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荐]2011年小学科学年会感言(刘忠学) [复制链接]

1#

[推荐]2011年小学科学年会感言(刘忠学)

    这次年会规模很大,几乎每个省都推出了自己的课,可以看出一些课是精心研究和设计的,不仅教师素质好,而且也给我打开了一些新思路和视野,李俊老师的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师不仅素质全面,而且本课围绕一个故事情节展开,不仅把科学与人文,也把科学与艺术很好地结合起来,北京的范颖老师,果实的结果,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从前概念出发,到建构概念,再到概念的转变和应用,环节清晰明了,可以看出有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思路,上海的史加祥的呼吸与运动,教学风趣幽默,以解暗箱的方式层层深入,逐步探究,体现了探究的思想...尽管每个课都有些完善的地方,但是这些课都给人以启示和一些非常深刻印象,无疑在推动着我们小学课堂向前发展.
分享 转发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2#

本次在浙江嘉兴的课,都是生命科学方面的。其大的背景,是韦钰课标组提出的比较上位的科学概念的建立和达成。然而,这样比较高的上位的科学概念如何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实现,如何操作如何达到,课标组并没用多的意见和建议。
但是,在可能的范围内,达到较高一级的科学概念,的确是有益而且是应该的。比如,教师在生命科学方面的教学中,头脑中就应该有一根弦(目标),窃以为,也就是2个基本点(生命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结构与功能、生命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作用的;这个作用必须达到平衡——作用与平衡),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点一滴的向这2个目标引导和加深学生的这个意识,从而在最后,能够达到总目标(一个中心:生物适应环境,以利其生存、繁衍)
又例如,从“作用与平衡"来看生命世界————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中的其他生物(当然,这些其他生物也是构成该生物的生存环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相互作用,最终达到平衡。
生存环境中的不同生物的这个相互作用,最简单直接的,就是生物链的关系。更深的,比如说拟态、保护色、共生互利。。。。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但是,如果仅仅就某个具体的东西而具体只谈其具体的局部,意义是不够的。例如,就小肠绒毛而小肠绒毛、就鹰爪鸭蹼而鹰爪鸭蹼,却不多向“结构和功能”的概念引导;就食物链、拟态、保护色而食物链、拟态、保护色,却不多向“作用与平衡”的概念引导——————效果就差多了

本次年会课,这方面的思考似乎不多,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18 9:43:04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3#

以下是引用海风在2011-10-18 9:43:00的发言:


但是,如果仅仅就某个具体的东西而具体只谈其具体的局部,意义是不够的。例如,就小肠绒毛而小肠绒毛、就鹰爪鸭蹼而鹰爪鸭蹼,却不多向“结构和功能”的概念引导;就食物链、拟态、保护色而食物链、拟态、保护色,却不多向“作用与平衡”的概念引导——————效果就差多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18 9:43:04编辑过]

这貌似是我们的通病,一是科学教师自己的知识面没有那么广,二是对整个教材理解不够到位,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