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的分析、研究。课堂观察是一线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研究中却往往忽视了这种方法。
一、课堂观察与传统听评课的关系
1、专家评价:传统听评课“去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 崔允漷教授认为,传统听评课存在一个“去专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简单处理,集中表现在这么四点:一是进入课堂时,听评课者自己没有充分准备,也没有与上课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二是听课过程中主要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没有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足够的关注;评课时缺乏有证据的观点,漫谈式、即席发挥话语过多。三是评课结果往往只是体现为一个无法解释的分数。四是使用结果时往往错误类推,以一堂课类推教师的其他课。”“其次是‘为听评课而听评课’。”崔教授提到,一些人把听评课当成任务来做,造成老师们开课并非出于主动的为了自身专业发展和学生有效学习的愿望,而是迫不得已完成学校安排的任务。再次是评课的形式化,很多参与听评课的老师在发言时,要么大而全,要么过于客套,要么由专家或教研员把课堂变成了“一言堂”。另外,“去专业”还表现为“不合而作”。崔允漷把传统听评课群体中存在的三种独立角色进行了描述:一是“评课专业户”,该类人自己很少或几乎不上课,然而评课是他们的中心工作;二是“模仿专业户”,听课仅仅是为了模仿;三是“听课任务户”,即听课就是为了听课,没有问题,不去思考,甚至也没有任何反馈,按规定填写“听课手册”了事。“简单处理、任务取向、不合而作的现象一定程度地说明了听评课应有的专业性的丧失。”崔教授总结说。
2、改革趋势:听评课期待“三大转变”
传统听评课方式存在“效率低下”、“随意性较大”等问题,那么应如何改变这类状况呢?崔允漷提出了“三大转变”——简单变复杂、对立变理解、业余变专业。
崔允漷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改变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对一堂课的评价,要考虑个体、时间、空间、情境等多种因素,把小整体放到大整体中去思考。必须正视教学的复杂性,以复杂的思维和观点去看待教学活动。无论是听评课的动机、过程还是结果,都要主张多样性的统一,并且多样性之间必须要有必要的张力。“还应该从对立思维改变为理解思维。”崔教授强调,参与听评课的人需要考虑以下三点:一是基于“现场”,要充分考虑时间、空间、资源等因素就此课论此课,不要作过多的类推或假设。二是要充分考虑教师本人的独特性,挖掘上课教师好的东西,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三是在评课时,谈到存在的问题,最好“体谅优先”,要有证据、有针对性、有建设性地提问题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除了在态度方面的改变外,最需要改变的就是‘用业余的思维或方法处理专业的事情’。传统的听评课中,缺乏听评课的专门知识与技能,也缺乏专门的‘听评课人才’。其实,有了上课能力或研究能力,不等于就有了听评课的能力。”崔教授建议,一是要注重对“听评课”的研究;二是需要对教师进行专门的教育或培训;三是要明确听评课的主体应该是教师特别是同行(学科)教师,而不是谁都可以充当听评课者。对于目前正在探索实践的“课堂观察”方式,崔允漷很认可,他认为“课堂观察”对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形成学校合作文化等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课堂观察的目的
当课堂观察只是教师间非正式的专业交流方式时,大家能够分享课堂观察中的教育智慧,还能够品味课堂观察过程中的友谊。可是,当我们感觉并认可了课堂观察的重要性后,就开始让课堂观察登堂入室,并用诸多规章制度来保障它。就像把美丽的花朵摘回家放到花瓶里一样,你越是欣赏花朵的美丽,越是用花瓶去滋润它,它却因为离开了自然环境而日渐枯萎。当课堂观察成为教师的一项任务的时候,教师只是感受到了课堂观察带来的压力,却离教育智慧与友谊越来越远了。教师走进他人的课堂,可能会因此而发现他人的课堂经验,也可能总结出他人的课堂教训;但对于自己来说,既然主动地走进了他人的课堂,当自己走出他人的课堂时,也就得问自己一句话:我在他人的课堂中得到了什么?这才是课堂观察最为根本的目的。观察他人的课堂,鼓励他人是非常重要的,但最终还是要服务于自己的课堂,不仅仅要丰富自己的课堂经验,修正自己的课堂教训,还有必要加深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
1、观摩别人的课堂教学经验 对于勤奋的人来说,他的成功都是有道理的,而他的失败往往是无法避免的,也是找不到原因的。当我们去听他人的课时,在有人听课的情况下,相信上课人一定是勤奋的,对这堂课而言,还应该是全力以赴了;虽然每个人的课堂总是有不少的优点,也会有不少的缺点,但如果让我们向上课人学习,似乎优点更容易找到原因,而缺点往往没有原因,即使有原因也是上课人本人所难以克服的。因此,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听课人最重要的任务,并不是去批判上课人的缺点是什么,而是去发现上课人的优点是什么。由于上课人已经尽力了,表明对课堂教学中缺陷的弥补已经超出了上课人的能力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当听课人指出上课人的缺陷时,除了让上课人对自己越发没有信心之外,似乎对上课人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并不明显。经常听评课的教师应该非常有体会,当你为上课人指出课堂缺陷之后,虽然上课人在理性上都认可,可到了下一次上课时这些缺陷依旧存在。我们往往认为这是上课人不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事实上并非如此,不是上课人不接受他人的意见,而是他接受了他人的意见,但并没有能力来实施或者在他看来也没有必要实施他人的意见,而且往往是前者阻碍了教师对课堂缺陷的修正。更重要的是,当听课人只是指出对方的课堂缺陷时,这对听课人自己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没有多大的帮助,总是看见他人缺点的人,并不能证明这就是自己的优点。
竭力去发现上课人的优点,并谦虚地向上课人询问与学习产生课堂优点的原因,这是课堂观察中上课人与听课人最为良性的互动模式。在课堂观察中,上课人往往是被动的,听课人是主动的,问题在于听课人是用自己的主动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优点,还是揭示课堂教学中的缺点。在上面已经讲过,当听课人揭示课堂教学中的缺点时,不但找不到产生缺点的原因,而且还打击上课人与听课人对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当听课人竭力去发现上课人的优点时,不但可以上课人觉得富有成就感,而且还可以发现上课人取得课堂优点的原因。其实课堂教学在行为层面上的经验往往是不可以迁移,因为它是镶嵌在上课人的人生经历、知识背景以及课堂教学的背景之中的;真正能够为上课人带来收获的,并不是简单模仿上课人的成功经验,而是探索与学习上课人取得课堂优点的原因,通过对上课人取得课堂优点原因的移植,来优化与改造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与情境,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优点更多而缺点更少。
2、拓展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 当埋首于自己的课堂时,既不敢肯定自己的优势,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劣势。当教师走进他人的课堂,学习了他人的课堂优势,吸取了他人的课堂劣势之后,就会反身识别自己的课堂优势与劣势了。其实区分自己课堂教学的优势与劣势是相对容易的,困难在于如何处置自己识别出来的优势与劣势。每个人都希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但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有两种途径:一是填补自己的课堂劣势;另一是拓展自己的课堂优势。前者见效快,操作起来也相对容易;后者见效慢,操作起来也更有难度。其实,不管你如何填补自己的课堂劣势,补上来的东西永远都不如自己生出来的持久,如果有过补牙经历的教师对此应该有深刻的体会。在课堂观察中,用别人的成功经验来填补自己的课堂劣势,在短期内的确会有效;但别人的成功经验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学术经历与教学环境。与此相反,拓展出来的课堂优势,既有厚实的课堂教学基础,又与自己的学术经历与教学环境相匹配,往往会更为持久,而且更有利于自己课堂教学信心的树立与巩固。
在观察他人的课堂时,重要的是学习他人的课堂经验;在反省自己的课堂时,重要的也是发现自己的课堂经验。意识到并自我肯定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是学习他人的课堂经验与拓展自己的课堂优势的前提。课堂教学是一项非常个性化的工作,这就意味着每一位教师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课堂优势;只不过你的课堂优势可能多一点也可能少一点;你的课堂优势可能被别人认可也可能被别人否定而已。但是,没有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一无是处的,只不过我们在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时,要么通过教师间的相互比较来进行,要么以你是否足以胜任课堂教学职责为标准,而不是尽力去发现属于你自己的课堂优势。在教师比较的过程中,只认为课堂优势多于他人的教师与课堂劣势少于他人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在以课堂教学职责为标准来评价教师时,只认为课堂优势超过课堂教学要求与课堂劣势低于课堂教学要求,才是合格或者优秀的教师。因此,不管他人如何评价你的课堂教学,都不是绝对地发现与认可你的课堂优势,而这种评价模式压抑了许多教师的专业发展;事实上也杜绝了许多教师走“通过拓展自己课堂优势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这条专业成长之路。
3、反观自己的课堂教学不足 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拓展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但回避课堂教学劣势的主要途径,却是反观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当我们进入他人的课堂,他人就向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教育情境,在这个情境中,上课人的优点与缺点都表露出来了;更有意义的是,听课人通过他人真实课堂的观察,还可以影射出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与缺点。只不过听课人的缺点,可能是与上课人的优点对比而得以显现,也可能因为和上课人的缺点同一而显现。
对听课人来说,并非所有的教学不足都是需要避免的,也不是所有的教学不足都是可以避免的。课堂教学是一项艺术化的工作,教学优点越多,教学缺点越少,课堂教学就越富有创造性与艺术性;可是,正因为课堂教学是一项富有艺术化而非技术性的工作,所以课堂教学不可能全部是教师的教学优点,也不可能全部是教师的教学缺点,课堂教学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工作。当教师在课堂观察过程中,通过与上课人的优点相比而发现自己的缺点时,这就意味着有可能自己的这些缺点是可以弥补的,虽然弥补的方式方法仍然需要自己去探索,但从讲课人的成功之道中却是可以获得较大的启示。当教师发现自己与上课人有着同样的课堂缺点时,表明自己的课堂缺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很可能这些课堂缺点要么是不需要避免的,也有可能是无法避免的,这就为听课人有此课堂缺点寻找到了安慰,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创新寻找到了自信。
4、探寻课堂教学的内在机理 当我们在课堂观察中考虑课堂教学对讲课人与听课人的影响,往往只会给讲课人与听课人带来一些策略性或者技术性的思考;由于策略与技术总是镶嵌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之中,这就让我们越发地觉得课堂观察给讲课人与听课人带来的帮助,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当听课人给讲课人提出很多课堂建议之后,虽然讲课人在理论上非常容易接受,但在实践上却很少付诸实践,因为听课人与讲课人的人生经历与教育环境不同,所以他人的策略性或者技术性的建议就很难在自己的课堂中得以实践。当听课人从课堂观察中发现了讲课人的教学优势时,绝大多少情况都是听课人对讲课人的教学成功表示由衷的赞赏;可他回到自己的课堂中,只有极少数他人的课堂优势能够被借鉴与实践。道理还是一样,因为听课人与上课人的人生经历与教育环境不同,这些在此地成功的教学策略在彼处成功的概率往往很低。
要充分地发现课堂观察的功能,就必须站在课堂教学实践之上来观察课堂教学实践,从而探寻到课堂教学的内在机理。我们完全可以套用“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来说明课堂教学,那就是“一百个教师就有一百种课堂教学”,这就是课堂教学艺术性的体现。可是,尽管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个性化的集中体现,但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就完全依赖于教师个体的个性而缺少课堂教学自身的共性与规律性。可以说,课堂教学的成功都是一样的,但课堂教学的失败却是多种多样的;这就意味着不管是谁的课堂教学,它都有着属于课堂教学自身的规律性,而这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前提。需要强调的是,只是机械而又单一地顺应课堂教学规律的课堂教学并不一定是成功的,而且往往是不成功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遵循课堂教学基本规律的课堂教学,是肯定不可能获得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内在机理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的,我们将在课堂要素与结构中再阐述。
三、课堂观察的理念
走进他人的课堂,我们自己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在他人课堂中观察到什么内容。当自己穿了件黑色的衣服,你会突然发现人群中穿黑色衣服的人越来越多;当你买了辆永久牌自行车,你会发现那么多的人居然都骑永久牌自行车。其实,别人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别人骑什么牌子的自行车,并不会因为你的行动或者观察而发生改变,之所以你觉得有这么大的变化,是因为你对生活环境的预期发生了变化,而你的行动会下意识地满足你对生活环境的预期,从而在环境中搜索与寻找与你的预期相一致的事件或者现象。课堂观察也是这样,你听多少课,你怎么听课,这本身只是数量与技术问题;真正决定课堂观察结果与功能的,并不是数量与技术问题,而是我们自己的课堂观察理念,你有着什么样的课堂观察理念,你也就在证明与拓展什么样的课堂教学特征。完全可以说,课堂观察的数量与技术问题决定课堂观察的效率,而课堂观察理念则决定着课堂观察的效果。
1、“听别人的课”是为了“建设自己的课” 走进他人的课堂,并不是去做他人课堂的镜子,而是做自己课堂的大使。当我们以建设自己的课堂为目的走近他人的课堂时,课堂观察这项活动就是基于自己的内在动机而出发的,这会让我们在课堂观察过程中体会到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成就感,而不是单纯地对他人课堂进行“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般的卖弄。如果我们只是做他人课堂的镜子,在他人的课堂中,我们就会忘记自己的课堂,一味地品味与鉴别他人课堂。的确,在他人的课堂中,体验与品味他人课堂是课堂观察不可缺少的环节,但这只是课堂观察的任务而已;而课堂观察追求的目的,并不在于品味与鉴别他人课堂,而是考虑如何更好地建设自己的课堂。
其实,如果不把观察他人课堂建立在建设自己课堂的意识之上,也就很难深刻地体验与认知他人的课堂。当我们听他人的课时,往往会缩小他人的课堂优势并放大他人课堂劣势,会很自然地认为他人的课堂优势是机会所致,而他人的课堂劣势是客观存在;但在自己课堂中,又往往会放大自己的课堂优势并缩小自己的课堂劣势,会很自然地认为自己的课堂优势是客观努力的结果,而自己的课堂劣势是偶尔为之。当我们以建设自己的课堂为出发点来参与和体验他人课堂时,就会更乐意于认可并借鉴他人的优势,就会易于理解他人的课堂劣势,并在自己的课堂中回避掉。
2、“教师的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学习” 虽然在他人的课堂中,上课人不会把我们当学生;但在他人课堂中,我们的确站在了学生这一面。在自己的课堂上,尽管我们努力地想做到“因材施教”,由于立场的不同,使得我们离现实中的学生仍然很远,毕竟主观上的努力是难以改变客观上的立场与角色认知的。在他人的课堂中,给了我们走近学生,并站在学生立场上观察课堂的机会。一旦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观察课堂,就会给我们两个非常大的启示:一是决定课堂进程的,并不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而是学生的学习进程;二是判断课堂教学成功还是失败的标准,并不是教师本人能力如何与表现如何,而是教师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帮助有多大。
在他人的课堂上,如果我们放弃学生立场,就会与上课人结成同盟,将课堂中的优势归因于教师个人的能力,将课堂中的劣势归因于学生或者外在的环境,从而错失站在学生立场设计与体验课堂教学的机会。当我们在他人的课堂中,能够站在学生立场上体验课堂进程并感受到课堂真正的目的;再次回到自己课堂时,不但会改变自己的课堂理念,而且会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离学生学习更近,因此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深度。在笔者看来,课堂教学的深度,并不在于站在教师立场上如何设计与策划,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的花枝招展;而是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简捷而又有力,从而更易于被学生群体理解与接受。
3、“怎么教”服务于“教什么” 听课者作为课堂教学的旁观者,在课堂观察中既容易“断章取义”,又容易将“教什么”与“怎么教”割裂开来,而两者的综合会使得听课者更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表演”,而忽略课堂教学的系统性与目的性。作为听课者,我们往往是他人课堂教学的“插入者”而不是“跟随者”,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可能对他人课堂有全程的了解,可是越是阶段性的课堂观察,越容易放大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从而忽略教师在课堂前后的铺毡。作为听课者,我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可能有教师那么深刻,既然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已经慢了一拍,所以我们更乐于把观察重点放在教学活动上,从而忽略“怎么教”与“教什么”之间的关系。
要提高课堂观察的品质,不是在课堂观察中如何表现自己的“听评课能力”,而是更有效地拓展自己课堂观察的视野,在观察上课人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表现的同时,更要将上课人的教学活动与课堂教学情境结合起来,把上课人的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从而恢复课堂教学的系统性与目的性。其实不管教师在课堂上怎么表现,“教什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当“怎么教”凌驾于“教什么”之上时,这就是课堂“华而不实”的典型表现。当我们在观察他人的课堂时,并不是看他人教学活动的多姿多彩,而是看教学活动是不是能够真正地实现教学功能,也就是将“教什么”诠释得让学生理解与接受。
4、从“教学有效”到“教师成长” 在传统的观点中,总认为课堂观察的重心肯定是课堂,课堂观察的目的也就是欣赏他人的课堂优势,识别他人的课堂劣势;反观自己的课堂劣势,延伸自己的课堂优势。可是,不管你在课堂观察中发现了上课人多少优势,当你回到自己课堂时,能够照搬照用的还是微乎其微;不管你对上课人的课堂劣势提出了多么宝贵的意见,可当你下次再去听课时,上课人还是我行我素地延续自己的课堂风格,你的宝贵意见效果并不明显。同样,对于自己也是如此,尽管通过与他人课堂的对比,你识别出了自己的课堂劣势,但更多时候是为自己的课堂劣势寻找借口而不是理由;你认识到了自己的课堂优势,可真正要让你延伸自己的课堂优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所付出的代价,往往比弥补自己的缺陷更大。所以,看起来非常简单的课堂观察功能,但要在实践中发挥实效,就不再是那么简单了。
由此可见,课堂观察的目的既不是对他人的课堂进行鉴别与改造,也不是对装饰或者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而是通过课堂观察来优化听课人与上课人的课堂教学理念,来提升听课人与上课人的课堂教学能力,正是借助于对上课人教学专业水平的提升,借助于对听课人教学专业能力的提高,来实现对上课人与听课人课堂教学的优化与改造。不管别人怎么关心自己的课堂,也不管别人对你的课堂提出多么宝贵的意见,你的课堂总是受自己课堂教学理念的引导,总是受自己课堂教学能力的制约;换句话说,课堂教学既受自己课堂教学能力的支撑,也受自己课堂教学能力的限制,所有外在的因素要改变课堂教学品质,必须通过改变上课人的课堂教学能力才可能实现。
要听好别人的课,首先得把做好听课的准备,而在所有听课的准备活动中,最重要就是形成正确的课堂观察理念。但是课堂观察理念并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听课人课堂教学理念的自然沉淀。听课人的课堂教学理念有可能来自于阅读与观察,更多时候来自于自己对课堂教学的感悟与体验,前者可以让后者进展得更快,但却无法取代后者。所以,每位教师在走进他人的课堂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课堂观察理念,这些课堂观察理念有着别人所没有的长处,也有着自己无法克服的短处;之所以在这儿把自己所主张并在实践中尝试的课堂观察理念写出来,就是希望能够在彼此课堂观察理念的交互与碰撞中,能够让自己课堂理念中的长处更多,让自己课堂理念中的短处更少。并不希望,也不可能让这些课堂观察理念“侵入”阅读者的课堂观察理念之中,但相信“浸入”阅读者的课堂观察理念还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