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1省优质课李建荣《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研讨专... [复制链接]

1#

2011省优质课李建荣《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研讨专贴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设计


湖州市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  李建荣


 


教材分析: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七课时内容。在前面两课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的基础上,本课以一滴水为载体,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识别几种生活在水中的常见微生物。对于微生物学生应该有一定的间接了解,但缺少亲身体验。通过本课的教学,试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观察工具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的观察能力,同时认识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同样具有生命的特征。并力求发展学生对微生物的研究兴趣。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①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生物。


②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③通过典型微生物的观察了解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


④使学生初步认识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过程与方法


①使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


②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描述观察到的微生物的特征。


③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发展学生对微生物的研究兴趣。


②渗透实证意识。


【教学重难点】


观察、识别水中的微生物。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有较多微生物的水、滴管、载玻片等。


教师演示器材:显微镜、电子目镜、有较多微生物的水、滴管、载玻片、课件、资料卡等。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练习使用显微镜,着重辅导“小台灯”的使用。


一、活动引入


1.简介水的来历


2.猜测水中的微生物


3.用肉眼观察


4.提出观察活动


二、初步观察水中微生物


1.制作临时装片


2.学生尝试观察水中微生物


3.交流发现


4.小结


三、观察、识别水中微生物


1.方法指导


2.布置观察任务(PPT


1)每人观察一种动的或不动的微生物


2)关注它的形状、行为、颜色、运动方式等。


3)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在作业本上。


4)记录后,阅读资料卡进行比对、识别。


3.学生分组观察,老师巡回指导


4.交流汇报


1)交流已知名微生物


2)交流不知名微生物


3)小结


四、质疑拓展


1.提出质疑


2.了解细菌


3.点题延伸


 


试教体会


1.选好“水”是上课的基础


本想以金鱼缸的水为观察材料,体现生活化的科学课,结果看到的微生物很少,学生很失望。但又不能刻意培养鱼缸中的微生物。无奈,只好让学生观察老师准备的培养液。为了让学生观察到比较丰富的微生物,我到水稻田里拔来了带根的稻草浸于水中,结果得到了较丰富的微生物,算是解决了观察的对象问题。但水中微生物的情况变化很快,需要经常培养。课前要多次镜检,选择合适的“水源”。可以说,这滴水是上好这节课的基础。


2.用好“镜”是观察的保障


在试教中发现,学生对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没有多大问题,但受光的影响比较大,经常因光路遮挡,影响观察的效果;同时,考虑到会场的光线或弱或杂,势必也会影响观察效果。为此,我给每台显微镜配了一盏LED小台灯,并稍作处理。使用时将灯直接置于通光孔下作为光源,给学生的观察提供了方便。另外在教学进程中我预设了两个不同放大倍率的观察活动。试教中发现,学生会不自觉地切换物镜。为此我给每台显微镜只装了一个10倍的物镜。教学中先给学生提供5倍目镜,二次观察时再给学生提供16倍目镜。


3.弃繁从简,减少观察干扰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通常先把标本放在载玻片上再盖上盖玻片,即制作临时装片。对于标本上盖盖玻片,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一是展开标本减小厚度利于调焦,二是避免高倍物镜因与标本直接接触而受污。试教中发现,水滴上盖上盖玻片会给学生的观察带来较多干扰。比如,学生很容易将盖玻片上杂物、斑点误以为是水滴中的物质而真的要将盖玻片擦得很干净是很难的;再有,盖上盖玻片后这滴水铺开的面积大了,而镜头下微生物的量就相对少了。如果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很多微生物就随之而去,镜头下的微生物就更少了。再说初次观察水中浮游生物所用显微镜的倍数不用太高,用不了高倍物镜,所用10倍物镜是怎么也碰不到水的。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就不用盖玻片了。至于用脱脂棉纤维限制活动微生物,对刚会用显微镜的小学生来说,操作上有较大难度。而且,按照书本上先放棉纤维再滴水的方法很不容易成功。倒不如先滴水再放纤维、盖玻片。我想,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技能不是用两三节课就能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的。而本节课的重点是首先要让学生观察到水中的微生物。还是弃繁从简吧!


 4.遵循认知规律,了解微生物特征


试教中体会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要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


原先想把学生对动、植物生命特征的认识牵引到对微生物上来,让学生带着“猜想”再次观察,找微生物的相关生命特征。试教发现,这样硬着找“特征”不是学生观察到微生物后的认知需求,也就违背了其认知规律。课堂氛围显然很“冷”,学生发展不多。同时发现,学生对“这是些什么微生物”比较感兴趣。有了这个需求,学生就希望进一步看清微生物。在通过资料卡的不断比对中自然而然地关注到微生物的生命特征。


 


个人简介:


李建荣, 19908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湖州市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担任科学课教学。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被评为县教坛新秀、优秀教师、课改优秀实验教师、教学能手、教学名师、师德标兵。曾获县、市课堂教学比武一等奖,承担省市级公开课3节,县级公开课、讲座10余节次;自制教具多件获全国、省、市一等奖。所辅导学生多次在全国、省、市、县的各种科技类竞赛中频频获奖,个人多次被评为全国、省、市、县“优秀指导教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0 18:36:36编辑过]

分享 转发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听课记录

执教:李建荣(湖州市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


时间:2011419


地点:金华市东苑小学


活动:浙江省2011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


(课前谈话)


试用话筒,介绍一些金华好玩的、好吃的


(上课)


前面几课,用显微镜已近观察到什么了?


——洋葱表皮和细胞


你们都观察过细胞吗?


——是的


原来我们身边的生物还是由细胞组成的。今天要用显微镜观察老师带来的一滴水。(图片)这是老家的一块水稻田,拿了一点带根的水稻放在水里浸一下,你认为这些水里有什么?


你看到了吗?


——没有


怎样观察


——用显微镜


怎么做


——先把水滴在载玻片上,用吸水纸吸干


谁有补充?


——把水滴上去后,夹一块盖玻片,斜放在载玻片上。


老师降低要求:从水面上吸一点水,滴在载玻片上。先不用盖玻片。


(学生调适显微镜,观察)


(口头汇报,和肉眼观察的相比)


—— 样子不一样


—— 游动的速度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


—— 还有不动的


……


老师刚才的这滴水有没有呢?(教师用电子显微镜显示,也发现了微生物)


怎样看得更清楚,是些什么微生物,有什么办法?


——用倍数更大的显微镜


老师可以给你换一个目镜,放大倍数更大的显微镜。还要注意什么?


——需要调整那个距离(叫调焦)


会动的,如果看不到了呢?


——位置移一下。(教师演示)


老师还有一些要求(学生安静看课件)


活动提示:……


明白了吗?明白了什么?


——先观察每一种微生物(重点观察一种)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


15:13领材料:把5倍的目镜换下,用16倍的目镜)


15:26活动结束)


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的时间不能太长,对眼睛有影响的,把灯关一下(组织汇报)说说有什么发现


——(展示1)草履虫


你是怎么认出的?


——外形像草鞋。


其他同学人数草履虫的举手。你是怎么认出来的


——样子像草鞋


除了形状,还观察到什么特点?


——比较小,一般都是两三个,不是一个。(说明里面比较多)


——形状像草鞋,颜色偏绿。身体上有一些纤毛。(出示投影,帮助运动,所以草履虫很会运动的)


它动来动去可能在干什么?


——获取食物


草履虫有细胞吗?


——有。一个


还有什么特点?


——运动速度很快


——是由纤毛来感觉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看资料


资料上还了解什么?


——从资料上了解到它会呼吸、排泄……


刚才老师让大家从水面上吸取,你觉得是什么道理?


——水面上便于呼吸


(出示课件)老师拍到的照片


——分裂,繁殖


 


(出示课件)丝状澡


——绿色的


绿色的有什么作用?


——光合作用,获取营养


 


(出示课件,教师拍到的视频)变形虫


刚才看到的这些,……所以也是生物。


(板书)


 


(提问前面回答过“还有不动的”的这位学生)你观察到的那个,都具有这些特点吗?


——没有。所以不是生物


前面我们看到的这些有的是微生物,有的不是。


 


如果要看得更清楚,我看可以这个(电子显微镜)可能会看到这个“枯草杆菌”,草履虫就喜欢吃这个。


刚才观察的这滴水是老师培养的,你自己可以……(介绍做法)


老师在这两个星期的观察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如果想继续观察,可以掏出点压岁钱,三四百块前就可以准备一个。


心动不如行动,老师给大家启动。


 



附:板书


微生物:


有很多


形态各异


大小不一


动、不动



生物:


会运动


细胞结构


会繁殖


获取营养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0 16:46:12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3#


本课相关链接


1.         现场活动照片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3&id=10217&page=1&star=3


2.         2011省优质课王晓玲《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研讨专贴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10223


3.       2011省优质课缪旭春《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研讨专贴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10233


4.         2011省优质课李建荣《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研讨专贴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10234


5.         2011省优质课胡黛《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研讨专贴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1023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0 18:41:56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

二剪梅辛苦啦!
友情提示:2011省优质课李建荣《食物中的营养》研讨专贴   Post By:2011-4-20 16:45:00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设计湖州市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  李建荣



可能忙中粘错了。


TOP
5#

以下是引用瘦竹在2011-4-20 18:30:00的发言:
友情提示:2011省优质课李建荣《食物中的营养》研讨专贴 Post By:2011-4-20 16:45:00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设计湖州市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 李建荣
可能忙中粘错了。


是的,已修改,谢谢提醒!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执教:李建荣(湖州市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


记录:松阳县叶村小学  王海花


时间:2011年4月19日


地点:金华市东苑小学


活动:浙江省2011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



课前谈话


用话筒介绍金华的特色,吃的、玩的……


上课


1457师:昨天我们用了显微镜,通过显微镜我们观察到了什么?


生:洋葱表皮和木制品的细胞。


师:原来我们身边的生物还是由细胞组成的。今天我们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水。简单介绍这滴水的来历(图片)用带根的水稻稻草浸泡过的水。


师:你猜测这滴水里有什么呢?


生:有微生物


师:你看到了吗?


师:我们怎样观察,水里有什么呢?


生:做成载玻片标本


师:怎么做?


生: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然后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师:马上就吸掉了?谁来补充?


生:把水滴上去后,夹一块盖玻片,斜放在载玻片上,然后再吸掉多余的水分。


师:今天我们来做简单一点的。先在水面上吸一滴水放在载玻片上,不用盖玻片。这样就可以观察了吗?


生:调一下。(调什么?调焦距)


1501学生开始制作玻片、观察标本。


师提示:可以站起来的。看到的小组可以把灯关掉,暂停,省点电。


师:一滴水中有微生物吗?(有)数量(很多)一样吗?(不一样)


生:有的微生物像草履虫,有的是长条形的……


师: 就是什么不一样?(形状不一样)


生:形态不同,大小不同,游动速度不同,颜色也不一样。


生:还有一种不动的,它不是微生物。


师:哦,不动的不是微生物。


生:有可能是的,它在休眠。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滴水,也有吗?(教师用电子显微镜显示,也发现了微生物)


生:有。


师:这里有的在动,有的不动。他们是微生物吗?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得更清楚呢?


生:用倍数更大的显微镜看。


师:老师等一下给你们换一下它们的目镜。是不是就能看见了呢?要注意什么?


师:他在动的,如果看不到了,怎么办?


生:移动玻片


师:可以的


(课件,一名学生读课件)


活动提示:


。每人重点观察一种 “微生物”


。关注它的形状、行为、颜色、运动方式等。


。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在记录单上。


。记录后,阅读资料卡上进行对比,识别。


1513学生开始观察,记录(把5倍的目镜换下,用16倍的目镜)。


1526停止观察实验,关调光源


师:观察,我发现同学们通过显微镜的进一步观察,也认识了一些微生物。


展示学生的记录单


生:这是草履虫


师:你是怎么认出来的?


生:形状像草履虫


师:除了形状,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比较小,一般都是两三个在一起的。不会单独活动。


师:说明里面比较多


生:形状像草鞋,颜色偏绿,身上有纤毛。


师:纤毛有什么作用?


生:运动


(出示投影,帮助运动,所以草履虫很会运动的)


师:在动来动去,干什么呢?


生:寻找食物。


师:草履虫有细胞吗?


生:有。一个。


师:还有什么特点?


生:运动速度很快。


生:用纤毛来感觉环境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资料


师:你从资料中还了解到什么呢?


生:它会呼吸、排泄、繁殖……


师:从水面上吸取水,你知道了什么?


生:水面上便于呼吸


师:繁殖看见了吗?(没有)老师前段时间看见了,草履虫的繁殖照片(播放)


师:还看见了什么?


师:展示一张学生记录单(画得很好)


师:教师课件播放丝状藻的图片。变形虫的录像


师:这些特点是不是我们动植物具有的特点,他们也有。这些微生物,是生物吗?


生:是


师:看这一张记录单(提问前面回答过“还有不动的”的这位学生),他是生物吗?他有生物的特点吗?


生:忧郁,不是。


师:是不是只有这么几种呢?要想看到更多怎么办?我们可以用电子显微镜,可能会看到这个“枯草杆菌”,草履虫就喜欢吃这个。


师:刚才观察的这滴水是老师培养的,(介绍方法)你也可以自己做。


师:如果想继续观察,发现更多,可以自己买一架显微镜,三四百块钱一架。心动不如行动,老师给大家启动。

TOP
7#

19日下午第三节


湖州市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李建荣执教《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尾号6626:这位老师上课很大气很幽默,很给力,学习!


尾号9736:水滴滴了之后不放盖玻片合适吗?


尾号7079:导入部分实事求是,体现科学的求“真”!


尾号1765:可以的,我也曾经这样观察过,效果还不错。


尾号1165:这课我们上过,完全可以不用盖玻片,效果一样,这样可以节省较多的时间用来观察微生物。


尾号1305:但是这样就违反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个人觉得不行。科学需要严谨,不能为了省时而进行不规范的实验操作。


尾号1022:从实验结果上讲可以不用,从培养学生规范实验的能力上讲呢?


尾号7079:小台灯使用挺巧妙,便宜实惠,值得借鉴学习。


尾号5210:本课是《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界世界三》,感觉老师引的太多了,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探究时间观察水中的微生物,还有一点个人认为要用盖玻片,这样更能体现科学课的严谨性。


尾号1580:临时装片是否一定要盖玻片?


尾号1765:能说说什么是具体的规范吗?难道这不能说是种创新吗?是培养诺贝尔奖的开始吗?


尾号7163:教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尾号3098:小学科学不要太强调操作的规范性吧!


尾号8807:分两次观察能使学生更仔细的对微生物进行观察,李老师这样的设计值得借鉴。


尾号9736:水滴滴了之后不放盖玻片或许是可以观察,但这是否符合我们科学课的实验规范,这是省级的示范课,影响是很大滴!


尾号5470:我们要尊重科学实验的规范性,我觉得不能指导学生作这样的操作。


尾号1765:按部就班就是规范吗?


尾号6866:李老师巡视指导认真!值得学习!


尾号3749:不用小台灯,舞台灯光还不足以让显微镜看清微生物吗?光源的调整也应该是显微镜的使用要求吧?


尾号3063:装片的制作是有严格的要求!教师对实验的重视度高直接影响着孩子对实验的认识。诺贝尔忽视过实验中细节,导致炸药炸了他所拥有的。深思:我们科学教师不重视实验规范,凭主观去改变实验规范,有利于孩子们科学素养的形成吗?


尾号3063:装片的制作是有严格的要求!教师对实验的重视度高直接影响着孩子对实验的认识。诺贝尔忽视过实验中细节,导致炸药炸了他所拥有的。深思:我们科学教师不重视实验规范,凭主观去改变实验规范,有利于孩子们科学素养的形成吗?


尾号7522:临时玻片观察可以不用盖玻片,但至于液体的,还是使用盖玻片为宜。


尾号9736:实验规范不是我们在坐的谁定的,是我们的前辈们通过实践得出的。做过这个实验的老师都应该知道盖玻片的作用吧。


尾号0262:小学科学的基础地位,应更坚持规范的操作。


尾号0646:盖与不盖玻片,刻苦耐劳李老师在试教体会中讲得很清楚了。


尾号6481:个人认为科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是从小养成的,所以不能说小学科学对实验操作不那么强调。而盖上盖玻片对学生来说也并非难事呀!


尾号88289:李老师有朝气,上起课来很大气,回答问题有灵气,就是操作规范不雅气。


尾号9019:李老师自身素质不错,只是一个诺贝尔好让大家纠结。


尾号3098:科学素养的形成关键在科学兴趣,我建议不能为了规范而牺牲兴趣。

TOP
8#

【转帖】教师随笔中的评课内容:


朱兴锋:湖州长兴的李建荣老师,他用精炼的教学语言,沉稳的教学风格,体现了自己对教材深入的理解,他用显微镜分两次来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先用5倍的目镜观察,再用16倍的目镜观察,通过两次不同放大倍数的观察,来发现微生物的不同特征。其实也暗示着在观察时我们可以先进行低倍观察再进行高倍观察。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9#


椒江区人民小学王金红:


老师在引入新课时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知识,复习了怎样用显微镜观察,并揭示了本堂课的研究重点。在课中,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并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


这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交流讨论的过中,教师能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科学概念的落实。并且让学生及时参与评价,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以便学会更加细致、准确的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仅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概念,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但整堂课下来,总感觉好像都是老师在讲,学生思考的空间很小,师生的互动很少,以至于给人有点着急的信号。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