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浙闽活动:陈梅娟《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实录、点评 [复制链接]

31#

这几天有事没能及时浏览论坛,今天看到梅姐的实录、课件、及点评,及时下载学习一二。
TOP
32#

     现场就想说几句,可惜抢不到话筒。


     觉得认识陈老师很久了,第一次见面是领网络研修班结业证书时,后来一直看到陈老师在网站里辛苦又细致地忙碌着,直觉陈老师是个追求完美的性格,我也是。


     所以,这次听课,很有感触。课堂设计环环相扣,思路清晰,探究材料的更新更是出彩。那么,为什么会拖堂?为什么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在我听来还有着顾此失彼的遗憾?结合我自己的课堂,觉得正是追求完美的个性惹的祸。因为太完美,所以想面面俱到,因为太完美,所以每个细节都关注。殊不知,这样的课堂容易琐碎,容易失去重心。比如实验设计,环节很好,记录单也颇具匠心,可惜交流时只关注了学生提出的材料,对于学生画的材料放置的位置,孩子们设计时为什么要这样放,等问题却无暇涉及,而这个放的位置却是挖掘学生思维的重要节点。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想跟陈老师交流的是我们要学着让自己的课堂大气一些,控制自己的语言,相信学生的能力,放得再开一些,或许会打开一片不一样的教学天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4 15:52:44编辑过]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33#

感谢唱歌的鸢尾,您的点评让我豁然开朗,这节课中遗憾的地方确实很多,自己感到最严重的是交流互动环节,不管是设计后的交流还是实验后的交流,总觉得自己抓不到重点,没有其他老师那样灵活,常会偏离设计的初衷,这是以后努力的方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5 22:08:57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34#

我也觉得这节课是不是梅姐设计太多了,应该把这节课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去设计,而不是材料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4 22:07:52编辑过]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35#

以下是引用杨君在2011-11-9 23:41:00的发言:
这节课这样设计也是蛮新颖的,从材料上一次又一次跟进,使实验效果优化!

杨君获奖的教具也有这个吧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36#

 


教学片断分析1:课前谈话


【课前谈话稿】


(课件出示:杭白菊图、教师姓名)


?        五三班的同学们,很高兴又见面了,今天上科学课的场地和平时有些不同,大家可以先看看周围,熟悉一下环境。【设计目的:让学生有个适应的过程,放松一下紧张心情。】


?        哦,对了,和我们一起上课的老师都来自远方,有的是第一次来宁波。回去时,希望能带上一些宁波的特产,大家能否推荐一些,顺便还可以试试话筒。【目的:适当拉近学生与听课老师的距离,降低学生对听课老师的陌生感】


?        现在,你能不能把这些特产也推荐给台下的老师呢?


?        老师的家乡呀也有特产,就是这种美丽的花,谁知道是什么花?叫杭白菊,又称甘菊。这种花呀,不只是好看,还有其他的作用,想知道吗?(泡茶)喝这种菊花泡得茶,可以养肝明目、也就是对眼睛有好处的。


?        想品尝一下?味道怎么样呀?(请2名学生用勺子舀着喝,把其中的一把勺子放在杯中,稍后有用)


?        哦!要上课了(把杯子放在讲台上的展示凳子上),其他同学如果要品尝的话,下课后可把这盒菊花带回教室!


 


【实际情况描述与分析】


1.师生比较拘谨。课前的时间段,教师自己的话筒布置怎的总是戴不成功,利用调整话筒的空隙时间和学生讲话,则让学生感到教师有点心不在焉,再加上前后两台摄像机对着,学生们还是显得很拘谨,教师也同样有些不自然。


2.环节不够流畅。当教师要泡菊花茶时,却发现热水壶留在准备室,急忙去取。此时虽有主持人报课题与学生班级进行补台,但教师慌乱的情绪对课堂的流畅程度还是有影响的,特别是教师因此而忘记了关注上课正式开始的时间,对后面新课教学的时间把握造成了很大影响。


因而,这次课前谈话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效果,是这次上课最遗憾的地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9 22:47:15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37#

学习了!!
三尺讲台做研究!
TOP
38#


 


教学片断分析2:导入


【导入部分预设稿】


?        同学们,像这样泡好一杯茶,去端的时候,会感觉到的杯子变得怎样了?


(预设回答:热) 【课件出示文字:热】       


?        冷杯子变热了,这个热来自哪里呢?预设回答:热水)


?        哦!热会传递的。【课件出示文字:传递】热会从热水中传递到了冷杯上。 直到冷杯子也变热。 【板书:热水→冷杯】


?        如果用手去摸变热的杯子,热会从哪里传递到哪里?


(预设回答:从热的杯子上传递到手上) 板书:热杯→冷手】


?         那如果热水中还有这样的勺子,它会变怎样呢?(预设:热)这个热来自哪里呀?(预设:从热水中传递的勺子上)    【板书:热水→冷勺】


?        如果用手摸已变热的勺子,热会又会从哪里传到哪里呢?(预设:从热的勺子传递到冷的手上)  【板书:……】


?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其实有很多。(教师指示板书)大家来看,这里的水、杯子都是物体,这里的杯子、手、勺子也是物体,那么,热总是会从什么样的物体传递到什么样的物体呢?


(预设回答:热的物体传递到冷的物体)  【板书:热的物体→冷的物体】


 


【实际情况描述与分析】


本环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泡茶时杯子会变热、浸在热水中的金属勺子会变热现象出发,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进入本节课的研究话题,在实际教时比较顺利。由于本课教材中没有设计这样的活动(是从前一课金属棒受热膨胀时另一端会变热的现象直接引入“热在金属棒中的传递”活动的),再加上我在那天上课时拖课比较严重,所以部分听课教师认为本环节可以舍去。


但我个人认为:本环节教学有利于学生对“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书本第40页)这一科学概念的掌握,如果能把后面的教学环节整合好,处理好教学时间的问题,本环节还是可以放着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0 11:18:22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39#

期待陈老师对课的后面几个环节的原有设计和课后反思的资料呈现。真是位优秀的科学教师,向你学习!

TOP
40#

以下是引用娟子在2011-11-22 15:12:00的发言:

期待陈老师对课的后面几个环节的原有设计和课后反思的资料呈现。真是位优秀的科学教师,向你学习!


谢谢关注,这几天杂事多,稍等。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1#

以下是引用玉米飞飞在2011-11-16 9:12:00的发言:

杨君获奖的教具也有这个吧


是的,杭州市一等奖的教具。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42#

教学片断分析3:第一个实验活动前的过渡、课题的引出


【预设稿】


?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研究,知道了两个冷热不同的物体之间,热是这样传递的。不过,老师有个疑问:(教师在黑板上画杯子、热水和勺子的简图)大家来看:这把勺子,它只有下端接触了热水,而勺柄部分并没有接触热的物体,但为什么也热了呢?这个热来自哪里呢?         


(预设学生的猜想:1. 从热的那端沿着勺子传过去的;2. 从热水中通过水蒸气传上去的;3.从热的杯子壁传上来。)


?        能把你的猜想画出来吗?(学生在黑板上的简笔画上画表示热传递的箭头)


?        (指其中一种)这三种猜想中,有两位同学提到的热传递,也是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的。而这位同学的猜想与众不同,他说到了同一个物体内部可能也会热传递。


?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同一个物体内部是否会热传递?如果有,那么,热是怎么传递的?                      【课件:课题《热是怎样传递的》】


?        我们怎样做,就可以知道“热是否沿着物体,从比较热的这部分传递到比较冷的这部分了?”(预设回答:摸)


?        如果大家都上来,排着队一个个摸的话,比较费时间。我们来改进一下实验材料,让效果更明显一些。比如:用“热水”给勺子的一部分加热,可以改为用“酒精灯”或“蜡烛”进行加热         【出示:蜡烛】


?        对了,烧这把“金属勺子”不太合适,可以换成“金属小棒”。【出示:金属棒】


?        这样就可以分组进行研究了。像这样拿在手里有点手酸,还可以用铁架台固定住,这样就方便多了。【出示:已经装有金属棒的铁架台】


【实际情况描述与分析】


本课从学生熟悉的杯子、勺子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先猜想,再揭示课题,然后引导学生有序开展实验活动的。实际教学中,感觉还是比较顺畅的。


本环节是试教过程中最感不顺的,试教几次都觉得从日常生活经验的谈话到金属棒的引出,是很生硬的。曾用过的方法有:(1)学生摸热水金属勺子,体验后再设计这个实验的操作步骤。但这个方法所需时间较长,后来舍去了;(2)直接出示金属棒再提出猜想与设计实验。这样处理虽然大大节省了时间,但太过生硬,后来也舍去了。


采用从前面环节中的热水杯、勺子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先猜想,再揭示课题,然后引导学生有序开展实验活动的。其中用“老师有个疑问……勺柄部分并没有接触热的物体,但为什么也热了呢?”、“……这位同学的猜想与众不同,他说到了同一个物体内部可能也会热传递。”这两个过渡相对自然一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7 22:32:02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3#

教学片断分析4:第一个实验(热在金属棒中的传递)的研究方案设计


【预设稿】


?        大家先说说看:点燃蜡烛,把这一部分加热后,热可能是怎么传的?


【板书简图】


?        老师先来做做看,请大家仔细观察,(教师演示点火)金属棒的这部分和火焰接触变热后,现在,热有没有沿着金属棒传递过去?已经热传递到哪儿了?看见了吗?(预设学生回答:看不出来)                            


?        那怎么办呢?(预设学生回答:摸)这样行吗?(预设其他学生质疑:不行的)


?        是啊,用手去摸烧烫的金属棒,这是很危险的事情!烫伤了是很痛的,还会起泡、长疤痕!请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不能用手摸烧烫的金属棒!


?        不能摸,那怎么研究呢?能不能借助什么别的物体,让我们“看”到热传递的过程就呢?请大家想一想:什么物体受热后会变样子?(预设学生回答:水或温度计等)


(如果学生说到水,则追问:“怎么操作?可能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后反馈:“你的想法很好,利用了水受热变成气体的特点来帮助我们看“看”到热传递的过程。还有没有更明显的?”)


(如果学生说到温度计,则告知:普通温度计有一定难度,玻璃泡容易被烫坏。)


?        还可以借助什么物体呢?请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帮助我们“看”到热传递过程,把这种材料放哪里?怎么放?可能会看到什么现象?大家桌上的信封内有两张《实验设计单》,如果讨论出了什么好办法,就按要求记录下来。1个或2个都可以。


(附《实验设计单》。写:用        帮助我们“看”到热传递的过程。画:把这种材料放在什么位置?怎么放?说:可能会看到什么现象?)


(组织学生讨论并记录,教师巡视时启发学生回忆生活经验:生日时、冰箱里有没有看到过遇热变样子的物体。学生将会想到:蜡烛、猪油之类的物体)


(组织小组汇报:用投影仪展示四份,第一个学生具体说,其他学生在位置上补充)


(预设学生的汇报:蜡烛油、冰、猪油……)


【实际情况描述与分析】


教师的演示效果较好。此环节中的教师演示有两个意图:一是及时进行不能用手去摸烧烫的金属棒这一安全教育内容。二是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观察热传递实验的方案。在实际教学中,这两个预设的目标都有达到:当一名学生说到要摸一摸时,其他学生马上质疑说“不行的”,教师就顺势强调用手摸的危险性,这样的及时提醒效果比较好。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们通过讨论想出了很多帮助“看”到热传递过程的物体,如:冰、蜡烛油、巧克力、猪油、塑料纸等,其中的蜡烛油、猪油正好可以用来过渡到教师在后面环节中要提供的蜡烛圈和凡士林。


交流环节未做深做透。《实验设计单》中的第二个指令是:“画:把这种材料放在什么位置?怎么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讨论材料的放置问题,来展示学生对“热是怎样传递”的猜想,在学生回答时,通过“为什么这么放?”等问题的追问来关注并提升学生的思维。可惜在实际交流中,这一设计的初衷被丢失,教师只关注了学生提出的材料,对于“学生画的材料放置的位置,孩子们设计时为什么要这样放”等问题没有作重点交流,从而失去了挖掘学生思维的重要一环,致使学生在后面的实验中,有的小组把蜡烛环套在了一起(没有隔一定距离套一个),


附:其他老师对本环节的改进建议:


l        老师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的过程有些零碎。


l        实验设计环节,还需改进,为什么要学生设计实验?如何引导他们设计?猜想是什么?学生前概念中热传导特点到底是什么?如何引导根据这个猜想来设计实验?如何让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实现?


l        可惜交流时只关注了学生提出的材料,对于学生画的材料放置的位置,孩子们设计时为什么要这样放,等问题却无暇涉及,而这个放的位置却是挖掘学生思维的重要节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7 22:46:35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4#

 


教学片断分析5:第一个实验(热在金属棒中的传递)的实施


【预设稿】


?        这些方法这都很不错,其中有同学想到了蜡烛油,但滴到金属棒上的操作不太容易。可以这样改进:把收集的蜡烛油做成空心。实验时,套一些在金属棒上就可以了。                         【课件:套在金属棒上的蜡烛圈】


?        还有同学提到了猪油,实验室里有一种像猪油的凡士林,不能食用,可以涂在手上滋润皮肤,它受热也会熔化,而且很黏,可以粘住一些轻小的物体,就像这样                           【课件:粘在金属棒上的凡士林】


?        下面,请大家选其中的一种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后想一想:热在金属棒中的怎样传递的?用箭头表示热传递的方向,再用文字补充小组内的讨论结果。


 【课件:实验记录单1


附:实验记录单


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现象?


想一想:热在金属棒中是怎样传递的?(组内讨论并记录下来)


?        这里还有一些小提示:“不要触摸烧烫的金属棒!不要急着点火!听到音乐后请整理材料。把铁架台放在桌边的地上,把其他材料收在盘子里,放桌上。”【课件:实验小提示】


(学生自选材料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各组实验中的困难与研究进程、提醒记录。用音乐提醒整理


?        这个组记录非常详细,就先请他们汇报一下。请其大家认真倾听,有什么不同的记录,等会儿补充。(第一个小组展示实验记录单,详细汇报)


?        大家有什么补充吗?这样吧,请都交上来展示一下。(上交,投影展示)


?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热在金属棒中是慢慢的、先快后慢的、沿着金属棒从较热的一部分传递到较冷的一部分的。 【板书:热的部分→冷的部分】


 


【实际情况描述与分析】


实验材料改进后的效果较好。用无烟蜡烛给铜棒(紫铜)加热两三分钟后,大部分蜡烛圈都会依次掉落,实验现象明显。用凡士林粘火柴的操作也较简单,学生能够操作好。两种实验所需的时间差不多。学生能够顺利地推测出热传递的方向。


提供的材料种类还可以更丰富一些。学生设计的方案中提到了很多能够帮助“看”到热传递过程的材料,这些材料中,虽然像温度计、冰的操作有困难,但是像巧克力、猪油、冰淇林之类的材料还是可行的,教师课前适量准备一些,给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让学生用自己设计的材料进行实验,能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更好地激发学生进行实验的积极性。


材料的量与放置的位置需有更明确的预设。上课时,当出示蜡烛圈后,教师只说“套一些在金属棒上就可以了”,至于套多少?怎么套?是通过照片提示的,但部分小组没有看清楚,实验时把四个蜡烛圈套在了一堆。用凡士林粘火柴的实验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是否可以这样改进:如果选择直接涂猪油或凡士林的,则可以涂在整根金属棒上;如果选择套蜡烛环或粘小棒的,就节省一些材料,间隔一定距离放一份。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5#

教学片断分析6:第二个实验(热在金属棒中的传递:从中间到两端)

【预设稿】


?        那么,如果加热点不在铜棒的一端,而是在铜棒的中间,热会怎么传递呢?(学生在位置上说、做动作)                    【教师板书:——●——】


?      我们仍旧可以用刚才那些材料来研究,为了节省时间,老师在金属棒上涂了一种能变色的颜料。想不想试试?          【出示涂有温变油墨的金属棒】


?        老师提个小小的要求:实验时离蜡烛火焰高一些,要烘烤的方式加热。放太低会被熏黑的,也容易烧坏。好吗?请最先做好实验的小组在黑板上画箭头表示热传递的方向。                              【学生板书:—←●→—】


(学生领材料后分组活动约2分钟,其中速度较快的组派学生到黑板上画箭头)


?      (提问记录者)你这样画箭头,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学生回答:加热金属棒的中间,热会从较热的中间向较冷的两边同时传递)


【在示意图上方补充板书:冷的部分  热的部分  冷的部分】


 【实际情况描述与分析】


本环节在试教中层采取演示、分组两种形式,考虑到这个实验学生非常感兴趣,时间又较短,所以这次上课采用了分组活动的形式。


由于本课总体时间较紧,此环节还是应该考虑改进的,有老师给出了两个改进的建议:


建议一:把此环节改为演示实验,用实物投影展示温变油墨的变色情况,节省了时间,效果也很明显。


建议二:由于本环节与下面的加热金属片实验进行整合,因为都是借助温变油墨帮助观察热传递的现象,这样整合可以让学生开展更长时间的探究。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6#

还有吗
TOP
47#

期待待续
TOP
48#

教学片断分析7:第三个实验(热在金属圆片中的传递)


【预设稿】


?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加热工具,比如:炒菜、烧饭的锅,主体部分都是接近圆形的,在圆形的物体上,热又会怎样传递呢?


?        (出示金属圆片)我们可以用这样是的金属圆片进行实验,在它的中心点加热,热传递的方向会是怎样的?(学生说猜想,黑板上画示意图)


?        如果在圆片的边缘一点加热呢?(学生说猜想,黑板上画示意图)


?        那就试试看吧!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就在没涂色的那一面进行加热。仍旧要离火焰高一些,加热金属片中间的实验做好后,可以把它在桌上放一会儿,等颜色恢复后,继续做加热边缘的实验。


(分组实验,学生领金属片和记录纸)


(汇报:最快的小组在黑板上板书箭头,都收起展示、讲解、补充)


?        教师重复:热的部分传递到冷的部分。


 【实际情况描述与分析】


该实验材料的改进。把教材中设计的“把蜡涂在金属圆片上加热,观察热在金属片上是怎样传递的”进行改进,因为蜡烛油融化后会滴下来影响观察,还不能反复使用。在金属片上涂变色的材料能够解决以上问题,变色过程是可逆的,实验材料可以反复使用,而且实验现象也更明显了。


实验中的细节处理。由于温变油墨很容易变色、可燃,温度过高会被烧坏,所以加热工具不宜用酒精灯。但即使用了蜡烛,还会有很多学生因为掌握不好加热的时间,长时间加热后损坏器材,所以做这两个实验用的金属片我就只发了一块,让学生做好其中一个实验后,把变色后的金属片放在桌上冷却,待颜色变回后再继续实验,这样可以避免烧坏器材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8 15:30:02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9#

教学片断分析8:总结与拓展


【预设稿】


?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热是怎样传递的》,你有哪些收获呢?


?        我们把通过直接接触,热会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热还会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样的传递方式叫做热传导。(学生看科学书第40页)


?        除此以外,热传递还有其他方式,请看课本第47页“资料库”,热的传递方式有:热传导、对流、热辐射三种。


【实际情况描述与分析】


1. 对本环节的改进


1)由于超时原因,预设中的“你有哪些收获?”的交流,这次的课上没有进行,是需要后改进的。


2)本次教学中对“热传导”科学概念的揭示比较直接。有听课老师认为,前面的教学内容一直在说“热传递”,而到这里在没有任何铺垫情况下提出“热传导”,似乎太过直接了,有待于改进


3)对于“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教材资料库中有图文介绍,本次教学中我没有很好地去设计,也是直接提出的。现在想来,如果把此内容的教学与课开始的那一杯水联系起来,比如:把教材47页的“炉子上烧一壶水”改为“酒精灯上加热一杯水”,这杯水中仍留有那根铜棒,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热传导、对流、热辐射这三种热传递的方式了,也算是首尾呼应了。不知是否可行?以后有机会再试试。


2. 另一个结束设计


试教中也曾有另一个结束方式:揭示“热传导”科学概念后,不提及其他两种热传递方式,用一道分析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教学效果也还是可以的。设计如下:


师:“刚才,我们利用金属棒、金属片研究了热在同一个物体内的传递,发现了热都是从热的部分传递到冷的部分的。老师有一根条呈“M”的铜条,在ABCDEF几点上滴了蜡烛油,如果在H点处用酒精灯加热。这些蜡烛油熔化的先后顺序会是怎样的?为什么这么想?”【课件出示示意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1 14:21:02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50#

TOP
51#

《热是怎样传递的》课堂教学录像


执教老师:浙江省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教学时间:20111110


活动名称:浙闽两省小学科学教学研讨会


录像网址:http://blog.kxsy.net/user1/6/archives/2012/42212.html


(或http://www.56.com/u38/v_NjYzOTAzOTU.html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1 22:22:58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52#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53#

TOP
54#

从头到尾仔细研读了一遍,受益匪浅,向陈老师学习,做一个用心的科学老师。
最后编辑胡小珍 最后编辑于 2017-03-26 21:21:23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