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教学实录片断和反思,共4篇:
课堂导入的案例反思――《奇妙的指纹》
课堂的导入是学生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从自身认识前概念到构建新概念的开始。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观察和思考,一个成功的导入能激发启迪学生的思维,明确探究的方向。
案例1:《奇妙的指纹》导入:教师出示一张白纸,问:上面有没有东西?
学生的回答:没有东西
有一条条的纹理
有黄色的小点
有黑色的一个斑纹
……
师:我请一个小朋友用自己的一个手指在这张白纸上按一按
一学生上前用食指按了一下,其他学生使劲伸头朝前看。
师用银粉刷刷出指纹后给双手举起学生看。
前排学生“哇”一声惊呼,后排学生使劲往前挤,也想看一看。
……
分析导入的效果:学生的探究兴趣被成功的激发了,但是没有激发学生关于指纹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还处于休眠状态。问题出在哪里?第一,教师出示白纸后的提问大而空,目标的指向模糊,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观察方法,理所当然的对这张白纸的特征进行了观察,观察回答的结果超过了教师的预想,第二在让学生用手指采集指纹的过程中没有让所有学生看到,也直接影响了后面关于如何正确采集指纹的讨论。用银粉刷刷出指纹是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这是一个让学生观察的好时机,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白纸上并没有发现指纹,那么现在的这个指纹为什么回显示出来?它的清晰程度如何?由于指纹比较淡,处于后排的学生无法观察清楚,导致课堂比较混乱。
案例2 《奇妙的指纹》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白纸,我请一个同学上来用手按一下。谁愿意?你来试试。用手按一下。(师左手比划一下。生上台,实物投影演示)
师:你们能看到手指留下的痕迹吗?
生:不能。
师:我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教师用指纹刷刷一刷)大家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吗?
生:看到了。(很惊讶)
师:你们身上有指纹吗?
生:有。
师:在哪里?
生:手上。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奇妙的指纹》。(板书课题)
师:请大家来观察一下,老师刚才采集下的指纹清晰吗?
生:不清晰。
师:完整吗?
生:不完整。
师:你还能用其他方法采集出既清晰又完整的指纹吗?那你来试试。你用什么方法?
分析导入的效果:导入直奔本课研究的主题:指纹 直接让学生在白纸上按下指纹并用实物投影仪演示,每个学生都看得到,都能根据所看到的现象进行思考:没有看到留下的痕迹?然后教师用银粉刷刷出了指纹,学生亲眼看到指纹的出现,也有了探究的冲动,有了尝试收集指纹的想法,同时,让学生观察按指纹的过程也为如何采集一个清晰完整的指纹打下了基础。指纹痕迹在从“隐”到“现”的过程也在学生的思维中留下了矛盾冲突。吸引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由此可见,一则优秀的科学课导入设计能为学生做好学习的铺垫,有利于教学中把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用强烈、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爆发出了思维的火花,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科学素质发展。
关于显微镜标本的制作和观察一课的反思
又一次上到关于生物标本的科学课了,回忆起仪器室内还有很多学生以前做的标本,甚至还有不少是90年代的,但是做显微镜标本还是第一次。
今天早上学生给我带来了好东西――一盒盖玻片,上节课讲到标本制作的时候,偶然提到实验室只有载玻片,没有盖玻片了,恰好一个学生的家长是生产标本,光学仪器配件的,他马上从家里给我拿来了一盒,还带来了不少载玻片、盖玻片和标本分给自己班级中的同学,结果在上课时马上就用到了,现场制作了很多标本用显微镜观察。获得了极好的效果。课后分析本课成功的原因:1、虽然该生的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对科学课的兴趣比较浓。2、不但他能自觉主动带来上课需要的材料,其他同学也受到了他的影响,带来了不少做标本的材料,为上课解决了材料问题。我在班级中特地进行了表扬,我想该生的上课自觉性会进一步体现,这是比较有意义的事情。3、对于全班学生来说,得到了最好的制作材料,对于科学课的探究的兴趣进一步浓厚了,在本节课中,基本上没有听到大的声音,每一个学生都在自觉的观察和记录。4、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在巡视中,对每一个小组自制的标本也进行了观察,发现都做的很好,在普通的手持显微镜下清晰的看到标本的细节。可惜的是,由于实验室的载玻片不多,为了4个班级的循环上课,不得已让学生把做好的标本丢弃了,实在是一大损失啊!另外,以后上到这课的时候,我想不妨也讲一些保存标本的方法,把做的比较好的标本还是存放在仪器室内,方便以后的展示使用。
关于这学年使用网络数据库记录评价的反思及改进意见
试用了一个学年的网络记分册,发现有如下几个优缺点:
优点:
1、 在班级和实验室网络畅通的情况下,记成绩方便,形象化,及时,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很大。
2、 期末统计比较方便。特别是同一小组学习的学生,可以明显看出合作的情况如何。
缺点:
1、 由于当时的设计比较简单,关于什么原因得到加分,不能清楚的记录。
2、 学生总有向上的要求,很多学生要求把得分最高的几个显示出来,我不能做到。
修改
1、 扩充数据库,记录每个学生每次因什么原因加分。
2、 在首页展示做的特别好的几个学生的名单,给予表扬
3、 以更多的动画,展示学生得到的成绩,促使他们积极向上。
施教《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反思
教学片断1:
结束4接线头暗盒的教学,进入推测内部是怎样连接的教学
师: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检测结果推测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并把推测的图画在记录单上。
生开始推测,画图,师巡视,在巡视中发现,11组学生只推测出了一种有可能的接线情况,分别是1-2相连,1-3相连,2-3相连。第九组学生推测可能有2种连接的方法,除了第一种外,还有1-2相连,1-3相连,但在四人小组内产生了分歧,2人认为,这种连接不可能,另2人认为这是有可能的,但是说不出理由。
师:我们推测出了几种可能的接线,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很快,1-2相连,1-3相连,2-3相连的方法学生们都没有异议,认为这样连接是有可能的。
师:有没有第二种可能的接线呢?
第九组学生比较犹豫的举手。
师把第九组推测的1-2相连,1-3相连的线路图展示在投影上。开始共同分析是否推测正确。
师;根据我们的测试结果,来检查一下。1-2通路
全体学生:对
师:1-3通路
全体学生:对
师:2-3通路
大部分学生:不对
就此,争议出现了,部分学生认为2-3没有直接连线,这个电路应该是断路,部分认为,这也是通路,不过却说不出理由。
师:我们实际测试一下。(拿出明盒,在明盒的1-3连上电线,让一个学生当场测试,证明是通路)
师:为什么这样的接线对2-3来说也是通路?
一个学生举手,有点犹豫的说:因为电可以由2到1再到3。
师:假如我们把连接1-2,1-3的电线拉直,那么连接1-2,1-3的电线就可以看成同一根电线了。这样的话,2-3也是通路。
学生大悟,露出明白了的神情。这时又有几组学生开始举手。
生:我们还有一种可能的接法。1-2通路,2-3通路
另一生:还有1-3通路,2-3通路
至此,学生完整的推测出了4种可能的接线方法。
反思:在上这一课时,学生还没有学过前面有关的6课内容,最主要的是还没有学过《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和《导体和绝缘体》两课,对电路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