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绍兴县科学教师看省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复制链接]

1#

[原创]绍兴县科学教师看省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透过问题看自己


绍兴县马鞍镇山海小学    陈玲娣


    非常有幸这次能跟随金老师出去观摩“2011浙江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活动包括4部分。其中,实验部分和课堂教学让我印象深刻。


    这次实验主要源于小学五年级下册课堂作业本的一题。惊讶非常惊讶,这不是我刚教过的一题吗?这不是我认为简单的一题吗?为什么经过喻老师这么一变题,就显得难了呢?为什么我当初就没有想到呢?


顿时,我觉得我想的很浅,我在看到这道题目时想的只是去完成这道题,怎么去做完这道题,而不是去想怎么去实验,怎么去改进,怎么去教。我只是在未做题而做题,并不是在为探究而做,上课虽然想到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也一直在贯彻这个精神,但下了课立马就现了原形,马上变成了应试教育。突然,我觉得教育也应该从小处着手,从平时着手,只有在细小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科学课的精髓,那你才真真正正成为了科学人,才会在教学中从有意识的传达科学味转变成无意识的传达科学味,让学生也能够在有意识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前提下,无意识的感受科学味。在学生的潜意识中留下一笔!


    而在课堂教学展示环节中,台上的教师要面对的是700多名教师,不仅要接受别人对他的考验,更是要接受自己对自己的考验。老师们能在这么多精神压力之下,完成了教学我觉得非常了不起,我很佩服他们。但是教学过程中同样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问题一:课堂语言的随意性。教学语言的随意性,会导致上课教学内容的随意性。会因为随意性的语言而让学生受挫,浪费学生的上课时间,甚至会缺少科学课堂中的科学味。没有目标或目的的语言会显得空洞,甚至让学生有一种“不听这句”也不要紧的错误认识。因此,控制自己的课堂语言的随意性是对老师们的一个大挑战,也是老师们的大过关。


    问题二:课堂教学到底是按教学计划走还是按学生走?看到这个问题,毫无疑问,当然回答的是“按学生走”,得到这个答案我不奇怪!关键是看你自己怎么变?这就考察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自身的素质。而这些正是我们教师在积累的阶段!


总而言之,只有你平时做个有心人,从小处着手,从问题处着手,才能正真进步!正真磨练自己!

分享 转发
TOP
2#

 

《食物链和食物网》听课感受


绍兴县孙端镇小   陈强


听了三节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课,分别作如下小结:


王伟文老师一课:


王老师的课,第一眼的感受是用上了我们从来没有用的过东西——电子白板,后来特地问了一下那边的老师,这家伙的价钱要三万多元。当然,这东西并没有白用,给这堂课添色不少。从一开始的学校花坛引入课时,让学生用放大镜去看看花坛里有哪些生物,再到后来所展示的一切东西,我对课件中形象的动作,漂亮的转换,以及活灵活现的界面表示深深的羡慕。所以说能够吸引人的东西,第一眼就要把人的心给勾住,这样成功就成了一半了。同时在这里说一点不足,放大镜给人的感觉不太真实,因为观察到生物时,只看到了一样,而与这样生物相联系的环境都给省略掉了。


再来谈谈王老师的设计。王老师整堂课的设计非常清晰明了,就是通过谁被谁吃这个说词让学生明白食物链,再由彼此交错的食物链联系到食物网,教学过程流畅顺利。王老师在谁被谁吃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说了很多,也写了很多,从一开始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谁吃谁,到后来逆向的谁被谁吃,花了好些时间,终于让学生明天食物链中应该是这种写法。但王老师在课堂上说的一句“科学上谁被谁吃用            表示。”我对这句话颇有疑义,既然让学生花了那么多时间来表达食物间的这种链式关系,到最后竟然用这句话来解释箭头的作用,是对前面活动的全部否定,这样的话完全可以在前面就说出来,并不要太多的时间来探讨说法问题。他的这句话没有把箭头的实质内涵提示出来,所以说这点我觉得是课堂中的一个败笔。


王老师在整堂课中师生的交流也较频繁,但方式比较单一,建议师生交流的形式要多元化。同时有些问题的价值不高,尽量避免一问一答式这种单向的交流方式。要给足学生考虑的时间,教师的提问要做到“牵一发而引全局”,更多的时间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冲击。


或许是前面所花的时间太多了,课堂中对食物链受破坏时的教学我觉得都没有到位。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社会背景下,我们要更重视环境的教育,人类也是食物链中的一环,当其中一环出大问题时整个社会就会无序,导致极严重的后果出现。所以课堂中对学生的作业不可忽视,如果换作是我,宁愿在时间上多扣点分,也要对这块内容有适当的讨论时间。




蒋云娟老师一课:


海盐的蒋云娟老师课堂上给我最大的印象,鼠标一点,复杂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的联系,就转换成了一张食物网,如果我站在学生的角色,我只要从这个动作就能知道所表示的意思,无需更多的提问和言语。


蒋老师的一课,从稻田出发,着重把稻田中的生物进行了食物链归纳。“稻螟虫明明知道自己会被吃掉,为什么还要住在这里呢?”这个提问,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迸发出来,是本堂课的点睛之笔。从这个问题出发,学生有了很大的思维发展空间,从各个方面来思考为什么还住在这里,最后得出“在这里都可以吃到食物,是食物让他们生活到了一起。”非常自然贴切地延伸到了食物网上。


当然,在理解食物链的箭头的作用时,学生们也还是比较不理解的。蒋老师自己说,食物链中箭头的表示方法往往是学生所不理解和不习惯的,一般都是教师告诉并引导学生理解的。在这里,蒋老师和王伟文老师不同,她在这里不光着重讲了谁被谁吃,更重要的是还强调了食物营养的流动方向。通过这种解释,加上对几条食物链食物关系的比较,我相信学生会更加理解,并不是机械化地记忆。课在这一部分虽然有些冷场,但学生们的无语,恰巧是学生了他们并没有盲目地猜测,而是在找一个最合理的解释。


蒋老师的课比较细腻,提的问题引起了学生们的思维碰撞,为学生学习科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向蒋老师设计问题和难点的巧妙点化的功夫学习。




陈滔老师一课:


“老师再见,谢谢老师!”


“为人民服务!”


从省优质课评比这个比较严肃的地方说出这句话,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做到的。我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生,我就喜欢像陈滔老师这样的教学方式。幽默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科学的思维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这样的学习,真不累!


陈滔老师的电子白板技术显然比王伟文老师还要娴熟,他做的那个放大镜明显比王老师要真实很多。


从陈老师的教案中来看整一堂课,并不能看出什么端倪,很简单地几句话,就把四十分钟的活动给概括了。整个过程相对简洁明了,像喻伯军老师所说的,追求简约的课堂,从教案中先体现了这个理念。当然,教案简洁,并不是课堂就简单。陈老师从一开始的方向就和另两个有点区别,他让学生们从田间的一些生物中,用线连起一个较大环境的生物,联系起这一区域内的存在着的食物联系。这样的好处是无形中已经刻上了食物网的印迹。


当要教学食物链时,他是从这个网中找出一条食物联系,学生的理解更加合理和容易。学生也体会到食物链并不是只存在于一种关系中。当教学完箭头的作用时,这时学生会很容易地把食物网联系到自己的脑子中,体会到了各种生物之间的复杂的联系。


通过本堂课的观察我们发现,学生在这堂课中,对一个生物始终在一个大环境中来理解,并不是单独拿出来,再想像和别的生物之间的关系。这堂课灌输给学生一种大局观,让学生能够以大局的思维来进行学习。我想这种思想并不是只在科学课上能够使用,而且是能够教育孩子的一生。


因为时间在箭头上绕了大圈,这堂课结束得很仓促,但他自己所做的教具让我们眼前一亮。当一种生物的生命结束时,这张网也就破了,值得深思。


 


设计:借用三堂课的设计,引入自己的想法稍作了过程的前后改动。


一、情境导入


稻田里隐藏的科学问题。


二、认识食物链


(一)初步认识食物链


1、说说水稻田中的存在生物。


2、说说水稻田中的存在生物的食物关系。


3、用线连一连水稻田中的存在生物的食物关系。


4、初步感受食物网。


(二)完善对食物链的认识


1、从上面的网状图上选取一种代表性的食物关系。


2、反馈,学生展示并介绍。


3、肯定学生的方法,提出科学上的表示方法。


(1)学生讨论。


(2)理解科学上表示方法的优越性和科学性。


4、分析几条食物关系的异同点。


5、引出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的概念。


三、认识食物网


1、出示大草原场景,思考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


2、学生自主表示。


3、反馈交流。


4、 得出食物网的概念。


5、 感受食物网中生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四、拓展提升


1、感受食物网的大量存在。


2、初步认识食物网中的生物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TOP
3#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再设计


柯岩中心小学    韩桂英



    一、 教材分析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上第一单元第5课时。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以及过程与方法的不断深入,学生们对森林、花园、草地、池塘等环境越来越熟悉,对环境方面的科学研究也会越来越感兴趣。在对环境的进一步观察中,他们会发现一些更加有深度和具有科学意义的问题。有可能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进而在学生的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建立这样一种看待生命世界的观点,需要经历一系列有结构的活动。本课侧重于研究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初步涉及动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动植物间的食物关系进行重点研究。学生将从观察熟悉的“蔷薇花丛”开始,研究“花丛”中动植物间的关系,认识生态系统;研究它们之间的食物联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内容主要分“谁被谁吃”和“田野里的食物网”两部分,通过讨论、探究,帮助学生建构“食物链”、“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等概念。


    二、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生物与环境”中的“环境”。知道生物的生存受周围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非生物和各种其他生物。


    2.食物链与食物网。知道生活在同一区域的生物之间是有食物关系的,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多条食物链组成复杂的网状食物关系称为食物网。


    3.生产者与消费者。知道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其他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过程与方法:


    1.能在给定一组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的情况下,画出相应的食物链与食物网。


    2.能发现周围环境中一些生物的食物联系,画出比较简单的食物链与食物网。


    3.能推测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可能引发的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到人在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所处的位置。


    2.意识到任何生物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食物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讨论、分析,帮助学生建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科学概念。


    2、难点:在建构食物链概念时,要明确从植物开始和箭头的指向。


    (三)、教学准备


    1、课件;


    2、为全班准备水稻、猫头鹰、老鼠、蝗虫等图片。


    (四)、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课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什么关系?


    2、谁被谁吃


(1)找一找,校园花坛中有哪些生物?


(2)理一理,这些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3)议一议,怎样表达“谁被谁吃”的食物关系呢?


    出示“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三个科学概念。


(4)说一说,其他的食物链、判断什么是生产者,什么是消费者。


    归纳小结: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3、水田里的食物网


   (1)画一画


    小组活动,寻找水田里的食物链。


(2)议一议


    讨论分析,建构食物网概念


    4、当食物链受破坏时


    想一想:如果食物网中一种生物灭绝了,会怎么样?


    课堂总结:生物间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5、拓展延伸


    教师演示,在食物网中“去掉”一种生物,感受其对食物网的影响。

TOP
4#

课前预热让学生“热”起来了吗
绍兴县漓渚镇中心小学  何水华

四月,是最温暖的春天.四月的阳光,是最温暖明媚的阳光。我们正如这温暖而又有点灼热的阳光,充满了热情和渴望,来到了金华,参加了浙江省2011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在那里我们亲历了12位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领略了特级教师喻伯军精辟独到的点评。但我认为美中不足的是课堂预热环节。


“预热”,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制造和加工某样物品前,对机器预先调整、加热和磨合,使得机器通过预热能够进入正常的运作状态,为物体的制造和加工做好准备。预热的原理用在人的身上,最常见、也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运动员的热身。课前预热就是指较大规模的公开课,由于师生初次见面,当学生在面对陌生授课老师的时候,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和压抑。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执教者往往在课前留出几分钟时间,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跟学生进行课前预热,借此来迅速拉近师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正式授课做出良好铺垫。


而本次活动中,上课老师均采用了课前预热的环节,令人咋舌的是很多老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金华有什么特产”这个话题。于是,“金华火腿“、金华酥饼”频频亮相,给金华特产做了一次又一次的免费广告。这千篇一律的课前预热,执教者只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话筒。而他们也许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五分钟的功效。他们的脑子里只装着四十分钟该干的事,也就是评委所要打分的部分。红花固然重要,绿叶也不可缺少。难道他们不知道“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的道理。第一印象是多么重要啊!即使不从听者的角度出发,就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思维大门,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


这使我想起了去年我省湘湖师范附小杨春晖老师执教《磁铁的两极》一课时的课堂预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开头他和孩子们是这样聊的:


师:真高兴,老师又见到了你们这群能干的、可爱的小朋友,一回生二回熟,老师想跟这边的同学握个手,(老师走向后边)和中间的同学握个手,(老师继续往后边走)再和最远的同学也握个手。(和同学亲切地握手,消除同学刚进会场时那种紧张不安的心理;和同学亲切地握手,给孩子一个心理自由和安全的环境,感觉老师的随和和亲近。)


师:老师这里有个东西,(老师握进拳头,高举过头)看一看是什么?


生:看不见。(因为老师握紧拳头。)


师:请近一点的小朋友来看看,(老师慢慢张开握紧的拳头)睁大眼睛,一、二(老师张开手)手里有什么?


生:什么也没有?


师:老师的手里什么东西也没有,可是我们的周围有什么?


生:空气。


师:对啦,我们的周围有空气。让我们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漫入科学的殿堂吧!


……


用一个拳头就能吸引孩子的眼球,课的开始用趣味活动或者游戏调动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给整堂课铺上一层鲜亮的底色。老师的“课堂预热”极具亲和力,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母亲在引领孩子们在科学的殿堂里遨游。


可见,优秀的课堂预热,不仅可以给下边的课堂教学铺上了一层合适的底色,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含金量,更使我们的教学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TOP
5#

 

 


省优质课课堂教学观摩感想


绍兴县滨海小学  戚越峰


2011417---20日,我前往金华参加了浙江省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这一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简单谈谈这次活动感想。


1、注重教学持续性,发展思维连续性。课堂并非单独分割的内容,而是一个单元甚至整个科学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教学只是把握教学的持续过程,理清课堂思路了解学生前概念与学习过程,才能真正开展教学,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逻辑性与连贯性。在本次教学评比中,各位老师都在接触学生时以提问,问卷调查,实验操作等方式了解学情并结合课堂内容做了调整,让教学更符合学生发展。例如《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四位老师教学中或注重显微镜操作技能再次强化与延伸,或面对显微镜观察技能这一薄弱点,长时间进行观察活动,培养好奇心,发现思维能力。


2、关注长时探究,努力突破创新。长时探究是现阶段科学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团体合作精神,形成思维风暴迸发科学火花。在教学中四位名师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对长时探究做出了创新与突破,让课堂更有效更精彩。如在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中有些采用集中性的单独长时探究,有些采用层层递进式的提高长时探究,也有自主发展的灵活长时探究。


3、调控课堂探究,创设科学气氛。科学课的活动精彩但不易调控。正如实验要精心选择材料,控制各种因素,科学课堂也是需要我们不断调节气氛,调控各个教学环节,创设浓厚科学味的情境。正如显微镜一课中课堂无法呈现实验全过程,根据学情重点设计某个实验步骤,进行课堂探究。


4、寻求个性化科学课,强化三维目标的升华。科学课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让我们身处于“百家争鸣”的时代,寻求与自身教学相符合的个性化科学课,才能让我们在探索中把握主心,不断前行时取其精华内化为自我特色。本次教学中,缪老师幽默趣味的课堂,李老师沉稳大气的教学风范正是个性化科学课的呈现。本次教学评比的重大改革,加入实验操作与教具制作,评课和教学改进,理论考试都是师生强化三维目标的重要体现。


本次科学课堂教学评比已经过去,但是教学的探讨和改革仍在继续,我将根据自身教学经历有机会有条理的充实教学理论,实践教学过程。


 

TOP
6#

 

享受美味的科学“大餐”——记观摩省优质课评比


福全镇中心小学    朱兴锋


418——20日,我有幸到金华参加了浙江省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观摩活动,听取了11位参赛教师的课,领略了他们各自的教学风格,总体让我感受到这些老师对科学的专研、热爱、执着精神。


给我印象最深得算是四位老师上《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这一课,我觉得这节课非常难上我自己以前在上的时候都先告知学生水中有微生物,然后再用显微镜去观察,这样显然变成了一个验证性的观察,不能体现科学的探究性。可是让我没想到的是四位老师很好的为我做了榜样,他们都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课堂完美一些,为了让学生能够看到微小生物,并且能够很好地在课堂中呈现出来,四位老师都设计采用了先让学生猜测水中会有什么,又给学生准备好培养液,然后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制作装片,再通过先进的手段把显微镜与电脑或电视相连投影出来很明显的看到草履虫的特征。还有为了让学生观察的更清晰,老师们都把显微镜下面的反光镜换成了光源,这样有利于学生观察。这样的设计过程让下面在座的专家和听课老师都感到眼前一亮。他们的教学风格也与众不同,其中湖州长兴的李建荣老师,他用精炼的教学语言,沉稳的教学风格,体现了自己对教材深入的理解,他用显微镜分两次来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先用5倍的目镜观察,再用16倍的目镜观察,通过两次不同放大倍数的观察,来发现微生物的不同特征。其实也暗示着在观察时我们可以先进行低倍观察再进行高倍观察。温州的繆旭春老师她的风格与李老师不一样,她用幽默的教学语言和扎实的课堂调控能力,而且她在每一次学生实验或活动之前给学生的要求都非常明确。其他的七节比赛课同样也给我深深地启发,三天下来,真让我享受到了一顿美味的“大餐”。


通过11节课的观摩和专家的点评,我总结出要上一节好课,我们要抓住几点:1、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幽默些,不要很生硬;2、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要强; 3、教材内容要把握恰当,要有深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教材有所突破;4、课堂提问要简洁明了;5、学生实验或活动的目的性要明确,要求要严格规范。


年轻的我以这次学习的经验为动力,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争取早日能摸索出属于自己的一条科学道路。

TOP
7#

 

 


找准学生起点  让情境创设更具科学性


                            绍兴县安昌镇大和小学  孙国成 


背景近日观摩了浙江省小学科学优质课暨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本次活动采用了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赛课,我在听课的过程中主要关注了每节课的导入环节,结合平时的思考,现谈谈对科学课堂情境创设(导入)的一些想法,以下是《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四节课的导入片段:


导入片段描述


导入一


(课件出示图片)


师: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柳树、小河。


师:水里是什么?


生:鸭子。


师:再走近观察的话,还会看到什么?


生:毛毛虫。


师:这些东西,哪些是生物?


生:水、森林、鸭子是生物,因为由细胞组成,有生命。


师:还有什么特征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物体吗?


生:需要食物。


师:都有一定的应激能力。


师:还有会繁殖等其他特征。老师这里有一本水,从温州的稻田里取来的。这杯水是生物吗?


生:不是。


师:水里有生物吗?


1:什么都没看到。


2:常小,肉眼看不见的。


3: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生物。


师:有什么办法证明你们的想法。


生:做成标本,用显微镜观察。


师:怎么观察水?


……


导入二:


师:前几天老师所在学校的同学也去春游了,发现水库里的水很干净,水沟里的水很浑浊。今天我带来了一些水,关于这些水,有哪些猜想?


1:有沙子。


2:微生物使水从干净变成了浑浊。


师:真的吗?你们怎知道的?


生:课外书里知道的。


师:看一看,杯子里有没有微生物。


生:没有看到。


师:借助什么工具?


生:显微镜。

TOP
8#

 

导入三


师:前面几课,用显微镜已近观察到什么了?


生:洋葱表皮和细胞。


师:你们都观察过细胞吗?


生:是的。


师:原来我们身边的生物还是由细胞组成的。今天要用显微镜观察老师带来的一滴水。(图片)这是老家的一块水稻田,拿了一点带根的水稻放在水里浸一下,师:你认为这些水里有什么?


师:你看到了吗?


生:没有。


师:怎样观察。


生:用显微镜观察。


……


导入四:


(教师出示一杯水)


师:这杯水里可能会有什么?


1:有草履虫。


2:有可能有眼虫。


师:科学家把我们同学所猜的微小生物叫做微生物。观察一下这杯水,用肉眼看看,能不能看到微生物。


生:白白的。


师:可能是,能看清楚它的身体结构吗?


生:圆圆的。


师:有没有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


生:有。


师:用显微镜能不能观察到呢?


生:能。


师:(出示显微镜)现在显微镜有了,可以开始观察了么?


……

TOP
9#

分析与思考


《课标》明确指出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科学课程的最终目标,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即:孩子的思考要有逻辑性就是内容之一!同样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的,在小学科学课中,对于教学设计,要使其高效且符合学科特点,我认为必须具有科学性。而要体现科学性,我想不仅要使各个环节之间有关联(逻辑关系),而且知识之间也要前后联系,尤其是作为课的开始,情境的创设能否体现科学性将直接影响到整节课,因此保证情境创设具有科学性,不仅可以提高整节课的有效性,而且也渗透了科学本质教育。


我认为情境创设最重要的任务是聚焦问题,是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或者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便学生集中精力思考问题,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好准备。那么怎样的任务才是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的?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学生有兴趣去研究的?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不得不静下心好好思考!假如我是学生,当遇到这样的设计时我会怎么思考?由此我想到了教师在设计时应该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他们观察世界的角度、认识事物的规律、思维方式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如何设计情境,使得要研究的问题在呈现方式上更具逻辑性和合理性,方便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验科学。而不是沿用我们成人、教师惯以接受的方式来呈现问题。所以,我觉得科学课的情境创设(导入环节)可以从以下几点去思考:


    一、找准学生认知规律的起点,让情境创设更具科学性。


认知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知规律是有着其特殊性的,尤其是我们面对的小学生,他们往往对于外部事物或者显而易见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要使情境创设有效,符合科学性,我觉得可以从学生一般的认识规律入手,通过具体的事物激发学生最原始的猜想,实现情境创设有效指引。在《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导入片段中,缪老师通过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就想到了显而易见的柳树和小河,接着又以“水里是什么?”“再走近观察的话,还会看到什么?”“这些东西,哪些是生物?”等一系列的问题串,找到了本节课适合学生的学习的认知起点,慢慢的把学生的注意力从生物向微生物转移,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经历了由粗略到精细的观察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传授了学生观察方法从远到近、从外面到内部向从宏观到微观的转变,同样也渗透了怎样做科学研究的方法。这就是科学研究!


相比之下,导入片段二中,王老师的设计就相对比较仓促,没有具体的事实依据(只是提到了水库里的水很干净,水沟里的水很浑浊),让学生通过自己想象,来揭示要研究的内容。如此设计并没有利用好水库和水沟里的水,只是走了一个过场,缺乏事物之间的前后联系,过程之间的衔接也不符合逻辑。我觉得到不如直接出示一杯清水和一杯放有微生物的浑浊水(或者一杯清水,一杯放有微生物的清水),让学生来观察这两杯水的不同之处,或许这样的设计更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 找准学生原有知识的起点,让情境创设更具科学性。


著名生理学家巴莆落夫说过: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都要利用主观经验中已有的同类题。所以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对于情境的设计,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站在我们面前的学生已经不在是白纸一张,而是一个主观能动的学习者。在教学前我们要努力找准学生的原有知识的起点,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建立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把原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问题中,使学生有机会在情境中能运用原有的知识来提出新问题并把问题解决,不仅使学生体会到知识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联系、不可分割逻辑关系,都是有源可寻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且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求。在《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导入片段三中,李老师仅以“前面几课,用显微镜已观察到什么了?”这个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关于用显微镜来观察物体的已有知识,也充分暴露了学生的前概念,而且更合理的找到了学生学习本课的知识起点。而后接着又以观察一滴水为由(出示图片并讲解是老师老家水稻田里水稻浸过的),向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用显微镜怎么观察?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从观察可见生物到观察肉眼难以看见的生物上来了,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而且也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整个环节设计简洁而有内容可挖,自然而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


再看导入片段四,胡老师直接出示一杯水,让学生猜测这杯水里可能会有什么?虽然通过三、四个学生的回答,在老师的引导,很快的引出了本节课的内容,但是从学生的认识特点分析,这不符合逻辑。学生的思维是在老师的牵引下进行的!个人认为:如此设计并没有把学生的原有知识思考在内,到还不如直接出示课题来的方便、有效!而且同样出示的是水,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却又是风格迥异,李老师向学生讲明了一滴水的来源,使学生意识到原来用水稻草浸泡过的水会有微生物(草履虫),不仅增加了可信度,而且为学生课后继续进行对微生物的观察研究提供了源头。而胡老师在出示水的同时并没有说明水的出处,直接奔向了主题,与李老师相比,效果可想而知!


综上所述,我觉得在创设情境时,如果能从学生认知规律和原有知识出发,恰当合理的的设计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深刻体会知识的演变、提炼的过程,这样,科学课才能更具科学性!

TOP
10#

   

    2011省优质课观摩有感


                               钱清镇校 徐富娟


此次2011年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令人大开眼界,无论是上课所用的硬件设施,还是同一内容的不同教学设计,都精彩纷呈,浸润着教者对教材的独特理解。此次优质课评比与以往相比,最不同的是它分为四大块内容,即实验操作和教具制作、评课和教学设计改进、理论考试,最后才是上课。由此可见,优质课评比其实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一次考验。每位上课的老师为此次评比都经过了精心准备,付出了相当的努力。两天的学习,我有一种赴了场饕餮盛宴之感。所以我首先是以感恩的心态来观摩此次优质课评比。


此次评比活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19日上午金师附小的王伟文老师上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课,用多媒体手段将校园的一个花坛“搬”进了课堂,并运用电子白板技术,告别了键盘、鼠标,无须用笔,只用手指轻轻一点,即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校园中丰富多彩的生物,还能将画面放大和缩小。像这样用多媒体手段模拟校园生态环境,把学生带入到相对“真实”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探究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真可谓得心应手。当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有赖于课前(或平时)学生对校园生物的真实的观察,假如有两者的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更丰富,可供讨论的食物链也会更多样化、更丰富些。


19日下午的四堂《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为了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微生物,上课的老师再次充分运用了高科技产品,将显微镜装上“电子眼睛”,使图像直接投射在电视机(或屏幕)上,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只能由一个学生单人观察的视野局限性,不仅取得了更为生动直观的教学效果,且提高了课的观赏性。显微镜下那游动着的一个个小生命竟是那样可爱,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为避免显微镜使用中可能光源不足的问题,有的老师准备的是内置光源的显微镜,有的老师在显微镜旁放置小台灯以增强光线。可见,老师赛前的准备工作都做得相当充分。


怎样让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进行长时探究,上课老师有意识地进行了此方面的研究,尽可能地从“时间”维度上予以保证。李建荣老师执教的《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给予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达27分钟,第一次活动4分钟,交流约3分钟,学生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发现它们的形态各异,大小不一,颜色也不同,有的在动,有的不动。第二次,李老师将学生的5倍目镜换成16倍,明确观察目的后,又给予学生14分钟的观察时间,让学生重点观察一种微生物,并阅读资料卡进行比对识别,活动结束后,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对草履虫的生物特征(长有纤毛、用纤毛感知环境、运动方式、属单细胞等)有了较深的认识。李老师还向学生展示了草履虫分裂繁殖的照片,课件播放丝状藻的图片,变形虫的录像,以弥补课堂观察的不足,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微生物世界。李老师把学生的观察活动设计为分两次观察,真是匠心独运,不同的观察目的把学生的探究活动一步步引向深入。


李老师的课从容大气、稳健自信又不失幽默,给人不疾不徐、亲切平和之感,与学生的交流引导自然流畅。即使下课的铃声响起,他依旧不急不躁。个人非常欣赏这样的风格。


而关于这一堂课中最有争议的,是否可以把“盖上盖玻片”这一步骤给省略掉,听课的老师意见不一,评委陈晓萍老师认为:“在技能非常熟练了的情况下可以省,但刚学时应严格要求”。从实验规范操作的角度讲,当然应该盖;但回忆自己以前在让学生做洋葱表皮切片的时候,因为不盖盖玻片图像也很清晰,于是对学生也没有这样的要求,后来观察微生物时,因盖玻片易碎已经只能找到几片了,也就没盖,今天听了陈晓萍老师的一番话,觉得的确该用盖玻片,学习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