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创新、学习 [复制链接]

1#

创新、学习

     6月21日晚上20点30分,中美“广角”工作站又一次迎来了网络研讨活动。导师美国麻省州立大学张红琴博士和工作站全体成员参加了这次语音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内容是研讨6月15日在新塘小学开设的两堂研讨课。陆祝林老师的《矿物的特征》、罗海军老师的《给矿物分类(一)》。

    在交流活动中,学员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指出不足和改进意见。以下是简单的信息整理。

    首先两位老师的课是高效有质量的课。

    大胆创新的教学设计。如陆祝林老师教学导入用生活中常见的饼干,与矿物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相同的地方;罗海军老师对学生座位进行调整,不仅使学生有特殊体验,也是我们听课的学员们有不同一般的体验。并且在活动反馈过程中生生交流评价,把记录单展现在周围墙壁上以后,再让学生自己评价,充分体现了活动式教学设计,值得我们学习。

    正确的理念方法,有效的合作学习。陆祝林老师的课,学生先是独立学习,然后是全班交流。罗海军老师的课,先是2人小组后全班交流。真正做到了学生有效交流与学习。

    当然学员们也提出了不足和改进。如两位老师,在出示观察注意事项时,都是内容偏多,看一遍根本记不住。建议是注意事项内容尽量精简一些,或者在学生活动过程中PPT一直展示在那里。

    陆祝林老师在学生汇报描述岩石特征后,让学生直接将记录单带回去。其实每一组都只有1位学生观察一种矿物,那么在汇报时,其他学生就没有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建议是把矿物贴在记录单上,当学生汇报完后,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观察和补充,如果是比较合理的补充,就应该把这个信息记录上去。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矿物特征的印象。

    罗海军老师的课,学生小组成员2人一组,分组太小。记录单较多,导致学生在生生评价过程中,只是浏览性的评价,有些学生来不及评价其他小组的记录单,便匆匆做了判断,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这样便使得学生有效交流的效果下降了不少。建议是把2人小组改成4-5人合作,记录单子少了,学生评价会更仔细。评价时也可以派一个代表去评价,这样评价可能会更有效。
                以上仅是简单的整理,见谅了。
分享 转发
TOP
2#

写得很详细,但是作为听课点评,我觉得还是选择其中一点或一个片段作深度剖析为上。
我的博客:http://nhd1981.bokee.com/    http://blog.kxsy.net/user1/nhd1981/index.asp
TOP
3#

谢谢您的建议,我会一点一点改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