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47号吴彬作业专贴 [复制链接]

11#

类型:读书笔记

教育专著:《科学究竟是什么》

网名:wubin98146

学号:290

通读了张红霞的《科学究竟是什么》收获很大,这是我读的第一本科学方面的理论专著,虽然第一次看,觉得有些困难,但陆陆续续地还是看完了。张红霞阐述的是一些比较理论的东西,但是都是科学方面的最基础的东西。看完后,觉得“科学”这个概念一下子在脑子中清晰起来,虽然不能完整说出科学的感念,但能感觉到,这样做是科学的,这样做不是科学的。后来由于交流的需要,重看了第四章,写了一点感受,权当本次作业了。

《科学究竟是什么》第四章《观察和实验在科学中的地位》学习

一、文摘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尤其强调可科学教学中培养孩子们证据意识的重要性,因为这不仅仅是做一个科学家的基本素质,还是做一个现代化、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

科学过程的可重复的科学知识的可积累性决定了这一点(观察的核心地位)。

科学的观察是一种理性的活动。

测量使观察精确,测量使观察定量化。

测量的困难首先来源于对被测量对象的认识不够,由此导致了变量的可操作性定义不清。

测量的第二个困难性来源于仪器的精度和效度。

实验可以说是人造的观察,也可以说是一种有结构的观察。

我们在教学中要强调定性描述的客观性、定量程度的适切性,在小学阶段应主要强调前者。精确观测的概念可以在小学建立,但精确测量技术应放在初中以后。

训练孩子们观察的细致、准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对于小学科学教育而言,从科学思维方式来讲,有两个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一是让孩子们学会怎样获得可靠的事实(通过原始的观察或精心设计的实验的观察);二是让孩子们能够学会发现不同的事物(变量)之间存在的联系。

什么叫客观的、准确的?这里不是说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多少位,更不是非要使用统计表格不可,而是要通过孩子们进行有结构的活动以后直接得出观察结果,不能不顾事实胡编乱造,不能把解释当成事实,也不能将推理的东西当成事实或别人说的东西当成事实。

教师在科学课的探究活动中或活动后的讨论中应多问:“证据呢?”“根据呢?”而少问“为什么?”

观察不是为了记忆知识,观察也不仅仅是学会技巧,而是为了理解科学的概念及其形成过程。

二、读后感

看了第四章后说一些自己的感想

1、什么是观察。读了这一章使我对观察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原来对观察的理解是比较狭隘的,就是指有目的地看、听、摸、闻等等。以为观察只是搞科学的最初级的方法,张红霞在这一章中指出了,搞科学的方法就是观察,包括实验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有材料结构的——观察。使我对观察的理解豁然开朗。

2、培养学生的观察素养是当务之急。观察不是简单的,不是随便看看就是观察,也不是说在仔细看就是观察。观察是一种收集证据的方法,要把观察和假设、验证一起来考虑,这样才识真正的观察。很多学生的观察素养是存在问题的,比如说观察无目的,观察不全面,观察中加入另外的知识或主观的推断。学生的表现其实反映出教师在这方面缺乏有效的指导。有时候教师自己目标都不明确,就让学生做实验,开始糊里糊涂,后来就一塌糊涂。因此我觉得张红霞中提得特别好,观察不仅仅是一种技能,当然小学中来训练观察技能的课很多,但更重要是理解科学的概念及形成过程。我的理解就是把观察当成逻辑思维的一部分。比方说岩石单元中第一课《各种各样的岩石》中前半部分观察一块岩石是纯粹观察的技能训练,但后半部分给岩石分类就需要学生有目的观察,有目的地去获取信息和整合信息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9 13:52:05编辑过]

TOP
12#

类型:读书笔记

教育专著:《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

网名:wubin98146

学号:290

最近,刚刚在看《刘默耕小学自然改革探索》,其实,这也不能说是一本标准的理论专著,是一本刘默耕的发言记载本,以及他翻译的一些东西和一些读书笔记,但里面反映出刘默耕老师前言的教育智慧和刘老师求真务实的钻研精神。很多我们现在很热门的,或是刚刚在提倡的教学思想和策略,在刘老师的报告中都已经涉及,请老师们注意,那时是1981年。我们来重温一下。

1、(有关同志)一致认为必须改掉“死读书,死背书、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考、学生交还老师”这种单纯灌输现成书本知识的老传统。

2、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对于灌输、传递知识是很好的。但对于发展志趣、能力可能是消极的。因为死读书决不会有兴趣,能力不是通过灌输、注入、讲解能获得的。

3、教学也应该这样,不要先把什么东西都教给学生,也就是一定不要先深入细致地解释,然后搞个实验来给证明,而应该给出一定的情境,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思考,自己作出结论。即使结论明明是错的或者是不完全的,也不要一下就指出来,要看看错在什么地方,针对错处再提出问题,促使其再去思考。

4、中国有句成语加“格物致知”。什么意思呢?用毛主席《实践论》上讲的话“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格”理解为《实践论》上“变革”之意。通过变革实际的客观事物,从而获得知识。

5、这样说吧,即使孩子鼓捣不出来,非得你老师给他讲不可,也应该让他们鼓捣一下,让他们自己干一下,伤伤脑筋,他这时听起来就比你老师一上来就合盘端给他们的效果好得多,印象也深得多。

6、人的认识主要是用原有的知识去同化新知识,用旧的概念去童话新概念。

让孩子先鼓捣鼓捣,认识认识,把他们的想法、他们的语言发表出来,在这个基础上,老师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上面这一些,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在讲的“探究式教学法”,“建构主义理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等等。只是刘老师以更为朴实的话语表达出来,可见刘老师在教学理论的造诣是多么深厚了。

刘老师在这本书中总得强调了两个观点,也是当时刘老师对自然课改革的地方,第一,是课堂上强调探究,第二,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说到这两点,我想谈谈我的一些感想: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教育改革大致已有10-20年的历史,在美国科促会(AAAS)的“2061”项目中确定了通过科学教育培养孩子们应养成的五个态度,其中第一个就是“好奇心(提问想知道)”。在中国,2004年由中加专家合作撰写的《基础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一书在中提出:“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要求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2001年,中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倡导和推动的在中国开展的有重大教育意义的科学教育改革项目——“做中学”,其中提到要第一条学生达到的目标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激发学习科学的主动性。我们从上面不难发现:目前,要学生学习掌握的不仅仅再是几个概念,几种技能,而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中间好奇心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研究证明:一个富有好奇心的人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乐趣,这种乐趣又会激起他不知疲倦的去探究未知的领域,促进其智力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体验是一项重要的方法。

一、探究的基础——材料,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

每堂科学课上都有五花八门的材料,因为要探究,必须有材料。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载体。凡是上过科学课的老师,都十分清楚地知道,学生对材料有一种特殊的喜爱,即使探究的材料是生活中常见的,但只要教师把它选入了课堂,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关注它,对它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脑专家告诉我们:“儿童时期最早发育的是语言、感官、情绪有关的脑区,而负责逻辑推理思维的前额皮层则成熟得较晚,直到20岁以后成熟。”所以幼儿园和小学的儿童通过接触实际,通过直观的多种感官的通路发展认知和情感,是有利于儿童发展的。

材料的呈现要有一定层次,过早或过迟的呈现,对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会大打折扣。如果把一节课的材料一览无余的全放在学生面前,会造成学生在一开始过度兴奋,而在后半节课对材料失去了新鲜感。一般的,材料在教师预设的活动环节中逐一呈现。以笔者执教的《被压缩的空气》为例,所准备的材料有瘪饱不同的篮球3个,针筒、橡皮每小组一个,喷雾器、空气榔头、自制空气枪(胶卷盒、橡皮泥)每小组一套。这么多的材料,在课前我全都藏在了讲台桌里,学生的桌上也是空无一物。上课以后,我按照每个教学环节,依次呈现各种材料。用针筒来研究被压缩空气的特点,用篮球来验证……特别是在后半节课,当我问到“在日常生活中,你看到的那些物体是根据压缩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这一原理制作的呢?”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空气榔头。这时我立刻把在讲台下藏了许久的空气榔头展示在学生面前,引起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学生情不自禁地举手,想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材料在一堂科学课中非常重要,材料不在于多,而贵在精。一样好的材料,呈现在恰当的时间,将会使学生永久记住这一瞬间。

二、重探究体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其实,孩子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小孩子对周围陌生的环境和事物充满了好奇。我们要做的是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不仅要保护,还要使它逐渐成为孩子们获取知识,研究探索的内驱力,探究体验可以满足学生的这一要求。

科学课上,探究式教学法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四个环节构成:一是教师创设情境,二是学生提出假设或答案。三是检验假设,四是作出结论。四个环节是要在不断循环中逐渐向客观真理靠近。在小学课堂上,让学生做的是对已经形成的固定概念做模拟探究。对老师而言,这些知识是已知的,而对学生而言,这些都要向科学家一样用正确、严谨的推理过程去获得。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答案与老师预期的答案有可能大不一样,在这时老师应该重探究体验,从学生的探索过程中去评价,而不是以结果论英雄。科学家有可能研究了数十年,没有一点成果。但在本身的探究中科学家得到了不少的东西。学生也可能在课堂没有所谓的结果,但有时候没有结果也是结果。

美国科学课《仓鼠威利》的教学案例给我们以启示。老师为了让学生明白“蒸发”的概念,指导学生进行了不断地检验:老师引导学生对班级中的撒水壶进行观察,学生发现,水壶中的水,过了一个晚上后变少了,老师借此发现,组织了探究活动。第一次有个学生说是老鼠喝了壶中的水。老师很欣赏他的回答,并让他想出了验证的方法。学生把水壶的盖盖上,结果第二天,水果然没有少。学生很高兴,以为水真是老鼠喝的。然后老师引导学生质疑:水真是老鼠喝的吗?为了证明水是老鼠喝的,学生进行了第二次验证,在水壶的四周铺上沙子,但学生发现,沙子上没有老鼠的脚印,水却依然少了。这时新的疑团产生了,好奇的学生迫切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师很耐心,根据学生的猜测,又继续新的探究和验证。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对第一个学生的好奇心起到了有效的保护。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的是“蒸发“这一概念,与老鼠毫无关系。但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并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是有价值的,因为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作出这样的假设是合理的,用这样的实验来验证是符合一定逻辑的。老师也清楚明白了这点,因此对这位学生的回答表示赞赏,并且不断重新让学生发现新的问题,进行一次又一次的验证。学生的好奇心被保护后将会使学生产生新的好奇,因为学生的探究方法在这样的过程中被肯定、强化,这将鼓励他继续用这样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不断地探究体验,能使学生逐步养成用好奇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当学生用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被一次次的肯定和强化,这就意味着学生的科学素养在逐渐提高。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观察事物特有的习惯。这样习惯能使学生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引起探索的冲动,能使学生在别人作出结论后提出有价值的质疑。

镇小的科学课刚起步,在上完三上年级的第一单元——植物单元后,有一天,在学校门口,一位学生把我拉住,向我描述,他观察的松球时的发现。他说他发现松球放了几天后,有的慢慢变大了,有的没有变大。在上完三下年级的沉浮单元后,有同学捡来了广玉兰的花蕾在尝试,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松球和广玉兰的花蕾,对于一般学生来讲,不会引起注意,但对于有过探究体验的学生来讲就不一样了。这样的学生的出现,说明我们的科学课的重要价值。

面对花蕾或是种子,如果学生没有见过,我相信许多同学都能对它产生一定的好奇,他们想知道,这是什么。但在知道是什么的情况下,一般同学就会对它熟视无睹,而经常在探究体验的同学,他照样能产生好奇,能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

曾经有心理专家做过这样的实验,测量不同国家学生在面对同一问题时的脑电波。美国学生出现的脑电波波幅很大,而中国学生的脑电波是平的。中国学生习惯了灌输的教学方式,他在静静等待老师给他答案。而美国学生已经对问题产生了好奇,都蠢蠢欲动了。

国际科学联合会(ICBU)从1994年开始组织了科学能力建设委员会(CCBS)专门研究世界范围内推动探究式的科学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后,小学科学教育开始在发展中国家推行。世界对科学的教育倍受关注,各个国家都已经逐渐认识到科学教育是科学技术能力建设的核心。可喜的是,我们的科学教育从去年已经在全国普及。我坚信:只要我们能不懈地努力,我们的学生都会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TOP
13#

自评:

必修:

一、读书笔记(5本)

1、读《小学科学教育“探究——研讨”教学法》

2、读《小学科学案例专题研究》

3、读《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

4、读《科学究竟是什么》

5、读《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

自评20分,每篇4分

二、教学实录及反思(3篇)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被压缩的空气》

3、《各种各样的岩石》

自评12分,每篇4分

三、原创文章(3篇)

1、《由“戆大”学生想到的》

2、《农村小学科普教育资源探究初探》

3、《我们能为科学教学做点什么……》

自评12分,每篇4分

四、参加在线主题研讨,并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个我不知道,怎样算在线研讨。上虞的群行不行啊(参加了4次)8分

五、现场研讨活动

上虞城东小学  8分  8号去杭州的结业也可以算分 8分

选修

一、发表高质量的主题。

自评12分  (精华2篇8分,其余好的4篇应该有吧8分)

二、转贴有价值的文章

自评8分  每篇1分

三、积极参与论坛交流。

自评3分 每30贴1分

四、积极上论坛学习

应该有10分吧,论坛上看不出

总计 100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5 9:29:04编辑过]

TOP
14#

以上是我根据最高分计算,是理想状态,请评委老师酌情量定。谢谢!
TOP
15#

博客地址:http://wubin98146.bokee.com/
TOP
16#

请班委审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