象的变化。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爱好自然科学的我,从此也就喜欢上了气象这门科学,觉得学习了气象知识,就能够观风测雨,特别有能耐,尤其在当时信息比较闭塞的一个XX里,能够预知天气情况,这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是多么的需要。由此我异想天开地想在校园里成立一个“红领巾气象站”,让学生们也从小学习一点气象观测的方法,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这对他们的成长无疑会有积极的作用。


说干就干,否则等那章课文上完,就会失去良机。一开始,我们的气象站里所有的仪器,只有一支家庭用的“干湿球温度表”,这是一种平常用来测量室内湿度的简单仪表,把两支温度表并列放在一块绘有刻度的木板上,里面的液体是红色的酒精。加上自制的“发毛湿度计”和“空压式气压计”各一只,把这些“仪器”放置在一间小房子里,就算是我们气象站的全部家当了。


一段时间下来,随着我们对气象知识的逐渐丰富和对气象观测的进一步了解,开始发现这样的“气象站”实在是太简陋了,不用说缺乏许多应有的仪器和设备,就是现有的那几件“宝贝”,也几乎派不了什么用场。就算这最“先进”的“干湿球温度表”,它的刻度为整数,读数时的误差较大;那自制的“皮膜空压计”更是不管用了,几天观测下来,那“气压”几乎没有什么变化,那个“湿度计”的结果也是好不到哪里去了。


于是,我就开始考虑要改善现有条件,增添一些仪器和设备。在物资极其匮乏的当时,这样的专用仪器在市场里是无法买到的,我首先想到的是向市气象台求援。当时交通不便,一年里很少有几次外出,主要的联系方法是通信。我满怀信心地在信中把我们的情况详细地进行了叙述,希望市气象台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有关技术和资料上的帮助,更主要的是能帮助我们解决部分仪器。为了使我的信能引起他们有关领导的重视,我还随信寄去了一条少先队的标志——红领巾,以此来表达我们的真切期望。在信中,根据我当时对气象站的了解,列出了一份所需仪器的清单:


百叶箱            1只


干、湿球温度表    1套


雨量筒            1只


毛发温度计        1只


蒸发皿            1只


气压计            1只


79 年11月14日,XX气象台给我们回了信,随信给我们寄来了三本《少年气象观测》等资料,关于仪器问题,他们告诉我,市气象台所用的仪器,都是省台配发的,他们无权转让和赠送,我们若需要,可以与省气象局进行联系。


仪器问题还没解决。根据市台的建议,我就立即写信给省气象局,把我们办站的情况和所遇到的困难详细地向他们作了说明。


1980年1月10,省气象仪器供应站给我回了信,内容如下:


来信已经收到,详情知悉。我们对你校的处境表示同情,对你们赤手空拳办气象的精神更是钦佩。


至于要购买气象仪器一事是这样的:1、你校需要的气象仪器我站全部齐备;2、鉴于是国家的物资,故一律需要出钱购买,特别是现在国家财经困难时期,更不能慷国家之慨,你校的困难是局部的,局部要服从整体。不过对你校这样的情况我站可酌情予以照顾,按处理价出售给你校,即使这样连运输费也至少需要200元。


200元钱在现在看来可能只是一个极小的数目。但当时,无疑是个天文数字。我记得我每月工资是33.5元,我们村小的办公费采取包干使用,每学期50元,主要用于教师晚上办公时,用来购买煤油等一些公用必需品,像粉笔和备课笔记等,则可以从中心小学领取。


在我的性格中,有着一种犟脾气,只要想好的事情,非要办成不可。于是,在80年5月,我自带了100元钱,只身来到省气象局,经过反复衡量后,除去路费,化了70多元钱,购买了干湿球温度表、最高最低温度表各一套,小口径雨量筒一只,其中20元钱买了一只旧的空盒式“气压自记仪”。后来通过市气象局,从XX气象局抬来了一只旧百叶箱。又向县教育仪器站申请了一套“压板式风向风速仪”。就这样,我们的“红领巾气象站”,在经历了半年多的艰难曲折中终于竖起了高高的风向杆。


这个气象站在风风雨雨中坚持了几年,一批批学生从中学到了一些观云测风、掌握天气规律的知识,1987年的夏天,在一次台风天气中,建立在山顶上的气象站遭受了毁灭性的损坏,我的第一个气象梦也就从此结束了。


第二次是在30年后的XX年9月,这一年,因为学校缺少科学老师,领导看我对科学也比较喜欢,就让我教一个班级的科学课。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开始接触到了“浙江小学科学网”,并申请加入了会员。也许是我对网络的爱好,也许是我对科学的挚爱,当网络与科学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就被彻底地迷住了。那年的9月24日,与浙江小学科学网相识一个月的时候,我在论坛里发表了一篇《XXXX》一文,文章抒写了我当时的心情和感受。这篇文章的发表,也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和鼓励,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充满热忱而友好、团结而又和谐的大家庭中,在这里,我这个科学学科中的新兵不断地与大家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同时也给新加入的会员指点一些迷津,在这里感到无比的充实和快乐。同时,我的参与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好评:XX年,我被浙江小学科学网评为优秀会员,XX年和XX年又被评为优秀管理员。其实,我也知道,与别的优秀管理员相比,我还差得很远;与那些认真教学的科学教师更是感到脸红——因为我太不熟悉课堂教学中的那些套路和方法,在教学中我甚至对科学考试提出了质疑,并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对学生进行真正的考试。


在经过这两年多的科学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更多地让学生参与科学的探究。毋庸置疑,学生在这个探究过程中,由于各地的环境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同以及教师的特长不同,每个学生不可能对所有的科学知识和现象都能感兴趣,并能掌握所有的课本知识。因此,我就只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及课本内容,尽可能地开展一些动手动脑的活动,引领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到社会中去实践。


在这两年里,除了搞好校园气象站这个基本实践平台以外,还开辟了一块土地,让学生种植,在这里可以认识植物的种子的萌芽和生长过程,研究植物的花和种子,植物生长的环境和条件等等知识。我还和学生一起,参加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了解当地水资源的情况,探究海水淡化的过程,寻觅湿地保护区中生物与水的关系;我也带领学生,架起天文望远镜,去观察日食和月食的天文现象,揭开宇宙中那些神秘的面纱;也喜欢和学生一起折叠纸飞机到操场上去滑翔,自己装置一些橡筋动力赛车,让每个同学有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


一生中的这两次与科学相遇,使我坚定了这么一个信念:教育过程中难免会有许多的困难,只要我们认准目标,不懈地努力,认真工作,就会有所收获,有所成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1 9:05:34编辑过]

分享 转发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2#

我觉得这个题目可以改:我和小学科学的两次约会。


 


哈哈,这样更吸引人。不过,XX,那你就要小心家里的那位拉。

TOP
3#

这位老师应该临近退休了!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4#

以下是引用盛国荣在2012-2-21 9:14:00的发言:
这位老师应该临近退休了!

照常理,这样的年纪的老师,很多都没有这样执着的心态了。但是在小学科学界,这样的老师却层出不穷。

TOP
5#

相信在执教科学的道路上你、我、他一定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同感!握手!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6#

前辈的点点滴滴几件事折射出对科学教学的挚爱,学习的同时更多的是敬意!

TOP
7#

这样的老教师值得大家学习,难得那份执着。
TOP
8#

将近40年的教龄,比我们的年龄都要大,这样的老师还能到网站论坛进行网研,佩服,值得我辈学习!我知道作者是谁啦,呵呵,但是不能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1 20:25:00编辑过]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9#

40年教龄的老教师,来这里投稿,感觉两个字————惊叹!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10#

追求就是这样,遇到困难,你得靠自己的犟脾气坚持。这位老师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