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9号我是火太阳作业本 [复制链接]

21#

《月球》多媒体  网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互相合作,来了解月球表面的一般情况,知道月球的公转及月球圆缺变化的原因。

2.  能力目标

通过网上教学和网上冲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并用游戏的方法仿做月球圆缺变化的实验,让学生亲身感觉月球的圆缺变化,培养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查找、搜集、和交流信息,体验网上科学探索的兴趣;了解国内外登月的情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紧迫感。

 

二、课时安排   二课时

三、教学准备

1、《月球》自制课件。

2、网络教室,30台计算机。

3、日、地、月三球仪。

4、半边涂黄的球,手电筒。

 

四、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本课力图把教师一讲到底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到组织者、辅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五、教学步骤、过程

 

第 一 课 时

 

步骤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设计思路及分析

 

导入

课题

 

 

1.教师播放美国《探索月球》短片。

2.揭示课题。

3.你想在本课中了解月球哪些方面的知识?教师肯定学生的每一个问题。

1.观看屏幕,感受、想像宇航员乘宇宙飞船、上太空、上月球的心情。

2.学生讲述要想在本课中了解的知识。

1.利用多媒体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手段,产生壮观的立体感觉,让学生能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对探索月球的欲望。

2.让学生自己说说想在本课中知道的东西。体现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探索,让学生自由地发挥、想像,也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

 

 

 

交流

已有

的储

备知

引导:通过以前的学习,你们已了解月球哪些方面的知识?

 

教师肯定、补充学生提出的知识点,并注意随时给予学生以激励。

 

掌握学生对月球知识了解的程度。

学生回答自己对月球已有的了解,如: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他本身不会发光;没有水;没有空气;没有动物;有时看到是圆的,有时像小船……。

 

掌握老师对自己的补充知识;掌握别的同学讲的有关月球的知识。

对于月球的研究,在课前学生就已开始自行探究,如学生从语文课中、电视上,书籍中已了解到了有关月球的知识。

 

因此,在新授知识前先让学生自己讲讲他已经知道的有关月球的知识,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月球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合理地安排时间,就是学生知道的少讲,学生不知道的要多花一点时间。另外也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关于月球,课文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1.   引导学生自学课文,在课文中找知识。

2.教师创设4个主题,让学生自由选择a.历史学家组b.地质学家组c.月球探险家组D.月球移民专家组

3.引导学生上网,指导学生在网上寻找有关的知识。

1.学生自学2.学生两人一组,确定一个研究主题。可在教师提供的四个中选一个,也可自定一个主题。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上网:

www.google.com

寻找有关月球的知识。

4.两人一组组成协作小组,共同学习、交流。

1.引导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研究自己喜欢的有关月球的知识主题;通过上网形式,创造一个生动丰富的网络学习环境,目的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2、网上协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与竞争精神。整个学习过程都是由学生独立操作、思考、归纳,强化了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3、我本人也力图创设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教会学生上网,上健康网,在网上寻找知识,利用网来寻找学习主题、研究学习主题、最终掌握知识,补充课堂上学习的不足;

 

 

 

 

1.在学生上网探究和自学的基础上,根据前面设的几个研究主题,学生交流查阅到的有关资料。

2.布置交流会场景(显示“科技知识交流会——谈谈月球” )

3.选择学生找到的有代表性的网页,通过网络教室让全体学生欣赏。

1.学生根据自己研究的主题,交流查阅到的有关月球的知识。

 

2.开展自评、互评。

 

 

 

 

模拟交流会,让课堂成为社会生活的一角。把学生探究的结果展示给全体学生,既是对学生探究的肯定,也是给学生的探究生活充电,不断地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教师参与学生的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体现了教与学的合作性、双向性。

 

 

 

 

 

 

 

 

 

1、小结今天学的新知识。

2、课外延伸,出示图片
                                

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

4、布置学生晚上观察月球的形状,并把它画下来,记上时间,下节课交流。

 

1、说说今天学到的知识。

 

2、谈谈今天自己最大的收获。

 

3、说说自己知道的月球的月相变化。

 

 

 

 

 

组织学生谈收获、体会、想法,体验网上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的紧迫感,树立为天文事业献身的远大理想。

 

课外延伸很重要,一方面为下节课作好准备;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不因课堂教学的结束而终止,实现可持续发展。

 

 

 

TOP
22#

第 二 课 时

步 骤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设计思路及分析

 

 

 

 

 

 

 

 

 

 

 

 

 

 

 

 

 

 

1、复习上节课内容:月球概况。

 

2、通过实物投影仪,检查第一课时的作业:学生观察月球画下的图形和记录的时间。

 

3、导入今天要讲的内容:月相变化。

 

1、三球仪演示,让学生知道由于日、月、地三个天体位置的变化而产生了月相变化。

2、讲授月球圆缺变化的过程,重点学习朔、上弦、望、下弦。(教师边版画边讲授)

3、小结。利用课件播放录像,让学生亲眼看看月相变化的过程。

 

1、回答月球的概况,说说通过上节课学习知道的月球知识。

2、通过实物投影仪交流作业,并汇报观察情况。

 

3、提出在观察或预习时碰到的问题。

 

 

 

 

1、观看教师演示三球仪。

2、思考、提出疑问:

a:两次月圆相差多少时间;

b:为什么有月相变化;

c:……

3、动手画一画月相变化。

 

 

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可巩固旧知识;同时,通过交流作业,产生疑问,如为什么月球的形状会产生变化,是什么而造成的等等,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讲授月相知识主要采用了以下四个步骤:

 a:三球仪演示

 b:教师版画

 c:学生自画

 d:观看动画录像

通过这四个步骤的教学使学生对月相变化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网 上

 

探 究

 

月 相

 

知 识

 

 

引导学生到网上去寻找月相知识。

 

 

 

 

 

1、两人一组。

2、采用搜索引擎:www.google.com

搜索内容:

月相+图片;

地理素材……。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两人小组,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力量。

3、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详见第一课时的说明。)

 

 

模 拟

 

游 戏

 

巩 固

 

新 知

 

 

 

 

 

 

  把学生分成四个组,准备四个一半涂成黄色的篮球(黄色代表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指导学生按课文上的方法,做模拟月球围绕地球转动,产生月相变化的游戏

 

 

1、利用多媒体,出示红练习题,巩固新知。

2、小结

  a:月球概况

  b:月相变化

3、让学生说说你还想知道月球哪些方面的知识。

4、引导学生探索月球、宇宙的兴趣。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游戏。举着球的学生沿圆圈走动,走动时要让球黄色的部分始终向着同一个方向。其他同学轮流到园的中心观看“月相变化”。

 

 

 

1、根据课件出示的练习题,当场回答问题。

2、说说自己还想知道的有关月球的知识。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方式。在玩中学是目前最流行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常识教学中应多采用类似的教法。

 

 

 

培养学生努力探索月球、宇宙的兴趣,鼓励学生不要仅满足于课堂上的知识, 要把眼光转到课外去;课外要继续观察月球,并做好记录工作;还鼓励学生要把眼光转到更广阔的太阳系、宇宙中去。

 

 

 

TOP
23#

《月球》一课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总思路

    本课力图把教师一讲到底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到组织者、辅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教学设计一:

    你想在本课中了解月球哪些方面的知识?

让学生自己说说想在本课中知道的东西。体现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探索,让学生自由地发挥、想像,也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

 

教学设计二:

     通过以前的学习,你们已了解月球哪些方面的知识?

     对于月球的研究,在课前学生就已开始自行探究,如学生从语文课中、电视上,书籍中已了解到了有关月球的知识。因此,在新授知识前先让学生自己讲讲他已经知道的有关月球的知识,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月球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合理地安排时间,就是学生知道的少讲,学生不知道的要多花一点时间。另外也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教学设计三:

   引导学生上网,指导学生在网上寻找有关的知识。教师创设4个主题,让学生自由选择a.历史学家组,研究关于月球的历史及神话传说;b.地质学家组,研究月球的地质构造;c.月球探险家组,研究人类登月情况。D.月球移民专家组,研究如何建立月球移民定居点。

   1、引导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研究自己喜欢的有关月球的知识主题;通过上网形式,创造一个生动丰富的网络学习环境,目的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2、网上协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与竞争精神。整个学习过程都是由学生独立操作、思考、归纳,强化了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3、我本人也力图创设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教会学生上网,上健康网,在网上寻找知识,利用网来寻找学习主题、研究学习主题、最终掌握知识,补充课堂上学习的不足;

 

教学设计四:

   在网上探究后,组织学生开月球知识交流会

     模拟交流会,让课堂成为社会生活的一角。把学生探究的结果展示给全体学生,既是对学生探究的肯定,也是给学生的探究生活充电,不断地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教师参与学生的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体现了教与学的合作性、双向性。

 

 

教学设计五:

   模拟游戏,把学生分成四个组,准备四个一半涂成黄色的篮球(黄色代表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指导学生按课文上的方法,做模拟月球围绕地球转动,产生月相变化的游戏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方式。在玩中学是目前最流行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常识教学中应多采用类似的教法。

 

教学设计六:

   课外延伸:观察月相变化,并画下来;了解一些月球的课本以外的知识及有关宇宙方面的知识。

   课外延伸很重要,一方面为下节课作好准备;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不因课堂教学的结束而终止,实现可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努力探索月球、宇宙的兴趣,鼓励学生不要仅满足于课堂上的知识, 要把眼光转到课外去;课外要继续观察月球,并做好记录工作;还鼓励学生要把眼光转到更广阔的太阳系、宇宙中去。
TOP
24#

把学生引向课外去

                          ——《空气的力量》活动课的案例分析

执教时间: 2004年5月20日

执教班级:加善实验小学三1班

执 教 人:浙江省平湖市艺术小学蒋 

让学生在“玩中学”。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一堂科学课设计的一个又一个实验活动,正是让学生在不断的玩(实验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问题,不断地去设计实验,然后再不断地去玩(实验活动),再不断地产生问题……。现在,在《科学》课教材中,每个单元后都有《阅读与拓展》,目的就是要把学生从课堂上的40分钟引向课外,鼓励学生课外积极地去探索科学知识。学无止境,一节科学课是否成功,就看学生课外在做什么。因此,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以科学活动课的形式上好《阅读与拓展》,设计几个与单元有关的、有趣的实验,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学生课外研究的兴趣,把学生引向课外去,将有几倍于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果,将为学生终身受用

基于以上新课程教学理念, 2004年5月20日我在加善举行的嘉兴市科学研究课展示活动中,选择了《科学课》三下教材中空气单元的阅读与拓展,自编了《空气的力量》这一堂实验活动课,教案如下: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在“玩中学”,组织多个实验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感受到空气力量的存在;

  2、通过实验—活动—实验—活动……,指导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行探究能力。并鼓励学生能用几句话说出自己的发现或实验过程。

情感价值目标:

1、努力使学生保持强烈的探究欲望和积极尝试的探究精神,能主动完成实验,专注地参与讨论,培养相互合作的科学态度。

2、通过科学的实验,体验空气力量的奇妙,并在奇妙中发散自己的思维,创新实验。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空气压力的大小与空气的多少、流速有关。

教学重点:感受空气力量存在的几个实验活动。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的器材一套,集气瓶(3),吸盘的挂物钩,毛巾(2);

            学生:熟鸡蛋,集气瓶(2),蜡烛,火柴,吸管(4),硬纸片,纸条(4),

杂物盘,抹布。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

1、用两只搋子组织一次一个人的拔河比赛。

猜想:为什么拔不开?为什么?

体验:用搋子吸住凳子,把凳子吸起来!

2、拿两条纸片,用力往中间吹,

猜想: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板书:  空气少       压力小       空气流动慢

            空气多     压力大   空气流动快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空气的力量》

二、教学新授

1、组织几个实验活动:

    ①水杯倒置,水流不出来

将烧杯装满水,倒过来水会全部流出来。

猜想:用纸盖住杯口,倒置,会出现什么现象?

     在烧杯中装满水(提醒:学生一定满,不能有气泡),用硬纸片盖住杯口,用左手心按住纸,用右手拿起本子倒置,然后慢慢地把左手移开,杯子里的水一点也不流出来。

疑问:烧杯里的水为什么一点也流不出来?

 

②瓶吞鸡蛋

创设情景:师剥鸡蛋,给集气瓶吃。

启发: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瓶吞下鸡蛋?

提醒:*吞,不把鸡蛋弄坏。

*怎样使里面的空气压力变小?学生小组设计方案。可能有:

*加热瓶子,然后把熟鸡蛋放在瓶口;

*瓶内点上蜡烛或燃烧的纸片,然后把熟鸡蛋放在瓶口;

*用注射器抽瓶里的空气……学生用在瓶里点燃蜡烛的方法进行实验。

思考、讨论:做完这个实验,你产生什么问题?有什么办法让鸡蛋从瓶中跑出来?

 

     

③吸管喷水

     师出示一只烧杯,里面放两个吸管。

提问:

你有什么办法让水通过吸管上来?(生一般说用吸,师引导为什么能吸上来?)其它如挤、按等方法,可立即演示,证明是不可能的。

启发:怎样改变空气的压力?能不能用吹的方法,把水吹上来?

思考、讨论:是什么力量在帮助水喷出吸管外?

延伸:    请同学们整理实验器材,整理的时候,看看桌上的实验器材,想想今天我们做的几个实验,你觉得还可以研究什么问题?还可以设计什么实验?

 

2、有时间让学生说说我们生活中利用空气力量的几个例子。

   如:喷水(雾)器、抽水机、烟囱、水龙头、排气扇、抽水马桶、吸尘器等

三、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在今天这节课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组织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和进行自评。

除了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空气的力量外,你还可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空气?

TOP
25#

《空气的力量》教学反思:

1、本节课设计的目的是要上好课外阅读与延伸。因为一节课的教学毕竟有限,一节课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关键在于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引向课外,使学生在课外能主动地利用网络、电视、图书等手段去探索科学知识,能在家中再做做课堂中进行的实验,在巩固的基础上能再自行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那效果则更好。

2、在活动中产生问题,从而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然后再从实验或实验结果中产生问题,再设计实验,再去探究。如本课是瓶吞鸡蛋,瓶怎样吞鸡蛋,学生已引起了强烈的兴趣,说出了好几种可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中由于鸡蛋浸泡了一夜,胀大了许多,有好几个组没有吞进瓶中。学生问题产生了:鸡蛋为什么没有完全吞进瓶内?学生猜想有鸡蛋太大了、瓶里有空气减少的不够多等等的可能。鸡蛋进瓶后,继而又有一个问题产生了:怎样让鸡蛋从瓶中跑出来?这又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马上又探究起来……这就是在实验和实验结果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再设计实验,再进行研究!

3、原教学设计中,还有一个吹纸条的活动。我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空气流速快压力小,空气流速慢压力大,从而为后面的“吸管喷水”铺垫的。只是感觉到时间太紧,活动太多而省去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完成“吸管喷水”实验后,我也有意不说出为什么能把水吹上来,目的也是想让学生知道空气的奥秘很多,鼓励他们课外去研究!

4、在教学中,我比较注意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注意多用鼓励、表扬的话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并采用“警笛”声来表示讨论、实验活动的结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最后对学生的问题的点敷衍了事,没有及时地抓住学生的疑问加以引导,而只是以一句“时间不够了,你课外自己去研究”来搪塞学生,有关这一点,在我以后的教学中要加以注意。

5、确实,经过两次试教和在加善的研究课后,我深深感觉到这节课活动太多,不够深入。其实本节课就研究鸡蛋入瓶和出瓶一个活动已足够!活动太多,每个活动都是“蜻蜓点水“,不够深入,学生在课中虽然玩的很开心,但喻百军老师说的好:开心不一定是科学!

6、在课后研讨中,许多老师都提到了课外研究是不是一句空话?确实,现在很时髦让学生课外研究!但是不是真的研究了呢?应怎样做呢?喻百军老师说的好,关键在检查和运用适当的激励机制!在平时教学中,我布置学生的课外探究,在下一节教学中总要询问学生有没有研究?怎样研究的?并表扬哪些去研究的学生。虽然在每次询问中,了解到学生在家进行研究的人不多,但我想只要加强检查和表扬,坚持一段时间后,在课外主动研究、学习的学生肯定会多起来!

TOP
26#

《生物的进化》

教材分析:

  《生物的进化》是一部浓缩的生物进化史。自然界从无生物到有生物,又从古代简单的生物进化为现在姿态万千的生物世界,这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既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又蕴含着“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观念。

   《生物的进化》是小学常识课中生物内容的最后一课,小学期间,学生曾陆续学习过一些生物知识,也“研究”过一些生物;生物虽说是学生习兴趣浓厚的日常生活常见的物体,但要在一节课中向学生展示长达几十年亿的生物进化历程,并使学生认识到生物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规律,初步树立生物的种类在变化的环境中“适者生存”的进化理念,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生物是随着年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知道一些生物进化的规律。

   2、技能目标  初步学会运用资料、图片等来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

   3、情感目标  初步树立“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观念。

教学重点:生物进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生物进化与环境的关系——环境促使生物生存或消亡。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课外收集一些生物进化的资料,教师制作生物进化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由长颈鹿的演变导出生物的进化

  二、课文新授

1、看了课题《生物的进化》,你想在这篇课文中知道些什么?(学生讲,教师把学生提的有选择地写在黑板上。

2、学生根据刚才提的问题,选择一至两个,就课本和找到的有关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3、学生汇报自学后学到的内容。

4、教师补充,运用课件讲述课文内容。

A、生物进化的过程

   无脊椎动物(三叶虫)—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鱼石源)—爬行动物(恐龙)—鸟类、哺乳类

   单细胞藻类—多细胞藻类—裸蕨—蕨类—种子植物

b、比较始祖鸟和现代鸟的不同

c、比较两栖动物(鱼石源)和总鳍鱼的不同

d、揭示进化的一个规律:

生物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规律。

4、学了这课,你还有什么问题要研究的?

   师导:为什么恐龙会消失?

         假如鲸生活在陆地上会怎么样?(鲸中最大最常见的是弓头鲸,其重量达60多吨。我国捕获过一头八万多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蓝鲸出生时重量为3吨,12个月大时平均重量可达到26吨。一只重190吨、长度为27.6米的雌性蓝鲸于1947年被捕获。大象 克鲁格国家公园内约有7500-8200只非洲象,平均重量达6000-7000公斤)

5、揭示进化的第二个规律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能适应环境的生物生存下来,不能适应环境的生物就会消亡!

三、作业

    课外延伸:有人说“物种是神创造的”,你能用生物进化的知识来说明它的对错吗?

 

 

TOP
27#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

 

   《圆明园的浩劫》这一课的教学我设想分三个模块来进行组织教学。

第一模块:感知课文,提出质疑

组织学生看课文,提出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如:圆明园是干什么用的?原来是怎么样的?清政府的军队为什么不保护圆明园?为什么不重建?让学生提出问题的目的是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学习理清思路。

第二模块:查阅网页,即时讨论

指导学生在网页中解决问题。网页中有几十幅图片,如圆明园遗址、圆明园夜景、英法联军在北京抢劫的照片等。还有许多文章,如《第二次鸦片战争介绍》、《圆明园被毁简况》、《圆明园导游图》等。学生被图文并茂的网页所吸引,他们自主查找资料,相互讨论,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模块:总结反思,升华情感

继续组织讨论,教师出示准备好的问题,如:你认为要不要重建圆明园?圆明园的浩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紧紧围绕爱国主义这一主题,对学生进行教育,激发起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学好科学知识的正确学习动机。

网络化的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这一方,教师则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另外,网站一般来说比教材的容量要大好几十、几百倍,程度低的学生只要选择简单的内容,作基本了解就可以了;程度深的学生则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尽可能的多学,吃个饱。这样也是有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TOP
28#

《热胀冷缩》实验设计一二

——浙江省平湖市艺术小学蒋明

邮编314200

《热胀冷缩》是科教版三下教材《冷与热》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课主要是通过多个实验活动,让学生经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探究的过程。因此,设计好实验活动是关键,笔者在研究教材后,就本课的教学设计了以下几个实验活动。

一、导入新课的实验活动

   出示一包豆奶,冬天喝豆奶要加热,请同学想个办法如何加热?

   ①在热水中加热。师出示两包,其中一包在热水中泡,在泡的时候把另一包冷的剪开倒入烧杯中;泡完后也把泡热的豆奶倒入同样大的烧杯中;组织学生进行比较。

   ②在火上加热。师先把豆奶倒入烧杯中,标出高度;再在火上加热,完毕后倒回烧杯,观察液面高度的变化。

   质疑:没人加豆奶,为什么豆奶会多出来?

二、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活动

 实验一、

器材(四人组):装满红墨水的小药瓶(见图,在瓶塞上钻个眼,穿上一个空透明管,管上绑一

个线),热水和冷水各一杯。

操作方法:把装满红墨水的小药瓶管上的线,移到现水柱的位置,然后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现象。

注意点:实验线一定要移在当前位置,这样便于观察;此外,装水的容器建议不要采用塑料瓶,因为塑料瓶热胀冷缩明显,如采用它,水柱是先下降再上升,学生易产生误解。

建议:可每个学生发一瓶酸奶(见图)按上面的方法做,做完后奖励学生喝酸奶。

 实验二、

其它液体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师提供一个小药瓶和学生想要实验的液体。操作方法同上。

 

三、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活动

实验一、

  器材(四人组):大烧瓶、橡皮塞、玻璃管、气球组成一个装置(见图),热水和冷水各一杯。

   操作方法:把装置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现象。

   建议一:可采用手捂烧瓶的办法。

   建议二:如没有气球,可在玻璃管(最好是弯管)中加入一滴红墨水。

实验二、

                  器材(四人组):干燥的空瓶,一枚五分硬币。

                  操作方法:把硬币放在瓶口,用手捂住瓶身,观察硬币。

                  建议:这个实验取名为跳舞的硬币。

 

四、固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活动

 实验一、

   演示实验: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见图)。

 实验二、

   器材(四人组):自制铁环(见图),玻璃弹珠,蜡烛,火柴,冷水。

                        操作方法:铁环刚好不能通过玻璃弹珠,把自制铁环在蜡烛上加热,然后再套玻璃弹珠,能过;放入水中冷却后,再套玻璃弹珠,不能过。

                      自制铁环方法:用直径为1mm长为20cm的护套线,剥

                          去一端塑料护套,长约10cm,把铜丝按玻璃弹子大小围成一个圆,扎紧固定,圆与塑料护套距离2cm

五、知识延伸:

  1、比较液体、气体、固体热胀冷缩的明显度。

  2、生活中热胀冷缩的应用。

以上是笔者对《热胀冷缩》一课实验设计的一些设想,当然,在实验活动要根据课堂中学生的变化,遵循“创设情境—学生发现问题—学生提出假设—学生设计实验—学生实验—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师生总结”的七步程序进行,鼓励学生动眼--发现问题;动脑--作出假设;动手--实验验证;动口--得出结论,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TOP
29#

可惜图片不能复制传上去。
TOP
30#

 

科学实验教学中生成力发掘的行为研究 

【论文摘要】:

科学实验课中的“生成力”,就是指具有导向发现的魅力,和进一步刺激、诱发探究活动的内容及其呈现方式。强调实验内容的生成力,就是强调对实验内容的选择和组合必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深入探究。其每一个实验活动都是有一定机动性的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设目标的机械地装配过程,并且随着实验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问题不断产生,新的研究目标不断生成。

一、预设中考虑“生成力”

在预设中,教师根据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设计多种组织与引导方式,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特点。

二、教学中把握“生成力”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为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不仅需要教师充分关注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还需要特别强调内容本身所具有的生成力的问题。课堂既是教师验证预设中的“生成力”的途径,又是一种教师灵活捕捉突发性“生成力”的考验。

三、课堂外延伸“生成力”

学无止境,一节科学课是否成功,还要看学生课外在做什么。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毕竟有限,一节课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生学习的结束。关键在于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探究动力引向课外。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生成力      行为

 

   实验教学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之一,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下,实验教学更以崭新的姿态出现。而传统的课程观把知识仅仅理解为社会实践经验总结,由此,教师习惯于以教案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教师的任务是执行预设的实验目的,让学生遵循教师的实验步骤,达到预设的实验目的为终点。这样往往束缚了科学实验课的魅力,使原本极具感情因素、人文因素、极具“生成力”的内容、模式逊色不少。为使科学实验课更鲜活,不仅需要充分关注课堂的结构化和生活化问题,还需要特别强调实验课本身所具有的“生成力”问题。

所谓科学实验课中的“生成力”,就是指具有导向发现的魅力,和进一步刺激、诱发探究活动的内容及其呈现方式,其每一个实验活动都是有一定机动性的有机整体,而不是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地装配过程,是随着实验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问题不断产生,新的研究目标不断生成,学生兴趣盎然,认知、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那么,怎样在科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发掘科学实验课中的“生成力”呢?

 

一、在预设中考虑“生成力”

在预设中,教师根据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设计多种组织与引导方式,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特点。简单地说,预设犹如“外出旅行时指南,而不是火车行驶的固定路线和时刻表”。所以预设是不可忽略的一环。

例:《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一课中,实验的两种预设分析:

А1预设:

⑴、观察和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

⑵、哪些现象说明食盐在水里溶解了,哪些现象说明沙在水里没有溶解。

⑶、比较、观察高锰酸钾、砂糖、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⑷、讨论总结溶解的特征。

А2预设:

⑴、出示: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

组织学生猜想:谁会让水变浑浊?

⑵、验证:面粉、沙使水浑浊了,

高锰酸钾不确定。

⑶、指导学生根据现象、结果再提问题。

⑷、汇总、提炼问题,设计研究方案。

⑸、交流方法,再次研究(沉积、过滤方法)。

⑹、组织学生对面粉、高锰酸钾的质疑及辩论。

⑺、讨论总结溶解的特征。

例Α1的预设,其教学内容是按线型结构组织的,但教师只注重教教材,这种方式是在传统教学中常常可以看到,它实质是在“教教材”,缺乏对学习的内容的整合,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性的提高。

例Α2的预设认知主线更加明确,并呈逐步复杂化趋势,有一种神秘不定,层层深入的“生成力”效果,这是一个生动活泼、具有生命力的教学预设,是在用教材。如:让学生猜想谁会让水浑浊,学生兴致高涨;又从结果中产生问题,从问题中引出新的实验,从实验中产生新的问题。这样环环相扣,有了更强的系统性和“生成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新的学习信息与已有经验的耦合,并实现思维内化。所以一个成功的预设,是科学实验课具有“生成力”的基础。

 

二、在教学中把握“生成力”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为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不仅需要教师充分关注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还需要特别强调内容本身所具有的生成力的问题。课堂既是教师验证预设中的“生成力”的途径,又是一种教师灵活捕捉突发性的“生成力”的考验。强调教学内容的生成力,就是强调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合必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深入研究。

 

(一)      使教学导入更具“生成力”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入情景的作用,好的引言可以一下子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直接进入一节课的最佳状态,以收到奇特的效果。

    例Β1:《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导入片段。

1)、教师出示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一杯水。组织学生设计:利用这些器材你可以设计些什么实验?

2)、假如把这一大一小两个马玲薯放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

生顿时兴致高涨,“沉”、“浮”、“大沉小浮”……

3)、教师有意按学生猜的相反意思做实验。

学生说上浮的,教师把它做成下沉;学生说小的下沉,教师却演示成上浮……出奇的结果使学生感到十分好奇,求知欲大大增强。

例Β2:小学科学《分离盐与水的方法》导入片段。

故事导入:在清朝年间,有一支船队从浙江出发,要到西洋远航,可到他们离目的地还有五、六天的时候,船上断水了。(生:海里不是有很多水吗?)是啊!哎——要是能以海水为食用水多好啊!(生:海水很咸,不能吃……)

虽然学生的抢嘴是突发的,但恰巧给老师的“生成力”捕捉带来了机会:

1)、教师:你想为他们排忧解难吗?(生:想……)

2)、教师:那么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来好好研究研究。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例Β1中,教学中让学生猜测实验结果,而教师却恰恰照学生相反的意思做,学生说沉教师偏让它浮,学生说浮教师却让它铛沉,这个情景的设计,使这节课的一开始就充满了好奇,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都急着想了解这里究竟藏有什么奥秘,这样的导入产生了很大的“生成力”效果。例Β2中的故事情节导入,其故事的开头本身就有一种“一石激起千重浪”的“生成力”效果,再加上教师能灵活机智地捕捉突发的“生成力”因素,课堂内顿时沸腾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了最佳态势,这时学生的感觉不是在上课,而是在为人排忧解难,因此学生的探究欲望大大提升。

(二)使师生质疑更具“生成力”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习离不开思考,离不开提问(质疑)。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及主动探求知识的生动表现。学生在质疑状态下取之所需,求知欲强,学习效率高。在科学课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质疑这个手段,设计出充满生成力的问题,拓宽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1:注重“炼字”。

例C1:《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关于马铃薯为什么会上浮的引导,可以这样问:“这杯水里到底是什么物质呢?”这样的问题虽然也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但所寓的结果好像有单一性的倾向:或盐、或糖……只有其中一样。

但也可以这样问:“这杯水里可能含有什么物质呢?”这个问法所蕴涵的答案具有不确定性:可能是糖、可能是盐、可能是果珍……也有可能是糖、盐等其它物质的混合物。这样的提问给学生增大了思维空间,更容易启发他们大胆的猜想,多方面展开,使问

题更具“生成力”。这个问题不仅成了本堂课的纲领,而且使课堂得到了延伸,使课堂的“生成力”充分得到了体现。

   2:讲究“递进”。

     例c1中:经学生观察发现:马铃薯沉浮与水有关。这时,一位学生抢着追问:“与水的什么有关呢?”这是一个有“递进”意义的,又充满“生成力”的多好的问题啊!它又一次打开了另一个实验的大门。

(三)使实验探究更具“生成力”

在科学实验课中,以实验吸引学生,再以实验启发、引导学生,教学中尽可能创设实验情景,让学生置身于实验环境中,即要在教学中创设一个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并且和课本中的原理性知识相关的实验问题,又要让学生发表看法,参与讨论,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主动探究实验的能力,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⑴在现象中萌发出“生成力”

实验结果并不是唯一的,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过程中,往往可能会有一丝灵感出现,由此产生新的想法,提出的问题,连老师也想不到。

D1《流动的空气》一课教学中,《烟带来的消息》这个实验,让同学们点燃一支香,仔细观察轻烟,看它能告诉我们什么?也许是因为上《流动的空气》这篇课文,学生大都会观察风,但也有的同学在观察风、烟的时候,他们会问:

烟为什么会往上飘?而不是往下飘呢?

烟为什么是黑色的?而不是黄色的香飘出黄色的烟呢?

又如D2《听听声音》一课中,学生对耳朵为什么能听见声音,大脑怎样接受到声音这个信息等问题,由此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个时候,教师要充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积极鼓励他们寻找资料,进行研究,千万不能以“今天我们不上这个内容”或其它讽刺性语言来挫伤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⑵在出奇中迸发出“生成力”

  “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是形容不求进取按老框框办事。而要让科学实验课紧随新课程步伐,充满“生成力”,就应更新观念力求创新、出奇,才能让学生产生强大的好奇心;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E1《热水上浮实验》中的教学片段(师出示金鱼、大试管、酒精灯)。

问:假如我把金鱼放入试管中,再把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会怎样?

生:金鱼会被烫死、烧熟……太残忍了。

师演示:加热试管中水的上部,小金鱼慢慢游到下面,(学生在下面急呼:不要…不要,老师你太残忍了……)然而试管上部的水已经烧开,但金鱼安然无恙。

生:咦,这是怎么回事呀!纷纷议论开了。

这样的实验结果出乎预料,所以激起了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产生了更大的“生成力”效果。

又如例E2《马铃薯在水中沉还是浮》中的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两杯“清水”及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通过学生猜测并验证后得知A杯中的水让马铃薯上浮,B杯中的水让马铃薯下沉。

生:A杯水中有盐,我从《死海不死》中看到过。

师:你有办法证明吗?

生:我可以尝一尝吗?

师:你有很大的勇气,很好!但一般不可以直接用嘴尝实验药剂,以免造成危险。可是老师知道这杯水是干净的、安全的,你可以上来试一试。

生:(上前品尝后十分惊奇)这杯水的味道怪怪的,很难判断是什么水。

眨巴着眼低声问到:“这到底是什么呢……”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又一次产生了。

原来教师事先调制了一杯盐、糖、味精的混合溶液,才给学生一个出奇的试验结果这样大大提升了思维空间,明白能使马铃薯上浮的物质不只盐一种,产生了更强的好奇心,大大增强了“生成力“。

3)在试误中碰撞出“生成力”

“失败是成功之母”,实验允许失败。因失败能更好地引人深思,总结教训,提醒人们只有改进才能成功。正如当代科学家、哲学家波普尔所说:“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发现的方法就是试错方法”。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为学生提供以错误为源泉的学习反应后刺激,通过学生“尝试错误”的过程,可使学生从中审视、体验和反思,从而引起知错、改错、防错的良性反应。当然,“尝试错误”不是鼓励和诱导学生重蹈覆辙,而是力图通过“尝试错误”这种“催化剂”来增强学生对错误的“免疫力”,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辨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前面例b2中:《分离盐和水的方法》实验,教师导入后,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经过实验后发现盐是从海水中分离出来了,但水却跑了。这时老师故意喊到:“口渴,口渴!”学生安慰到:“船长别急,让我们再想想。”

   这样的实验结果拿教学目标来说已经达成,但由于故事情景的需要,使原来“盐与水的分离实验”提升到了“从海水中提炼出淡水实验”。所以学生认识到:只照搬课文中的实验是不够的,因实验目的已改变。因此学生又进入了更深层次的实验设计中。实现了在试误中领悟、在试误中改进、在试误中“生成”的新课程目标。

4)在结果中孕育出“生成力”

具有生成力的科学课实验教学,其教学流程可设计如下:

设计方案
                                    
操作实验

提出假设
                                    
研究问题

创设情景
                                    
发现问题

         

分析现象
                                        
得出结论

联系实际
                                        
发现新问题

如实验失败

 

 

 

 

 

 


F1《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教学中,学生完成了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这个实验,知道了一杯水到一定程度不能再溶解食盐了,它大约能溶解X勺食盐。但当老师举起这杯盐水,让同学们思考时,他们的问题又孕育产生了:

还有没有办法让这杯水再溶解一些盐?

现已变成盐水了,那怎样再把盐取出来呢?……

又如例F2自编教材《瓶吞鸡蛋》这个实验

中,在瓶中点燃了蜡烛,把熟鸡蛋(比瓶口大

一点)        放在瓶口上,里面蜡烛因没了氧气,火

熄灭了,然后在大气压力下,熟鸡蛋被瓶吞了

进去。

学生完成实验,个个兴高采烈,但他们也随

后纷纷高喊:

怎样让鸡蛋从瓶里跑出来?

新问题的产生又促使他们进行了新的实验……

 

三、课堂外延伸“生成力”

学无止境,一节科学课是否具有“生成力”,还要看学生还想在课外追究什么。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毕竟有限,一节课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生学习的结束。一般,一节具有“生成力”的科学课本身就有很强的延伸力。不需老师要求,学生自然而然地还想去追究课堂中遗留下来的“未知数”。而如果教师再利用一点激励措施(如教师再加上适当的检查和评价、颁发“发明奖”、创设“异想天开”等栏目),那效果则更好。

G1《溶解》单元中《怎样加快溶解》一课的实验后,学生在家里自己找了糖块(咖啡糖)等代替肥皂,筷子、茶杯分别代替玻璃棒、烧杯继续进行拓展实验。第二天,班内又交流开了,栏目内又多内容了,红星又多挂了……

 

科学实验课应该是学生喜欢的课程,只有让我们更好地把握实验课中的“生成力”,不断挖掘出更具“生成力”的因素,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中不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才能让实验课更具“魅力”,更有“磁性”。

 

参考文献目录索引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课程改革学习主题构建》          杨章宏等                科学出版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