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金华区086号生产队长作业专贴 [复制链接]

1#

金华区086号生产队长作业专贴

学号:086    网名:生产队长  博客地址:http://kx.ywec.cn
总计( 75) 学分,其中必修学分( 60 )学分.

1、必修任务合计( 60  )学分

(1)阅读5本有关著作,得( 20 )学分。
至少阅读5本有关著作,其中2本为必读著作,其余自选。阅读的每本书必须有一篇3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上传至论坛,优秀级每篇得4分,良好级每篇得3分,合格级每篇得2分,不合格不得分。累计学分不超过20分。必读书为张红霞所著的《科学究竟是什么》和喻伯军主编的《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2)3篇教学实录及反思,得(12)学分。
上传3篇教学实录及反思。优秀级每篇得4分,良好级每篇得3分,合格级每篇得2分,不合格不得分。累计学分不超过12分。

(3)3篇评课类或其他原创性文章,得(12)学分
上传3篇评课类文章或其他原创性文章。优秀级每篇得4分,良好级每篇得3分,合格级每篇得2分,不合格不得分。累计学分不超过12分。

(4)在线主题研讨积极发表观点,得(  8  )学分

认真参加在线主题研讨,并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每次得2分,累计学分不超过8分。

(5)积极参加研修班的现场研讨活动,得(  8  )学分

积极参加研修班的现场研讨活动。每参加一次得8分,在现场活动中开课的加5分,作重点发言的加3分。累计学分不超过20分。

2、选修任务合计(  15  )学分

(1)发表高质量的主题帖或精华贴,得( 0  )学分

(2)转贴有价值的文章,得( 0  )学分

(3)积极参与论坛交流,得( 5 )学分。

(4)积极上论坛学习,得( 10)学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5 15:43:09编辑过]

分享 转发
科学种田,番薯丰收,土豆丰收! 与孩子一起追随科学的脚步! QQ:4541082
TOP
2#

小学科学课堂中预设与生成的融合

 

去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在杭州举行的“西湖之春”全国小学教学名师观摩展示研讨会,并在会上上了《雨天中的布料》一课。

《雨天中的布料》是 “材料”单元中的第二课,本单元共有9课内容,第一课《研究材料的特性》,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概括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而第二课《雨天中的布料》、第三课《各种材料的“锅”》、第四课《被“种下”的材料》这三篇课文则分别从一个侧面深入研究材料的某一特性。《雨天中的布料》主要是指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材料在吸水性、透水性、防水性等方面的特征,是承前启后的一课。本课教材的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观察雨中的布料。教材首先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情景,从而引出本课的研究主题“不同的布料有什么不同的特征”,激发学生模拟雨天的场景来研究。第二部分:“毛毛雨”下的布料。要求学生模拟毛毛雨,研究不同布料的吸水性、透水性的不同。第三部分:“中雨”下的布料,要求学生先模拟中雨,研究不同布料的变化情况,然后让学生依据上面的研究设计实验来模拟大雨并推测几种布料的不同变化。第四部分:布料的使用。要求学生根据不同布料的不同特性来选择,什么样的布料适宜做雨衣或雨伞,什么样的布料适宜做内衣。

我发现本课编者十分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教材内容,因为衣服是我们最常用的生活用品,人们穿衣服除了要保暖、美观之外,还要追求衣服的舒适,可能还要求衣服具有防水性能等特殊功能。编者选择布料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要学生研究布料在吸水性、渗水性、透气性等方面的不同之处,从而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功能的衣服选用不同的布料,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布料的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材料的多样性。因此,编者就编排了环环相扣的四部分内容。

教材本身的安排应该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我还是习惯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如果要我完全按照教材的活动编排上课会感到比较别扭,特别是教材中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连续安排了两个活动:“毛毛雨”下的布料和“中雨”下的布料,粗看起来似乎层层递进,富有层次性,但是仔细分析一下,我们会发觉编者安排的这三个活动其实就是一个活动。再说整堂课好像还缺乏一条“主线”把几个活动连起来,想来想去还是用“寻找适合做雨伞的布料”来穿针引线——尽管这样的设想后来还是有许多老师提出了的异议,连我自己也觉得当初的思考欠成熟。

于是,我确定下了自已的教学设计, 整个过程应该说与教材的安排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寻找适合做雨伞的布料”这个活动主线与原来不一样。

我在自已任教的四年级进行了试教,一切都比较顺利,但此次试教没有邀请老师听我的课,我心里除了自已有点“闭门造车”的感觉外并没有太大的担忧。我是本次上课的八位老师中第一个上课的。由于时间紧,我在课前没有接触过学生,但在我自己的脑中已经有了许许多多的预设,想过上课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上课就就这样开始了。一开始,非常顺利,一切都在我预先设计好的路子在走。第一个活动开始了,当我抛出“你能用什么办法证明合成纤维最适合做雨伞的问题”时,课堂几乎失控了,孩子们的想法五花八门:“用水拿来冲”、“用滴管滴”、“用布把水包起来试试”……就是没有我预先会出现的用雨淋的方法。要是在平时,我可能会更“放一些”,让孩子们用自已的方式去探究一番,可是现在呢!台下有五六百名科学教师在看着我,再说我也没有准备其它可供孩子探究的材料!我犹豫了,但马上又想,我必须把孩子们“扭”回我所设计的轨道上来。“老师推荐一种方法好不好?”“好!”尽管孩子们是异口同声的,但我分明听出了其中的几分不情愿。“我们用雨淋试试这几种布料的变化!”孩子们似乎接受了我的建议,也许孩子们也习惯了老师的“扭”了,我刚松了一口气,意想不到的情况又发生了。孩子们哪里在用“毛毛雨”淋啊,有几个小组分别是在用水泡!我原先设计的目的是认识不同布料的吸水性和渗水性,可……我告诉自已必须冷静,必须引导孩子们回到正确的研究方法上面来,我开始了一连串的提问:“分别掀开四块布料看看下面湿了吗?”“你是怎么做的?”“这水是从布料里渗下去的吗?”“这样公平吗?”……终于孩子们终于明白了对比实验要求的公平性,明白了自已实验中的错误的做法,我已经不是一个指导者,而变了一个“纠偏者”。我想,第二个活动可不能这样了,要先把其中的要求全部讲清楚再让孩子们动手。可是我还没有开讲,孩子们已经在“研究”了。并且又是些我从没见过的方式。我知道此时如果再让孩子们停下来,听我讲已经是不可能了,于是我只好穿梭各组之间,纠偏,纠编……等他们做得差不多了,我让孩子们停下来------孩子们好象也发现自已的研究出了问题,静下来也较快,我让几个组分别汇报了他们的研究方法,并进行了点评(还是在纠偏)。整节课几乎没有一个组的孩子用非常正确的方法进行探究,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对变量的控制……但我想,让孩子们经历错误,也是迈向成功的重要体验,这对于他们的发展或许与经历规范的实验同样重要。

“这节课先上到这里......”当我说这句话的时候,课已超时将近10分钟。

随即开始评课,我在说我自已的感受时用了一个字——乱:整堂课的原先的教学设计全乱了,课堂上孩子们的研究全乱了……我等着挨批了。可是专家们却给了我这堂课很高的评价,章鼎儿、姜允珍等老师还把我自认为存在问题的环节进行了肯定。路培琦老师在评课结束后还对我说:“这堂课表面上乱,其实不乱,乱是这堂课成功的地方。”

我知道专家们的话更多的是对我的鼓励。课后想想,我真为自已在这堂课中的“大胆”不免有些后怕,感受颇多。

其一,要认真地了解孩子。这是科学课与其它课最大的不同,其它的一些学科可以“做课”,可科学不行,不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思维习惯、探究方式是很难上好这堂课的。教师要上好课既钻研教材,又必须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考虑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掌握学生的整体情况,做到目中有人。否则,对学生的基础、学习态度、需要等情况若明若暗,一无所知,即使教学环节设计得天衣无缝,也容易因为脱离学生实际,而造成教师在课堂上的窘境。就是因为我上课前没有接触过学生,没有很好的把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之上,才会造成上课的“乱”。

其二,合理地使用教材。材是教学的工具和依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师不能一味地依赖教材,去教教材。多年以来,我们的小学自然(常识)教学,教材一直顶替着课程,自然(常识)老师把自己束缚在教材上,上课就是“教课本”。当新课程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之后,许多教师往往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大肆修改教材,这在我们平时的研究课和公开教学中会经常看到。其实任何教材的编写都凝聚了许多专家的智慧和心血,尽管在某些方面还会存在一些问题,有些设计过于理想化,但毕竟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我认真研读了本课的教材,认为教材中教学活动的安排张弛有序,实验的设计也比较合理。这就是我充分尊重本课教材的理由。因此我觉得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掌握好其内在规律,按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同时,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也是爱护、尊重教材的另一种表现,当然这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我在这堂课中对教材进行了一些处理,期望得到更好的结果,但最后还是不尽人意,这是我要继续研究和思考的地方。我们既要充分尊重教材,又要当好教材的主人。

其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有充分的预设,然后通过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机智来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预设,从而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同样我们现在的科学教师包括我自己,为完成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同样是在课前进行精心的酝酿,每一个环节都考虑的十分周到,无非也是在做更为精细的预设。我能够深刻理解课堂教学预设的重要性,但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更多的时候我们都会突然遭遇。我在这堂课里同样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并且是和预设相距甚远的生成。在一开始的时候我实际上已经“犯错误”了。
            
“老师推荐一种办法好不好”——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的研究方法的否定,没有给学生的生成留下空间。这可能是我应变能力的不足,也是平时训练中没有重视学生的生成的体现。当然我还是非常庆幸自己后来能让学生在生成的空间里探究了一回。

一堂普通的科学课,让我体验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深深感受到了预设与生成的重要。

 

科学种田,番薯丰收,土豆丰收! 与孩子一起追随科学的脚步! QQ:4541082
TOP
3#

《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评析

楼曙光

 

一、             教材与学生

1、
                    
本课时的地位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健康生活》的第一课。“健康生活”是科学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的重要内容,包括生理与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生长发育几个方面。本册主要是从和人体健康有密切联系的饮食、饮水、空气、体育锻炼等方面出发,指导学生获得一些健康方面的知识,知道什么是健康,影响我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怎样才能使身心健康发展。并用科学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及周围人的认识和做法,理解为什么要有科学的生活习惯,怎样才是科学的生活。从而自觉地摒弃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养成科学的生活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本单元将从“饮食与健康”、“喝水与健康”、“空气与健康”、“运动与健康”四个方面展开,“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首先从本单元的首页序言开始,引起健康的话题,初步阐明“健康”的概念。而“健康”从饮食开始,食物是我们生存的条件,也是健康的保证,尤其是对成长期的青少年,饮食和营养尤为重要。

2、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的确定(目标内容、确定依据)

1)过程与方法:引导提出问题后,通过小馒头在体内的“旅行”做出假设,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去验证,了解人体消化器官及功能。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保护消化器官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自觉培养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

3)知识与技能:认识人体消化器官及功能,能在自己身上指出这些消化器官的位置,知道食物的大致消化过程。

3、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学习活动的内容、编排体系)

教材共2页,教学内容分3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消化器官  

第二部分: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及消化过程

第三部分:保护消化器官

4、
                            
学生情况

本课内容的学生为五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学习两年科学新课程的经验,对科学的兴趣很高,喜欢上科学课,乐于探索,勤于思考,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经验,因此对于这样的设计学生是完全可以适应的。此外,学生对于消化器官和消化器官的作用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他们的这种认识都是零星的、片面的、不完全的,因此我是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教学基础,从分享他们关于对食物消化方面的认知开始。整堂课我力求给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交流研讨氛围,师生、生生要一起感受,一起分析,相互描述、倾听、补充,鼓励学生的多说多议,让学生们处于一种积极探究、研讨的状态中,促使每个同学对消化器官的认识不管在方法、知识、情感上都能更上一层楼。I
    
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需要给学生提供自己探究的环境和思维的源泉,所以在教学中,除了给学生提供人体的解剖图、消化器官模型、消化方面的资料卡片外,还添加了多媒体课件,以突破视觉的限制,创设一个丰富的视听情境,使学生在头脑中对消化器官的认识更加形象、深刻!

 

 

 

 

二、             预设与生成

1、
                    
该课时的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体现的原则)设计过程的评价(好的方面、值得探讨的环节)

根据“先学后教”的理念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在信息时代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课就是通过创设的情景,调动学生自学的兴趣与欲望,然后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反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做到“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读、自己思考自己动手的,就毫不犹豫地把时间让给学生”。遵从:个人自主学习重于小组学习,小组学习重于教师讲授;独立学习能解决的就不讨论,小组讨论能解决的教师就不讲;教师的讲,有些稍加点拨可以自学的就稍加点拨,只有不讲不懂的教师才具体地讲。要让学生逐步摆脱对小组的依赖,对老师的依赖。

因为学生对消化器官有一定认识,如果直白引出,将提不起学生兴趣,所以设计成旅游形式,唤起学生的激情,为下一步探究做好铺垫。

系统认识消化过程,对前面所学的各种消化器官作用的知识进行系统化,并通过计算机动画游戏强化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什么情况下自己的消化器官会出现问题?围绕这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不仅能综合前面的知识,重要的是十分自然地过度到保护消化器官问题上来。

 

2、
                            
该课时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思维量、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存在的问题)

 

l         《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一课体现了新形式下新的教学模式。该课通过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拓宽了教学的广度,使课堂教学打破了原来的时空束缚。这堂课找到了科学与信息技术的一个完美的契合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科学与信息技术的这一整合模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l         课堂气氛轻松自如,体现出生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先学”与“后教”

1、“先学”如何体现(有没有让学生先学?学什么?怎么学?)

学课内知识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某个单元内容。

 

2、“后教”实施情况(教师的“后教”如何体现?效果如何?改进探讨的地方)

 

学生已经知道的帮助学生总结。对错误的想法,应及时纠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新知识。

 

先列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主来完成,可以通过经验、实验以及同学间的相互交流,教师适当作些启发。科学知识再现,引导学生把自己知道的讲出来,尽可能引导学生课前去学。

 

为教材中也有些不足:第一,贴图片到纸上,不如贴在自己身上更直观;第二,教材中关于食物在我们体内历时约24小时的说法欠科学(不同的营养成分消化时间并不一样);第三,内容过多。

科学种田,番薯丰收,土豆丰收! 与孩子一起追随科学的脚步! QQ:4541082
TOP
4#

 

 

          《怎样加快溶解》教学实录

 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师:我们已经知道有一些物质能在水里溶解,有一些物质不能在水里溶解,那么是不是所有能溶解的物质的溶解速度都一样快?
    

生:不是。

师:同一种物质是不是也有不一样快的时候?
    

生:是。

师:平常有没有碰到需要加快溶解的事情?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有,泡药喝的时候,我用热水,再用筷子搅拌。

生:泡糖水喝的时候我会用热水泡,然后再搅拌。

生:我把糖块用筷子捣碎,再搅拌,这样更快。

生:我妈妈用热水泡洗衣粉,搅拌一下很块就溶解了

师:由于需要,平时我们常用一些办法来加快溶解。刚才同学们主要说了那几种方法?

生:搅拌、用热水、捣碎。

(教师板书:搅拌、用热水、捣碎)

师:我们平时常用这三种方法来加快溶解,请你回忆一下,你平常是不是就用其中的一种方法?

生:我平时用其中的两种或三种一起用。

师:是不是三种方法都对加快溶解起作用?

生:是!

生:不是!

生:不一定

生:混在一起用看不太出来。

师:这么说几种方法一起用起作用并不代表每一种都起作用,你能不能证明三种方法都起作用?

生:能!

师:如果现在我们需要溶解的东西是肥皂,你能设计实验来证明搅拌能加快溶解吗?

生:能。在一个杯子里倒进水,然后用筷子搅拌,看肥皂溶解快不快。

生:我有意见。在两个杯子里

师:(打断学生发言)为什么用两个杯子?

生:要比快不快用两个才能比出来。

师:是啊,我们赛跑的时候必须两个人或更多的人比才知道谁快。这里是谁和谁比?

生:搅拌和不搅拌比。

师:对这两个杯子的大小有要求吗?

生:要一样大!

师:为什么?

生:两个杯子不一样大,不公平。

师:老师跟你赛跑你愿意吗?
    

生:不愿意。老师是大人,我们是小孩,不公平。

师:杯子大小一样是公平的一个条件,你觉得还有那些条件会使这个进行对比的实验更公平呢?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后汇报)

生:杯子大小一样,水要一样多,放进去的肥皂大小也要一样,一杯进行搅拌,一杯不搅拌。

升:我有补充,水的温度要一样。

师:如果其中一杯用冷水另外一杯也要用----

生:冷水。

生:还有两块肥皂要同时放入。

师:为什么?

生:早放进去的可能要先溶解,这样不公平。

师:我们赛跑的时候你愿意让人家先跑吗?

生:不愿意,要一起跑。

师:同学们讲的这些都是这个实验中两个杯子需要相同的地方,有没有要求不一样的地方?

生:有,要比的内容必须不一样,就是一杯要搅拌,另一杯不搅拌。

师:请你在实验记录单上写出实验的要求和做法。

(学生分小组记录汇报)

生:我们小组所记录的实验的要求和做法是:取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倒入同样多的水,同时放入肥皂,再用筷子搅拌其中的一杯。

生:还有一些条件他们没有写:水的温度要一样,肥皂的大小也要一样。

师:请你们按照自己所写的要求完成这个实验,做好实验记录。

(学生实验)

师:请汇报一下的你所看到的现象。

生:我看到搅拌的这一杯水变白了,没有搅拌的这一杯水变还是还是很清。

师:变白了说明什么?
    

生:许多肥皂溶解了。

师:你得出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生: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师:你们能自己完成证明捣碎和用热水也能加快溶解的实验吗?小组讨论一下,设计出这两个实验,明确实验的要求。

(学生讨论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师:第一个实验我们完成非常顺利,我相信你也能完成这两个实验,你觉得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吗?

生:也要公平。

生:除了要实验的内容不一样,其它条件都要一样。

生:肥皂要在外面捣碎再放进去,不能到杯子里面捣,如果到杯子里捣,就变成搅拌了,这样会不公平的。

(学生实验)

师:通过实验,你觉得搅拌、捣碎、用热水真的可以加快溶解吗?

生:是的,实验证明了三种方法都可以加快溶解。

师:肥皂是这样,其它物质比如糖也是这样吗?
    

生:是!

师:老师如果给你一颗糖,你准备怎样让它早点溶解到你的肚子里?

生:咬碎。

师:用舌头搅拌。

生:闭紧嘴巴,口水多,温度高。(笑)

师:现在老师给你一块糖,看看谁吃得慢?

(学生把糖用牙齿咬住,不动)

师:口水都碰不到糖,糖肯定不会溶解,真聪明。

师:下面比一比谁先把糖吃了——

(学生吃糖,有的学生咬碎,用舌头搅拌,有整块的吞了)

师:你能不能通过实验来证明食盐也是这样的?

(学生实验)

师:你的实验结果是否与预测相同?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用搅拌、捣碎、用热水的方法也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

师: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探究其他物质的溶解情况。

                                               (楼曙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5 6:06:37编辑过]

科学种田,番薯丰收,土豆丰收! 与孩子一起追随科学的脚步! QQ:4541082
TOP
5#

让学生在已有的认识基础上向前发展

            ------《怎样加快溶解》一课的教学体会

1、关于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工具和依据。多年以来,我们的小学自然(常识)教学,教材一直顶替着课程,自然(常识)课就是“教课本”,老师把自己束缚在教材上。当新课程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之后,许多教师往往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大肆修改教材,这在我们平时的研究课和公开教学中会经常看到。其实任何教材的编写都凝聚了许多专家的智慧和心血,尽管在某些方面还会存在一些问题,但毕竟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我认真研读了本课的教材,认为教材中教学活动的安排张弛有序,实验器材的选用和实验的设计也非常合理。这就是我充分尊重本课教材的理由。因此,教者首先要熟悉教材,掌握好其内在规律,按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这是尊重教材的一种表现,同时,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也是爱护、尊重教材的另一种表现,当然这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因此,我们既要当好教材的主人,又要充分尊重教材。

2、关于探究

科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实现的,其中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通过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与感悟。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积累与思维能力较为有限,教学中选取与他们生活周围有关的内容,在教学进程中安排好各种相关的情景与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自主地开展活动,通过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让学生既学会知识与技能,又培养智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本课的教学设计选取的实验材料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溶解也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现象,但学生并不曾特意地以学习的形式去研究,把这些问题摆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去研究,学生感到既熟悉又新鲜,学习热情高涨。本课的几个探究活动,实际上非常相似,作为教师,就要想办法让这几个活动变得有层次、有节奏,而不是机械地重复。本课的教学环节经历了一个导、扶、放的过程。第一个活动教师进行了非常具体的指导,学生对对比实验的“公平”理解得比较深刻;在第二个活动中,教师采用了半扶半放的方法;在“食盐的溶解研究”活动中教师完全放手,充分发挥学生自行探求知识的能力。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训练学生像科学家研究科学课题一样去尝试独立地探求知识的全过程。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都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设疑--推测--验证--交流--运用这一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能从中切身体会到学习科学的方法和学习态度,使学生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3、把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之上

一节好的科学课重要的观察评价标志就是孩子们的参与状态。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图让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到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当中去,做到面向全体,以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的理念。人人都能积极参与,可见教学活动要对孩子们有足够的吸引力,除了活动本身是有趣的之外,老师还要适当进行“包装”,如可以通过比赛等形式来进行。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把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之上,这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肥皂和糖块,怎样加快它们的溶解,三年级、四年级的孩子都有一定的感性经验积累,正如课堂上反映出来的“捣碎、用热水、搅拌”这些方法都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的活动目标定位在最终让孩子知道“搅拌、加热、碾碎可以加快溶解”那显然就成问题了。对孩子来说,真正的问题是“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搅拌、用热水、弄碎真的可以加快溶解吗?”“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确定这些方法是加快溶解的方法呢?”。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这节课让他们面临的是在已有的认识基础上如何向前推进的问题,老师的任务是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面,让孩子们卓有成效地向前发展。从认识的角度上来说,这种发展是从模模糊糊到清晰,从只知其一,到知其二到知其三,从道听途说向着尝试、体验发展。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有更具价值的其它科学素养的发展,例如孩子们经历了进行一个对比实验,在实验中控制变量,把一项探究活动的方法迁移到另一项探究活动中去,以及对生活实际中碰到的问题怎样进行研究等有意义的活动,或者说获得了这一系列有意义活动的经历。对这节课中孩子们所获得的这许多方面的发展,只能说获得了有意义的经历,而不是说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

 

科学种田,番薯丰收,土豆丰收! 与孩子一起追随科学的脚步! QQ:4541082
TOP
6#

《雨天中的布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模拟实验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模拟实验;

2. 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实验工具;

3. 认识到不同的布料在吸水性、渗水性、防水性方面存在着差异,能在应用时做出合适的选择。

4. 能够对物品的细微差异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

5.. 通过小组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布料的吸水性、渗水性、防水性。

教学难点:能根据布料的特征做出合适的选择。

教学准备:

材料:棉布、丝绸、毛料、合成纤维

工具:放大镜、喷壶、橡皮筋4根,透明塑料杯4个,塑料水槽1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雨伞。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用得最多的材料时什么?是不是只要是是布就可以做雨伞?

2、讨论:怎样的布适合做雨伞?

3、示题。

二、探究内容:

1. 认识布料,选择研究方法。

•认识几种布料:丝绸、合成纤维、棉布、毛料

•你认为最适合做雨伞面料的是哪一种?为什么?

•你有办法来证明吗?(可以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

•讨论:要考虑模拟什么,用什么来模拟,怎样模拟。

2. 模拟实验:“毛毛雨”下的布料。

•选择制造毛毛雨的工具。

•如何让不同的布料在毛毛雨中均匀淋雨?

•观察什么?怎样观察?

•模拟毛毛雨的实验,让不同的布料均匀地淋“雨”。不断观察布料淋“雨”后发生的变化。

•把观察的情况记入记录表中。

•交流实验情况。

•对这几种布料的吸水性、渗水性做出小结。

3. 模拟实验:“中雨”下的布料。

•选择制作中雨的工具。

•如何让不同的布料在中雨中均匀淋雨?

•实验:模拟中雨中布料的渗水反应。

•观察、比较不同布料渗水的多少。

•记录实验情况。

•对这几种布料的渗水性做出小结。

•设计研究不同的布料在大雨中的模拟实验。

•根据布料在毛毛雨和中雨中的反应,推测在大雨中几种布料会出现的情况。

4. 布料的使用。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了不同布料在吸水性、渗水性、防水性方面的差异,同样在透气性上也存在着差异,想一想,我们该怎样使用这几种布料?

•在使用这些布料时,要根据生活的需要和布料所具有的特征来选择。

三、总结拓展。

  

 

我们的观察记录一:

 

 

     变化    时间

 


                            

 

刚下“毛毛雨”时

 

一会儿以后

 

更长时间

 

棉布

 

 

 

 

 

 

 

毛料

 

 

 

 

 

 

 

丝绸

 

 

 

 

 

 

 

合成纤维

 

 

 

 

 

 

 

我们认为:                  的吸水性较好,
                               
的防水性较好,

                           的防水性最差。

有可能用来做雨伞布的是                      

 

 

我们的观察记录二:

 

 

          

布料

变化

 

棉布

 

毛料

 

丝绸

 

合成纤维

 

渗入杯中的水量

 

 

 

 

 

 

手摸布料的感觉

 

 

 

 

 

我们认为:

容易渗水的布料是           。防水性较好的布是             

 

                       最适合做雨伞,因为                       

                                                                

科学种田,番薯丰收,土豆丰收! 与孩子一起追随科学的脚步! QQ:4541082
TOP
7#


理解科学,融入科学,引领孩子亲历科学

  楼曙光

随着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小学《科学》课程已经在全国大部分比方实施。“自然(常识)”改为“科学”之后,比较准确地概括了课程的内容,既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又让他们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既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又培养他们科学的自然观。与其他学科相比,这是变化最大的一门学科之一。作为现在的一名自然(常识)教师,必须在心理上、教学观念上、知识储备上等方面经历一系列的改变和准备,真正理解科学,融入科学,这样才能引领孩子亲历科学,努力完成从一名自然(常识)教师到科学教师的过渡。
一、准确理解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的异同
1、教育观和学生观的比较。
作为教育者能否准确把握教育观念尤为重要,这因为教育观念对教育实践有着巨大的作用,它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先进的教育观念产生积极的教育行为,使教育获得成功,而落后的教育观念则产生消极的教育行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的教育价值是一种“生产模式”,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中急需有知识的劳动者需要而形成的教育目标。自然教学大纲所体现的教育价值观已近于新阶段课改的教育价值观,摒弃了一些不合适教育发展的东西,自然教学过程已不是单纯的智育过程,更不是单纯灌输现成知识的过程,而是体现德、智、体几方面的要求。但它还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及人才培养的要求。科学课程目标体现的价值观: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让每一个个性充分发展的人去健康地接受社会的靠拢和其他挑战。与自然教学大纲比较其教育价值观突出了个性教育,发挥每一个人的创造力。
自然教学大纲教学目的中描述的是一种被动的学生观,既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动的接受学习,学生观存在片面性,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科学课程总目标中描述要从三大关系上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既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学生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在这三大方面获得充分的发展,真正体现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
2、能力观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比较。
自然教学大纲把能力概括为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认识自然事物的本事,也是让孩子们搞科学,让孩子们在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实践中得到发展。这与新课程目标有一致性。但目标的表述过于简单、笼统,没有具体的展开,这让教师无从把握。
课程目标更好的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性质,”它所指的能力内容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对科学探究的认识。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
自然教学大纲的要求是使学生受到大自然、爱家乡等思想品德教育。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实现方式与新课标有着很大的区别。这样的泛泛要求对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大,可以说只是把情感和科学 态度简单的归结为思想品德教育。
课程目标是通过对千姿百态引人人胜的自然现象的学习,改变学生的行为方式,从学生自我探索自然的欲望到珍爱生命,善待环境;从不迷信权威到形成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自身的意志品质,都有详细、具体的要求。从而有利于教师更好的理解和贯彻标准,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陶冶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3、知识内容体系的比较。
自然教学大纲体现的知识观是认为知识具有确定性价值、中立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在具体的年级目标中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地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段,每一段都分为生物、人体、水、空气、力、机械、声、光、电、热、磁、地球、宇宙,共八个单元;知识要点按了解、知道、理解提出要求。
科学课程的总目标与分目标中体现的知识观不仅仅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它合理地承认了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更加注重知识的学以致用,强调应用于实际生活。
要当好科学教师,只有从新旧知识体系中进行研究比较,才能把握我国课改的方向,才能为课改的全面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也能更好把握编写者的意图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比如,对知识内容体系的不同我们可以发现:1、单元的划分不同。如《课程标准》把植物这部分内容划分在生命世界中,而《大纲》则把这部分的内容划分在生物中。从单元的划分我们看出《课程标准》把植物部分的研究上升到生命科学的高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进而让学生来认识人们是如何的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从这一层面上讲《课程标准》单元的划分就更具时代性和前瞻性。2、知识内容的分布不同。《课程标准》选择的是更加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
二、准确理解科学的内涵
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已经使我们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将持续并加速。科学技术已渗透到各行业、各领域。如今已迫使每个人都应能够运用科学信息对日常遇到的事情做出选择;每个人都必须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参与交流和讨论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问题,而且每个人都有权利分享对自然界理解和学习所带来的激情和自我满足。科学已不是少数科学家的事了,而成了每一个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都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
1、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
科学本身不是知识,而是产生知识的社会活动,是一种科学生产。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组织起来探索自然规律的活动。
我们如果把科学看作一种重要的人类活动,那么,不是既可以探讨这种活动的结果与导致结果的过程,又可以探讨这种活动与其他人类活动的关系吗?一旦实施这个方案,对科学作认识论的分析与心理学、社会学的分析就统一起来了。统一的基础就在于:当代科学正是这种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人类活动。
把科学看作人类活动并不是任意的创造,多少年来,科学的发展早已迫使人们作出这样的概括了。
这种理解,显然比单纯把科学看作知识体系或者知识生产过程来得全面和深刻。我们也不必把它当作完美的定义,事实上,它不是无懈可击的,但可以确认科学作为人类活动这个前提。从科学活动的角度来探讨,科学的本质至少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科学在今天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形式,是从事新知识生产的人们的活动领域。现代科学已不再局限于个别科学家自发的认识过程,而表现为一种精神生产形态,表现为科学家、科学工作者的共同活动。他们被社会组织起来,服从一定的社会规范,为达到预定的目的而使用各种物质手段和周密制定的方法。
第二,科学又是人类特定的社会活动的成果,它表现为发展着的知识系统,是借助于相应的认识手段和方式生产出来的。科学活动的成果是一种精神产品,即对客观世界的理论表达。科学活动的直接目的和最高价值,在于达到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
第三,科学活动离不开独特的物质手段,但在本质上是精神的、智力的活动。科学活动具有极大的创造性,这一点与它遵循特定的认误会规律、心理规律是相辅相成的。
第四,科学活动组成一种社会体制,是整个社会活动的一部分。现代科学活动与生产活动有最密切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准备及手段。知识进入生产过程、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这都是科学活动的重要方面。科学活动与其他社会体制,如军事、政治、文化诸活动,也彼此渗透,互相作用和影响。
2、科学的本质有着丰富的内涵。
美国科学技术教育理事会在《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中对“科学的本质”有以下的论述:
——科学不能为所有问题提供完整答案
——科学探索
——科学需要证据
——科学是逻辑和想象的混合体
——科学说明和预见
——科学验证,避免偏见
——科学不依仗权威
——科学事业
——科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
或许,这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3、让我们真正“理解科学”。
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科学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因为被滥用而引发出一系列威胁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灾害,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资源枯竭、气候反常、能源短缺、核战争等等。严酷的现实,迫使我们不得不从根本上去重新思考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社会功能,重新高速科学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科学”作为科学教育的一种新的理想和模式,它的兴起正是人们对科学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们从教育的角度试图对付全球性灾害的一种新尝试。
“理解科学”首先代表了科学教育的一种新的理念和目标。传统的科学教育,重在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科学、运用科学以改造自然。而“理解科学”的教育目标,则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科学,而且还要求教会学生如何对待科学。因此,这里的“理解”二字,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从对象上说,它不仅指理解科学知识和科学是一种认识活动,而且也是一种意志向活动,一种重在培养关于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的活动。
今天,21世纪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已经使我们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将持续并加速。每一个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都必须具备科学素养。这包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将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社会更加公正和谐,我们的生活更加富有理性,富有自信并且多姿多彩。而科学素养培养,必须从小开始。
三、深刻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
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孩子的好奇心与生俱来,他们“搞科学”的行动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婴儿呱呱坠地时,就动用所有的感官去感受、去了解周围的环境;当儿童发现令他们迷惑不解或者能引起他们兴趣、激起了他们好奇心的物体和现象时,他们就会发问并想方设法寻找问题的答案,所有的一切都是努力去理解周围的世界。自然界中的一切奥秘只向那些希望探究的人打开,作为科学教师,必须深刻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这样才能放飞探究者的心灵,他们的智慧才会获得升华。
1、科学教育的探究式教学的五个基本特征。
(1)学习者围绕具有科学性的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具有科学性的问题是围绕客观世界中的物体、生物和事件出的。问题与内容标准中所述的科学概念相联系,并且能够引发学习者进行实验研究,收集数据、利用数据对科学现象做出解释的活动。科学家认为科学性问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已经存在的探究现象根源的问题,包括许多以“为什么”打头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空中的物体会落回地面?为什么有些岩石中含有水晶的成分?为什么人有心室?许多这类的问题还未能被科学清楚地说明。另一种是所谓的“因果或功能”问题,探究现象的机制问题,大多以“怎么样”打头。比如阳光怎样促进植物的生长?水晶怎样形成?
学生也经常提问“为什么”。在小学科学教育的环境下,许多提出“为什么”的问题能够转化为研究“怎么样”的问题,继而引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这种转化缩小探究的范围并使探究的问题变得明确,有助于提高探究的科学性。
在课堂上,一个有难度但又让人能尝到果实是引发探究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并就现象发生的原因及方式提出另一些相关的问题。最初的问题可以来自学生、教师、教材、网络等其他资源,或者是它们相互结合的产物。在指导学生确定探究的问题时,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特别当问题来源于学生的时候就题解是如此。因为只有既适合于学生又有意义的问题才能产生有所收获的探究活动,而且问题必须用学生的观察和他们从可靠渠道获取的有关科学知识来解答。探究中学生用到的知识及方法必须是可获得、易操作的,同时也要适合学生发展水平。有经验的教师会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探究的问题上,使他们的探究活动既有趣又真正有所收获。
(2)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具有科学性的问题的证据。
科学是以实验证据为基础来解释客观世界的运行机制。科学家致力于观察现象,获取精确的数据。科学家在实验中通过观察测量获得实验证据,而实验的环境可以是自然环境如海洋,也可以是人工环境如实验室。在观察与测量中,科学家利用感官感知,或借助于仪器如望远镜延伸感官功能进行观察,甚至用仪器测量人的感官不能感知的物质特性,如磁场。有时,科学家能控制实验条件进行实验。而另一些时候则无法控制,或者实行控制将破坏实验现象。这种情况下,科学家只有对自然界中发生的现象进行大范围、长时间的观测以便推断出不同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改进测量、反复观察,或者就相同的现象收集不同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改进测量、反复观察,或者就相同的现象收集不同类型的实验数据的方法提高收集到的证据的可靠性。证据是可以被质疑和进一步调查研究的。
在课堂探究活动中,学生运用证据对科学现象做出解释。可以对动植物、岩石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它们的特征;对温度、距离、时间进行测量并仔细记录数据;对化学反应和月相进行观测并绘制图表说明它们的变化情况。或者学生也可以从教师、教材、网络或共他地方获取证据对他们的探究进行补充。
(3)学习者要从证据中提炼出解释,对具有科学性的问题做出回答。
尽管第三个特征与前两个相似,但探究的这一特征强调的与其说是证据的特点与标准,不如说是从收集证据到提出解释的过程。科学解释以推理为基础,为现象产生的结果提供理由,并在证据和逻辑论证的基础上建立普遍的联系。科学解释须同观察自然或实验所得的证据一致,并遵循证据法则。科学解释还须接受公开的批评质疑,并要求运用各种与科学有关的一般认知方法,如分类、分析、推论、预测,以及一般的认知过程,如批判性推理和逻辑推理。
解释是将所观察到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因此,解释要超越现有知识、提出新的见解。对于科学界,这意味着知识的增长;对于学生,这意味着对现有理解的更新。两种情况的结果都能产生新的认识。例如,学生可根据观察或其他的证据,解释月相的变化,为什么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状况不同,以及饮食与健康的关系等问题。
(4)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
评价解释,并且对解释进行修正,甚至是抛弃,是科学探究有别于其他探究形式及其解释的一个特征。评价解释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有关的证据是否支持提出的解释?这个解释是否足以回答提出的问题?从证据到解释的推理过程是否明显存在某些偏见或缺陷?从相关的证据中是否还能推论出其他合理的解释?
核查不同的解释就是要学生参与讨论,比较各自的结果,或者与教师、教材提供的结论相比较以检查学生自己提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这一特征的一个根本要素是保证学生在他们自己的结论的解释最后应与当前广泛为人们所承认的科学知识相一致。
(5)学习者要交流和修正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科学家以结果能够重复验证的方式交流他们的解释。这就要求科学家清楚地阐述所研究的问题、程序、证据,提出的解释以及对不同解释的核查,以便疑问者进一步地核实或者其他科学家将这一解释用以新问题的研究。而课堂上,学生公布他们的解释,使别的学生有机会就这些解释提出疑问、审查证据、挑出逻辑错误、指出解释中脱离证据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观察提出不同的解释。学生间相互讨论各自对问题,有助于学生加强实验证、已有的科学知识和他们所提出的解释这三者之间的联系。最终,学生能解决彼此观点中的矛盾,巩固以实验为基础的论证。
总之,上述的基本特征为学生揭示了科学的许多重要特征,帮助他们对一些特殊的科学概念和方法建立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从形成科学性的探究问题一建立证据的标准一提出解释、评 价解释一就解释进行相互讨论,构成了科学教育的一系列重要的教学过程。
2、课堂探究性学习的重点。
(1)激励环境。
(2)辨识儿童感受。
儿童是通过教师和他们自己的行为来感受课堂学习环境的。教师有礼貌地对待儿童可能会成功鼓励儿童互相间礼貌待人。当儿童被问为什么喜欢一个老师时,他们是这样对教师的一些行为特征进行评价和表扬的,包括教师能够耐心、清楚解释问题,严格要求等。以下几种途径可以使教师们创造出一种良好的氛围来帮助孩子们搞好学习。
△通过与儿童讨论和交谈,了解他们的态度和感受,但更重要的是聆听他们的讲述。
△对他们的感受和所思考的内容都表示真正的兴趣。
△根据对他们的感受和态度的了解,设定现实的期望,期望不要比成年时期的协作和责任更高。
△组建班级性组织,让它承担一定的责任,并使成员取得最佳成绩(例如,使儿童能够接触和看管材料,给足他们完成活动的时间)。
△鼓励努力和社会期望的行为,而不仅仅是成绩。
△耐心地、协调地、鼓舞人心地、公平地树立一个榜样。
(3)培养好奇心。
一个学习和科学技能不断发展的环境,不仅要接受而且要激励思想观念和思考方式的转变。我们需要树立一个不断去学习,去认识周围事物的愿望,并且使得这个愿望更有趣,更快乐。培养好奇心、毅力和创造力就可以满足这一点,这对终生学习来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让我们理解科学,融入科学,引领孩子亲历科学。

科学种田,番薯丰收,土豆丰收! 与孩子一起追随科学的脚步! QQ:4541082
TOP
8#

小学科学课探究活动缺乏实效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无疑,探究已经成为小学科学教育的灵魂。当这些观念被广大科学教师所接受的时候,我们又会发现,探究——有些科学课堂上的探究变味了!出现了“假探究”,出现了有形式而无内在实质的现象,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生科学探究的实效,将直接影响科学学习目标实现的程度及科学学习方式的体现程度,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产生重大影响。深入分析这一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助于科学教学改革的深化,有助于新课程的有效推进。

一、探究活动缺乏实效的问题。

1、探究活动图有形式,缺少对学生的关注。

一些教师在组织探究活动时,整个程序虽然没有缺少一个环节,但教师为了让学生尽快学到知识或得出预设的结论,每个环节仅仅匆匆带过。教师心目中所关注的仍然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点。不可否认,知识目标的确是探究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但探究活动不只是关注知识目标。探究活动是对人的生命特性与力量的更全面、更深层的关怀,是对内在生命中的探索欲望和主动精神的尊重与体认。因此,探究活动所关注的不仅是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且还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是否获得了深刻的情感体验、态度生成乃至整个生命的成长与发展。如果教师形式上采用探究教学,而关注点仍然是知识、学科而非学生完整生命的成长,那么探究活动就失去了其重要的精神内涵。

2、探究活动只有时间,缺少学生活动空间。

在科学课堂上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给学生探究的时间,让学生经历整个探究的环节,但整个过程,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意图,遵循教师制订的方案,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得出教师想要的结论。教师每一步都牢牢掌握着教学的支配权,学生自主的空间非常狭小,几乎没有自己做决策的机会和权利。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在探究的时间却无自主的空间。而唤发学生自主学习是探究教学的基本精神所在。探究不是让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其出发点就在于唤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自主性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中自己去质疑、判断、分析、比较和概括,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自主选择、自我担当。如果教师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探究活动就只剩下苍白的形式了。

3、主张学生主动探究,但是不能善待差异。

探究是让每个学生自己去经历、体验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与众不同的经历和体验。一方面,他们的探究过程与教师设想的会有差异,毕竟学生民作为成人的教师在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分析决策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有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学生在学习需要、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习优势等方面各不一样,因而每个学生的具体探究过程以及从中获得的体验也就各不相同。然而,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忽视这些差异,要求所有的学生按照自己的设想,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同样的方法、以同机关报速度找到统一的标准答案,达到一致的学习水平。当学生得出与教师意见不一致的答案时,教师总是急于否定,强求一律;当学生用各自的方式与路径进行探究时,教师不能信赖、接纳、期待每一个学生,而只是把赏识的目光投向其习目中的“优等生”。这样的探究活动显然缺少其所需要的教学民主精神。

4、主张学生大胆尝试,但是不能宽容错误。

一些科学教师在组织探究活动时,虽然给了学生尝试探究的机会,但对学生的失误却缺少宽容。而探究活动恰恰最需要教师能够宽容学生的失误。因为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寻找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疑问、困难和障碍,会遭遇挫折和失败,甚至会出现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找不到确切答案的现象。然而也正是这个过程给了学生从错误、挫折和弯路中学习的机会。教师的宽容能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有一种心理安全感,愿意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而不用担心被挖苦、嘲笑;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即使在探究中遭遇挫败也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会成功。宽容能增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感到自己有价值、被尊重,从而愿意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即使任务艰巨也不畏惧、退缩。若是教师缺少宽容,不仅会使学生失去了从错误中学习知识的机会,而且会使学生丧失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积极探索的欲望。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科学教师教学素质欠缺,并且存在理解上的偏差。

首先,教师受旧有观念的惯性作用影响,在采用探究教学时仍然过多关注学科知识目标,忽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态度生成。

其次,教师对探究的理解出现偏差:认为探究过程只不过是换一种方式去认识事物的过程,没能理解探究过程还需要情感投入和态度参与;认为探究活动主要是训练学生学会探究的技能与方法,没能理解学生学会探究的自主性、创造性或许比方法技能更重要;认为通过探究尽快得出结论是重要的,没能理解在探究中走弯路、遭遇挫折和失败也是十分有益的。理解上的偏差阻滞了正确观念的内化。

第三,就是教师教学素质的欠缺。中央教科所郁波老师曾经在一次报告中分析过教师存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性质”车和“科学态度”等方面的问题。

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从表面上看,存在问题主要是不少教师的科学知识不够扎实,但本质上是教师们对科学的性质、科学探究的性质究竟是什么远没有掌握;中国文化中非科学因素的影响显著(表现在教学实践上为非科学探究性教学)。

2、来自教学评价机制的影响。

由于教学评价机制滞后导致教师组织的探究活动缺乏精神内涵、无实效。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具有导向作用。如果对学生的评价仍然过多看重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考察,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标准答案而忽略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评价方法仍过多地倚重量化方法而很少采用能够全面、深入、真实的再现评价对象特点的质性评价手段与方法,评价就仍然关注于最后的结果而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暑期的进步善和努力程度,就仍然只是注重用评价来甄别和选拔学生而不是激励学生发展;如果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仍然是以教师的行为表现或表演为中心而漠视学生的具体行为、情绪体验、参与程度,仍然只看教师是否完成知识点的教学而忽视教师在其他方面做出的努力,仍然过于看重形式是否新颖而忽视教学的实效……那么,评价无疑是导致教师的教学行为缺乏精神内涵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问题的解决策略。

要解决探究活动存在的问题,提高探究的有效性的关键应该是提高科学教师自身素质,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在目前的情况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认真做好学生探究前的准备工作

探究前的准备对整个探究活动来说非常重要,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⑴探究前预备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①心理学认为,有效的问题解决是以坚实丰富的知识储存为基础的。人们从事科学研究之前,必须掌握一定的预备知识。为了能让学生的研究能“像科学家那样”,也必须在探究前作一些知识、认识方面的准备。这个准备包括搜集文字和图片资料,观察一些生活现象、自然现象,也包括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做一些感兴趣问题的调查,布置研究的任务,以及开设探究活动的动员讲座等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

②对学生来说,“科学态度”的含义应与成人的理解有所区别。也就是说,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主要是科学探究精神的萌发。也许他们根据现有的认识水平,还不能完全掌握客观的科学方法,得出客观的科学结论,但是他们完全能够相信这个神奇的世界同时也是有秩序的、有规律的,并且养成通过自己的研究去探索它的态度。大自然就象是裹着一层面纱。这层面纱愈奇妙,就愈能激发我们的探究欲望。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向学生展示大自然神奇的一面,激起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的探索,保持学生心中的好奇,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客观事实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学习依据实际的经验而不是头脑中的想法得出结论,从而走上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之路。

⑵学生探究欲望的激发。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学生思维的过程受情境的影响,在学生探究前精心创设情境,就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催生出强烈的探究愿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

如在课堂教学“溶解”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先举起一杯水问:(1)杯里装的是什么?(2)把食盐放在水中并轻轻摇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3)让学生分组实验,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4)学生汇报:(食盐不见了)。(5)对于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疑惑吗?(学生:食盐哪里去了)。问题产生了,学生自己提出了他们想要研究的问题,我们就可因势利导,让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研究。这一环节很重要,教师要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教师设计的情境就是起到“引领”学生进入探究活动的作用,使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如果是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探究活动,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加以引导: 引导学生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感受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萌发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 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大胆探索。
                

⑶探究工具、器材的准备

为探究活动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教师在学生自行探究前要精心设计“有结构的材料”,使学生尽快进入一种探求大自然的奥秘的境界,在头脑中形成无数个为什么,急于寻求答案。成功的材料设计和老师恰如其分的诱导能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地去自行探究新知。实践证明,学生是通过对材料的认识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

2、严密组织探究环节。

由于小学生对新奇事物的兴趣和自我探究新知的内在心理需求,见一大堆的探究材料置于身前,往往要急于动手。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教师要尽量避免科学探究的盲目性、随意性,体现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开放性,严密组织探究环节,才能提高科学探究实效。

首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中抽出要探究的对象。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场景,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向。如探究植物《我看到了什么》时,教师先布置学生自行去观察一棵大树的各部分及其树下生长和生活着些什么,然后在组织学生汇报基础上,抽出探究的对象,从而使学生明白,科学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谁都可以研究它,科学家的成就就是建立在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探究的基础上的。

其次,引导学生猜想,提出探究的科学问题。猜想是学生对事物的现象进行观察、比较、推理等种种思维活动加以综合后进放出的智慧火花,它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具体体现。当然,学生的猜想有可能停留在已有经验与认识的思维水平上或脱离正常理智的思维而异想天开,不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科学探究。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

再次,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地探究。学生提出的有科学探究价值的问题可能很多,教师和学生在一节课内或一定时间内无法进行有效的探究或无法进行有效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定的科学方法,有目的或有重点地引导探究。如引导学生探究《蝗虫》时,教师针对学生想探究的问题:“蝗虫有毒吗?”提出:“你能想什么方法去知道?”的问题;引导学生采取通过查阅资料、自行设计实验等方式进行有目的的科学探究。

第四,引导学生合理分工,合作探究。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往往只重视活动本身的操作,忽视活动中相伴的现象和需要思考的东西。同时,科学探究又是一项较复杂的活动,需要大家互相协作,或需要大家的细心观察、记录操作过程或现象等。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分好工,使探究有序、严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第五,重视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汇报、交流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很重要的组织形式和环节,它可以体现在教学过程的任何环节中,可以在开课时,如教学《米饭的观察》时,组织学生汇报“早上吃的什么?感觉怎么样?”让学生谈体验,引导确立探究对象;可以在探究兴致正浓时,如教学《蜗牛》时,让学生讨论“蜗牛可能用什么吃东西?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探究;可以在结课之时,如教学《植物的叶》,让学生汇报“我们认识了哪些植物的叶,是怎么去认识的?”让学生整理探究知识与方法,展示探究情感态度等。组织学生交流、汇报,不仅可以打开学生思维、交流认识与方法,扩大学生视野,还可以真正启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民主氛围,提高探究实效。

3、悉心指导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是要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搞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科学探究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不能忽视其指导作用,要提高科学探究实效,教师更要加以悉心指导。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着重从学生的思维、方法、态度上悉心加以指导,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科学素养。

⑴指导学生选择探究问题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利用或创设一定情景,借助一定材料,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引发思考,会提出一系列科学探究问题,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一探究,要选择有价值的科学问题进行探究。既然问题是学生提出的,要探究什么就得由学生自我选择,真正把探究主动权交给学生。也就是说,我们不光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培养学生选择问题的能力。如探究《比较水的多少》时,教师置三瓶大小、形状、盛水多少不同的容器于学生实验桌上,让学生自由玩后,教师提出“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我想知道哪瓶水多?哪瓶水少?”“ 水为什么有泡?”“水里的尘渣为什么起来了?”……。教师引导学生:“你们提出的问题都不错,但请大家注意现有的探究材料,我们研究哪个问题比较可行呢?”组织学生讨论,学生明白如果探究问题“”,只需一瓶水就行了。引导学生从探究材料的联系中去选择问题。

⑵指导学生选择探究方法

探究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的方法很多,可以是定性的、定量的;可以是直接感知的、分析比较的等。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就要指导学生采用合适的科学的探究方法,才能提高探究实效。但科学探究方法不能是教师预定的,而是学生根据自我选择的问题需要而选用的,只有是学生自我选用的,才是他们主动积极地探究科学问题的动力。就如探究《比较水的多少》时,学生选择了探究“比较水的多少”这一问题后,教师让大家“猜一猜,哪瓶水多,哪瓶水少”后,提出:“你怎么去知道?”时,学生提出了“用量杯量”、“ 用手提一提”、“ 用秤称”、“ 用同样的杯子去比”、“ 同时倒入另一盆中,看谁流的时间长”……,教师没有急于表态,而要让大家评一评:“哪些方法比较科学?”学生从中选出了“”。这样,教师不仅引导学生选择了科学的探究方法,而且让学生明白了量的比较标准要一致,从而提高了探究的实效。

要真正组织好探究活动,需要外界有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条件,更重要的是需要科学教师自身作出努力。

 

(义乌市实验小学 楼曙光)

科学种田,番薯丰收,土豆丰收! 与孩子一起追随科学的脚步! QQ:4541082
TOP
9#

读《不计成本》有感

 

 

读者,第二十期,有一篇人人传颂的好文《不计成本》。《不计成本》洋洋数千文,讲了一个据说是英国最大的机械制造商威廉在助人为乐中、在奉献中遇上种种奇迹并因此发家的故事:过河人不慎把戒指掉进河中,威廉叫来一村的人下河帮其寻找,于是过河人帮助威廉找到一个打气补胎的活儿;威廉在帮人修补轮胎的工作中,骑着自行车满城为一位车主寻找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于是这位车主给了一个五金店让威廉代理。由此,威廉的事业终于在有一天如日中天。威廉本人感慨:我的一生,多半是别人赠送的。

就文章的立意而言,虽老掉牙,但在缺乏爱的世界里,它却引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这使我想起了另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在雪夜的郊外汽车抛锚了,正在他焦急万分时,一位中年人骑马经过。于是,帮助他将车拖到了小镇上的修理站,当他拿出钱准备酬谢这位中年人时,中年人说: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尽力去帮助他。在后来的日子里,年轻人帮助了许多人,并且也告诉被帮助的人同样的一句话。几年后,年轻人被洪水困在一个小岛上,一位少年帮助了他,当他感谢少年的时候,少年竟然也说出了那句让他永远不会忘记的话: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

这两个故事都告诉我们当我们认真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要看眼前我是否能得到回报,只要认真的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帮助一切可以帮助的人,终有一天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快乐和回报。做为一名科学教师其实也有着累似的情感体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老师默默奉献时,何尝不是一种不计成本的付出呢?我喜欢享受现在当科学老师的宁静和辛劳。

科学种田,番薯丰收,土豆丰收! 与孩子一起追随科学的脚步! QQ:4541082
TOP
10#

厦门-龙岩科学考察掠影

200684——9日,是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日子,我们参加了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及会刊《科学课》编辑部组织的考察活动。这次活动使我们切身体会到它有别于普通旅游的独特魅力。

精彩的报告——厦门初夜

84晚,在用完编辑部准备的丰盛欢迎晚宴后,我们驱车来到了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的厦门一中报告厅,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科学课程教材研究与开发中心主任的精彩讲座。他们的精辟言论有如炙炙酷日中的一场夏雨,给每一位科学老师送来了清凉和能量,为我们的科学教学探索之路指明了方向。

 

科学的游历——参观万石植物园

85早,我们来到了享有植物博物馆美誉的万石植物园。由于我们这个团队的特殊,也使我们享受了特殊的礼遇:我们的车辆直接开到了景区的最中心——这对普通的游客来说是想都不敢想;我们的导游都植物园的植物专家和植物研究员,他们的解说科学、严谨、专业,没有那些普通导游牵强附会的想像与捏造,使每一位科学老师都受益非浅。

 

智慧的碰撞——鼓浪屿之夜

不到鼓浪屿,不算到过厦门”。86早我们轮渡到了神往已久的“音乐之岛”鼓浪屿,参观了日光岩、菽庄花园、胡里山炮台等著名景点。晚上七点我们科学老师相聚在人民小学的电脑房,对“关注科学教育、关注科学教师”这个主题展开了一场现场与网上的互动交流,原打算一个多小时就结束的讨论,谁知从七点到十点大家还是意犹未尽,于是二十几位老师又在姚忆江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美丽浪漫的海滩边继续畅所欲言。这是一个不眠之夜,不仅思维的火花在这里碰撞,还淋浴着海风见到了壮观的涨潮和退潮!

 

绝妙的建筑——永定土楼

客家土楼,扬名天下。它的方圆世界,它的神奇、古朴、壮观、美丽,震撼人心,博得了“神秘的东方古城堡”、“中国古建筑奇葩”等种种赞誉。六十年代初,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卫星照片中发现福建西部崇山峻岭间,有类似核反应堆的东西,引起白宫一阵恐慌。后来,美国情报人员亲赴土楼探访,解开疑团。当我们慕名来到了这土楼参观后,发现除了它的造型和规模让人眼前一亮外,其它与平时浏览的古楼并没有多大差异。正准备买点土楼名信片做纪念就离去时,这个摊主的老板引起了我的兴趣,他的墙上挂满了与许多国家领导人的合影,还有CCTV做专题节目时颁发的一个纪念牌。原来他叫阿耕,是这土楼楼主的孙子,已有四十多岁,当有重要领导人来参观时,全由他当导游。当他听说我们这个是科学教师考察团时,他也饶有兴趣为我们当了一回导游,他的解说让我们感叹“土楼真神”!没想到土楼还具有安全防卫、通风采光、抗震防火、防潮保温、隔音隔热、冬暖夏凉等种种功能,真是一座科学探索的宝库!

 

民间的沙龙——凯旋门聚会

不知不觉中,精彩纷呈的考察活动即将结束,可是老师之间的交流总让人觉得不够,在欢送晚宴之后,天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似乎也不忍我们即将各奔东西。于是我们几十位网友又相约在凯旋门酒店小雨伞的房间准备再一次敞开心扉畅谈体会。八点当我们到了小雨伞房间时里面已布置得非常温馨,桌上摆满了闽西的特产和小吃(这可都是小雨伞和潘老师她们冒着大雨出去买的),小雨伞正忙着泡功夫茶,说要让每一位老师品尝品尝她从厦门买的金观音……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开始了彼此的交流。特级教师徐闻音老师传奇般的教学生涯,杂志社编辑陈文斌(宜昌阿斌)、人教版教材编写成员刘忠学(空竹映雪)等老师的精辟言论,深深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夜过三更大家也不愿散去。(毛亚丹
            
楼曙光)

科学种田,番薯丰收,土豆丰收! 与孩子一起追随科学的脚步! QQ:4541082
TOP
11#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

 

张红霞教授所著《科学究竟是什么》我并没有细嚼,所以让我解释科学究竟是什么可能还将不出所以然来,或许本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但是我总是觉得看了此书后有一种说不出的对科学的理解,增加的是自己脑容量。以至于以后面对科学课堂的时候,心里更加有底。

自己一路从自然课、常识课、科学课走过来。从过去的关注科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到关注科学学习过程与方法,再到现在的关注包含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在内的科学素养的教学,科学教育思想在一次次的课程改革中,不断地更新。看了此书以后,自己变成了“科学3.0版”。郁波老师在此书的序言中所写的可能就是很多人的体会:阅读此书,我们能够在教师熟悉的教学情境中了解科学的性质,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重新认识科学和科学探究;我们能够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我们能够寻找到按科学的理念解决教学问题的具体方法;我们还能够自觉地审视自己的观念和价值观,区分哪些是与科学理性相违背的,哪些是不科学或反科学的。

看到前天电视里“化学阿里”的审判,让我想到“科学在求真的同时,还要求善”的内容。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疑是为人类发展服务的,但是科学有时候具有“双刃剑”作用: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缺乏、人口迅速膨胀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同时,现代科学的工具理性压抑甚至扭曲了人的价值理性,使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削弱或丧失,导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因此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科学不仅仅只有求真,更重要的是求善,引导学生树立“珍爱生命、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科学种田,番薯丰收,土豆丰收! 与孩子一起追随科学的脚步! QQ:4541082
TOP
12#

印度科学教育教材读后感

 

我所在的义乌市约有常住境外人口8000人,许多外商把子女带到义乌就读,义乌市实验小学共招收了30余名外国学生就读,他们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由于这特殊的条件,我接触了多个国家的科学教育教材,各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印度的科学教育教材。

我借阅了一本小学三年级的科学教材,并且叫英语老师翻译成中文,我一边看书,一边利用网络查找到了有关印度科学教育的相关资料。

印度科学教育与社会、经济密切相联,教育成为了开发人力资源的关键。从2000NCERT制定的国家学校教育科学课程结构来看,科学课程开设起始年级低,把科学改为科学与技术,低年级开设综合科学,高年级综合与分科并举,教授科学知识,加强技术教育,通过与环境相联系来达到学习科学的目的,同时加强技术教育,做到理论与实践密切相连,老师或学生自己创造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就业能力。

当然印度基础教育中科学课程的设置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课程量大,学生负担重,导致义务教育的高学段学生的辍学率比较高。

过去的科学教育远离学生的个人经验,死记硬背。今天将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结合起来,与STS相联系,使得以往的被动局面得到改观。

科学教育所需的师资力量不足,特别是学历达标及接受一定教育学训练的合格师资缺口比较大,使得无论是知识传授还是教学活动过程都与政府课程文件所期望的目标有距离。这种状况在农村及不发达地区尤为严重。这就使得国家制定的科学教育政策和实际效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我国和印度同为多人口、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独立时间也相近,我国的科学教育过于强调理论知识而忽视学生动手实践。印度的科学教育中科学与技术并举且强调学生实践参与,值得我们借鉴。

科学种田,番薯丰收,土豆丰收! 与孩子一起追随科学的脚步! QQ:4541082
TOP
13#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读后体会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向我们展示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一国国民应该是什么样子。它对学生们在不同的年级段上需要知道些什么,懂得些什么以及能够做些什么才算有科学素养,作了简单的阐述。这部标准不仅仅要求把学科学作为一种过程,作为学生们学习诸如观察、推断和实验等诸种能力的过程。学科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中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标准》是美国一部分科学家、教育家、课程开发专家及一线教师等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所蕴含的探究思想既参照了现行优秀教师的探究教学经验,又吸取了历史上开展探究教学的教训,因而比以往任何时候所倡导的探究都要合理、可行。因此,它对我国的现行探究实验有重大启示。

《标准》表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和对探究理解的加深,不会也不可能脱离科学内容孤立进行,而是要以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去探索未知事物。如果某个教学时期内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探究,那么科学知识内容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基础。然而,当今我国教育界一种颇为流行的看法是方法比知识重要,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科学方法,他们就能用它事半功倍地去学习所需的任何科学知识。部分人还进而得出这样的结论:探究、发现、研究之类的学习是重过程超过重结果,甚至重过程不重结果。虽然与此同时也有少数学者认识到,科学知识是科学方法的基础,科学方法是科学知识的脉络,二者密不可分,科学知识在探究中不可或缺,反对在真空中训练学生的思维。但由于缺乏可行的措施,探究之类的教学实践仍普遍存在形式主义的科学方法或科学过程训练。显然,我国科学课程的探究教学实验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不只是认识上的,更重要的是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真正做到把内容与方法、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标准》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两个维度来讨论探究,使探究既成为学习的内容、目标又是学习的方式,有利于科学内容与科学方法的真正结合。这启示我们要成功开展探究教学,不仅要作方法上的调整,也要相应进行科学课程的改革,把探究渗透到科学内容中去。另一方面,实际教学时,在探究活动过程的每一阶段,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提出这样的问题:探究中起作用的是什么?我们应当保留哪些数据?抛弃哪些数据?数据体现出什么规律?这些规律适合本次探究活动吗?对这些规律可作哪些解释?一种解释比另一种解释更合理吗?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有助于加强内容与方法的紧密结合。

许多人认为,科学探究学习也就是所谓的做科学,而做科学又主要是动手的事情,因而误以为探究学习也就是动手活动学习,其实不然。《标准》中强调学习科学是个能动的过程,然而动手活动不一定是能动的,能动的学习也不一定非要动手,能动与否关键在于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所以《标准》指出:光是动手活动还不够——学生还必须有动脑的活动。它所提倡的探究学习实际上既重视动手活动,又强调动脑活动。它对教师提出的下列要求便是证明:重视学生在观察中的思考、对探究结果的猜测、对后续探究活动的计划、考虑变量的选择和控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在与同伴的讨论中相互质疑和评价、反思自己的假设、考虑可能的其他解释、最终得出结论和报告等。因此,探究不一定非要动手,动手学习也并非总是探究。目前我国一些地方的幼儿园与小学正在仿照美、法等国的做法进行动手活动实验,新的科学课程的教学也使学生获得了比以住任何时候都要多的动手活动机会。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些动手活动无疑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丰富课堂生活,但我们同时不要忘记的是,不要让学生为动手而动手,而应当考虑如何使学生通过动手促进动脑,通过动脑指导动手。

一提到探究学习或探究教学,人们往往认为仅指学生的探究,而忽视对教师的探究要求,以为教师只要掌握某个探究教学模式便可进行,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认识。《标准》提醒我们,没有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的不断探究,学生的探究学习不可能顺利进行,更不可能持久深入。因此,在实施新的科学课程时,广大教师不能以为自己的责任就是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来进行,至于这些要求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有效,则与自己无关或力所不及,相反,教师必须持有这样的认识并躬身力行:教学即探究,教师即研究者。

科学种田,番薯丰收,土豆丰收! 与孩子一起追随科学的脚步! QQ:4541082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