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参加中美广角工作站网络研讨
主要是讨论何佳明《做一个钟摆》和高莹燕《磁铁有磁性》,每一次都有收获。
先谈谈自己的课。
1. 关于材料,我第一次试教时,我是准备了10种材料,让学生先对实验材料进行预测,然后再到教室里寻找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后来考虑到,既然要在教室里寻找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原先准备10种材料毕竟有限,不如直接利用教室里的材料,既省去准备材料,又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
2. 在教室里寻找材料也有弊端,因为在最后,学生寻找差不多结束后,没事干了,游离在外了。我在想,在大屏幕上放共同特点的2个大问题,可能会好些。
3. 本节课,对学生回答重复的地方还是有的,不过比以前应该要好一点点。
4. 其实是在上课过程中,我感觉自己有点点急,尤其是在学生对金属与铁的模糊概念问题上,没有处理好,没有澄清。
选择一个片段分析:(一)
T 刚才其他同学认为它们都带有铁的。刚才这位同学认为应该是金属。老师还带来了一些材料。大家看一下。
S 吸不住的。
T 这个可乐罐大家都看到过,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材料做的?
S 铁
S 铝
S 铜
T 铜做的
S 锡
T 说了这么多,那么你觉得这个能不能被吸住了?
【忽视学生回答,而且最后没有让学生了解可乐罐究竟是金属材料做的。而且只用这一种金属铝,材料的话太单一了。虽然我有准备铜丝,但是有些急,就没有出示铜。结果学生对于磁铁能不能金属这个概念仍然是很模糊的。
博士和学员们提出了建议,这个环节中,我可以多准备些金属材料,让学生看看,如果时间有限的话,教师可以实验操作一下,澄清学生的模糊概念。
在总结磁铁能吸那些物体的共同特点这个环节,我是有考虑到学生对金属和铁的混淆,也思考过该怎样去引导学生,但是最后讲出来的却变了。由此我想,对于这个课堂调控方面,我仍然需要多多学习,多多实践啊。】
S 不能
T 刚才有些同学试过了,是不是?
S 是
T 金属材料呀,为什么不能吸呢?这说明什么?这些能被磁铁材料吸引的物体一定是金属吗?
S 不是 ,铁
【首先这个教师提问,就有点问题,一下问了3个问题,其实前面2个问题还是比较开放,可以学生有话可说的,只是我的第3个问,马上就回到聚敛性问题了,结果前面两个问题就白提了。其实在这里,应该把第3个问题去掉。】
选择一个片段分析:(二)
关于磁铁谁吸谁的问题
T 现在谁来告诉我,结果怎么样?请你告诉大家,你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S 2003的那个
T 下面这个硬币
S 可以吸得。上面那个不能吸得。
T 你不同意见吗?
S 下面这个硬币可以吸得。
T 他刚才说可以吸得,
S 下面这个能吸,上面这个不能吸。
S 那个能吸,那个不能吸
T 能不能讲的具体些?
S 第一个不能吸,第二个能吸
【在探讨2个5毛硬币的环节中,学生讲其中一个可以吸,一个不能吸,其实这句话是不完整的。包括我自己,也是讲半句不完整的话:下面这个硬币(ppt有上下两幅图)他刚才说可以吸得。这里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把话将完整,讲清楚谁吸谁,如 下面这个硬币可以被磁铁吸引。这样在后面的教学中,可能就不会出现,学生提到的回形针的磁力问题。】
还有我自己感觉有一处意外,引导的还行吧。就是关于学生提到回形针有磁力,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如果回形针有磁力,那么可以去吸铁,如果不能吸,那就说明回形针并没有磁力。当然,方法应该可以再改进。
【总的来讲,尽管课堂中我们有很多预设,也思考过该怎样去引导学生,但是在实际课堂中,往往有很多意外,这就要我们老师去思考更多的东西。】
(仍然是大致记一笔,有不足之处请见谅,也可批评指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0 22:55:1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