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链和食物网》课堂实录
执教者:刘 建
整理者:萧山区城东小学 莫小丽
课前谈话:
T:今天我们大家就要一起,然后完成一次科学之旅,大家准备好了吗?准备好的举手。上课,同学们好。
S:老师好。
上课过程:
T:同学们,大家喜欢看《人与自然》节目吗?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想看吗?
S:想
T:来看视频。
(出示视频)
T:视频看完了,有谁能用完整的语言,把大家刚才看到的描述出来。
S:我看到了一只猎豹正在捕杀藏羚羊。
T:这不是藏羚羊。还有其他同学吗?
S:我刚刚看到一只猎豹捕杀了一只藏羚羊。
T:说的非常好。刚才咱们看到猎豹捕杀羚羊,猎豹为什么要捕杀羚羊呢?
S:为了填饱肚子。
T:还有吗?你说。
S:为了生存。
T:那么羚羊作为猎豹的什么?
S:他是作为猎豹的猎物
T: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S:他是作为猎豹的食物。
T:说的非常的好,那么刚才我们看到羚羊是猎豹的食物,那么羚羊在草原里,又干什么呢?
S:我认为羚羊在草原里吃草,维持生活。
T:好,那么羚羊和草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S:羚羊吃草
T:那么草是羚羊的什么?
S:草是羚羊的食物。
T:说的非常好。那么羚羊,和草,猎豹之间他们相互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S:有食物关系,就是羚羊吃草,猎豹吃羚羊。
T:相互之间是一个食物链,那么谁能说说什么是食物链。
S:就是各种动物他们要吃的食物组成的一个食物链,
T:就是用食物关系构成的什么?现在看看,草,瞪羚,猎豹,他们三者之间以食物关系构成的,像一个什么。
S:链条
T:像链条,那我们把这个关系成为是食物链。
T:为了研究方便,我们经常用箭头来表示食物链,那么怎么画呢,我们来看一下。草被瞪羚吃,那么箭头你们觉得应该指向……
S:应该指向草
T:箭头指向草,那么就说,瞪羚被草吃了?
S:应该是瞪羚吃草。
T:那么现在你觉得箭头应该怎么连呢?
S:就是草指向瞪羚。
T:那么下边把食物链连接完整,怎么连。
S:应该是瞪羚指向猎豹。
T:好,现在这就是一条食物链。现在老师给你们的箱子里,有你们的教材,拿出来,打开,12页,第三自然段,认真的阅读一遍。
S:(生阅读教材)
(师拍手示意停下)
T:告诉我,看到了什么?
S:有蔷薇,小草。
T:第三自然段。你说。
S: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T:非常好,今天我们就要研究食物链。(师板书食物链)
T:好,刚才我们看了第三段,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像链环一样形成的食物关系呢?你说。
S:啄木鸟吃虫子。
T:是不是。还有没有。
S:我有补充,就是啄木鸟吃树虫,树虫吃树.
T:你为什么要补充这个呢?
S:不然树虫就活不下去了。
T:还有补充吗?
S:树虫也要吃东西,否则树虫死掉,啄木鸟也活不下去了。
T:那么究竟生活中究竟有没有别的食物链呢?
S:牛吃草,牛被人吃。
T:这是一条食物链,还有吗?
S:萝卜被兔子吃,兔子被蛇吃,蛇被猫头鹰吃。
T:哇,这么长一条。好,看来咱们生活当中,食物链真不少。同学们看一看,在菜园里也有这么些生物,看一看,他们能不能构成食物链。(课件出示菜,蚜虫,七星瓢虫,鸟的图片)想一想,再回答。
S:菜被蚜虫吃,蚜虫被七星瓢虫吃,七星瓢虫被鸟吃。
T:大家觉得他说得怎么样,对不对?同意的举手。
S:生举手
T:哇,全班都同意,放下。那么这可以构成食物链。这样连可以不可以(课件出示箭头,由菜指向蚜虫),下一条该怎么连。你说。
S:蚜虫连七星瓢虫
T:怎么连,箭头怎么指。
S:蚜虫指向七星瓢虫。(课件指示)
T:下一条该怎么连。那个女生,他说的对不对?
S:对的
T:那你觉得下一条该怎么连。
S:七星瓢虫被鸟吃。
T:然后呢,箭头怎么指。来,那个女同学。
S:从七星瓢虫到鸟(课件指示)
T:从七星瓢虫到鸟,是不是?好,那么现在这条食物链是不是像这个样子。那么森林当中也有这些动物,看看他们之间能不能形成食物链?(课件出示树,鹿,虎的图片)你说。
S:可以形成食物链。
T:怎么说。
S:树被鹿吃,鹿被虎吃。
T:说的很好。那么这条食物链怎么连接呢?你说
S:树的箭头指向鹿,鹿的箭头指向虎。
T:大家觉得怎么样?好,这是一条。刚才大家研究了几条食物链,能不能从这几条食物链当中,发现一些它们共同的地方。后面的男同学,你说。
S: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然后再从弱小动物。
T:你的弱小的动物指哪些?
S:草食动物。
T:哦,然后呢?
S:然后再到一些凶猛的肉食动物。
T:是这样吗?你说。
S:食物链一般从植物开始发展的,然后发展到第二阶段,一般都是昆虫,到第三阶段达到吃草的,然后到第四阶段是肉食的。
T:还有不同意见。你说说。
S:食物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植物,然后是食草的,最后一阶段是肉食动物。
T:说得好不好,还有没有意见。那个男生,你说。
S:最后一阶段不一定是肉食动物,可能是杂食动物。
T:什么叫肉食动物,什么叫杂食动物。
S:肉食动物是指专门吃肉的,杂食动物是指什么都吃的。
T:什么都吃的,举个例子。
S:肉也吃,绿色植物也吃。
T:比如……
S:草,菜。
T:哦,你说。
S:比如猪是杂食动物。
T:咱们人呢?
S:杂食。
T:好,刚刚大家有几种意见。就是一条食物链一般都从植物开始,后面呢?食草动物,食肉动物。那么后面都是什么?
S:都是动物。
T:也就是说,他可以分成几大块,2大块,好。
T:那么后面这些都有食物了。比如鹿有草为食物,老虎有鹿作为食物,那么草有什么食物。
S:草喝露水
S:草就是吸收泥土的养分,还有阳光照着他,还有要喝水。
T:为什么要阳光照呢?
S: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T:为什么要光合作用呢?
S:给自己养分。
T:也就是说他的养分来自于谁?
S:泥土
T:有意见吗?
S:我觉得泥土是对的,但他没有说全。
T:那还有什么?
S:还有阳光,还有晚上的雨露。
T:刚才那位同学说了,要进行光合作用,来给自己制造养料。也就是说像草,树,菜,这些植物他们都是要利用阳光的。这个没意见吧?
T:那我们把像树,菜,草这些自己制造养分的生物呢,叫做生产者。像蛇,鹿,老虎这些动物呢,他们都是直接或间接的以前面的植物为食,我们把他们叫做什么?你说
S:消费者。
T:对,消费者。那在我们食物链当中,最重要的有两点。一点就是生产养料的生产者,后面消费者。只要有这两者,他就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我这里有一条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同学们想一想,这一条成语中,到底有哪些生物?然后能不能形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商量一下。
S:生讨论
T:好,刚才那个成语,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商量的结果告诉大家。好,那个小组。
S:我觉得不能完全形成。
T:为什么?
S:因为蝉也要吃东西。
T:那么你们找到了哪些生物?
S:我们找到了,螳螂,蝉,黄雀。
T:(师板书:螳螂,蝉,黄雀)
T:你说为什么不能形成一个?
S:因为生产者还没有。
T:那你补充一个。
S:我觉得应该是树叶。
T:(师板书:树叶)好,你说
S:我觉得应该应该不是树叶,是树。
T:好,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S:我觉得应该是树汁。
T:现在我们有不同意见了。同学们给蝉补充了食物,有三种意见,同学们同意哪个?有树,树叶,树汁。你说
S:我觉得应该是树叶。因为树和树叶基本不可能,因为蝉没有那么尖的口子插到树里面去吸树汁。
T:说得好不好。你说。
S:蝉靠近腹部那边有一个针一样的管子,可以喝树汁。
T:哦,有根针一样的管子。那我们在其他动物的嘴巴上面看到这种东西没有。
S:那个针不是用来汲取树汁,而是用来扎孔产卵的。
T:好,你说。
S:蝉没有嘴巴,它只有一根像管子一样的东西。如果它不是吸树汁,而是把嘴巴插进树的话,那它吃什么?
T:同学们说到了像针一样的管子,这个是针吸式口器,能够插进树汁,然后吸食里面的树汁,那么我们应该选那个?
S:树汁
T:那这个我们能不能连成一条食物链了啊?谁来连一连。你上来。
S:生完成食物链:树汁 蝉 螳螂 黄雀。
T:是不是这样。我们看,这条食物链中有没有生产者?
S:有
T:有没有消费者
S:有
T:好,谁来说说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
S:生产者是树汁,消费者是蝉,螳螂,黄雀。
T:那这是一条怎么样的食物链?
S:完整的食物链。
T:说的非常好。同学们,老师准备了一些生物卡片,你能不能再这些生物卡片当中,找出几条完整的食物链。有信心吗?
S:有
T:为了大家正确的完成任务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提示。我们来看看,到底有些什么要求。
T:(师出示要求,生齐读)清楚的同学举个手,都清楚了,那从咱们箱子里把卡片拿出来。
S:生开始实验,师巡回指导
T:好,有几个小组已经完成了。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连出的画在我给大家准备的这张上面。(师将图纸贴于黑板。)
T:好,你们组,到上面来。(生黑板演示)
T:其他组看看,他们连的和你们有没有不一样的。你来。
S:(生黑板补充食物链)
T:看来咱们食物链可以连接很多条。在生活中多多留意就可以了。你看,我们把食物链都连起来了,像一张什么。
S:像一张网。
T:我们把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网(师板书并补全课题:和食物网)
T: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T:同学们想一想,在这个食物网中,如果有一种动物灭绝了,会不会对其他的生物造成影响呢?
S:我觉得会的,如果说一种动物死亡了,可能会造成另外的生物灭绝。
T:好,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继续研究,好不好。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