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浙闽活动:蔡金钗《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设计、实录、点评 [复制链接]

1#

浙闽活动:蔡金钗《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设计、实录、点评

活动名称:浙闽两省小学科学教学研讨会

活动地点:浙江省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


上课时间:20111110


浙闽活动:《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宁德市蕉城第四中心小学   蔡金钗


指导教师:宁德市福安教师进修学校   赵义平


宁德市蕉城第四中心小学   郑焕宾


教材内容: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是教科版四下科学《食物》单元第4课。


教学思路:


本课是在上一课研究食物营养的基础上,研究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过程的探究课,为后面研究食物发霉变质过程作了铺垫,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主要有两个活动:


活动一:依据生活经验判断食物的生、熟,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的不同,加深对生、熟食物表象特征的理解。


活动二:用实验的方法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过程,判断食物是否熟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尽量描述出由食物由生到熟的动态变化细节及结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熟吃


2.知道食物由生变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了解使食物由生到熟发生变化的主要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会用加热的方法使生的食物变熟。


2.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并学会判断食物的生、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研究食物的兴趣,养成细致认真的观察习惯。


2.关注身边的科学。


教学重难点:人体对熟的食物更容易消化和吸收。


教学准备:


每组生、熟马铃薯各一个,水果刀、酒精灯、三脚架、火柴、金属容器、生的食物若干、镊子、水、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预设: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食物图片,谈话引入。


2.揭示课题。


二、比较生、熟马铃薯的异同


1出示生熟马铃薯,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断哪个生哪个还是熟。


2.分组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的不同并填写记录单。


3.小组汇报观察的结果,其他同学质疑补充。


4.讨论交流马铃薯烧熟了吃有什么好处。


5.了解人类祖先使用火加工食物的过程。


三、研究生的食物变成熟的食物发生的变化


1.出示生菜和生肉等食物,交流烧熟食物的方法。


2.展示实验器材,提出实验要求。


3.各实验小组选择一种食物,讨论如何将它烧熟。


4.小组实验,并记录、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动态变化过程。


5.交流:在加热过程中,食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6.评价、归纳判断食物熟了的方法。


四、总结拓展


1.辩论:食物是生吃的好,还是熟吃了好?


2.阅读教材P50资料,了解为什么有些食物可以生吃,有些食物必须烧熟了吃。


3.归纳


4.课外延伸。


附板书设计:(略)


个人简历:


蔡金钗,女,大学本科学历,小学中学高级教师,福建省科学骨干教师、福建省科学学科带头人,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建省小学新课程教学要求?科学》编写组成员。获得过区、市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第一名,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等;曾被评为全国小学优秀科学教师。

分享 转发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在科学中寻找快乐!
TOP
3#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

附:【综合】浙闽两省小学科学教学研讨会专贴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43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30 21:11:02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5#

2011年浙闽活动:蔡金钗《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录像http://boke.kxsy.net/index.php/video/index/3776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6#

请问为什么教学视频打不开????

TOP
7#

以下是引用杨鑫在2014-5-5 15:04:00的发言:

请问为什么教学视频打不开????


是那个网站的问题。你可以通过百度视频找此录像,有很多网站有的。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