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录与反思一
[作业类别]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2005年暑假
)
课名:《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科版四年级上册
执教者:沈国萍 网名:路岩
学号:153
执教时间:2004.9 活动:校教研课
【教学设计总意图】
1、 学情分析
“溶解”现象对于我们每一个学生来说,都不会感到陌生。在学生的头脑里,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在他们的生活经验里,放在水中的物质看不见了,就是溶化了;看得见的,就是不溶化。可以说,他们能理解溶解现象,但是对于什么是真正的溶解,还是比较肤浅的。另外,学生经过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具备了进行事物的观察、单一比较、简单归纳等小组探究能力。
2、 内容的选择与组合及其分析
本课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能对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教材分为三个部分:食盐在水里溶解了;面粉在水里溶解了吗?观察高锰酸钾和砂糖的溶解。通过三个板块的教学活动,整理知识,概括出溶解的特征。根据我校开展的小学科学课程的整合实验的研究,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了解的基础上,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一定的整合。
【教学目标】
(1)、 初步感知溶解,能对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
(2)、
能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被溶解。
(3)、
能观察比较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根据物质在水中的变化结果归纳出溶解的特征。
(4)、
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和简单的归纳整理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1、 出示事先准备的两杯干净的盐水和糖水,问:是什么饮料呢?想尝尝味道吗?
2、 说说,你品尝到了什么味道呢?你认为它们可能分别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呢?
3、 你看见杯中的盐和糖了吗?
4、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糖、盐等物质在水中会有哪些变化。
评析:溶解现象的认识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不会感到陌生的。有很多的孩子甚至做过溶解的实验。生活情境的引入,很好的唤起孩子心中已有的经验,为本课学习提供了认识上的储备。
(二)、观察沙、食盐、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1、取一小勺食盐、沙、面粉,分别放入盛水的塑料杯,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2、用筷子轻轻搅拌后,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观察比较搅拌成的三杯混合物。
食盐在水中有什么变化?
沙在水中有什么变化?
面粉在水中有什么变化?
5、 交流: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不同变化。
评析:用观察、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三者在水中的不同变化,容易让学生获得一个更为感性的认识。但是,在这里的设计中,学生会因为面粉的特点而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造成已有生活经验和新认知之间的冲突,为下面的教学作一个铺垫。
(三)、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1、回忆黄豆与沙的分离方法,说说你有什么方法来分离面粉和水、食盐和水、沙和水的混合物。引导用简单的方法——利用餐巾纸来进行过滤。
2、观察、比较过滤后的液体,过滤后的餐巾纸。
3、比较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更像沙还是更像食盐?
4、小结溶解的特征:像食盐一样在水里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没有沉淀,这样的现象我们就叫溶解。
评析:通过运用生活中最简单的方法,来进行必要的验证性实验,以此获得溶解特征最基本的认识。
(四)、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
1、在一杯水中放入一小粒高锰酸钾,观察它在水中的变化。
2、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3、用筷子轻轻搅拌高锰酸钾,观察它在水中的变化。
4、问: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吗?
5、有什么证据来说明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完善溶解特征:在水中均匀分布。
6、 想象:根据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来想象砂糖在水中的变化过程。
评析:通过观察、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沙、食盐、面粉在水中的不同变化后,学生初步得出了溶解的一些特征,但是并不是到此为止了。而是运用高锰酸钾这样有颜色的物质在水中的变化,来不断丰富溶解的特征。
(五)、整理我们的观察研究结果:
1、 比较各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
| 食盐 | 沙 | 面粉 | 高锰酸钾 | 砂糖 |
变成的微粒大小 | | | | | |
在水中的分布 | | | | | |
是否沉淀 | | | | | |
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 | | | | |
溶解还是不溶解 | | | | | |
学生分组根据实验的结果,简单整理小组的观察、比较的结果。
2、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别的呢?
3、你能告诉大家怎样才是物质的溶解呢?
小结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或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
评析: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比较,获得了不同的认识。如果就此作罢,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只是停留在非常肤浅的表面的,是不可能获得更深层次的东西的,所以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归纳,为学生的后续的科学研究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片段赏析】:
教学片段一:观察沙、食盐、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1、取一小勺食盐、沙、面粉,分别放入盛水的塑料杯,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2、用筷子轻轻搅拌后,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观察比较搅拌成的三杯混合物。
4、交流: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不同变化。
生:食盐沉在杯底,搅拌一下,食盐看不见了;
师:食盐哪里去了?
生:食盐看不见了,因为它溶解在水里了;
生:沙沉在杯底,搅拌一下,都聚在杯底的中间,沙还看得见,所以它不溶解;
生:面粉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搅拌一下,有泡泡的,面粉看不见了,溶解在水里了;
生:面粉放在水中,搅拌一下,水变成白色了,面粉看不见了,溶解在水里了;
生:我们小组的面粉还能看得见;(学生边说边举起杯子,指着杯底的沉淀物。于是许多小组也纷纷举起他们的杯子,发现也是这样的。)
师:那么你们觉得面粉在水中有什么变化?
生:有一点溶解了,有一点不溶解。
生:……………………
教学片段二: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1、师:食盐和沙,我们没有什么意见;对于面粉我们小组有争议,那么到底是看得见?还是看不见呢?我们想一个方法来证明。
2、回忆黄豆与沙的分离方法,说说你有什么方法来分离面粉和水、食盐和水、沙和水的混合物。引导用简单的方法。
生:用很细的网;
师:你们认为可行吗?为什么?
生:太阳晒;
师:好主意!你感兴趣可以试一试;
生:用火烧;
生:可以进行过滤;
师简单演示过滤实验后,引导用简单的生活方法进行过滤实验。
3、观察、比较过滤后的液体,过滤后的餐巾纸。
4、比较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更像沙还是更像食盐?
5、小结溶解的特征:像食盐一样在水里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没有沉淀,这样的现象我们就叫溶解。
【教学实践反思】
(一)、合并教学板块,有利于学生质疑。
教学设计时把“食盐在水里溶解了”,“面粉在水里溶解了吗?”两个板块的教学活动进行合并。在教学导入以后,直接进入观察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溶解”现象对于我们每一个学生来说,都不会感到陌生。在学生的头脑里,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在他们的生活经验里,放在水中的物质看不见了,就是溶化了;看得见的,就是不溶化。而把面粉在水中的变化也放在这个阶段进行观察,学生中往往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论。一种结论是溶化了,因为水的颜色变化了;另一种结论是不溶化,因为杯底还有面粉。搅拌以后,学生通过三种混合物的比较,对于面粉究竟是溶解还是不溶解,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疑问。通过与第一个班级的对比教学,我感到这样的设计,学生都能不费任何周折就能提出自己的疑问。
(二)、改进过滤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
教材上采用标准过滤装置进行过滤。本节课的教学安排从教学密度来说,已经容量很大了。再在这节课上进行过滤装置的教学,显然时间是不够的。而且这样标准的过滤装置对于过滤的要求也相当的高,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过滤的效果会受到影响。配套材料中也配备了一个简易的过滤器,但是在课前的准备中,发现这样的简易过滤器在使用中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学生已有分离固体物质的基础上,引出生活中简易的过滤方法。通过课前准备时教师的尝试,发现用餐巾纸进行过滤的效果非常好,而且能节省时间,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残留在纸巾上的物体也非常的清晰,便于学生的理解。
(三)、重视知识的整理,有利于溶解特征的形成。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于不同物质的溶解特征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但是就什么是“溶解”?学生还是仅仅停留在对物质的现象的认识上,还是没有达到概念的高度上。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到此为止的话,对于学生来说,那么前面所有的活动就失去了其意义。我们的科学探究也只是停留在走过场的形式上,而没有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养。因此,在设计时尽管教学时间相当的紧张,但是还是不能因为紧张而省略了最为关键的一环。知识的整理在这样的课上是非常重要的,实际教下来,发现通过整理,学生形成的概念比较清晰。
教材本身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我们一直在教学中思考怎样“用教材”。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比较易于接受,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在思考学生已有知识的链接,怎样来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资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