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婆婆纳2011——2012学年教学记录 [复制链接]

1#

[原创]婆婆纳2011——2012学年教学记录

      送走了一批六年级的孩子,今年还是教五六年级。本想跟学校申请去教三年级的,不过学校说五六年级的科学比较重要,只是让我教高年段。也好,不用重新备课,对教材也比较熟悉了,对实验室实验材料也比较熟悉了,我的工作量相对的轻松些!


     上午五年级两个班,(2)班纪律还很好,(3)班也还行,比我预想中的好。原来在他们还是三年级的时候接触过(3)班,那是我最惨痛的经历。直到昨天还很害怕走进他们班,不过后来给自己打气:我这一年也不是白过的,饭也不是白吃的,如果我还不能搞定他们,那这一年不是白活了??


      第一节课不过是先自我介绍,然后点名认识一下新同学,讲一下科学课的要求,最后大家交流暑期遇到的有意思的事情。


     下午五(1)班,最后一个环节还比较活跃。前面提了几个问题,也顺利解答了。突然一个学生说,暑假去了西安翠华山,翠华山有一个冰洞,外面很热,但是里面只有零下四度。这是为什么?我一下愣住了。姑且不论这西安到底有没有翠华山,学生说的话真的可以相信吗?不过所幸,这一年不是白过的,即使内心发慌,表面却平静如水。


      我将问题抛给学生,这是一贯的计俩!“有没有同学能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为什么外面是酷热的夏天,洞里面却是寒气逼人?”无人举手。


    “大家可以大胆的猜想,许多科学家都是像我们这样,当遇到一件不能解释的事情就先猜测,然后再证实可不可能,他们都是经过无数次的错误答案之后才找到正确答案的。”“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把窗户都打开,教室里即使开了空调,但是教室里的温度会降得很低吗?”


      学生好像有所顿悟,洞通过厚厚的岩层与外界隔绝了。我继续问:“已经解决了这个大问题中的一个小问题了,那么洞里的冰可能是怎么来的?”


    “我看到书上说,有的地方的冰是几万年前遗留下来的,到现在还没融化。”一位学生补充道:“我觉得可能是很久以前冰掉进洞里了,然后石头又盖上去了,造成了冰在山洞里到现在还没有融化。”


     “大家觉得这种猜测合不合理?”大家纷纷表示是有可能的。“老师今天觉得非常高兴,因为我们的同学不光会猜想,而且会动脑子作出合理的猜想,合理的猜想不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也不是不经大脑思考的乱说,而是经过认真思考,认为很有可能的、非常接近事实猜想。科学课上就要经常让同学们做出合理的猜想。


      这节课终于上完了,发现自己还是进步不少,对于课堂中的突发问题学会冷静,学会将问题抛给学生,学会引导学生思考。


      想想今天记住了哪些学生的名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8 8:33:39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这样的上课真好~~~其实科学我们身边的生活,通过生活中的发现,让学生了解科学,喜欢科学,学会科学里的技能知识!
TOP
3#

       今天两节后一个人在办公室给五年级的学生分组,正是认真之时,却听见有人喊我,以为是某位老师,结果是三年的一位学生的奶奶。我赶紧起来,不知道什么事。那位女孩我认识,只是不知道她这么喜欢我(窃喜中……)。她知道三年级要学科学,就希望我教她,但是我一直教五六年级,很忙,她也没来我办公室外找我,所以托她奶奶过来问我教不教她们班?真是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我说:等她上五年级了,我再教她,到时一定严格要求她。呵呵,一直以为不会有家长过来找我的,因为我只是一名科学老师,家长们还不够重视,他们认为孩子只要学好语文、数学、英语就好了!


      跟孩子的感觉真是奇妙,因为一直教高年级的缘故,我比较喜欢大一点的孩子,反倒不喜欢低年级的孩子,因为我觉得高年级的孩子虽然很吵、很闹,但是你跟他说理,他听得懂;低年级的孩子就让人很无语。但是那个小女孩真是特例,从她还是一年的时候就认识我,直到三年级,她还记得我。被人记得是一种幸福!

TOP
4#

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很单纯和快乐的。我们这边高温,还没有开学呢,期待新的学期。

TOP
5#

以下是引用漫步云天在2011-9-2 22:23:00的发言:

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很单纯和快乐的。我们这边高温,还没有开学呢,期待新的学期。


刚开学,暑假懒散惯了,有些不适应!嘿嘿!

TOP
6#

我们教师的幸福感来源于被我们的学生信赖、牵挂……我们辛勤耕耘,不求其他回报,得到这些足矣。
TOP
7#

受宠若惊是因为科学课被冷落已成常态。

TOP
8#

呵呵,学习,很积极!
一切都会过去,明天各人又将各奔前程。生命无所谓长短,无所谓欢乐哀愁,无所谓爱恨得失。一切都要过去,像那些花,那些流水……简单便是快乐……
TOP
9#

                                       《种子发芽实验(一)》教学反思


      第一课终于上完了,感觉还是如此的混乱!记得一年前校长在听过我课之后,给我这样的建议:一节课可以上哪些内容应该在课前计划好,而不是下课铃声响了之后,上到哪儿就停在哪儿。


     这节课有两个环节:一是猜测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二是设计实验验证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其中第二个环节是重点。我的这节课用了一个半课时讲完,第一课时先总体的了解本册要学习的内容并完成了第一个环节,第二课时我的重点是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每个小组依次说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且修改自己的方案。


     全班7各小组,第一小组研究的问题是:阳光是否是种子发芽必须的条件?第二小组: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第三小组: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第四小组: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第五小组: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应的温度?第六小组: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第七小组:水是不是种子发芽必须的条件?


      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我下去先问一下各小组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遇到有重复的问题及时要他们重新在选要研究的问题,孩子还是有惰性的,他们会想:别的小组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也研究这个吧!


      在第一个小组汇报完之后,我问:当才认真听了第一小组汇报的同学,请举手!大部分同学举手了,我点了一位刚刚并没有认真听但是举手的同学,她刚说,我就指出其中的错误,反问她,倒是把她问住了。我随即说道:看来有些同学并没有认真的听第一小组的汇报。如果你们没有认真听就不会发现他们的错误。我再问一次,有哪些同学刚刚认真听了第一小组的汇报,请举手!这次举手的同学少了很多。


     等第七小组汇报完,下课铃声响了。我匆忙地把小组长叫上讲台,发了实验材料,让他们带回家做实验。也不知道过几天实验效果是怎么样,姑且再看吧!


     还有两个班没上这节课,看来还是要控制好时间,最好的状态就是发完实验材料,在强调完实验中认真观察并且做好记录在下课。

TOP
10#

以下是引用支点在2011-9-4 15:32:00的发言:

受宠若惊是因为科学课被冷落已成常态。


是的!昨天开家长会,我们科学老师是不跟家长见面的,只有语文数学英语。

TOP
11#

       看了论坛里的帖子,学习了其他老师好的方法。


      在六年级教授新课之前,我问了一些问题来测一下学生已知的知识水平,譬如第一单元问:我和大象在玩跷跷板,我有没有可能翘起大象呢?第二单元,我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拱形,问大家:你联想到什么?为什么拱桥没有桥墩的支撑却也非常坚固?第三单元:什么可以是使指南针发生偏转?初了磁铁、铁、地球磁场,还有没有其他的东西?第四单元:你认识窗外的植物吗?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动物可以分为哪几种呢?蜗牛是不是昆虫?蝙蝠是不是鸟类?


     课上会听到一些很有意思的回答,其中大部分学生都已听说过杆杠原理,只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大部分同学知道拱形要坚固但不知道原因。只有一个学生说出,电能使指南针偏转。窗外的植物很少有学生能叫出名字,动物的种类大部分学生知道,也知道蝙蝠不是鸟类。


     课后有一个学生过来问我:老师窗外的植物是不是广玉兰啊?我说:是啊!还有一个学生过来问我:老师,翼龙是不是鸟类啊?这个问题嘛,当时我还不知道答案。就问他:你觉得呢?他可能也不太清楚。后来我想清楚了,我还是没有告诉他,等他们上了六年级的科学课之后,这也许并不是什么难题,他自己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自己寻求答案。

TOP
12#

                                 《昆虫记》读书笔记

     前几天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以为是《昆虫记》,直到快要看完的时候才惊得发现:不是《昆虫记》,而是《寻虫记》!不过《寻虫记》也很好看,插图很精美啊!前提条件是你要对昆虫的幼虫不那么敏感,看到那毛茸茸的、浑身肉嘟嘟的小东西不会浑身寒栗。


     看完《寻虫记》在看《昆虫记》,当然也是少年版的!我发现我不适合看全是文字的书籍,必须要有插图才能吸引我。


    第一章讲的蜣螂滚圆球,储存食物。没看《昆虫记》之前,看过《微观世界》,片中有一个镜头特写就是:蜣螂滚着圆球遇到了一个小山坡(在人类眼中那不过是一块小石头而已),蜣螂并没有退缩,反倒是掉头,用后肢顶着圆球奋力往前。好像是要使出浑身的劲儿要闯过这个难关,一次不成再来一次。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觉得可笑:难道蜣螂遇到困难不会后退吗?再去寻找一条平坦的道路不就可以了吗?却也觉得可敬:不是只有人类,自然中所有的生命都很努力的活着,即使是这么小的蜣螂,做着人类不屑一顾的是事情——滚粪球——也这么一丝不苟。


     《昆虫记》中还介绍:有时会有伙伴一起来滚圆球,不过不是真的伙伴,而是强盗。在路途坎坷段,只出很少的力,待到平坦大路时,就向主人攻击,趁机夺得主人的劳动成果。有时等到主人钻洞时在分球上躺着装死,待主人钻更深的洞,便又活过来了,滚着粪球远远的逃走了,等主人从地下回到地上,发现圆球不见了,只得再去追回来。运气好的话,会追回来,运气不好,只得望望天空,再深呼一口气,重新再滚一个圆球。


     看到这里,心里不禁笑了起来,一个小小的蜣螂竟有这么多的心思!

TOP
13#

      教师节,科学老师很悲催!


      一进校门,就能感受节日的气氛!因为上午没课,几乎没学生送花给我!第一节课下了,六(1)班来了位男生,我从来没想过他会喜欢科学老师,他是聪明型的,但是上课也不是很遵守纪律,自己管不住自己嘴巴,爱讲话,基本上每节课我都要瞪他一次,第二节课课间,去五(2)班监督学生喝牛奶,又来了一位男生,就是上节课因为他讲话我连带着批评了那一组,没没让他们小组做实验。没想到他居然会给我送花,他也是属于聪明型的,同样也是喜欢在课上讲话。接着就是一位小女生也送花给我了!


      科学老师受到冷落是常态,只是我没想到的送花给科学老师的都是科学老师很头疼的学生,他们很聪明,喜欢动脑筋,但同时上课又喜欢讲话,影响上课纪律!虽然学生看不到这个帖子,不过还是希望他们在课上不要让科学老师这么头疼,让科学老师喜欢你们更彻底一点!

TOP
14#

该说什么呢?教师节我教六个班收到两张卡片,还是很欣慰的,至少还有学生惦记。纪律差的越容易和老师亲近,这不是现在的体会。
TOP
15#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反思


     今天在五(1)班上《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讲到黑暗中和阳光中茎的粗细,我就想当然的说:阳光中绿豆芽的茎要粗一些,黑暗中要细一些。有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观察到的现象是黑暗中要粗一些,阳光中要细一些。”我赶紧回过神来,因为我自己也做了实验,认真观察的话,的确是黑暗中绿豆芽的茎要粗一些。我赶紧改正过来,并鼓励那位学生观察得很仔细。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确还不知道,不过即使自己不知道原因,也不能掩盖事实啊!我也很诚实的跟学生说:“至于为什么黑暗中绿豆芽的茎要粗一些,我回去还要再查查原因,下节课再来揭晓答案。”


     在(2)班上课,我故意问同学们:“阳光下和黑暗中,哪一个茎要粗一些?”结果都是不假思索地告诉我:“阳光下的——粗!”我让他们再仔细看清楚,学生才改口。


     我在想:吃的绿豆芽就是吃茎的部分?如果在黑暗中,绿豆芽的茎要粗一些,那么发绿豆芽必须在黑暗的情况下,绿豆芽的茎才能又粗又壮?回来百度“发绿豆芽的过程”,得知:发绿豆芽要在黑暗的环境中。


     求解释!为什么绿豆芽在黑暗的环境中,茎要粗一些?


     当然我知道绿豆芽长期在黑暗的环境中是不能存活的。我实验的具体该过程如下:放假当天,我把绿豆种子放在黑色的塑料盒中,浇了很多的水,足够三天的生长了。放假过后再去看,黑暗中的绿豆种子已经发芽了并且长得很高了,没有加盖的绿豆种子没有发芽,因为水干了。赶紧再加上水,今天就发芽了!

TOP
16#

                              家访札记(一)


      本学期除了带五六年级的科学,还有五(2)班副班主任的工作。其实副班主任的的工作比较轻松,就是配合班主任管学生升旗早操以及课间的牛奶。第一次接触副班主任的工作,这样可以多了解一些学生,能快一点记住学生的名字。


      本学期很特殊,学校安排了家访。从9月16日开始,我们就打响了家访的第一枪!学生家离学校还是比较近的。冯适,一位小男孩,在班上真是很乖,不要老师操心,什么事自己都可以做好。爸爸是大学教师,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很是用心。一进班,班主任袁老师就向我推荐了冯适,说他态度很认真,在班上是少有的既沉稳又大气,我也对他刮目相看了。不过呢,在科学课上从未见他举手。今天才知道原来是他觉得科学课上老师讲的东西太简单了。哈哈!没有城府、说话时不时引来一片笑声,而自己只是很腼腆的笑着,太可爱了。


     六点结束了家访了。下次任务会更重!

TOP
17#

        


                                家访札记(二)


       9月19日,周一。


      今天上班天气就异常的冷,周末呆在家里不出门倒没觉得有多冷。没想到下午两节课后,袁老师说今天要走访三家。虽然天气寒冷,但是也要坚持。


       下班之后,等袁老师搞定班上的卫生清洁我们就出发了。在学校里面两家比较近,谢清心和张星语两个小女孩,谢清心比较文静,张星语就比较活泼。学校安排家访并不是只是应付区里的要求,每位班主任都想把这件事做好,因为通过家访知道孩子除了在学校在家里都干些什么,他们是怎么学习生活,看一下他们生活的环境,要知道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认识谢清心要从班上挂在墙上那幅画说起,一幅题名为“国色天香”的水彩画,画中的牡丹饱满欲滴,上面写着“谢清心画”,我知道了原来班上有位小画家。还有第一次给科学教室做清洁,谢清心非常认真踏实,做完了自己分内的事,主动过来问老师还要做什么。


      张星语是小组长,平时上课发言还比较积极。家里奶奶照顾的很贴心,妈妈是大学老师,是兼顾工作和家庭的人,其实很不容易的。真是没想到张星语居然在家里是赤脚的,我们看了先是吃惊:今天天气这么冷,怎么还赤着脚站在花岗石上呢?没想妈妈解释道:从小到大,一年四季都是这样。这样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所以她身体特别的好。因为有奶奶的照顾,所以她在生活比较依赖于奶奶。可是看得出来:她也想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她也想老师除了认可她的学习之外,也要认可她生活自理的能力。除了学习,每个星期在家还要练习钢琴,最近又说想要学习古筝,她是可以主动去要求学习的孩子,比较听话的,在学校老师都比较放心的。


       然后是梅源元家,爸妈都是英语老师,爸爸非常爽朗,妈妈则十分安静,我想源元是典型的继承了两人的特点,在学校很安静,在家里跟爸妈非常要好,有点小撒娇。不过一般女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都喜欢跟爸爸撒娇,以后长大就不会了。源元喜欢拿着DV四处捕捉生活瞬间,不知道这样一个小女孩心中到底在想什么,但是可以看出她是那么的热爱生活、细心地观察生活,如果不热爱生活,她就不会想到用DV记录了。我们在跟她爸妈聊天的时候,还偷拍我们呢!我们准备要走的时候,她主动跟我们说:“石怡家也住这附近,要不要去石怡家?”袁老师一听,觉得可以。既然在这附近就可以在今天完成了。


      刚到石怡家,她妈妈就说:石怡听说袁老师要来都慌了,不知道要穿什么鞋。我们听了大笑起来,因为此时的石怡又恢复了淡定的姿态。石怡是科学课代表,平时非常热情,见到老师都主动问好,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上次教师节她的独舞,偌大的舞台只属于她一个人,全校的观众在她眼中似乎不重要,她沉浸在自己的表演中,丝毫没有胆怯,就像一只精灵,只为自己而舞!这种淡定是很难得的,因为喜爱舞蹈,对于未来也有自己的想法,突然觉得这些真的就是只能家访的时候才会发现的问题,平时在学校你是不可能知道她们心里到底怎么想的,当时也没有时间跟她们细细聊天。


      已经九点了,我和袁老师赶紧在外面吃了一碗面,热气腾腾的,吃完了全身感觉暖和多了,这样也就有了抵抗寒风的资本了。袁老师不放心我一个人走回家,还特意将我送走大学门口,相对来说学校里面让人放心。真是谢谢袁老师!等回家已经九点半了,已经没有时间再看每天期待的电视剧了,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先记下今天的所得。如果没有家访,我可能不了解她们生活的环境,不知道她们除了学习还做些什么,不知道她们的兴趣爱好。家访在如今一个快餐时代,对于家长、孩子、老师来说都是头一回,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学生都盼着老师到自己的家里去家访。


 




       

TOP
18#

这样的随笔很好, 学习了
TOP
19#

      九月就这样过完了,组织学生写科学小论文,到现在只有5个学生写完了!
TOP
20#

                                            《电磁铁》教学反思


      十一之后有公开课,在五年级试教,这节课有两个重点,一是制作电磁铁,让学生明白电磁体的特点:通电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二是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与什么因素有关。前面缠绕线圈就已经浪费了很多时间,导致后面的一个实验还没做完就已经下课了。请了两位老师去听,一位科学老师,一位语文老师。科学老师给我的建议是:在制作电磁铁的时候除了让学生明白电磁铁的磁性之外,还有让学生明白: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的全书有关,这样可以避免猜测“电磁铁的南北极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学生猜测: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圈数有关。


     课堂上学生猜测“电磁铁南北极与什么因素有关”?有四种答案:一、与电池的接法有关;二、有线圈的圈数有关;三、与线圈的缠绕方向有关;四、与线圈缠绕的疏密有关,在课上也不好直接否定其余的两种猜测,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语文老师给我的建议就是精炼语言,科学老师的提问一定要有指向性,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要求和心理特点。

TOP
21#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反思


     《阳光下的影子》在(2)班第一次上的时候,实验有两个任务:观察阳光下影子长度的变化和阳光下影子方向的变化,但是实验之前没有说清楚,只说到阳光下影子长度的变化,学生也没有注意到方向的变化,最后只是通过板书让学生说出阳光下影子方向的变化。在理解阳光下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时,应该辅以板书,让学生更为直观地发现规律并且运用规律。下次上课注意这点,板书很重要!


     在(3)班上课的时候,实验之前把说清楚了,任务明确了,实验效果很好。科学课上明确任务很重要,在实验之前把实验细则说清楚,学生一旦开始实验就很难停下来再听老师将了,总是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在(1)班上课干脆学生一到实验室就把实验做起来,然后进教室,等我讲一些,10分钟就过去了,然后再让学生出去看一下,阳光下的影子长度和方向的变化。10分钟后再出去看,影子变化很明显。然后在引出影子的变化规律,古代的日晷制作原理就是这样的,不同时刻影子的方向不一样,长度也不一样。

TOP
22#

                                            家访札记(三)                         


      昨天又去家访了,每次进入一个家庭的时候就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氛围。有的家长看到老师家访很局促不安,孩子也一样,有的家长跟老师之间的谈话可以非常随和,就像茶余饭后的聊天;有的孩子非常欢迎老师去家访,老师还没到就已经在门外候着。大概是这样的,在学校表现不好的孩子就不希望老师家访,心想:老师是不是要去家里告状啊?是不是要去我家里批评我呀?在学校听话的孩子、表现比较好的,经常受到老师表扬的孩子就希望老师去家访,希望老师更了解自己,但也有部分在学校表现好的孩子对于家访持无所谓的态度,这跟他们对于老师的态度有关。


   在家里看到跟在学校不一样的孩子,有的在家里就比较乖,比如王泽,在学校那就像脱了缰的野马,昨天家访时他在家做作业的样子又十分认真,字也写得非常工整。走进刘澈的家,完全感受不到他已在书房里安安静静地写作业了,学校里无论课上课下,总能听到他的声音,在我的科学课上,他也非常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一般在课堂上积极举手的孩子都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不喜欢举手喜欢插嘴,这一直让我很头疼,我也一直在尽力的训练他们在表达自己观点之前先举手,而且在别人说完之后再反驳别人的观点。家访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今天他上课的表现就很有进步,举手回答问题,很有礼貌。钱致远在学校就挺活泼的,在家里也是一样,他的天真是透在骨子里的,没有小心眼、没有什么烦心事,一十足的乐天派!爸爸妈妈在跟袁老师聊天的过程中也能放声大笑,没有一点不安的情绪。他悄悄地拉着我去看他种的绿豆种子,种子已经发芽长得很好了,但是我们上课的内容已经完了,他很期待的问我:“绿豆种子能长多长时间?”“如果你用心去种,它就会开花结果,到它开花结果的时候你就很有成就感,因为你是灌溉它的人!它什么时候开花,我暂时不告诉你,让你自己去发现。”


    家访完后,深感责任之重大啊!现在的孩子跟过去的不一样,我感觉以前小时候爸爸妈妈在我们三个人的教育上没花多长时间,没有像现在一个家长管孩子的语文、一个家长管孩子的数学或是一个家长负责赚钱养家、一个家长负责孩子的学习,我们三个从来都不是老师头疼的对象。我深知: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就像天下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但是仍然有一个问题:以后自己的孩子该如何对待?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学校的特殊性,孩子的家长大部分是老师,他们在学校教育其他的孩子,在家里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呢?有的家长忽略了自己的孩子的成长,这是很不值得的!我一直不认同为了别人而忽视自己身边的人,也许会有人赞扬他们先人后己的精神,但是如果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教育好,又有什么资格来对别人的孩子说教呢?我以前常常想:我以后的孩子肯定是要他多接触自然的,学会以礼待人,懂得感恩,懂得理解爸爸妈妈辛苦,成绩好坏倒无所谓。现在一想,可能以后我做不到!现实跟理想有多远?


 

TOP
23#

     跟一位同学聊天,她在一个培训机构工作,这个培训机构不同,还比较重视科学,已经很难得了,她每天的任务就是去不同的学校上秀场课,招学生。所谓秀场课就是上一节别开生面的科学课,让学生大开眼界,愿意进培训机构学习,家长也愿意掏钱。她跟我讲道:最有意思的就是上干冰,制造烟雾的过程,孩子们都睁大了眼睛看,特别感兴趣。但是之后就没有那么多的秀场课了。她自己开发秀场课的主题也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的科学课也不是每节课都有实验并且实验是吸引人的,科学课应该还有一部分的内容,教给他们科学知识,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TOP
24#

 


此帖收集至“个人(团队)成长贴、微博汇总”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3071&page=1&star=1


 


继续努力,加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