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是一年中春、夏、秋、冬四时的总称。春、夏、秋、冬的每时均为期三个月,其每时的第三个月为季月。季月终了便进入另一时。因为四时中各有一个季月,所以四时亦称“四季”。在我国四季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
1、民间标准:我国古代以立春为春季开始,立夏为夏季开始,立秋为秋季开始,立冬为冬季开始。以夏历(农历)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季,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季,并把各季的3个月分别称为孟、仲、季,如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以此类推。但这种分季法与季节冷暖的对应关系并不理想。
2、天文学标准:以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四季。它是以春分为春季开始,夏至为夏季开始,秋分为秋季开始,冬至为冬季开始;即以春分至夏至为春季,夏至至秋分为夏季,秋分至冬至为秋季,冬至至春分为冬季。
3、气象学标准:一般以1月为最冷月,7月为最热月,故常以公历3月、4月、5月为春季,公历6月、7月、8月为夏季,公历9月、10月、11月为秋季,公历12月与次年1月、2月为冬季。这样,一年中最冷月(1月)和最热月(7月)刚好分别处于冬季和夏季的中期。这种四季的划分方法一般符合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
4、气候学标准:鉴于各地纬度、地理位置不同,冷暖季节也不同,故改为“候温”标准来划分。就是将一个月划分为六个候,每五日为一候,候温为一候的平均气温。候温划分四季的标准是:10℃~22℃为春季;大于22℃为夏季;22℃~10℃为秋季;小于10℃为冬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