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个学期很紧张,复习时间特别短,该如何做到有效复习,需要我们思考一下。我感到科学复习有许多误区,有时候你感觉复习到了,但学生却没有真正掌握。
误区一:对学生放任自流,过于信赖学生
复习科学时,我们让学生分组背,小组长进行检查。而我们老师就坐在讲台上,守着他们,似乎很清闲。这么多年来我感到这种复习效果最差,很多学生偷懒滥竽充数,张着嘴,走神干其他的事情,或者说闲话。还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该咋样复习。再说现在的孩子们很不自觉,加上年龄又小,小组长也起不到监督作用,这都是实话,在复习当中最不适合应用小组合作的办法,因为这与平时做实验不同,必须落实到每个知识点和每个学生头上,是绝对的个人行为。
误区二: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不会应用
现在科学考试越来越灵活了,我们这里已经没有填空题了,但选择填空和判断题却更难,学生不会思考、举一反三就会失去很多分。例如考物质的变化,出题人绝对不会让你写出什么叫物质变化,而是让学生分辨一线生活当中的现象变化是哪一类?如温度计的用法,会出几个错误的图,让学生判断一下。考题多落实到生活应用当中,有时候学生背的很熟练,但没有真正的理解,也不行的。
误区三:题海战术,费力不讨好
给学生从网上或者其他地方找到大量的题,什么AB卷的,图省心让学生一做了之。这些题有时候与教材不配套,或者太偏、怪,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书上基本的原理都忘了。
误区三:给家长留任务,过于依赖家长
也许有的地方家长有这个能力,对学生的复习很精心。但大部分家长是还是精力有限的,很难完成老师的任务的。所以科学复习还得在课堂上。
建议:除了平时的功夫外,课堂复习的确很重要。老师们要对教材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要从后往前进行着复习,趁热打铁。要对一个单元进行串讲,以问题的形式进行,让孩子们回忆复习、理解。要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知识方面,进行拓展,对易于出错混淆的知识,重点强调。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让老师带着念然后再背,还要背写会,因为他们有许多字不会写。那些困难的学生甚至可以让他们抄写。不要小瞧这些笨办法,考试就是这样,必须让学生达到烂熟于心的地步才行。
在基础达到一定程度上后,老师再出一些复习题,复印下来,让学生做,不要重复做,不要抄答案,一定让每个学生独立做。老师要了解他们的复习状况。对于一些习惯不好的孩子,老师可以单独检查。高年级的学生可以相互检查,进行签字,老师也可以奖励,组与组之间也可相互竞赛。
总之,办法很多,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